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8642U - 排水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排水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8642U
CN220768642U CN202322519482.9U CN202322519482U CN220768642U CN 220768642 U CN220768642 U CN 220768642U CN 202322519482 U CN202322519482 U CN 202322519482U CN 220768642 U CN220768642 U CN 220768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drain
ring
groove
waterproof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194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权
富圣哲
刘祉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194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8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8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8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排水口结构,包括建筑本体、具有排水通道且穿设于建筑本体的防水槽及排水孔的排水件、防水组件及多层防水涂料层,防水槽形成于建筑本体的顶面,排水孔防水槽;防水组件包括套设于排水件的外周侧且与排水件密封连接的第一防水环、从建筑本体的上表面且延伸至排水通道内的顶部防水层和设于防水槽的底壁至第一防水环之间的砂浆浇筑结构,第一防水环的外径大于排水孔的直径且与防水槽的侧壁限定出缓冲空间,砂浆浇筑结构与第一防水环之间、缓冲空间及顶部防水层与第一防水环之间均设有至少一层防水涂料层。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排水口结构,可以防止防水组件热胀冷缩而导致排水口结构产生缝隙,保证排水口结构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排水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筑屋面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口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我国建筑业发展很快,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都有很大改进。
在建筑的有组织排水中,是在屋顶设置与屋面排水方向相垂直的纵向天沟,汇集雨水后,将雨水口、雨水管有组织地排到室外地面或室内地下排水系统,但是雨水口所处的位置,位置较为特殊,由于不同材料进行连接,连接容易出现裂隙,进而在连接位置容易出现漏水现象,雨水容易渗入至房屋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排水口结构。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水口结构,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具有防水槽和排水孔,所述防水槽形成于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面,所述排水孔贯穿所述建筑本体且连通所述防水槽;排水件,具有排水通道且穿设于所述防水槽及所述排水孔;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第一防水环、顶部防水层和砂浆浇筑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环套设于所述排水件的外周侧且与所述排水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且在径向上与所述防水槽的侧壁限定出缓冲空间,所述防水槽的底壁至所述第一防水环之间的空间为浇筑空间;所述顶部防水层盖设于所述建筑本体的上表面且经所述排水件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排水通道内;所述砂浆浇筑结构浇注于所述浇筑空间;多层防水涂料层,至少一层所述防水涂料层夹设所述砂浆浇筑结构与所述第一防水环之间;至少一层所述防水涂料层的部分设于所述缓冲空间;至少一层所述防水涂料层夹设所述顶部防水层与所述第一防水环之间。
可选地,所述顶部防水层为沥青卷材;和/或,所述第一防水环为塑料件。
可选地,所述排水件包括排水接头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设于所述排水孔,所述排水接头的底部穿设于所述排水管内,所述排水接头伸入所述防水槽,在远离所述排水管的方向上,所述排水接头的外径增大,所述第一防水环套设于所述排水接头的外周侧且所述第一防水环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水孔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水环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排水接头上,所述排水接头包括穿设部、连接部、夹持环和压紧环,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排水孔的直径,所述穿设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且穿设于所述排水管,所述夹持环及所述压紧环套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侧且间隔设置,所述夹持环可上下运动以压紧所述第一防水环。
可选地,所述排水接头还包括防水筒,所述防水筒套设于所述穿设部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穿设部限定出凹槽,所述排水孔的侧壁径向凹陷形成有容纳所述防水筒的避让槽;所述排水管的顶端穿设于所述凹槽内,且通过粘结剂与所述防水筒及所述穿设部连接在一起;或,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砂浆浇筑结构的部分填充于所述水管与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隙中。
可选地,所述夹持环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夹持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部分设于所述缓冲空间的所述防水涂料层为第二防水涂料层,所述第二防水涂料层的部分涂覆于所述第一防水环的上表面,且连接所述夹持环的外周面与所述防水槽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第二防水环,所述第二防水环穿设于所述砂浆浇筑结构中,所述第二防水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防水环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防水环包括第二防水主体和止水凸起,所述止水凸起呈环形且设于所述第二防水主体靠近所述第一防水环的一侧,所述止水凸起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第一防水环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防水环为塑料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口结构,通过在第一防水环与砂浆浇筑结构之间、在第一防水环与顶部防水层以及在第一防水环与防水槽的侧壁之间设置防水涂料层进行密封,由于防水涂料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在第一防水环受热膨胀时,可以使得第一防水环具有一定的膨胀范围,从而有效地防止第一防水环、排水件或砂浆浇筑结构开裂;在第一防水环遇冷收缩时,可以使得缓冲空间、砂浆浇筑结构与第一防水环及顶部防水层与第一防水环之间的防水涂料层处于填满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排水口结构产生缝隙,有效地防止排水口结构的渗水,保证排水口结构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提高排水口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排水口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排水口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的建筑本体与排水管装配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排水接头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100、排水口结构;
1、建筑本体;11、防水槽;12、排水孔;121、避让槽;13、缓冲空间;14、浇筑空间;
2、排水件;21、排水通道;22、排水接头;221、穿设部;222、连接部;223、夹持环;224、压紧环;225、防水筒;23、排水管;24、凹槽;
3、防水组件;31、第一防水环;32、顶部防水层;33、砂浆浇筑结构;34、第二防水环;341、第二防水主体;342、止水凸起;
41、第一防水涂料层;42、第二防水涂料层;43、第三防水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水口结构100,包括:建筑本体1、排水件2、防水组件3和多层防水涂料层,建筑本体1具有防水槽11和排水孔12,防水槽11形成于建筑本体1的顶面,排水孔12贯穿建筑本体1,且排水孔12连通防水槽11;排水件2具有排水通道21,且排水件2穿设于防水槽11及排水孔12;
参照图2和图3,防水组件3包括:第一防水环31、顶部防水层32和砂浆浇筑结构33,第一防水环31套设于排水件2的外周侧,且第一防水环31与排水件2密封连接。例如,第一防水环31可以通过胶水与排水件2密封连接,第一防水环31与排水件2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密封,第一防水环31与排水件2也可以为一体成型。
第一防水环31的外径大于排水孔12的直径,且第一防水环31在径向上与防水槽11的侧壁间隔设置,第一防水环31在径向上与防水槽11的侧壁限定出缓冲空间13。
防水槽11的底壁至第一防水环31之间的空间为浇筑空间14;顶部防水层32盖设于建筑本体1的上表面,且顶部防水层32经排水件2的上表面延伸至排水通道21内;砂浆浇筑结构33浇注于浇筑空间14;
参照图2和图3,多层防水涂料层,至少一层防水涂料层夹设砂浆浇筑结构33与第一防水环31之间;具体地,夹设砂浆浇筑结构33与第一防水环31之间的防水涂料层为第一防水涂料层41。至少一层防水涂料层的部分设于缓冲空间13;具体地,设于缓冲空间13的防水涂料层为第二防水涂料层42。至少一层防水涂料层夹设顶部防水层32与第一防水环31之间。具体地,夹设顶部防水层32与第一防水环31之间的防水涂料层为第三防水涂料层43。
当需要铺设建筑排水系统时,可以先在建筑本体1上开设防水槽11和排水孔12,在第一防水环31的底面涂覆一层防水涂料层,即第一防水涂料层41;接着将排水件2安装至防水槽11及排水孔12中,之后通过缓冲空间13向浇筑空间14中注入砂浆,待砂浆凝固为砂浆浇筑结构33后,向缓冲空间13中涂满防水涂料层,即第二防水涂料层42;然后在第一防水环31的上表面上涂覆一层防水涂料层,即第三防水涂料层43,将第三防水涂料层43涂覆于第二防水涂料层42之上,之后将顶部防水层32铺设于建筑本体1的上表面上以及第三防水涂料层43上,径排水件2的上表面延伸至排水通道21内,完成排水口结构100的铺设。例如,待砂浆凝固为砂浆浇筑结构33后,可以先将第三防水涂料层43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的上表面,然后向缓冲空间13涂覆第二防水涂料层42,将第二防水涂料层42的其他部分涂覆于第三防水涂料层43之上,以使第二防水涂料层42连接顶部防水层32。
通过在砂浆浇筑结构33的上方设置第一防水环31,第一防水环31可以阻止雨水下渗,阻止雨水通过砂浆浇筑结构33从排水孔12渗出,有效地对排水口结构100进行防水,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通过将第一防水环31与排水件2密封连接,并将第一防水环31的外径设置为大于排水孔12的直径,第一防水环31与砂浆浇筑结构33可以构成弯折的迷宫密封结构,延长雨水的渗水路径,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以及防水效果,有效地对排水口结构100进行防水,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由于防水涂料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在第一防水环31受热膨胀时,防水涂料层可以在第一防水环31的挤压下压缩,使得第一防水环31具有一定的膨胀空间,避免第一防水环31挤压排水件2、砂浆浇筑结构33或防水槽11的侧壁,从而有效地防止第一防水环31、排水件2或砂浆浇筑结构33开裂;
在第一防水环31遇冷收缩时,防水涂料层可以在第一防水环31的作用下拉伸,使得缓冲空间13的防水涂料层处于填满状态,使得砂浆浇筑结构33与第一防水环31之间的防水涂料层处于填满状态,使得顶部防水层32与第一防水环31之间的防水涂料层处于填满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或避免排水口结构100生产缝隙。
通过在第一防水环31与砂浆浇筑结构33之间、在第一防水环31与顶部防水层32以及在第一防水环31与防水槽11的侧壁之间设置防水涂料层进行密封,可以有效地防排水口结构100产生缝隙,进而有效地防止排水口结构100的渗水,保证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例如,参照图3,第一防水涂料层41的至少部分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与排水件2之间的连接处;和/或,第二防水涂料层42的至少部分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与排水件2之间的连接处。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一防水环31与排水件2之间的密封效果,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口结构100,通过在第一防水环31与砂浆浇筑结构33之间、在第一防水环31与顶部防水层32以及在第一防水环31与防水槽11的侧壁之间设置防水涂料层进行密封,由于防水涂料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在第一防水环31受热膨胀时,可以使得第一防水环31具有一定的膨胀范围,从而有效地防止第一防水环31、排水件2或砂浆浇筑结构33开裂;在第一防水环31遇冷收缩时,可以使得缓冲空间13、砂浆浇筑结构33与第一防水环31及顶部防水层32与第一防水环31之间的防水涂料层处于填满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排水口结构100产生缝隙,有效地防止排水口结构100的渗水,保证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顶部防水层32为沥青卷材;沥青卷材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大,且沥青卷材具有较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及耐老化性能;这样可以使得顶部防水层32可靠应对阳光的直射,使得顶部防水层32可以可靠应对物品的冲击,从而延长顶部防水层32的使用寿命,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同时,将顶部防水层32设置为沥青卷材,顶部防水层32可以其底部的物件起到遮阳作用,可以防止排水件2、第一防水环31以及防水涂料层受到阳光的直射,从而保证排水件2、第一防水环31以及防水涂料层的耐候性和稳定性,提高排水件2、第一防水环31以及防水涂料层的可靠性,保证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防水环31为塑料件,例如,第一防水环31可以为聚乙烯件或聚氯乙烯件,这样可以使得第一防水环31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有效地阻止雨水下渗至砂浆浇筑结构33,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防水性能及防水效果,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参照图2-图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排水件2包括排水接头22和排水管23,排水管23穿设于排水孔12,排水接头22的底部穿设于排水管23内,排水接头22伸入防水槽11,在远离排水管23的方向上,排水接头22的外径增大,第一防水环31套设于排水接头22的外周侧,且第一防水环31的内径大于排水孔12的直径。
将排水件2分为排水接头22和排水管23,可以将结构复杂的特征结构分离出去,可以使得排水管23选用常规的直筒管,如排水管23可以选用塑料排水管23或铸铁排水管23;同时,这样可以使得排水接头22的尺寸较小,使得排水接头22生产工艺难度较小,降低排水件2的生产成本,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整体性能。
将第一防水环31的内径设置为大于排水孔12的直径,由于第一防水环31套设于排水接头22的外周侧,排水接头22与第一防水环31相连部位的外径也大于排水孔12的直径,这样可以排水接头22、第一防水件与砂浆浇筑结构33之间的连接处构成弯折的迷宫密封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参照图2-图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防水环31可拆卸地设于排水接头22上,排水接头22包括穿设部221、连接部222、夹持环223和压紧环224,连接部222的外径大于排水孔12的直径,穿设部221连接于连接部222的底端,且穿设于排水管23;
夹持环223及压紧环224套设于连接部222的外周侧,且夹持环223与压紧环224间隔设置,夹持环223可上下运动以压紧第一防水环31。例如,压紧环224与排水接头22一体成型,夹持环223通过螺纹连接可拆卸地套设于连接部222的外周侧。
在需要铺设建筑排水系统时,可以先将夹持环223从连接部222上取下,将防水涂料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的下表面,即将第一防水涂料层41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的下表面,接着将第一防水环31从穿设部221套设于连接部222,将夹持环223从穿设部221套设于连接部222并朝向压紧环224移动夹持环223,以使得夹持环223与压紧环224共同压紧第一防水环31,之后,将排水管23穿设于排水孔12中,移动排水接头22、第一防水环31及防水涂料层的组合件,将排水接头22的穿设部221插入排水管23的排水管23道中,从缓冲空间13向浇筑空间14中浇筑砂浆。例如,第一防水涂料层41也可以在夹持环223与压紧环224共同压紧、固定第一防水环31之后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的下表面以及夹持环223环上。
通过设置夹持环223与压紧环224压紧固定第一防水环31,可以使得第一防水环31相对排水件2更为可靠地固定,同时,夹持环223、压紧环224及第一防水环31之间的连接处构成弯折的迷宫密封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例如,在将第一防水环31套设于连接部222上之间,可以先将第一防水环3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涂覆防水涂料,及将第一防水涂料层41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的上表面,且将第三防水涂料层43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的下表面。这样可以使得夹持环223与压紧环224将第一防水涂料层41、第三防水涂料层43及第一防水环31压紧在一起,进一步地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
参照图2-图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排水接头22还包括防水筒225,防水筒225套设于穿设部221的外周侧,且防水筒225与穿设部221限定出凹槽24,排水孔12的侧壁径向凹陷形成有容纳防水筒225的避让槽121,排水管23的顶端穿设于凹槽24内。
排水管23通过粘结剂与防水筒225及穿设部221连接在一起,粘结剂能够填充防水筒225与排水管23及穿设部221与排水管23之间的空隙,可以有效地避免排水接头22与排水管23之间出现漏水现象,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或,排水管23与凹槽24间隙配合,砂浆浇筑结构33的部分填充于水管与凹槽24之间的间隙中。当从缓冲空间13向浇筑空间14注入砂浆时,砂浆可以通过避让槽121流入防水筒225与排水管23之间的缝隙,甚至流入排水管23与穿设部221之间的缝隙,可以有效地避免排水接头22与排水管23之间出现漏水现象,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待砂浆固化后,可以使得排水管23与排水结构稳定可靠地连接,使得排水管23与排水结构可靠地相对建筑本体1固定,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例如,防水筒225与避让槽121的底壁抵接,这样可以对防水筒225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排水接头22下降而导致排水接头22与防水组件3之间产生缝隙,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参照图3和图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夹持环223设于连接部222的顶端,且夹持环223与连接部222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可以提高夹持环223与连接部22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夹持环223与连接部222连接可靠,同时可以使得夹持环223与连接部222之间密封性较好,有效地避免雨水从夹持环223与连接部222之间的连接处下渗,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部分设于缓冲空间13的防水涂料层为第二防水涂料层42,第二防水涂料层42的部分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的上表面,且连接夹持环223的外周面与防水槽11的侧壁。这样可以使得第二防水涂料层42配合第三防水涂料层43更好地密封排水件2与防水槽11侧壁之间的空间,防止雨水下渗,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密封性能及防水效果。
铺设建筑排水系统时,可以在建筑本体1上开设防水槽11和排水孔12后,可以先将排水管23穿设于排水孔12中,将夹持环223从连接部222上取下,将第一防水涂料层41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的下表面,将第三防水涂料层43涂覆于第一防水环31的上表面;接着将第一防水环31、第一防水涂料层41及第三防水涂料层43的组合件从穿设部221套设于连接部222,将夹持环223从穿设部221套设于连接部222并朝向压紧环224移动夹持环223,以使得夹持环223与压紧环224共同压紧第一防水环31、第一防水涂料层41及第三防水涂料层43;然后移动排水接头22、第一防水环31、第一防水涂料层41及第三防水涂料层43的组合件,将排水接头22的穿设部221插入排水管23的排水管23道中,之后通过缓冲空间13向浇筑空间14中注入砂浆,待砂浆凝固为砂浆浇筑结构33后,向缓冲空间13中涂满第二防水涂料层42,并将第二防水涂料层42填充至第三防水涂料层43的上方,直至第二防水涂料层42与建筑本体1的上表面齐平。
将夹持环223设于连接部222的顶端,可以使得第二防水涂料层42的厚度较薄,使得第二防水涂料层42的防水涂料使用量较少,降低防水组件3的使用成本,降低排水口结构100的整体成本,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3,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防水组件3还包括第二防水环34,第二防水环34穿设于砂浆浇筑结构33中,第二防水环34的内径小于第一防水环31的内径。
这样可以使得第二防水环34阻止从第一防水环31与排水件2之间的缝隙下渗的雨水继续下渗,使得第二防水环34与第一防水环31构成两道阻水层,从而更为有效地阻止雨水通过砂浆浇筑结构33从排水孔12渗出,有效地对排水口结构100进行防水,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参照图3,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防水环34包括第二防水主体341和止水凸起342,止水凸起342呈环形,且止水凸起342设于第二防水主体341靠近第一防水环31的一侧,止水凸起342的外径不大于第一防水环31的内径。
将止水凸起342的外径设置为不大于第一防水环31的内径,即第一防水环31与排水件2的连接处位于止水凸起342远离排水口的一侧,当雨水通过第一防水环31与排水件2之间的缝隙下渗时,可以下渗到第二防水主体341的上表面,由于止水凸起342阻挡,可以使得下渗的雨水沿着第二防水主体341的上表面朝向远离排水孔12的方向流动,使得第二防水环34与第一防水环31构成更为曲折的渗水路线,从而增加雨水的下渗路径,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防水效果,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防水环34为塑料件,例如,第二防水环34可以为聚乙烯件或聚氯乙烯件,这样可以使得第二防水环34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有效地阻止雨水下渗至砂浆浇筑结构33,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防水性能及防水效果,提高排水口结构100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排水口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筑本体(1),所述建筑本体(1)具有防水槽(11)和排水孔(12),所述防水槽(11)形成于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面,所述排水孔(12)贯穿所述建筑本体(1)且连通所述防水槽(11);
排水件(2),具有排水通道(21)且穿设于所述防水槽(11)及所述排水孔(12);
防水组件(3),所述防水组件(3)包括:第一防水环(31)、顶部防水层(32)和砂浆浇筑结构(33),所述第一防水环(31)套设于所述排水件(2)的外周侧且与所述排水件(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环(31)的外径大于所述排水孔(12)的直径且在径向上与所述防水槽(11)的侧壁限定出缓冲空间(13),所述防水槽(11)的底壁至所述第一防水环(31)之间的空间为浇筑空间(14);所述顶部防水层(32)盖设于所述建筑本体(1)的上表面且经所述排水件(2)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排水通道(21)内;所述砂浆浇筑结构(33)浇注于所述浇筑空间(14);
多层防水涂料层,至少一层所述防水涂料层夹设所述砂浆浇筑结构(33)与所述第一防水环(31)之间;至少一层所述防水涂料层的部分设于所述缓冲空间(13);至少一层所述防水涂料层夹设所述顶部防水层(32)与所述第一防水环(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口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防水层(32)为沥青卷材;和/或,所述第一防水环(31)为塑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口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件(2)包括排水接头(22)和排水管(23),所述排水管(23)穿设于所述排水孔(12),所述排水接头(22)的底部穿设于所述排水管(23)内,所述排水接头(22)伸入所述防水槽(11),在远离所述排水管(23)的方向上,所述排水接头(22)的外径增大,所述第一防水环(31)套设于所述排水接头(22)的外周侧且所述第一防水环(31)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水孔(1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口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环(31)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排水接头(22)上,所述排水接头(22)包括穿设部(221)、连接部(222)、夹持环(223)和压紧环(224),所述连接部(222)的外径大于所述排水孔(12)的直径,所述穿设部(221)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22)的底端且穿设于所述排水管(23),所述夹持环(223)及所述压紧环(224)套设于所述连接部(222)的外周侧且间隔设置,所述夹持环(223)可上下运动以压紧所述第一防水环(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口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接头(22)还包括防水筒(225),所述防水筒(225)套设于所述穿设部(221)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穿设部(221)限定出凹槽(24),所述排水孔(12)的侧壁径向凹陷形成有容纳所述防水筒(225)的避让槽(121);
所述排水管(23)的顶端穿设于所述凹槽(24)内,且通过粘结剂与所述防水筒(225)及所述穿设部(221)连接在一起;或,所述排水管(23)与所述凹槽(24)间隙配合,所述砂浆浇筑结构(33)的部分填充于所述水管与所述凹槽(24)之间的间隙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口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环(223)与所述连接部(222)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口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环(223)设于所述连接部(222)的顶端,部分设于所述缓冲空间(13)的所述防水涂料层为第二防水涂料层(42),所述第二防水涂料层(42)的部分涂覆于所述第一防水环(31)的上表面,且连接所述夹持环(223)的外周面与所述防水槽(11)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水口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3)还包括第二防水环(34),所述第二防水环(34)穿设于所述砂浆浇筑结构(33)中,所述第二防水环(34)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防水环(31)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水口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环(34)包括第二防水主体(341)和止水凸起(342),所述止水凸起(342)呈环形且设于所述第二防水主体(341)靠近所述第一防水环(31)的一侧,所述止水凸起(342)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第一防水环(31)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水口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环(34)为塑料件。
CN202322519482.9U 2023-09-15 2023-09-15 排水口结构 Active CN220768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9482.9U CN220768642U (zh) 2023-09-15 2023-09-15 排水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9482.9U CN220768642U (zh) 2023-09-15 2023-09-15 排水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8642U true CN220768642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3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19482.9U Active CN220768642U (zh) 2023-09-15 2023-09-15 排水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8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8951U (zh) 一种带有疏水结构的地下室变形缝防水装置
CN205100447U (zh) 防雨水渗漏的屋面排气管
CN220768642U (zh) 排水口结构
CN203654328U (zh) 一种装配式止水结构
CN209891254U (zh) 一种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
CN213709794U (zh) 一种排水管道与检查井连接止水结构
CN206784756U (zh) 一种组合式建筑屋面落水系统
CN105239732B (zh) 一种防雨水渗漏的伸出屋面管的施工方法
CN211289026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顶板穿水管的防水结构
KR102184800B1 (ko) 빗물받이 일체형 지붕
CN211597433U (zh) 一种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
CN211548415U (zh) 一种女儿墙的泛水收头构造
CN211736091U (zh) 一种排水管出倒置式屋面的防水结构
CN205100445U (zh) 一种防雨水渗漏的伸出屋面管
CN204164532U (zh) 预埋防漏接头系统
KR102116912B1 (ko) 에어 돔
CN215870706U (zh) 一种电力排管防水装置
CN102444241A (zh) 多功能伸缩缝装置
CN111878637A (zh) 一种hdpe管刚性预埋件连接组件
CN210049496U (zh) 一种屋面落水管防水改进节点结构
CN210508099U (zh) 一种屋面落水管防水节点结构
CN109695319B (zh) 一种屋面雨水管周围预封闭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811995U (zh) 一种用于出屋面管道多道防水设防的防渗漏结构
CN205421747U (zh) 一种雨水斗的安装结构
CN212224448U (zh) 一种新型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