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8257U - 清洁机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清洁机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8257U
CN220778257U CN202321037767.2U CN202321037767U CN220778257U CN 220778257 U CN220778257 U CN 220778257U CN 202321037767 U CN202321037767 U CN 202321037767U CN 220778257 U CN220778257 U CN 220778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device
movable
cleaning
machine system
su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77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叶力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377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8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8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8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清洁机器系统,清洁机器系统包括第一清洁装置、第二清洁装置以及抽吸装置;其中,抽吸装置包括壳体、控制板、电池组件和风机组件,控制板电性连接电池组件和风机组件,壳体设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清洁装置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清洁装置可拆卸连接,抽吸装置可选择地装配于第一清洁装置以及第二清洁装置中的一个,在抽吸装置装配于第一清洁装置上时,电池组件对风机组件和第一清洁装置进行供电,在抽吸装置装配于第二清洁装置上时,电池组件对风机组件和第二清洁装置进行供电。如此,该第一清洁装置与第二清洁装置共用一个抽吸装置,从而减少抽吸装置的数量,降低了清洁机器系统的成本。

Description

清洁机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机器系统以及清洁机器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系统用于清理灰尘、污垢、碎屑等,该清洁机器系统包括多种清洁装置,用户会依据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清洁装置,例如用于打扫地面的扫地机器人、用于打扫桌面的小型吸尘器等。
然而现有的清洁机器系统的清洁装置均独立设置有抽吸装置,这样就导致清洁机器系统具有多个抽吸装置,从而增加清洁机器系统的成本,故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机器系统,旨在降低清洁机器系统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机器系统,所述清洁机器系统包括第一清洁装置、第二清洁装置以及抽吸装置;其中,
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的控制板、电池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清洁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抽吸装置可选择地装配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清洁装置中的一个;
在所述抽吸装置装配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上时,所述电池组件可响应所述控制板的启动信号而对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第一清洁装置进行供电;在所述抽吸装置装配于所述第二清洁装置上时,所述电池组件可响应所述控制板的启动信号而对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第二清洁装置进行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连接周壁,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周壁,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具有第一出气端和第一进气端,所述第一出气端与所述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出气端设有位于所述壳体周侧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周壁面对所述安装部的位置凹设有扣槽,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包括活动限位件以及第一复位件,所述活动限位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活动限位件具有与所述扣槽配合的上锁位置以及与所述扣槽解扣的解锁位置;
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复位件作用于所述活动限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提供所述活动限位件复位至上锁位置的弹性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部面对所述连接周壁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安装空腔连通的避让孔;
所述活动限位件具有活动部以及限位部,所述活动部活动设于所述安装空腔,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活动部连接,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从所述避让孔伸出以与所述扣槽扣接配合;
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内,所述第一复位件作用于所述活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未接触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安装空腔连通的安装孔;
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包括释放按键,所述释放按键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所述释放按键的一端从所述安装孔处外露,所述释放按键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限位件连接;
所述释放按键具有初始位置以及释放位置,所述释放按键从初始位置切换至释放位置时,驱动所述活动限位件从上锁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于所述第一端;
所述第二清洁装置具有第二出气端以及第二进气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端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出气端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气端凹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壁设有扣接孔,所述第一端装配至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活动锁扣以及第二复位件,所述活动锁扣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活动锁扣具有与所述扣接孔配合的上锁位置以及与所述扣接孔解扣的解锁位置;
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活动锁扣连接,所述第二复位件提供所述活动锁扣复位至上锁位置的弹性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接孔贯穿所述第二清洁装置的侧表面设置,所述活动锁扣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相对所述壳体运动;
所述第二清洁装置包括解锁按键,所述解锁按键活动安装于第二清洁装置的侧表面,所述解锁按键具有初始位置和释放位置;
所述解锁按键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活动锁扣与所述扣接孔扣接,所述解锁按键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活动锁扣在所述解锁按键作用下退出所述扣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复位件作用于所述解锁按键,以提供所述解锁按键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弹性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机器系统包括两个控制主板以及两个接线端子,两所述控制主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以及第二清洁装置,两所述接线端子与对应的控制主板电连接,两所述接线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和所述第二清洁装置,两所述接线端子分别外露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和所述第二清洁装置,两所述接线端子均朝向所述抽吸装置设置,以与所述抽吸装置可拆卸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清洁装置均朝向所述抽吸装置的表面凸设有两定位凸起,所述接线端子位于两对应的定位凸起之间,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两插接槽,各所述插接槽与对应的定位凸起插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吸装置还包括手柄和控制按键,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外周壁,所述控制按键安装于所述手柄并外露于所述手柄的表面,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抽吸装置的壳体设置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清洁装置可拆卸连接,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清洁装置可拆卸连接,该抽吸装置可选择地装配于第一清洁装置以及第二清洁装置中的一个,在抽吸装置装配于该第一清洁装置上时,该电池组件可响应控制板的启动信号而对风机组件和该第一清洁装置进行供电;在该抽吸装置装配于该第二清洁装置上时,该电池组件可响应该控制板的启动信号而对风机组件和第二清洁装置进行供电。如此设置,该第一清洁装置与第二清洁装置共用一个抽吸装置,从而减少抽吸装置的数量,进而减少清洁机器系统占用的空间,同时降低了清洁机器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抽吸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清洁装置与抽吸装置组装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清洁装置与抽吸装置组装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洁机器系统1000,该清洁机器系统1000包括第一清洁装置100、第二清洁装置200以及抽吸装置300,该抽吸装置300包括壳体310以及设于壳体310的控制板320、电池组件330和风机组件340,该控制板320电性连接电池组件330和风机组件340,该壳体310设有第一连接部350以及第二连接部360,该第一连接部35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可拆卸连接,该第二连接部36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可拆卸连接,该抽吸装置300可选择地装配于第一清洁装置100以及第二清洁装置200中的一个。
该第一清洁装置100的种类有很多种,该第一清洁装置100可以是洗地机,第一清洁装置100也可以是洗拖一体机,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清洁装置100包括集尘杯,集尘杯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集尘杯的出气端与抽吸装置300可拆卸连接。第一清洁装置100可以包括电动滚刷装置,电动滚刷装置连通于集尘的进气端,第一清洁装置100包括从电动滚刷装置延伸至集尘杯的第一流体流通路径,在抽吸装置300装配于第一清洁装置100上时,抽吸装置300与第一流体流通路径气动连通设置。抽吸装置300通过电池组件330对第一清洁装置100的电动滚刷装置进行供电。
该第二清洁装置200的种类有很多种,第二清洁装置200可以是除螨刷、地刷等吸尘器附件,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清洁装置200包括本体、污水箱和地刷,污水箱可拆卸地安装于本体上,地刷连接于本体的一侧,第二清洁装置200包括从地刷延伸至污水箱的第二流体流通路径,抽吸装置300可拆卸地装配于本体上,并与第二流体流通路径气动连通设置。第二清洁装置200的地刷可以包括电动滚刷装置,抽吸装置300通过电池组件330对第二清洁装置200的电动滚刷装置进行供电。
该第一连接部35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该抽吸装置300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第一清洁装置100可拆卸连接,该抽吸装置300也可以通过扣接的方式与第一清洁装置100可拆卸连接,该抽吸装置30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一清洁装置100可拆卸连接,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该第二连接部36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该抽吸装置300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第二清洁装置200可拆卸连接,该抽吸装置300也可以通过扣接的方式与第二清洁装置200可拆卸连接,该抽吸装置30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二清洁装置200可拆卸连接,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该抽吸装置30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或第二清洁装置200的装配形式有很多种,该抽吸装置300可以内嵌于第一清洁装置100或第二清洁装置200,该抽吸装置300也可以部分被第一清洁装置100或第二清洁装置200包裹,该抽吸装置300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装配于第一清洁装置100或第二清洁装置200,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抽吸装置300装配于第一清洁装置100上时,该电池组件330可响应控制板320的触发信号而对风机组件340和第一清洁装置100进行供电;在抽吸装置300装配于第二清洁装置200上时,该电池组件330可响应控制板320的触发信号而对风机组件340和第二清洁装置200进行供电。
该控制板320可以是单片机、PWM控制板320、微处理器以及其他设置,该控制板320与电池组件330以及风机组件340电连接,该控制板320与电池组件330以及风机组件340之间可以通过导线电连接,该控制板320与电池组件330以及风机组件340之间可以通过WIFI、蓝牙等无线连接方式通信连接,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该电池组件330的种类有很多种,该电池组件330可以是镍镉电池,该电池组件330也可以是锂离子电池,该电池组件330还可以是铅酸电池,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该风机组件340的种类有很多种,该风机组件340可以是离心风机,该风机组件340也可以是轴流风机,该风机组件340还可以是回转风机,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一清洁装置100时,将抽吸装置300的第一连接部35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连接,该控制板320可以向电池组件330发送触发信号,该电池组件330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向风机组件340供电,该风机组件340启动后用户可以操作第一清洁装置100工作,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二清洁装置200时,先停止抽吸装置300工作,随后将抽吸装置300的第一连接部35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分离,然后将抽吸装置300的第二连接部36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连接,该控制板320可以向电池组件330发送触发信号,该电池组件330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向风机组件340供电,该风机组件340启动后用户可以操作第二清洁装置200工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抽吸装置300的壳体310设置第一连接部350以及第二连接部360,该第一连接部350与该第一清洁装置100可拆卸连接,该第二连接部36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可拆卸连接,该抽吸装置300可选择地装配于第一清洁装置100以及第二清洁装置200中的一个,在抽吸装置300装配于该第一清洁装置100上时,该电池组件330可响应控制板320的启动信号而对风机组件340和该第一清洁装置100进行供电;在该抽吸装置300装配于该第二清洁装置200上时,该电池组件330可响应该控制板320的启动信号而对风机组件340和第二清洁装置200进行供电。如此设置,该第一清洁装置10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共用一个抽吸装置300,从而减少抽吸装置300的数量,进而减少清洁机器系统1000占用的空间,同时降低了清洁机器系统1000的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壳体310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以及连接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的连接周壁313,该第一连接部350与第二连接部360可以均设于连接周壁313并沿壳体310的周向间隔设置,该第一连接部350与第二连接部360可以均设于连接周壁313并沿壳体310的轴向间隔设置,较佳地,该第一连接部350设于连接周壁313,该第二连接部360设于第一端311,这样就使得第一连接部350与第二连接部360均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并且在安装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涉,从而便于用户拆装。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该壳体310设有与风机组件340连通的进气口314和出气口315,该进气口314设于第一端311,该第一清洁装置100具有第一出气端120和第一进气端110,该第一出气端120与第一端311抵接,该第一出气端120设有位于壳体310周侧的安装部130,该安装部130与第一连接部350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该第一清洁装置100的出气端设有安装部130,该安装部130与连接周壁313上的第一连接部350可拆卸连接,这样第一清洁装置100就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供抽吸装置300装配,从而便于抽吸装置30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的拆装,同时提高了抽吸装置30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抽吸装置30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连接的稳定性。
该安装部130的形状有很多种,该安装部130可以是方形的,该安装部130也可以是L型的,该安装部13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该安装部130设于第一出气端120的方式有很多种,该安装部130可以与第一出气端120一体式成型,该安装部130也可以与第一出气端120通过螺钉连接,该安装部130还可以通其他方式与第一出气端120连接,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该连接周壁313面对安装部130的位置凹设有扣槽351,以形成第一连接部350,该第一清洁装置100包括活动限位件140以及第一复位件150,该活动限位件140活动安装于安装部130,该活动限位件140具有与扣槽351配合的上锁位置以及与扣槽351解扣的解锁位置,该第一复位件150安装于安装部130,该第一复位件150作用于活动限位件140,该第一复位件150提供活动限位件140复位至上锁位置的弹性力。
如此设置,通过驱动活动限位件140运动来控制活动限位件140与扣槽351配合或分离,从而控制第一连接部35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的连接或拆卸,同时通过第一复位件150提供弹性力,从而避免在用户操作第一清洁装置100工作时活动限位件140受到震动影响由上锁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从而使得抽吸装置30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分离,进而提高了第一连接部35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连接的稳定性。
该活动限位件140的形成材料有很多种,该活动限位件140可以有金属材料制成,该活动限位件140也可以由较硬的塑料制成,该活动限位件140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该活动限位件140相对安装部130运动方式有很多种,该活动限位件140可以是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转动,该活动限位件140也可以是沿其轴向运动,该活动限位件140还可以是沿其轴向转动并沿其轴向运动,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该第一复位件150的种类有很多种,该第一复位件150可以是弹簧,该第一复位件150也可以是由两磁铁构成,该第一复位件150还可以是弹性体,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该安装部130设置有安装空腔131,该安装部130面对连接周壁313的位置设有与安装空腔131连通的避让孔132,该活动限位件140具有活动部141以及限位部142,该活动部141活动设于安装空腔131,该限位部142的一端与活动部141连接,限位部142的另一端从避让孔132伸出以与扣槽351扣接配合,该第一复位件150安装于安装空腔131内,该第一复位件150作用于活动部141,如此设置,该活动限位件140与第一复位件150均安装于安装空腔131内,从而避免活动限位件140与第一复位件150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而提高活动限位件140与第一复位件150的稳定性。
该安装空腔131的形状有很多种,该安装空腔131可以是圆柱状的,该安装空腔131也可以是方体的,该安装空腔131还可以是球形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部130与壳体310未接触的表面设有与安装空腔131连通的安装孔133,该第一清洁装置100包括释放按键160,该释放按键160活动安装于安装空腔131,该释放按键160的一端从安装孔133处外露,该释放按键160的另一端与活动限位件140连接,该释放按键160具有初始位置以及释放位置,该释放按键160从初始位置切换至释放位置时,驱动活动限位件140从上锁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如此设置,该释放按键160通过安装孔133外露,从而便于用户驱动释放按键160,进而便于用户控制抽吸装置30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的连接与拆卸。
该安装孔133设与安装部130的位置有很多种,该安装孔133可以设在安装部130远离抽吸装置300的表面,该安装孔133也可以设在与安装部130远离第二端312面的表面,该安装孔133还可以安装部130不与抽吸装置300接触的其他表面,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该释放按键160的的活动方式有很多种,该释放按键160可以是沿握持部的径向活动,该释放按键160也可以沿远离或靠近第一清洁装置100的方向活动,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壳体310设有与风机组件340连通的进气口314和出气口315,该进气口314和第二连接部360均设于第一端311,该第二清洁装置200具有第二出气端220以及第二进气端210,该第一端311与第二出气端220抵接,该第二连接部360与第二出气端220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该第二连接部360与进气口314设在壳体310的同一端,这样就便于第二连接部36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连接。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该第二出气端220凹设有连接槽230,该连接槽230的槽壁设有扣接孔231,该第一端311装配至连接槽230内,该第二连接部360包括活动锁扣361以及第二复位件362,该活动锁扣361活动安装于壳体310,该活动锁扣361具有与扣接孔231配合的上锁位置以及与扣接孔231解扣的解锁位置,该第二复位件362安装于壳体310,第二复位件362与活动锁扣361连接,第二复位件362提供活动锁扣361复位至上锁位置的弹性力。
如此设置,通过驱动活动锁扣361运动来控制活动锁扣361与扣接孔231配合或分离,从而控制第二连接部36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的连接或拆卸,同时通过第二复位件362提供弹性力,从而避免在用户操作第二清洁装置200工作时活动锁扣361受到震动影响由上锁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从而使得抽吸装置30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分离,进而提高了第二连接部36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连接的稳定性。
该活动锁扣361的形成材料有很多种,该活动锁扣361可以有金属材料制成,该活动锁扣361也可以由较硬的塑料制成,该活动锁扣361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该第二复位件362的种类有很多种,该第二复位件362可以是弹簧,该第二复位件362也可以是由两磁铁构成,该第二复位件362还可以是弹性体,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扣接孔231贯穿第二清洁装置200的侧表面设置,该活动锁扣361沿着壳体310的径向相对壳体310运动,该第二清洁装置200包括解锁按键240,该解锁按键240活动安装于第二清洁装置200的侧表面,该解锁按键240具有初始位置和释放位置,该解锁按键240处于初始位置时,该活动锁扣361与扣接孔231扣接,该解锁按键240处于释放位置时,该活动锁扣361在解锁按键240作用下退出扣接孔231。如此设置,通过驱动解锁按键240将活动锁扣361退出扣接孔231,从而便于用户分离抽吸装置30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该第二清洁装置200还包括第三复位件250,该第三复位件250作用于解锁按键240,以提供解锁按键240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弹性力。如此设置,通过第三复位件250提供弹性力,从而避免在用户操作第二清洁装置200工作时解锁按键240受到震动影响由初始位置切换至释放位置从而使得抽吸装置30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分离,进而提高了第二连接部360与第二清洁装置200连接的稳定性。
该第三复位件250的种类有很多种,该第三复位件250可以是弹簧,该第三复位件250也可以是由两磁铁构成,该第三复位件250还可以是弹性体,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清洁机器系统1000包括两个控制主板400以及两个接线端子500,两控制主板400分别安装于第一清洁装置100以及第二清洁装置200,两接线端子500与对应的控制主板400电连接,两接线端子500分别安装于第一清洁装置100和第二清洁装置200,两接线端子500分别外露于第一清洁装置100和第二清洁装置200,两接线端子500均朝向抽吸装置300设置,以与抽吸装置300可拆卸电连接。
如此设置,两接线端子500均朝向抽吸装置300设置便于抽吸装置300与两接线端子500电连接,同时通过两接线端子500使得抽吸装置300与第一清洁装置100以及第二清洁装置200上的控制主板400可拆卸电连接。该接线端子500的种类有很多种,该接线端子500可以是插拔式的,该接线端子500也可以是弹簧式的,该接线端子500还可以是轨道式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该控制主板400可以是单片机、PWM控制板320、微处理器以及其他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该第一清洁装置100和/或第二清洁装置200均朝向抽吸装置300的表面凸设有两定位凸起600,该接线端子500位于两对应的定位凸起600之间,该壳体310设置有至少两插接槽316,各插接槽316与对应的定位凸起600插接配合。如此设置,通过两定位凸起600与对应的插接槽316插接配合,可以保护使得两定位凸起600之间的接线端子500准确的与抽吸装置300电连接,同时两定位凸起600还可以在接线端子500与抽吸装置300连接或分离时承受除了远离或靠近抽吸装置300以外的力,从而避免接线端子500受到除了远离或靠近抽吸装置300以外的力的影响导致弯曲。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抽吸装置300还包括手柄370和控制按键380,该手柄370安装于壳体310的外周壁,该控制按键380安装于手柄370并外露于手柄370的表面,该控制按键380与控制板320电连接。如此设置,用户在使用第一清洁装置100或第二清洁装置200时可以抓握手柄370并通过手柄370上的控制按键380控制抽吸装置300工作,从而便于用户使用,同时手柄370设置在抽吸装置300上使得抽吸装置300装配于第一清洁装置100或抽吸装置300装配于第二清洁装置200上时使用同一个手柄370,从而减少手柄370的数量。
该手柄370的形状有很多种,该手柄370可以是L型的,该手柄370也可以是C型的,该手柄37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该手柄37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该手柄370也可以采用硬度较高的塑料制成,该手柄370还可以是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该手柄370可以和壳体310采用相同的材质制成,该手柄370也可以和壳体310采用不同的材质制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该壳体310的外周壁与手柄370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该手柄370可以是与壳体310一体成型,该手柄370也可以是与壳体310的外周壁扣接连接,该手柄370还可以是与壳体310的外周壁通过螺钉连接,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清洁机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系统包括第一清洁装置、第二清洁装置以及抽吸装置;其中,
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的控制板、电池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清洁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抽吸装置可选择地装配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清洁装置中的一个;
在所述抽吸装置装配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上时,所述电池组件可响应所述控制板的启动信号而对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第一清洁装置进行供电;在所述抽吸装置装配于所述第二清洁装置上时,所述电池组件可响应所述控制板的启动信号而对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第二清洁装置进行供电;
所述壳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连接周壁,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周壁,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具有第一出气端和第一进气端,所述第一出气端与所述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出气端设有位于所述壳体周侧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机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周壁面对所述安装部的位置凹设有扣槽,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包括活动限位件以及第一复位件,所述活动限位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活动限位件具有与所述扣槽配合的上锁位置以及与所述扣槽解扣的解锁位置;
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复位件作用于所述活动限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提供所述活动限位件复位至上锁位置的弹性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部面对所述连接周壁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安装空腔连通的避让孔;
所述活动限位件具有活动部以及限位部,所述活动部活动设于所述安装空腔,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活动部连接,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从所述避让孔伸出以与所述扣槽扣接配合;
所述第一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内,所述第一复位件作用于所述活动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机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未接触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安装空腔连通的安装孔;
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包括释放按键,所述释放按键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所述释放按键的一端从所述安装孔处外露,所述释放按键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限位件连接;
所述释放按键具有初始位置以及释放位置,所述释放按键从初始位置切换至释放位置时,驱动所述活动限位件从上锁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于所述第一端;
所述第二清洁装置具有第二出气端以及第二进气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端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出气端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机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端凹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壁设有扣接孔,所述第一端装配至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活动锁扣以及第二复位件,所述活动锁扣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活动锁扣具有与所述扣接孔配合的上锁位置以及与所述扣接孔解扣的解锁位置;
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活动锁扣连接,所述第二复位件提供所述活动锁扣复位至上锁位置的弹性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机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孔贯穿所述第二清洁装置的侧表面设置,所述活动锁扣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相对所述壳体运动;
所述第二清洁装置包括解锁按键,所述解锁按键活动安装于第二清洁装置的侧表面,所述解锁按键具有初始位置和释放位置;
所述解锁按键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活动锁扣与所述扣接孔扣接,所述解锁按键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活动锁扣在所述解锁按键作用下退出所述扣接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系统包括两个控制主板以及两个接线端子,所述两控制主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清洁装置,所述两接线端子与对应的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两接线端子分别安装于所第一清洁装置和所述第二清洁装置,所述两接线端子分别外露于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和所述第二清洁装置,所述两接线端子均朝向所述抽吸装置设置,以与所抽吸装置可拆卸电连接;
所述第一清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清洁装置均朝向所述抽吸装置的表面凸设有两定位凸起,所述接线端子位于两对应的定位凸起之间,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两插接槽,各所述插接槽与对应的定位凸起插接配合。
CN202321037767.2U 2023-04-28 2023-04-28 清洁机器系统 Active CN220778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7767.2U CN220778257U (zh) 2023-04-28 2023-04-28 清洁机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7767.2U CN220778257U (zh) 2023-04-28 2023-04-28 清洁机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8257U true CN220778257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5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7767.2U Active CN220778257U (zh) 2023-04-28 2023-04-28 清洁机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8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47514A (en) Internal contact for a charging circuit
CN220778257U (zh) 清洁机器系统
EP3476267A1 (en) Collection system and collector
JP3225641U (ja) ファン装置
CN110802641A (zh) 刀头组件及包含该刀头组件的剃须器
WO2020042474A1 (zh) 可拆卸电器电保护结构及气体处理设备
CN220069621U (zh) 清洁机器系统
CN218515206U (zh) 童锁结构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6869405A (zh) 清洁机器系统以及清洁机器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7830902U (zh) 除尘机外壳及除尘机
CN220384975U (zh) 清洁设备
CN215424442U (zh) 拖地组件及设有其的清洁设备
EP3772394B1 (en) Battery pack
CN211551747U (zh) 一种组合式加热加湿装置
CN211022456U (zh) 一种吸尘装置
CN216984721U (zh) 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CN212750682U (zh)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信号开关及具有其的电动设备
CN220291260U (zh) 充电枪和充电系统
CN219911203U (zh) 手持式风机外壳和手持式风机
CN114305192B (zh) 自移动机器人及其运作方法
CN220287711U (zh) 一种侧板和把手的配合结构、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9742604U (zh) 清洁机器系统
CN213189350U (zh) 吸尘器
CN110720860A (zh) 锁止结构和吸尘器
CN214189173U (zh) 驱动轮组件及设有其的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