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7200U - 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7200U
CN220767200U CN202321940330.XU CN202321940330U CN220767200U CN 220767200 U CN220767200 U CN 220767200U CN 202321940330 U CN202321940330 U CN 202321940330U CN 220767200 U CN220767200 U CN 220767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anode plate
conductive beam
titanium tube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03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鹏
黄华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ushe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ushe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ushe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ushe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03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7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7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7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包括钛管和铜棒,钛管和铜棒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铜棒通过挤压工艺固定在钛管的内腔内,所述钛管的一端底部设有开口使得铜棒外露,另一端开口通过堵片密封。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承载力,且导电梁铜棒与钛管之间的结合界面电阻小,导电性良好,生产成本降低30%,成品率高,合适大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
背景技术
现有导电梁中钛/铜复合比较成熟的工艺有爆炸复合、真空浇铸成型制坯、焊接等:
(1)爆炸法是先将铜棒装入钛管内,在钛管外均匀的放上炸药,通过引爆炸药,使铜棒和钛管在爆炸力的作用下形成复合。由于钛铜复合棒断面尺寸一般比较小,采用爆炸法生产率低下,造成成本较高;
(2)真空浇铸成型制坯:是采用车光的铜锭,真空下在其外表面浇铸上钛层。由于整个过程是在真空下进行的,所以钛铜复合面不会受到污染。同时,外层钛从高温下降到室温产生的收缩使结合面更加紧密,而且整个钛层是一个整体,对挤压制品不产生不良影响。设备投资大,操作复杂,过程控制要求高,同时再生产矩形和扁形复合棒时,宽厚比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复合棒的宽度/厚度>6时,生产有一定的难度;
(3)铜棒套钛管焊接制锭:采用这种制坯方式一般所用钛管外径为φ85mm-φ125mm,壁厚为6mm-7mm,牌号为TA1或TA2,铜棒采用T2纯铜。制坯时将车好的铜棒装入管材内,然后用TIG将同牌号的钛板与管段焊接封住两端。用此方法生产锭坯,要求对管材内表面和铜棒表面进行彻底清理,如果表面有残留灰尘、油污或其他外来物,将会影响挤压时钛和铜的良好结合,使复合性能变坏、导电性能下降。焊接质量直接会影响产品质量和成材率,因为复合棒的挤压变形量很大,特别是前应力集中,若出现虚焊或者焊接深度不够,会在挤压时产生脱节等质量问题。
上述几种工艺均存在能耗大,生产成本高,成品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成品率高的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包括钛管和铜棒,钛管和铜棒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铜棒通过挤压工艺固定在钛管的内腔内,所述钛管的一端底部设有开口使得铜棒外露,另一端开口通过堵片密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钛管底部开口采用铣刀加工而成。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钛管底部开口长为50~150mm、宽为8~15mm,所述铜棒外露部分高为5~15mm。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堵片与钛管材料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钛管与铜棒通过在钛管正反两面的中心位置沿长度方向冲压出凹痕加强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痕沿钛管长度方向设置多段或者沿钛管长度设置一整条。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导电梁的主要功能为两个方面,一是导电功能,为极板提供直流电;二是承载功能,使极板能够垂直安放在电解槽内,因此导电梁需要具有一定支撑强度,且尽量要减小电阻,提高导电性,本申请钛管通过异型模挤压法与铜棒紧密复合形成钛包铜复合导电梁,一方面,使得铜棒与钛管之间的结合界面电阻小,导电梁的导电性良好,而且挤压工艺成本低,成品率高,另一方面,钛管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这样保证其作为导电梁的承载功能,提高使用寿命。
2)本结构将铜棒通过挤压法与铜棒紧密复合后,再通过冲压工艺,在钛管正反两面中心位置压出凹痕,进一步使钛管与铜棒紧密包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承载力,且铜棒与钛管之间的结合界面电阻小,导电性良好,生产成本降低30%,成品率高,合适大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附图中,1、铜棒;2、钛管;3、凹痕;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包括钛管2和铜棒1,钛管2和铜棒1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铜棒1通过挤压工艺固定在钛管2的内腔内,所述钛管2的一端底部采用铣刀铣出铜棒1,另一端开口通过堵片密封,所述堵片与钛管2材料相同,铣出的铜棒1部分长为50~150mm、宽为8~15mm,铜棒1外露部分高为5~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钛管与铜棒1通过在钛管正反两面的中心位置沿长度方向冲压出凹痕3加强固定,所述凹痕3沿钛管长度方向设置多段或者沿钛管长度设置一整条。
实施例1:
铜棒1选用12×45mm的紫铜棒,钛管2采用2mm厚的TA1钛管2,通过异型模挤压法将紫铜棒和钛管2紧密复合,然后采用冲压工艺在钛管正反两面中心位置压出多段凹痕3,使钛管2紧密包覆在紫铜棒表面,然后在钛管2的一端加工铣出长100mm紫铜棒,紫铜棒露出部分高度为70mm,另一端用挤压后钛管2等同大小的钛堵片封端口,形成钛包铜的复合导电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钛管(2)和铜棒(1),钛管(2)和铜棒(1)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铜棒(1)通过挤压工艺固定在钛管(2)的内腔内,所述钛管(2)的一端底部设有开口(4)使得铜棒(1)外露,另一端开口通过堵片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管(2)底部开口(4)采用铣刀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管(2)底部开口(4)长为50~150mm、宽为8~15mm,所述铜棒(1)外露部分高为5~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片与钛管(2)材料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管与铜棒(1)通过在钛管正反两面的中心位置沿长度方向冲压出凹痕(3)加强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3)沿钛管长度方向设置多段或者沿钛管长度设置一整条。
CN202321940330.XU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 Active CN220767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0330.XU CN220767200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0330.XU CN220767200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7200U true CN220767200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3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0330.XU Active CN220767200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7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450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电池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0129A (zh) 铝合金制热交换器
CN101764200A (zh) 一种电池电容包装壳体
WO2023246075A1 (zh) 电池壳体及电池
CN220767200U (zh) 一种复合型钛阳极板导电梁
CN213772239U (zh) 一种高导电铜包钢复合梁不锈钢阴极板
CN21413337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型材的热挤压模具
CN211629257U (zh) 一种铝型材搅拌焊式液冷板
US4787228A (en) Making molds with rectangular or square-shaped cross section
CN204397160U (zh) 一种复杂位置下铝母线焊接模具
CN208955069U (zh) 电池包铝箱体及轻量化软包电池包
CN204825067U (zh) 一种采用超截面焊接的新型铝电解阳极钢爪
CN112496306A (zh) 一种带嵌件的电池端板的制备方法
CN21455634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纵梁用铝型材挤压模具
CN217222257U (zh) 一种抗老化耐腐蚀效果好的铝型材
CN221392173U (zh)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硅胶条密封模具
CN218935567U (zh)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管端连接结构
CN210024012U (zh) 一种铝型材热挤压模具加工电极
CN107059057B (zh) 一种阳极导杆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13165455U (zh) 一种机械手手臂型材
CN214046059U (zh) 一种铜钢复合铜瓦
CN215220942U (zh) 一种电池盖板负极柱
CN214640974U (zh) 一种局部复合的金属爆炸焊接装置
CN209742684U (zh) 一种钢质镀锌组角件
CN221715319U (zh) 一种降低铝型材挤压成型过程中缩尾不良的挤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