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4100U - 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4100U
CN220764100U CN202322342852.6U CN202322342852U CN220764100U CN 220764100 U CN220764100 U CN 220764100U CN 202322342852 U CN202322342852 U CN 202322342852U CN 220764100 U CN220764100 U CN 220764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ower
charging
plug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28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志平
倪峰
王建东
朱小强
庞岳峰
丁佳锋
张萱
陆子钊
叶建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Uchen New Energy Co ltd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Uchen New Energy Co ltd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Uchen New Energy Co ltd,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Uche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28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4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4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4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所述的充电插头包括插头外壳,该插头外壳包括:基本壳体和扩展壳体,基本壳体中穿设有一对功率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对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和一对充电通讯端子;扩展壳体中穿设有一对扩展功率端子;基本壳体在与功率端子相对应插接孔的孔壁上设置有识别用凹槽。所述的充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插座外壳中设置有基本插接腔和扩展插接腔,基本插接腔中穿设有一对功率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以及一对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和一对充电通讯端子,扩展插接腔中穿设有一对扩展功率端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尤其适用于电动车辆、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电池类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接口。

Description

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接口,具体涉及到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零碳排放已经成了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而电动交通工具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目前,用于给电动交通工具充电的所谓大功率插头及插座,其额定电流通常在(500~800)A之间,对于普通的电动车辆而言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对于电动车辆、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电池类电动交通工具来说,采用传统的大功率插头及插座对其进行充电时,充电时间会很长,从而严重制约了交通工具电动化的推广和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大幅提高充电额定电流的超大功率充电插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包括:插头外壳,该插头外壳包括:其底部连在一起的基本壳体和扩展壳体,基本壳体中穿设有一对功率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对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和一对充电通讯端子,具体安装方式为:基本壳体中开设有与功率端子相对应的功率端子安装孔和功率端子插接孔、与接地端子相对应的接地端子安装孔和接地端子插接孔、与充电连接确认端子相对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接孔、以及与充电通讯端子相对应的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和充电通讯端子插接孔,所述的功率端子位于相应的功率端子插接孔中、并插设在相应的功率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接地端子位于接地端子插接孔中、并插设在接地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位于相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接孔中、并插设在相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中,充电通讯端子位于相应的充电通讯端子插接孔中、并插设在相应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中;所述功率端子插接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平行于功率端子的轴心线布置、向外开口的识别用凹槽;所述的扩展壳体中穿设有一对扩展功率端子,具体设置方式为:扩展壳体中开设有与扩展功率端子相对应的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和扩展功率端子插接孔,扩展功率端子位于相应的扩展功率端子插接孔中、并插设在相应的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中,一对功率端子插接孔对称布置在所述基本壳体上部的两侧,所述的识别用凹槽开设在相应功率端子插接孔的孔壁上靠近另一个功率端子插接孔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中,所述的基本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插拔方向布置的锁定插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中,所述的基本壳体在其两侧、以及在其远离扩展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垂直于插拔方向布置的锁定插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中,所述的一对功率端子、一对扩展功率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对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和一对充电通讯端子均为插针端子。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大幅提高充电额定电流的超大功率充电插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该插座外壳中设置有基本插接腔和扩展插接腔,基本插接腔中穿设有一对功率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对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和一对充电通讯端子,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的基本插接腔中设置有与功率端子相对应的功率端子安装柱、与接地端子相对应的接地端子安装柱、与充电连接确认端子相对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柱和与充电通讯端子相对应的充电通讯端子安装柱,功率端子安装柱中开设有功率端子安装孔,功率端子插设在相应的功率端子安装孔中,接地端子安装柱中开设有接地端子安装孔,接地端子插设在接地端子安装孔中,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柱中开设有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设在相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中,充电通讯端子安装柱中开设有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充电通讯端子插设在相应的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扩展插接腔中穿设有一对扩展功率端子,具体安装方式为:扩展插接腔中设置有与扩展功率端子相对应的扩展功率端子安装柱,扩展功率端子安装柱中开设有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所述的扩展功率端子插设在相应的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中,所述的功率端子安装柱上设置有平行于功率端子的轴心线布置的识别用凸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中,所述的插座外壳在基本插接腔的至少一侧侧壁上或/和远离扩展插接腔一端的端壁上设置有垂直于插拔方向布置的锁定插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中,所述的插座外壳在基本插接腔两侧的侧壁上、以及远离扩展插接腔一端的端壁上均开设有垂直于插拔方向布置的锁定过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中,所述的一对功率端子、一对扩展功率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对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和一对充电通讯端子均为插套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插头通过设置相对独立的基本壳体和扩展壳体,使得基本壳体可以兼容原来传统的充电插座,并在扩展壳体中设置了一对扩展功率端子,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插头的额定电流可达到(1000~3000)A之间,从而大幅提高了所述充电插头的额定电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插座通过设置相对独立的基本插接腔和扩展插接腔,使得基本插接腔可以兼容原来传统的充电插头,并在扩展插接腔中设置了一对扩展功率端子,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插座的额定电流可达到(1000~3000)A之间,从而大幅提高了所述充电插座的额定电流;除此之外,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插头中的功率端子插接孔的孔壁上设置识别用凹槽、以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插座中的功率端子安装柱上设置识别用凸台,形成相对应的机械编码,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合来决定充电插座是否只匹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插头还是要兼容原来传统的充电插头,以避免给电动交通工具的使用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大功率充电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大功率充电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所述超大功率充电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另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21、第一功率插针端子,210、防触指绝缘帽,22、第二功率插针端子,220、防触指绝缘帽,23、第一充电通讯插针端子,24、第二充电通讯插针端子,25、第二充电连接确认插针端子,26、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插针端子,27、第一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70、防触指绝缘帽,28、第二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80、防触指绝缘帽,29、接地插针端子,3、插头外壳,301、侧方锁定插孔,303、上方锁定插孔,31、基本壳体,3112、第一功率端子插接孔,3113、第一设别用凹槽,3121、第二功率端子安装孔,3122、第二功率端子插接孔,3123、第二设别用凹槽,3132、第一充电通讯端子插接孔,3142、第二充电通讯端子插接孔,3151、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3152、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接孔,3162、第一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接孔,3192、接地端子插接孔,32、扩展壳体,3272、第一功率端子插接孔,3281、第二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3282、第二扩展功率端子插接孔,5、插座外壳,501、侧方锁定过孔,503、上方锁定过孔,51、基本插接腔,511、第一功率端子安装柱,5111、第一功率端子安装孔,5113、第一识别用凸台,512、第二功率端子安装柱,5123、第二识别用凸台,513、第一充电通讯端子安装柱,514、第二充电通讯端子安装柱,5141、第二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515、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柱,516、第一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柱,519、接地端子安装柱,52、扩展插接腔,527、第一扩展功率端子安装柱,5271、第一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528、第二扩展功率端子安装柱,61、第一功率插套端子,62、第二功率插套端子,63、第一充电通讯插套端子,64、第二充电通讯插套端子,65、第二充电连接确认插套端子,66、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插套端子,67、第一扩展功率插套端子,68、第二扩展功率插套端子,69、接地插套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3,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大功率充电插头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包括:插头外壳3,插头外壳3包括:其底部连在一起的基本壳体31和扩展壳体32,基本壳体31中穿设有第一功率插针端子21、第二功率插针端子22、接地插针端子29、第一充电通讯插针端子23、第二充电通讯插针端子24、第二充电连接确认插针端子25和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插针端子26,具体安装方式为:基本壳体31中开设有与第一功率插针端子21相对应的第一功率端子安装孔和第一功率端子插接孔3112、与第二功率插针端子22相对应的第二功率端子安装孔3121和第二功率端子插接孔3122(参见图3所示)、与接地插针端子29相对应的接地端子安装孔和接地端子插接孔3192、与第一充电通讯插针端子23相对应的第一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和第一充电通讯端子插接孔3132、第二充电通讯插针端子24相对应的第二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和第二充电通讯端子插接孔3142、与第二充电连接确认插针端子25相对应的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和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接孔3152、与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插针端子26相对应的第一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和第一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接孔3162,第一功率端子插接孔3112和第二功率端子插接孔3122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本壳体31上部的两侧,第一功率端子插接孔3112的孔壁上在靠近第二功率端子插接孔3122处设置有平行于第一功率插针端子21的轴心线布置、向外开口的识别用凹槽3113,第二功率端子插接孔3122的孔壁上在靠近第一功率端子插接孔3112处设置有平行于第二功率插针端子22的轴心线布置、向外开口的识别用凹槽3123;所述的第一功率插针端子21位于第一功率端子插接孔3112中、并插设在第一功率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第二功率插针端子22位于第二功率端子插接孔3122中、并插设在第二功率端子安装孔3121中(参见图3所示),所述的接地插针端子29位于接地端子插接孔3192中、并插设在接地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第一充电通讯插针端子23位于第一充电通讯端子插接孔3132中、并插设在第一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第二充电通讯插针端子24位于第二充电通讯端子插接孔3142中、并插设在第二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第二充电连接确认插针端子25位于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接孔3152中、并插设在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3151中(参见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插针端子26位于第一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接孔3162中、并插设在第一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扩展壳体32中穿设有第一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7和第二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8,具体设置方式为:扩展壳体32中开设有与第一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7相对应的第一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和第一扩展功率端子插接孔3272、与第二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8相对应的第二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3281和第二扩展功率端子插接孔3282(参见图3所示),第一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7位于第一扩展功率端子插接孔3272中、并插设在相应的第一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中,第二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8位于第二扩展功率端子插接孔3282中、并插设在第二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3281中(参见图3所示);第一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7与第二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8之间的间距与第一功率插针端子21与第二功率插针端子22之间的间距相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基本壳体31在其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插拔方向布置的侧方锁定插孔301、在其远离扩展壳体32的一端(上端)设置有垂直于插拔方向布置的上方锁定插孔303。
实际应用时,所述的第一功率插针端子21、第二功率插针端子22、第一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7和第二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8上一一对应设置有防触指绝缘帽210、220、270和280。
下面结合附图4至7,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大功率充电插座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5,插座外壳5中设置有与所述的基本壳体31相对应的基本插接腔51以及与所述的扩展壳体32相对应的扩展插接腔52,基本插接腔51中穿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功率插针端子21相对应的第一功率插套端子61、与所述的第二功率插针端子22相对应的第二功率插套端子62、与所述的接地插针端子29相对应的接地插套端子69、与所述的第一充电通讯插针端子23相对应的第一充电通讯插套端子63、与所述的第二充电通讯插针端子24相对应的第二充电通讯插套端子64、与所述的第二充电连接确认插针端子25相对应的第二充电连接确认插套端子65、以及与所述的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插针端子26相对应的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插套端子66,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的基本插接腔51中设置有与第一功率插套端子61相对应的第一功率端子安装柱511、与第二功率插套端子62相对应的第二功率端子安装柱512、与接地插套端子69相对应的接地端子安装柱519、与第一充电通讯插套端子63相对应的第一充电通讯端子安装柱513、与第二充电通讯插套端子64相对应的第二充电通讯端子安装柱514、与第二充电连接确认插套端子65相对应的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柱515、以及与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插套端子66相对应的第一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柱516;第一功率端子安装柱51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设别用凹槽3113相对应的第一识别用凸台5113,第二功率端子安装柱512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设别用凹槽3123相对应的第二识别用凸台5123;第一功率端子安装柱511中开设有第一功率端子安装孔5111,第一功率插套端子61插设在第一功率端子安装孔5111中(参见图5所示),第二功率端子安装柱512中开设有第二功率端子安装孔,第二功率插套端子62插设在第二功率端子安装孔中,接地端子安装柱519中开设有接地端子安装孔,接地插套端子69插设在接地端子安装孔中,第一充电通讯端子安装柱513中开设有第一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第一充电通讯插套端子63插设在第一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中,第二充电通讯端子安装柱514中开设有第二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5141,第二充电通讯插套端子64插设在第二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5141中(参见图5所示),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柱515中开设有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第二充电连接确认插套端子65插设在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中,第一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柱516中开设有第一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插套端子66插设在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扩展插接腔52中穿设有与所述的第一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7相对应的第一扩展功率插套端子67、以及与所述的第二扩展功率插针端子28相对应的第二扩展功率插套端子68,具体安装方式为:扩展插接腔52中设置有与第一扩展功率插套端子67相对应的第一扩展功率端子安装柱527、以及与第二扩展功率插套端子68相对应的第二扩展功率端子安装柱528,第一扩展功率端子安装柱527中开设有第一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5271,所述的第一扩展功率插套端子67插设在第一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5271中(参见图5所示),第二扩展功率端子安装柱528中开设有第二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所述的第二扩展功率插套端子68插设在第二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插座外壳5在基本插接腔51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侧方锁定插孔301相对应侧方锁定过孔501、在远离扩展插接腔52一端(上端)的端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上方锁定插孔303相对应的上方锁定过孔503。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另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其除了没有在第一功率端子安装柱511上设置第一设别用凸台5113和没有在第二功率端子安装柱512上设置第二设别用凸台5123之外,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中所述超大功率充电插座的结构完全相同。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包括:插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外壳包括:其底部连在一起的基本壳体和扩展壳体,基本壳体中穿设有一对功率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对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和一对充电通讯端子,具体安装方式为:基本壳体中开设有与功率端子相对应的功率端子安装孔和功率端子插接孔、与接地端子相对应的接地端子安装孔和接地端子插接孔、与充电连接确认端子相对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和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接孔、以及与充电通讯端子相对应的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和充电通讯端子插接孔,所述的功率端子位于相应的功率端子插接孔中、并插设在相应的功率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接地端子位于接地端子插接孔中、并插设在接地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位于相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接孔中、并插设在相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中,充电通讯端子位于相应的充电通讯端子插接孔中、并插设在相应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中;所述功率端子插接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平行于功率端子的轴心线布置、向外开口的识别用凹槽;所述的扩展壳体中穿设有一对扩展功率端子,具体设置方式为:扩展壳体中开设有与扩展功率端子相对应的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和扩展功率端子插接孔,扩展功率端子位于相应的扩展功率端子插接孔中、并插设在相应的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一对功率端子插接孔对称布置在所述基本壳体上部的两侧,所述的识别用凹槽开设在相应功率端子插接孔的孔壁上靠近另一个功率端子插接孔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插拔方向布置的锁定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壳体在其两侧、以及在其远离扩展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垂直于插拔方向布置的锁定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功率端子、一对扩展功率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对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和一对充电通讯端子均为插针端子。
6.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外壳中设置有基本插接腔和扩展插接腔,基本插接腔中穿设有一对功率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对充电连接确认端子、以及一对充电通讯端子,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的基本插接腔中设置有与功率端子相对应的功率端子安装柱、与接地端子相对应的接地端子安装柱、与充电连接确认端子相对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柱、以及与充电通讯端子相对应的充电通讯端子安装柱,功率端子安装柱中开设有功率端子安装孔,功率端子插设在相应的功率端子安装孔中,接地端子安装柱中开设有接地端子安装孔,接地端子插设在接地端子安装孔中,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柱中开设有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充电连接确认端子插设在相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安装孔中,充电通讯端子安装柱中开设有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充电通讯端子插设在相应的充电通讯端子安装孔中;所述的扩展插接腔中穿设有一对扩展功率端子,具体安装方式为:扩展插接腔中设置有与扩展功率端子相对应的扩展功率端子安装柱,扩展功率端子安装柱中开设有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所述的扩展功率端子插设在相应的扩展功率端子安装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端子安装柱上设置有平行于功率端子的轴心线布置的识别用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外壳在基本插接腔的至少一侧侧壁上或/和远离扩展插接腔一端的端壁上设置有垂直于插拔方向布置的锁定插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外壳在基本插接腔两侧的侧壁上、以及远离扩展插接腔一端的端壁上均开设有垂直于插拔方向布置的锁定过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功率端子、一对扩展功率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对充电连接确认端子和一对充电通讯端子均为插套端子。
CN202322342852.6U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 Active CN220764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2852.6U CN220764100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2852.6U CN220764100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4100U true CN220764100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2852.6U Active CN220764100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4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6538A (zh) 智能电度表插拔电连接的组合模块
CN11208683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01247870Y (zh) 一种快插自锁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20764100U (zh) 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
CN220605028U (zh) 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插头及插座
CN211295501U (zh) 一种防凝露插座、防凝露连接器以及电器箱
CN214899039U (zh) 充电连接器及充电装置
CN203630180U (zh) 智能电度表插拔电连接的组合模块
CN2127841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14754335U (zh) 转接头
CN211789775U (zh) 一种应用于充电线上的磁吸式连接结构
CN112684230A (zh) 一种防窃电的电能表结构
CN220822130U (zh) 一种微电机用转接组件
CN220066293U (zh) 一种增加端子保持力的连接器组件结构
CN211265765U (zh) 一种压线式电源快速插座
CN214204039U (zh) 一种新型充放电口连接器
CN212257925U (zh) 一种可插拔连接的导电线
CN213184671U (zh) 一种扁平式电源信号混装连接器
CN219696802U (zh) 一种易插接和解锁的小尺寸直插式连接器
CN216648797U (zh) 一种两轮电动车插座组件
CN214589343U (zh) 一种插片式塑胶高压连接器
CN221102510U (zh) 插接式连接插座及连接器
CN217115095U (zh) 一种转接组件、充电桩
CN217823546U (zh) 安全插座、插头以及安全插座插头组件
CN209730240U (zh) 一种带tpa结构的高压互锁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