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7646U - 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7646U
CN220757646U CN202321524313.8U CN202321524313U CN220757646U CN 220757646 U CN220757646 U CN 220757646U CN 202321524313 U CN202321524313 U CN 202321524313U CN 220757646 U CN220757646 U CN 220757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lock
piece
sleeved
medical rehabil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43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维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City No3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City No3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City No3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Daqing City No3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15243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7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7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7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支撑杆与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加固杆,加固杆的顶端表面套接有第一卡和块,第一卡和块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坐板,支撑杆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扶手,扶手的一侧设置有护手,护手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和块,第一卡和块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套,支撑杆和连接杆的底端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机构,通过坐板配合护膝,将坐板通过第二卡和块套接在加固杆上,在患者行走疲惫肌肉酸痛时,将护膝佩戴至腿部同时开启按摩块和红外发热膜对关节肌肉进行热敷按摩,避免关节过于僵硬同时有利于腿部周围血管流通,增强腿部灵活性和机动性,防止活动过度对关节造成二次创伤。

Description

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也是运动医学康复的重要医疗器具,在运动时,人体比较容易受伤的就是关节处,若患者因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而接受治疗,就需要在关节康复期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训练和拉伸来起到助行的目的,康复训练的好坏决定是否可以进行助行,避免直接行走时由于关节受损造成战力不稳定和行走不稳定形成的二次伤害,所以助行前的训练尤为重要。
目前,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97515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关节运动医学康复用助行器,包括助行杆,所述助行杆底部安装有助行轮,所述助行杆底部设置有防撞垫,所述助行杆顶部安装有延伸支架,所述延伸支架顶部安装有手臂扶垫,所述助行杆中部和顶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座椅,开始使用时使用者将胳膊放置于手臂扶垫上,用手握住握把,手臂扶垫上的挡风板可以防止使用者的胳膊与双手受到风吹,同时手臂扶垫也可以让使用者的胳膊得到一个保护作用,当使用者需要休息时,松开座椅固定扣,然后将座椅放下,将坐垫固定套扣固定在助行杆上,然后使用者便可坐在坐垫上休息,休息结束后,将座椅抬起,把座椅固定扣固定在连接杆上,接着可以继续正常使用;该装置虽然解决了上述不足,但同时该装置也新出现了以下缺陷;当使用者使用助行器出现运动过度和不注意调节的情况时,会让下肢关节肌肉出现酸痛酸麻的症状,此时就需要在休息时对腿部进行按摩放松,而该助行器结构单一导致实用性不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来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顶端表面套接有第一卡和块,所述第一卡和块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坐板,所述坐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软垫,所述坐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套环,所述坐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和块,所述第二卡和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和套环的下方均套接有按摩机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一侧设置有护手,所述护手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和块,所述第一卡和块套接在支撑杆外侧,所述第一卡和块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套接在支撑杆外侧,所述支撑杆和连接杆的底端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二,所述支撑杆为L型,所述扶手为U型结构,所述护手的内部填充有软海绵,所述第二卡和块套接在加固杆的外侧,所述加固杆的数量为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护膝和电动按摩块,所述护膝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按摩块,所述电动按摩块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布,所述隔离布的内部设置有红外发热膜,所述红外发热膜的一侧设置有隔离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护膝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直接控制电动按摩块和红外发热膜,所述电动按摩块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套环套接在护膝外侧,所述连接绳缠绕在护膝外侧,所述护膝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匹配的魔术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的数量为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连接块,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设置有弹跳芯,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外侧套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连接筒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移动刹车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表面分别与支撑杆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内套接有弹跳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坐板配合护膝,将坐板通过第二卡和块套接在加固杆上,在患者行走疲惫肌肉酸痛时,将护膝佩戴至腿部同时开启按摩块和红外发热膜对关节肌肉进行热敷按摩,避免关节过于僵硬同时有利于腿部周围血管流通,增强腿部灵活性和机动性,防止活动过度对关节造成二次创伤;通过电动伸缩杆配合连接筒,利用电动伸缩杆将整个助行器调节至与患者身高匹配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身高的患者,同时移动刹车轮和防滑块两种移动方式,能实现多种使用场景下能够随时进行切换工作状态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刹车轮拆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坐板和护膝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护膝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支撑杆;2、连接杆;3、加固杆;4、第一卡和块;5、坐板;6、软垫;7、套环;8、第二卡和块;9、连接绳;10、扶手;11、护手;12、防滑套;13、护膝;14、电动按摩块;15、隔离布;16、红外发热膜;17、隔离网;18、电动伸缩杆;19、连接块;20、弹跳芯;21、防滑块;22、连接筒;23、通孔;24、移动刹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杆2,支撑杆1与连接杆2之间均设置有加固杆3,加固杆3的顶端表面套接有第一卡和块4,第一卡和块4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坐板5,坐板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软垫6,坐板5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套环7,坐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和块8,第二卡和块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绳9,连接绳9和套环7的下方均套接有按摩机构,支撑杆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扶手10,扶手10的一侧设置有护手11,护手1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和块4,第一卡和块4套接在支撑杆1外侧,第一卡和块4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套12,防滑套12套接在支撑杆1外侧,支撑杆1和连接杆2的底端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支撑杆1的数量为二,支撑杆1为L型,扶手10为U型结构,护手11的内部填充有软海绵,第二卡和块8套接在加固杆3的外侧,加固杆3的数量为三,使用时,患者可以将手肘放置在扶手10上,再将手握住护手11即可进行助行移动。
按摩机构包括护膝13和电动按摩块14,护膝13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按摩块14,电动按摩块14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布15,隔离布15的内部设置有红外发热膜16,红外发热膜16的一侧设置有隔离网17,当患者行走疲惫,肌肉酸痛时,可将坐板5通过第二卡和块8套接在加固杆3的表面,然后患者可直接坐于软垫6表面,拆开连接绳9,将护膝13通过魔术贴与腿部固定,通过开关开启按摩块和红外发热膜16对关节肌肉进行热敷按摩,避免关节过于僵硬同时有利于腿部周围血管流通,增强腿部灵活性和机动性。
护膝13的一侧设置有开关,开关直接控制电动按摩块14和红外发热膜16,电动按摩块14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套环7套接在护膝13外侧,连接绳9缠绕在护膝13外侧,护膝13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匹配的魔术贴。
调节机构的数量为四,调节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18和连接块19,电动伸缩杆18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的外侧设置有弹跳芯20,连接块19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防滑块21,防滑块21的外侧套接有连接筒22,连接筒2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通孔23,连接筒2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移动刹车轮24,当遇到使用环境为坡路或栈道等不利于移动刹车轮24使用的场所时,按住弹跳芯20将连接筒22和移动刹车轮24一起拆卸下来,将防滑块21位于地面,从而实现多种使用场景下能够随时进行切换工作状态的目的。
电动伸缩杆18的顶端表面分别与支撑杆1和连接杆2固定连接,通孔23内套接有弹跳芯20,利用电动伸缩杆18将整个助行器调节至与患者身高匹配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具体的,首先利用电动伸缩杆18将整个助行器调节至与患者身高匹配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时,患者可以将手肘放置在扶手10上,再将手握住护手11在移动刹车轮24的带动上进行助行移动,当遇到使用环境为坡路或栈道等不利于移动刹车轮24使用的场所时,按住弹跳芯20将连接筒22和移动刹车轮24一起拆卸下来,将防滑块21位于地面,从而实现多种使用场景下能够随时进行切换工作状态的目的,保证了患者能够安全便捷的实用该康复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降低因路面不平整、坡路或栈道上带有沟槽而导致滑轮卡住不能正常移动的情况;当患者行走疲惫,肌肉酸痛时,可将坐板5通过第二卡和块8套接在加固杆3的表面,然后患者可直接坐于软垫6表面,拆开连接绳9,将护膝13通过魔术贴与腿部固定,通过开关开启按摩块和红外发热膜16对关节肌肉进行热敷按摩,避免关节过于僵硬同时有利于腿部周围血管流通,增强腿部灵活性和机动性,防止活动过度对关节造成二次创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坐板配合护膝,将坐板通过第二卡和块套接在加固杆上,在患者行走疲惫肌肉酸痛时,将护膝佩戴至腿部同时开启按摩块和红外发热膜对关节肌肉进行热敷按摩,避免关节过于僵硬同时有利于腿部周围血管流通,增强腿部灵活性和机动性,防止活动过度对关节造成二次创伤;通过电动伸缩杆配合连接筒,利用电动伸缩杆将整个助行器调节至与患者身高匹配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身高的患者,同时移动刹车轮和防滑块两种移动方式,能实现多种使用场景下能够随时进行切换工作状态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杆(2),所述支撑杆(1)与连接杆(2)之间均设置有加固杆(3),所述加固杆(3)的顶端表面套接有第一卡和块(4),所述第一卡和块(4)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坐板(5),所述坐板(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软垫(6),所述坐板(5)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套环(7),所述坐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和块(8),所述第二卡和块(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绳(9),所述连接绳(9)和套环(7)的下方均套接有按摩机构,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扶手(10),所述扶手(10)的一侧设置有护手(11),所述护手(1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和块(4),所述第一卡和块(4)套接在支撑杆(1)外侧,所述第一卡和块(4)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套(12),所述防滑套(12)套接在支撑杆(1)外侧,所述支撑杆(1)和连接杆(2)的底端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数量为二,所述支撑杆(1)为L型,所述扶手(10)为U型结构,所述护手(11)的内部填充有软海绵,所述第二卡和块(8)套接在加固杆(3)的外侧,所述加固杆(3)的数量为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护膝(13)和电动按摩块(14),所述护膝(13)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按摩块(14),所述电动按摩块(14)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布(15),所述隔离布(15)的内部设置有红外发热膜(16),所述红外发热膜(16)的一侧设置有隔离网(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13)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直接控制电动按摩块(14)和红外发热膜(16),所述电动按摩块(14)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套环(7)套接在护膝(13)外侧,所述连接绳(9)缠绕在护膝(13)外侧,所述护膝(13)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匹配的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的数量为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18)和连接块(19),所述电动伸缩杆(18)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的外侧设置有弹跳芯(20),所述连接块(19)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防滑块(21),所述防滑块(21)的外侧套接有连接筒(22),所述连接筒(2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通孔(23),所述连接筒(2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移动刹车轮(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8)的顶端表面分别与支撑杆(1)和连接杆(2)固定连接,所述通孔(23)内套接有弹跳芯(20)。
CN202321524313.8U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 Active CN220757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4313.8U CN220757646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4313.8U CN220757646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7646U true CN220757646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1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4313.8U Active CN220757646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7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70771A1 (en) Walking auxiliary equipment
KR101925718B1 (ko) 재활치료용 상하지운동기
CN107468464B (zh) 下肢多功能锻炼装置
CN209316402U (zh) 一种髋关节内收外展主被动、牵伸训练仪
CN108714095A (zh) 一种内科康复护理装置
CN208065671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07614016U (zh)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治疗的辅助装置
CN112263444A (zh)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护理器
CN108578186A (zh) 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
CN108836655B (zh) 一种具有护理作用的骨科病人用安全轮椅
CN220757646U (zh) 一种医学康复助行器
CN110151486B (zh) 一种新型手足骨科手术后康复装置
CN213098952U (zh) 一种医疗用腿部支撑护理装置
WO2012101574A2 (en) Mobilization and exercise device
CN112354145A (zh)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脊柱康复装置
CN210872838U (zh) 一种多功能转移助行辅具
JP3349687B2 (ja) 一輪歩行車
US2553969A (en) Traction device
CN113101146B (zh) 一种偏瘫患者跪位康复训练装置
CN211050087U (zh) 下肢关节功能训练装置
CN115154214A (zh) 一种下肢行走辅助外骨骼机器人
CN210698031U (zh) 多功能康复训练轮椅
CN206852766U (zh) 助行器
CN106726371A (zh) 助行器
CN209059891U (zh) 一种下肢康复治疗用免手扶式助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