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9516U - 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69516U CN220769516U CN202322699876.7U CN202322699876U CN220769516U CN 220769516 U CN220769516 U CN 220769516U CN 202322699876 U CN202322699876 U CN 202322699876U CN 220769516 U CN220769516 U CN 2207695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frame
- fixedly connected
- support
- anchor net
- advanc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前支护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包括一号支护框架和二号支护框架,二号支护框架和一号支护框架的下端均设置有下底座,下底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结构,一号支护框架和二号支护框架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顶动结构;加强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下底座外表面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缸,电缸的输出顶端固定连接有尖刺部;二号支护框架与一号支护框架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下底座分别与二号支护框架和一号支护框架之间设置有三组衔接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超前支护装置下端底座直接与下方的岩土直接贴合,在使用容易使得下端产生一定的位移,不利于支护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前支护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超前支护,是保证隧道工程开挖工作面稳定而采取的超前于掌子面开挖的辅助措施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围岩时,开挖扰动会引起较大的围岩变形;如果初期支护施做不及时,围岩变形可能超过其容许范围,严重时引起掌子面失稳、隧道塌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时,需采用隧道超前支护措施来控制围岩的变形,从而达到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目的;
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掘进超前支护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7151999U),该支护装置可以实现在各种矿井巷道内进行自移行走式支护,实现掘进机的掘进作业和锚杆、锚网等永久支护同步进行,掘进过程中与综合机械化掘进机配合工作,通过支撑架保护掘进作业人员和巷道内设备的安全;
但是上述专利和现有的超前支护装置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超前支护装置下端底座直接与下方的岩土直接贴合,在使用容易使得下端产生一定的位移,不利于支护,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现有超前支护装置下端底座直接与下方的岩土直接贴合,在使用容易使得下端产生一定位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包括一号支护框架和二号支护框架,所述二号支护框架和一号支护框架的下端均设置有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结构,所述一号支护框架和二号支护框架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顶动结构;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下底座外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缸,所述电缸的输出顶端固定连接有尖刺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二号支护框架与一号支护框架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下底座分别与二号支护框架和一号支护框架之间设置有三组衔接杆,所述下底座与二号支护框架和一号支护框架之间分别设置有伸缩气缸,三组所述衔接杆之间通过轴杆贯穿形成转动连接,且上端的衔接杆分别与二号支护框架和一号支护框架之间形成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动结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二号支护框架和一号支护框架外表面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闭环电机,所述闭环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固定支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螺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滑动套,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导向套件,所述导向套件和滑动套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缸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尖刺部为圆锥形的尖刺结构,所述尖刺部与电缸的输出端之间为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套与螺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导向套件与固定柱之间为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套件的数量为两组且为对称分布,一组所述滑动套和导向套件对应连接杆的数量均为三组,且对应的三组均为环状阵列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螺丝分别与二号支护框架和一号支护框架之间相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支架为“U”字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端的衔接杆与下底座之间通过轴杆贯穿形成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与下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二号支护框架和一号支护框架相活动连接,三组所述衔接杆中上端的两组衔接杆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强结构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电缸可以使得尖刺部向下挤压支护部位下端的岩土层,从而使得下底座下端与岩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可以使得整个支护装置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顶动结构的作用,可以使得支护装置的上端在原支护的基础上,形成进一步的支护,可以使得支护装置的上端对巷道内的支护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结构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动结构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支护框架;2、二号支护框架;3、下底座;
4、加强结构;41、固定板;42、电缸;43、尖刺部;
5、顶动结构;51、固定支架;52、闭环电机;53、螺杆;54、固定柱;55、滑动套;56、导向套件;57、连接杆;58、顶动板;
6、电动伸缩杆;7、衔接杆;8、伸缩气缸;9、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包括一号支护框架1和二号支护框架2,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的下端均设置有下底座3,下底座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结构4,一号支护框架1和二号支护框架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顶动结构5,二号支护框架2与一号支护框架1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6,下底座3分别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之间设置有三组衔接杆7,下底座3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之间分别设置有伸缩气缸8,三组衔接杆7之间通过轴杆贯穿形成转动连接,且上端的衔接杆7分别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之间形成转动连接,下端的衔接杆7与下底座3之间通过轴杆贯穿形成转动连接,伸缩气缸8的一端与下底座3之间为固定连接,伸缩气缸8的输出端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相活动连接,三组衔接杆7中上端的两组衔接杆7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器9。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加强结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下底座3外表面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缸42,电缸42的输出顶端固定连接有尖刺部43,电缸42与固定板41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尖刺部43为圆锥形的尖刺结构,尖刺部43与电缸42的输出端之间为焊接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电缸42可以使得尖刺部43向下挤压支护部位下端的岩土层,从而使得下底座3下端与岩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可以使得整个支护装置更加稳定。
实施例3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提出了顶动结构5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外表面的固定支架51,固定支架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闭环电机52,闭环电机5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53,固定支架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4,螺杆53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滑动套55,固定柱5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导向套件56,导向套件56和滑动套55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7,连接杆5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动板58,滑动套55与螺杆53之间为螺纹连接,导向套件56与固定柱54之间为滑动连接,导向套件56的数量为两组且为对称分布,一组滑动套55和导向套件56对应连接杆57的数量均为三组,且对应的三组均为环状阵列分布,固定支架51通过螺丝分别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之间相连接固定,固定支架51为“U”字形结构,使用时可以使得支护装置的上端在原支护的基础上,形成进一步的支护,可以使得支护装置的上端对巷道内的支护效果更佳。
综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支护装置展开支护后,再通过电缸42的延伸,从而使得电缸42的输出端向下顶动尖刺部43,从而使得尖刺部43的下端嵌入于岩土层中,从而可以增大下底座3与岩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使得整个支护桩的下端下底座3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支护装置展开支护后,闭环电机52会顺时针旋转,通过闭环电机52带动螺杆53旋转,使得滑动套55沿着螺杆53向上移动,同时导向套件56会在固定柱54的外表面一同滑动向上移动,通过顶动板58向上顶动,从而分别配合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对巷道的顶部进行支护,能够加强支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护完成后,当需要移动时,可以通过二号支护框架2上的伸缩气缸8收缩,可以使得二号支护框架2向下移动,再通过电动伸缩杆6的延伸顶动,可以使得二号支护框架2向前进行移动,移动至电动伸缩杆6的最大延伸距离后,再使得二号支护框架2对应的伸缩气缸8延伸,使得三组衔接杆7被拉伸展开,从而使得二号支护框架2向上顶动支护,同时通过加强结构4与顶动结构5加强二号支护框架2的稳定性,在二号支护框架2保持稳定后,再通过一号支护框架1上对应伸缩气缸8收缩,从而使得一号支护框架1与巷道的上端相分离,之后再通过电动伸缩杆6的收缩使得一号支护框架1整体进行前进,最后通过伸缩气缸8的延伸,配合加强结构4和顶动结构5的作用,可以使得一号支护框架1再次对巷道的上端进行支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支护框架(1)和二号支护框架(2),所述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的下端均设置有下底座(3),所述下底座(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结构(4),所述一号支护框架(1)和二号支护框架(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顶动结构(5);
所述加强结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下底座(3)外表面的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缸(42),所述电缸(42)的输出顶端固定连接有尖刺部(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支护框架(2)与一号支护框架(1)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下底座(3)分别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之间设置有三组衔接杆(7),所述下底座(3)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之间分别设置有伸缩气缸(8),三组所述衔接杆(7)之间通过轴杆贯穿形成转动连接,且上端的衔接杆(7)分别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之间形成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动结构(5)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外表面的固定支架(51),所述固定支架(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闭环电机(52),所述闭环电机(5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53),所述固定支架(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4),所述螺杆(53)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滑动套(55),所述固定柱(5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导向套件(56),所述导向套件(56)和滑动套(55)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7),所述连接杆(5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动板(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42)与固定板(41)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尖刺部(43)为圆锥形的尖刺结构,所述尖刺部(43)与电缸(42)的输出端之间为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55)与螺杆(53)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导向套件(56)与固定柱(54)之间为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件(56)的数量为两组且为对称分布,一组所述滑动套(55)和导向套件(56)对应连接杆(57)的数量均为三组,且对应的三组均为环状阵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51)通过螺丝分别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之间相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支架(51)为“U”字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的衔接杆(7)与下底座(3)之间通过轴杆贯穿形成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气缸(8)的一端与下底座(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8)的输出端与二号支护框架(2)和一号支护框架(1)相活动连接,三组所述衔接杆(7)中上端的两组衔接杆(7)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器(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99876.7U CN220769516U (zh) | 2023-10-09 | 2023-10-09 | 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99876.7U CN220769516U (zh) | 2023-10-09 | 2023-10-09 | 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69516U true CN220769516U (zh) | 2024-04-12 |
Family
ID=90612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99876.7U Active CN220769516U (zh) | 2023-10-09 | 2023-10-09 | 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69516U (zh) |
-
2023
- 2023-10-09 CN CN202322699876.7U patent/CN2207695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80811B (zh) | 一种可调式快速综合机械化掘进的超前支护支架及使用方法 | |
CN100559015C (zh) | 掘锚一体化的掘锚机 | |
CN108130910A (zh) | 一种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
CN220769516U (zh) | 一种巷道锚网用超前支护装置 | |
CN1637229B (zh) | 用于将钻探件引入到土壤中的钻进设备和方法 | |
CN106948346A (zh) | 一种适用于坚硬地质区的引孔式静压植桩装置 | |
CN107461145A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 | |
CN114775659B (zh) | 一种蠕爬型韧性锚索、抗震锚固结构及坡面抗震加固方法 | |
CN113638753B (zh) |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支护结构 | |
CN110453680A (zh) | 侧部支撑变幅式搅拌压桩一体机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1915097B (zh) | 机载型掘进钻锚综合一体化作业装置 | |
CN212612466U (zh) | 一种特殊地质桩基施工装备 | |
CN211973135U (zh) | 一种斜拉桥建造用组合支撑装置 | |
CN208997466U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顶管机 | |
CN204703164U (zh) | 用于拔桩导杆的调垂装置 | |
CN208830310U (zh) | 一种气囊拔桩装置 | |
CN203373746U (zh) | 履带式振动沉管打桩机 | |
CN105586906A (zh) | Y桩与矩形桩梯形插接设备 | |
CN202324821U (zh) | 旋挖钻机举升机构 | |
CN112049101A (zh) | 一种土木建筑用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 |
CN220598418U (zh) | 一种组合桩加固结构 | |
CN111236228A (zh) | 一种电力施工用地锚 | |
CN213478374U (zh) | 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 | |
CN214143640U (zh) | 一种建筑工程中高压注浆设备用地质加固装置 | |
CN219992444U (zh) | 一种土木工程基桩施工用打桩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