CN220789862U - 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9862U
CN220789862U CN202322599617.7U CN202322599617U CN220789862U CN 220789862 U CN220789862 U CN 220789862U CN 202322599617 U CN202322599617 U CN 202322599617U CN 220789862 U CN220789862 U CN 220789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pier
water
bottom plate
cast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996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em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hem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hem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hem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996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9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9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9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属于建筑工程节点锚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柱墩及与柱墩贴合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后浇带,底板内设有板底钢筋与板内钢筋,板底钢筋位于底板靠近柱墩的一端,板底钢筋包括板钢筋和柱钢筋,板钢筋与柱钢筋连接,板内钢筋位于底板背离柱墩的一端,板内钢筋贯穿后浇带,底板上设有止水结构。本申请具有便于后浇带贴柱墩处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节点锚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设计中,常见的柱墩设计是下反柱墩,柱墩通常是斜向放坡的,放坡的角度常有45°或60°,放坡角度的选取跟基础所在的地基持力层的土质情况相关,基础柱墩的底部钢筋也是随着柱墩放坡的角度斜向伸入并锚固在地下室底板中的。而在超长地下室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根据需要在一定的位置设置后浇带,若出现后浇带预留的位置恰好处于柱墩边时,可能会出现后浇带钢筋与柱墩钢筋相互交错、截面形状复杂及施工困难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后浇带贴柱墩处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本申请提供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包括柱墩及与柱墩贴合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后浇带,所述底板内设有板底钢筋与板内钢筋,所述板底钢筋位于底板靠近柱墩的一端,所述板底钢筋包括板钢筋和柱钢筋,所述板钢筋与柱钢筋连接,所述板内钢筋位于底板背离柱墩的一端,所述板内钢筋贯穿后浇带,所述底板上设有止水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底钢筋包括板钢筋和柱钢筋,在原先的施工过程中,板钢筋与柱钢筋分开铺设,部分板钢筋与柱钢筋之间会有干涉,不仅会影响施工过程中钢筋的绑扎,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亦会限制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通过将后浇带与柱墩交接处的板钢筋与柱钢筋重合干涉部分进行归并与简化处理的设置,且板内钢筋直接贯穿后浇带,在不影响结构受力可靠性的情况下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亦便于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实用性较强;通过止水结构的设置则提升了后浇带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止水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后浇带两侧的止水钢板网,所述止水钢板网的一端与底板连接,所述止水钢板网的另一端与后浇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后浇带两侧的止水钢板网的设置,可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渗漏,防止地下室发生潮湿、霉变等问题,提升了施工质量。
优选的,所述止水钢板网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翼缘部,所述翼缘部相较于主体部朝向柱墩的方向倾斜,所述翼缘部与主体部之间弯折的角度为钝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体部两侧的翼缘部相较于主体部呈倾斜设置的设置,增加了止水钢板网的活动性和延展性,进一步防止地下水的渗漏,同时提升了止水钢板网与底板和后浇带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使得地下水不易从止水钢板网与底板或后浇带的连接处渗漏;通过翼缘部相较于主体部朝向柱墩的方向倾斜的设置,降低了主体部与翼缘部之间的应力集中,使得止水钢板网不易因受力损坏。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止水嵌缝,所述止水嵌缝位于后浇带与柱墩之间,所述止水嵌缝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后浇带与柱墩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嵌缝用于解决结构变形对防水的影响,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渗漏,防止地下室发生潮湿、霉变等问题,提升了施工质量。
优选的,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与柱墩贴合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位于止水嵌缝远离后浇带的一端,所述止水带嵌设于底板靠近柱墩的一端,所述柱墩上设有用于安装止水带的安装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带通过安装件设置于柱墩上,止水带能够在各类载荷下产生弹性变形,起到有效坚固密封,防止建筑构造漏水、渗水及减震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止水嵌缝的两侧还设有加固钢筋,所述加固钢筋设置于底板内,所述加固钢筋朝向后浇带的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固钢筋的设置,对止水嵌缝两侧的底板提供加固与支撑,使得止水嵌缝不易变形。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于止水带两侧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止水带的侧边贴合,所述安装块远离柱墩的一端设有抵紧片,所述抵紧片具有弹性,所述抵紧片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与止水带背离柱墩的端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具有弹性的抵紧片的设置,对止水带进行限位,使得止水带保持与柱墩贴合的状态且不易有相对于柱墩的移位,从而不易影响止水带的止水性能。
优选的,所述抵紧片远离安装块的一端设有定位块,所述止水带上对应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下,对止水带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的同时,提升了通过抵紧片使得止水带不易有相对于柱墩的移位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板底钢筋包括板钢筋和柱钢筋,在原先的施工过程中,板钢筋与柱钢筋分开铺设,部分板钢筋与柱钢筋之间会有干涉,不仅会影响施工过程中钢筋的绑扎,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亦会限制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通过将后浇带与柱墩交接处的板钢筋与柱钢筋重合干涉部分进行归并与简化处理的设置,且板内钢筋直接贯穿后浇带,在不影响结构受力可靠性的情况下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亦便于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实用性较强;
2.通过后浇带两侧的止水钢板网,且主体部两侧的翼缘部相较于主体部呈倾斜设置的设置,增加了止水钢板网的活动性和延展性,防止地下水的渗漏,同时提升了止水钢板网与底板和后浇带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使得地下水不易从止水钢板网与底板或后浇带的连接处渗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横截面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止水带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柱墩;2、底板;21、后浇带;22、板底钢筋;221、板钢筋;222、柱钢筋;23、止水钢板网;231、主体部;232、翼缘部;24、止水嵌缝;25、加固钢筋;26、止水带;261、定位槽;27、安装块;271、抵紧片;272、定位块;28、板内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参照图1,包括柱墩1及与柱墩1贴合的底板2,底板2上设置有后浇带21,而底板2内则设有板底钢筋22与板内钢筋28,板底钢筋22和板内钢筋28均为垂直交叉设置,板底钢筋22位于底板2靠近柱墩1的一端,板底钢筋22包括板钢筋221和柱钢筋222,板钢筋221与柱钢筋222一体成型,柱钢筋222靠近后浇带21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与后浇带21靠近柱墩1的一侧齐平;板内钢筋28则位于底板2背离柱墩1的一端,板内钢筋28贯穿后浇带21,即可通过板内钢筋28的设置提升后浇带21的强度。
在原先的施工过程中,板钢筋221与柱钢筋222分开铺设,部分板钢筋221与柱钢筋222之间会有干涉,不仅会影响施工过程中钢筋的绑扎,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亦会限制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造成施工困难、工期延长等问题,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后浇带21与柱墩1交接处的板钢筋221与柱钢筋222重合干涉部分进行归并与简化处理,在不影响结构受力可靠性的情况下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亦便于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实用性较强。
参照图1,底板2上设有止水结构,止水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后浇带21两侧的止水钢板网23,止水钢板网23的一半嵌设于底板2内并与底板2固定,止水钢板网23的另一半嵌设于后浇带21内并与后浇带21固定,通过后浇带21两侧的止水钢板网23的设置,可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渗漏,防止地下室发生潮湿、霉变等问题,提升了施工质量。此外,令止水钢板网23包括主体部231和位于主体部231两侧的翼缘部232,主体部231与翼缘部232一体成型,主体部231平行于柱墩1的端面设置,翼缘部232相较于主体部231朝向柱墩1的方向倾斜,从而使得翼缘部232与主体部231之间的弯折的角度为钝角,一方面增加了止水钢板网23的活动性和延展性,进一步防止地下水的渗漏,另一方面降低了主体部231与翼缘部232之间的应力集中,使得止水钢板网23不易因受力损坏。
参照图1,底板2上还留有止水嵌缝24,止水嵌缝24位于后浇带21与柱墩1之间且止水嵌缝24位于后浇带21的正下方,止水嵌缝2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后浇带21与柱墩1处,止水嵌缝24用于解决结构变形对防水的影响,止水嵌缝24的填料可选用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丙烯酸酯密封胶等材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止水嵌缝24选用聚氨酯密封胶;止水嵌缝24的两侧还设有加固钢筋25,加固钢筋25嵌设于底板2内并与底板2固定,加固钢筋25的一端与板钢筋221绑扎固定,加固钢筋25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朝向后浇带21的方向延伸,通过加固钢筋25的设置,对止水嵌缝24两侧的底板2提供加固与支撑,使得止水嵌缝24不易变形。
参照图1,止水结构还包括与柱墩1贴合的止水带26,止水带26位于止水嵌缝24远离后浇带21的一端,在施工后使得止水带26嵌设于底板2靠近柱墩1的一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止水带26选用橡胶材质制作,可利用橡胶的高弹性与压缩变形的特点,在各类载荷下产生弹性变形,起到有效坚固密封,防止建筑构造漏水、渗水及减震缓冲作用。
参照图1和图2,柱墩1上设有用于安装止水带26的安装件,安装件包括设置于止水带26两侧的安装块27,安装块27的一端预埋于柱墩1内,安装块27与止水带26的侧边贴合,安装块27远离柱墩1的一端固设有抵紧片271,抵紧片271具有弹性且抵紧片271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与止水带26背离柱墩1的端面贴合,通过具有弹性的抵紧片271的设置,对止水带26进行限位,使得止水带26保持与柱墩1贴合的状态且不易有相对于柱墩1的移位,从而不易影响止水带26的止水性能;此外止水带26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可先将止水带26凹折使之呈U形设置,再依次将止水带26的两端分别嵌入抵紧片271与柱墩1之间的空间,使得止水带26与柱墩1连接。
参照图2,抵紧片271远离安装块27的一端还固设有定位块272,止水带26上对应设有与定位块272配合的定位槽261,在定位块272与定位槽261的配合下,对止水带26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的同时,提升了通过抵紧片271使得止水带26不易有相对于柱墩1的移位的可靠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包括柱墩(1)及与柱墩(1)贴合的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后浇带(21),所述底板(2)内设有板底钢筋(22)与板内钢筋(28),所述板底钢筋(22)位于底板(2)靠近柱墩(1)的一端,所述板底钢筋(22)包括板钢筋(221)和柱钢筋(222),所述板钢筋(221)与柱钢筋(222)连接,所述板内钢筋(28)位于底板(2)背离柱墩(1)的一端,所述板内钢筋(28)贯穿后浇带(21),所述底板(2)上设有止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后浇带(21)两侧的止水钢板网(23),所述止水钢板网(23)的一端与底板(2)连接,所述止水钢板网(23)的另一端与后浇带(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网(23)包括主体部(231)和位于主体部(231)两侧的翼缘部(232),所述翼缘部(232)相较于主体部(231)朝向柱墩(1)的方向倾斜,所述翼缘部(232)与主体部(231)之间弯折的角度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还设有止水嵌缝(24),所述止水嵌缝(24)位于后浇带(21)与柱墩(1)之间,所述止水嵌缝(2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后浇带(21)与柱墩(1)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与柱墩(1)贴合的止水带(26),所述止水带(26)位于止水嵌缝(24)远离后浇带(21)的一端,所述止水带(26)嵌设于底板(2)靠近柱墩(1)的一端,所述柱墩(1)上设有用于安装止水带(26)的安装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嵌缝(24)的两侧还设有加固钢筋(25),所述加固钢筋(25)设置于底板(2)内,所述加固钢筋(25)朝向后浇带(21)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于止水带(26)两侧的安装块(27),所述安装块(27)与止水带(26)的侧边贴合,所述安装块(27)远离柱墩(1)的一端设有抵紧片(271),所述抵紧片(271)具有弹性,所述抵紧片(271)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与止水带(26)背离柱墩(1)的端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片(271)远离安装块(27)的一端设有定位块(272),所述止水带(26)上对应设有与定位块(272)配合的定位槽(261)。
CN202322599617.7U 2023-09-23 2023-09-23 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20789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99617.7U CN220789862U (zh) 2023-09-23 2023-09-23 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99617.7U CN220789862U (zh) 2023-09-23 2023-09-23 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9862U true CN220789862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99617.7U Active CN220789862U (zh) 2023-09-23 2023-09-23 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9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6053186B4 (de) Verfahren zur Abdichtung eines Tunnels
RU224331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идроизоляции швов и трещин в гидротехнических сооружениях, бетонн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ях и конструкциях из каменной кладки
CN106703084A (zh) 地下室平立面结构交接处施工缝结构防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AU201721194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laying down of a geomembrane
CN107524174A (zh) 一种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连续墙工字钢接头
CN105888697B (zh) 一种跨断层隧道变形协调式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5078678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目地部の耐震補強継手構造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20789862U (zh) 一种后浇带贴柱墩处的连接结构
CN213296693U (zh) 一种堵疏结合的后浇带防水结构
CN210797919U (zh) 墙体变形缝的防水构造
CN210049292U (zh) 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
CN209538214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结构
CN104594388B (zh) 一种基础底板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
CN214168804U (zh) 涵洞及其涵身结构
JP3585221B2 (ja) 可撓ゴム継手とそれを用いた地下構造物の連結構造および地下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CN211113471U (zh) 一种大坝周边缝止水结构
CN209873490U (zh) 一种隧道路面渗漏水的维修装置
JP7138281B2 (ja) 盛土の壁面構造
CN214531209U (zh) 混凝土裂缝灌浆修补加固结构
CN207160083U (zh) 一种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连续墙工字钢接头
CN219059913U (zh) 一种挡水坝面板接缝止水结构
KR200401875Y1 (ko) 지수재
CN215053211U (zh) 一种挡墙直角立面伸缩缝防水结构
CN214497605U (zh)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防水结构
CN218969912U (zh) 一种渡槽接缝止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