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5100U - 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和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和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5100U
CN220755100U CN202320478192.1U CN202320478192U CN220755100U CN 220755100 U CN220755100 U CN 220755100U CN 202320478192 U CN202320478192 U CN 202320478192U CN 220755100 U CN220755100 U CN 220755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ircuit
capacitor
driving circui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81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良良
朱弈光
焦志刚
吕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81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5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5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5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包括:电源提供端、控制端、控制开关模块和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一侧与电源提供端连接,所述控制端与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另一侧与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输入电平给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侧,以使得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一侧与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另一侧断开。本申请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模块来实现对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的电压的断开,利用断开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的电压的方式,使得驱动电路停止工作,降低驱动电路的功耗。同理,也可以降低对应的灯具在待机状态时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和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和灯具。
背景技术
智能灯具一般具有灯具待机功能,所谓灯具待机功能指的是灯具中的发光源在关闭后,可以随时进行唤醒。现有的对于发光源的关闭,一般都是对LED驱动芯片进行使能,使得LED驱动芯片无法输出来驱动LED灯珠,已实现对发光源的关闭,进入待机状态。但是,这种待机状态,耗电量较高,无法满足低功耗的要求。因此,如何降低灯具的待机功耗,是行业内亟需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包括:电源提供端、控制端、控制开关模块和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一侧与电源提供端连接,所述控制端与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另一侧与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输入电平给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侧,以使得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一侧与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另一侧断开。
进一步,所述控制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接地端;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提供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提供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二开关管;
所述电源提供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和第五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开关管的栅极、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本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还包括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交流电,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提供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或驱动电路的电能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路(102)为开关驱动电路、线性驱动电路、传感器和MCU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驱动芯片;
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用于接收直流电,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驱动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分别与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九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和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七引脚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驱动芯片的第八引脚、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BP2606。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为电解电容,所述第七电容的阳极与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阴极与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火线节点端、零线节点端、整流桥模块和滤波模块;
所述火线节点端与整流桥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零线节点端与整流桥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整流桥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入端连接,
所述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二电感、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分别与整流桥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六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端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光源组件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所述光源组件的正极与驱动电路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负极与接地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模块来实现对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的电压的断开,利用断开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的电压的方式,使得驱动电路停止工作,降低驱动电路的功耗。同理,也可以降低对应的灯具在待机状态时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的模块框图;
图2是一种情况下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情况下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现有技术中,智能灯具一般具有灯具待机功能,所谓灯具待机功能指的是灯具中的发光源在关闭后,可以随时进行唤醒。现有的对于发光源的关闭,一般都是对LED驱动芯片进行使能,使得LED驱动芯片无法输出来驱动LED灯珠,已实现对发光源的关闭,进入待机状态。但是,这种待机状态,耗电量较高,无法满足低功耗的要求。
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包括:电源提供端Vin、控制端OFF、控制开关模块101和驱动电路102,所述控制开关模块101的开关一侧与电源提供端Vin连接,所述控制端OFF与控制开关模块101的控制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模块101的开关另一侧与驱动电路102的电源端VCC连接,所述控制端OFF通过输入电平给控制开关模块101的控制侧,以使得控制开关模块101的开关一侧与控制开关模块101的开关另一侧断开。
本申请的作用是可以降低的驱动电路102的功耗。在实际应用中,电源提供端Vin接收到直流电。该直流电足够对驱动电路102进行驱动。其中,驱动电路102可以对光源组件进行驱动,使得光源组件发光。当需要降低待机功耗的时候,通过控制端OFF,对控制开关模块101进行控制,使得控制开关模块101的开关侧断开,从而使得直流电无法对驱动电路102的电源端VCC供电。驱动电路102无法正常工作,从而降低了驱动电路102的功耗,即而降低了整个电路的功耗。
对于控制开关模块101,在一些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模块101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接地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提供端Vin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102的电源端VCC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提供端Vin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控制端OFF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第一电容C1和第一开关管Q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二开关管Q2。
所述电源提供端Vin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和驱动电路102的电源端VCC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分别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和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控制端OFF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类型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如采用三极管或MOS管。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均属于开关三极管。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均为MOS管。
本申请的作用是可以降低的驱动电路102的功耗。在实际应用中,电源提供端Vin连接供电源,该供电源可以提供直流电。该直流电足够对驱动电路102进行驱动。将本申请的电路连接在驱动电路102中,所述驱动电路102可以对光源组件进行驱动。
驱动芯片U1的电源端VDD作为驱动电路102的电源端VCC。当需要使得驱动电路102正常工作时,通过在控制端OFF中接收到低电平,此时,第二开关管Q2截止。电源提供端Vin输出的直流电压通过第二电阻R2向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提供电压。第一开关管Q1导通,同时,第一稳压管将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电压限制在限值范围之内。
当第一开关管Q1导通后,从电源提供端Vin输出的直流电压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开关管Q1向驱动芯片电源端VCC提供可以使得驱动电路102正常工作的工作电压。此时,驱动电路102进行正常工作。
当需要将驱动电路102进入待机状态时,控制端OFF接收到高电平,高电平经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分压后向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提供电压,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R3对地连接。第一开关管Q1截止,电源提供端Vin输出的高压的直流电压无法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开关管Q1向驱动芯片电源端VCC提供可以使得驱动电路102正常工作的工作电压。使得驱动电路102处于低压状态,驱动电路102不工作。并且,由于驱动电路102处于低压状态,降低了其的功耗。
本申请由于可以通过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来实现对驱动电路102的电源端VCC的断电,从而使得驱动芯片U1断电。继而降低了驱动电路102的功耗。
对于驱动电路102,可以是常规的驱动光源组件的电路,例如为开关驱动电路、线性驱动电路、传感器和MCU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102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驱动芯片U1。
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驱动芯片U1的第五引脚DRA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第四引脚SW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第一引脚COMP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第七引脚CS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U1的第三引脚VDD分别与驱动电路102的电源端VCC、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第六引脚GATE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第二引脚FB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和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电能输出端VLED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驱动芯片U1的第八引脚GND、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和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均与接地端连接。
其中,驱动芯片U1的型号为BP2606。BP2606 是一款高效率、高PF 值、低THD 的恒压驱动芯片。芯片工作在电感电流临界连续模式,适用于Boost 架构的功率因素校正电路。BP2606 在输出轻载时进入间歇工作模式,确保输出电压不飘高,对母线电容友好。BP2606采用专利的源极驱动和电流检测方式,芯片的工作电流极低,只需要很少的外围元件,即可实现优异恒流特性,极大的节约了系统成本和体积。BP2606 具有多重保护功能,包括负载开路保护(过压保护),MOS 过流保护,芯片温度过热调节等。
本驱动电路102可以实现对LED的恒流驱动,从而使得以LED灯珠或者LED灯串更加稳定的运行。
为了使得驱动电路102的输出更加稳定,因此,在一些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102还包括第七电容C7。第七电容C7的作用是利用其的电容特性来对驱动电路102的输出进行滤波作用。故,第七电容C7的阳极与电能输出端VLED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的阴极与接地端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驱动电路102所输出的电流更加稳定,避免谐波对光源造成影响。
在一些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整流电路200。所述整流电路200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其中,所述整流电路200包括:火线节点端L、零线节点端N、整流桥模块DB1、滤波模块210。
其中,整流桥模块DB1采用的是桥式整流即桥式整流器,英文 BRIDGERECTIFIERS,也叫做整流桥堆,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进行整流的最常用的电路,常用来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桥式整流是对二极管半波整流的一种改进。半波整流利用二极管单向导通特性,在输入为标准正弦波的情况下,输出获得正弦波的正半部分,负半部分则损失掉。桥式整流器利用四个二极管,两两对接。输入正弦波的正半部分是两只管导通,得到正的输出;输入正弦波的负半部分时,另两只管导通,由于这两只管是反接的,所以输出还是得到正弦波的正半部分。 桥式整流器对输入正弦波的利用效率比半波整流高一倍。桥式整流是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第一个步骤。桥式整流器是由多只整流二极管作桥式连接,外用绝缘塑料封装而成,大功率桥式整流器在绝缘层外添加金属壳包封,增强散热。桥式整流器品种多,性能优良,整流效率高,稳定性好,最大整流电流从0.5A到50A,最高反向峰值电压从50V到1000V。整流后往往会加滤波稳压,而滤波电路会改变整流输出的脉动比,并且和负载有关。因此最终整流后得到的电压除了跟整流方式有关,还和负载、滤波电容大小有关系。因此滤波电容选择其实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根据负载选取合适的值。接入滤波电路后,输出电压平均值近似取值为1.2倍,负载开路取1.414倍。
所述火线节点端L与整流桥模块DB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零线节点端N与整流桥模块DB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模块DB1的第一输出端与滤波模块210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模块DB1的第二输出端与滤波模块210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210的正极输出端与驱动电路102连接,所述滤波模块210的负极输出端与接地端连接。
在实际工作中,将火线节点端L连接到市电的火线,将零线节点端N连接到市电的零线。市电通过整流桥模块DB1将交流转换成直流电,得到的直流电会通过滤波模块210进行滤波平滑。从而实现驱动电路102的电能可以直接从市电中转换得到。
其中,对于滤波模块210。在一些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滤波模块210包括:第六电阻R6、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分别与整流桥模块DB1的第一输出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驱动芯片电源端VCC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端连接。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利用第六电阻R6、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形成π型滤波电路结构,可以提升滤波的效果。π型滤波器包括两个电容器和一个电感器,它的输入和输出都呈低阻抗。因为器件排布情况而得名,π型电路因为元件多,所以其插入损耗特性比RC型和LC型更好。
其中,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均属于电感器。电感器(Inductor)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电感可由电导材料盘绕磁芯制成,典型的如铜线,也可把磁芯去掉或者用铁磁性材料代替。比空气的磁导率高的芯材料可以把磁场更紧密的约束在电感元件周围,因而增大了电感。电感有很多种,大多以外层瓷釉线圈(enamel coated wire )环绕铁氧体(ferrite)线轴制成,而有些防护电感把线圈完全置于铁氧体内。一些电感元件的芯可以调节。由此可以改变电感大小。小电感能直接蚀刻在PCB板上,用一种铺设螺旋轨迹的方法。小值电感也可用以制造晶体管同样的工艺制造在集成电路中。在这些应用中,铝互连线被经常用做传导材料。不管用何种方法,基于实际的约束应用最多的还是一种叫做“旋转子”的电路,它用一个电容和主动元件表现出与电感元件相同的特性。用于隔高频的电感元件经常用一根穿过磁柱或磁珠的金属丝构成。
结合图2和图3,电源提供端Vin的直流电的获取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电源提供端Vin可以通过从滤波模块210获取直流电,即电源提供端Vin与所述滤波模块210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当然,电源提供端Vin也可以通过直接从电能输出端VLED中获取,即电源提供端Vin与所述电能输出端VLED连接。
在一些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还包括保险丝RF,所述保险丝RF设置在整流桥模块DB1与火线节点端L之间,所述保险丝RF的一端与火线节点端L连接,所述保险丝RF的另一端与整流桥模块DB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保险丝RF为慢熔断保险丝。
保险丝(fuse)也被称为电流保险丝,IEC127标准将它定义为“熔断体(fuse-link)”。其主要是起过载保护作用。电路中正确安置保险丝,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保护了电路安全运行。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伴随着电流不断升高,并且升高的电流有可能损坏电路中的某些重要器件,也有可能烧毁电路甚至造成火灾。若电路中正确地安置了保险丝,那么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光源组件和上述具体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所述光源组件的正极与驱动电路102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负极与接地端连接。其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LED灯珠串。
所述LED灯珠串指的是通过LED灯珠串接而形成的灯珠串。其中,LED灯珠就是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简称LED,这是一个通俗的称呼。其的发光原理为:LED灯珠具有PN结。PN结的端电压构成一定势垒,当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势垒下降,P区和N区的多数载流子向对方扩散。由于电子迁移率比空穴迁移率大得多,所以会出现大量电子向P区扩散,构成对P区少数载流子的注入。这些电子与价带上的空穴复合,复合时得到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出去。这就是LED灯珠的发光原理。
现有的LED灯珠具有如下种类:1、直插式小功率规格有:草帽/钢盔,圆头,内凹,椭圆,方型(2*3*4)子弹头,平头,(3/5/平头/面包型)食人鱼等。2、SMD贴片一般分为(3020/3528/5050这些是正面发光)/1016/1024等这些是侧面发光光源。3、大功率LED不可归类到贴片系列,它们功率及电流使用皆不相同,且光电参数相差甚巨。单颗大功率LED光源如未加散热底座(一般为六角形铝质座),它的外观与普通贴片无太大差距,大功率LED光源呈圆形,封装方式基本与SMD贴片相同,但与SMD贴片在使用条件/环境/效果等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本申请的作用是可以降低的驱动电路102的功耗,以降低整个灯具在待机时候的功耗。其中,灯具还可以包括其他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控制模块与控制端OFF连接,通信模块可以通过获取通讯信息从而将通讯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便于控制模块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通信模块可以是有线通信模块也可以是无线通信模块。对于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在实际应用中,电源提供端Vin连接供电源,该供电源可以提供直流电。该直流电足够对驱动电路102进行驱动。将本申请的电路连接在驱动电路102中,所述驱动电路102可以对光源组件进行驱动。
驱动电路102的电源端VCC作为驱动电路102的供电端与其的驱动芯片电源端连接。当需要使得驱动电路102正常工作时,通过在控制端OFF中接收到低电平,此时,第二开关管Q2截止。电源提供端Vin输出的直流电压通过第二电阻R2向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提供电压。第一开关管Q1导通,同时,第一稳压管将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电压限制在限值范围之内。
当第一开关管Q1导通后,从电源提供端Vin输出的直流电压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开关管Q1向驱动芯片电源端VCC提供可以使得驱动电路102正常工作的工作电压。此时,驱动电路102进行正常工作。
当需要将驱动电路102进入待机状态时,控制端OFF接收到高电平,高电平经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分压后向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提供电压,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R3对地连接。第一开关管Q1截止,电源提供端Vin输出的高压的直流电压无法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开关管Q1向驱动芯片电源端VCC提供可以使得驱动电路102正常工作的工作电压。使得驱动电路102处于低压状态,驱动电路102不工作。并且,由于驱动电路102处于低压状态,降低了其的功耗。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提供端、控制端、控制开关模块和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一侧与电源提供端连接,所述控制端与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另一侧与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输入电平给控制开关模块的控制侧,以使得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一侧与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另一侧断开;
所述控制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接地端;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提供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提供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二开关管;
所述电源提供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和第五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开关管的栅极、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交流电,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提供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或驱动电路的电能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为开关驱动电路、线性驱动电路、传感器和MCU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驱动芯片;
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用于接收直流电,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驱动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分别与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九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和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七引脚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驱动芯片的第八引脚、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接地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BP26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火线节点端、零线节点端、整流桥模块和滤波模块;
所述火线节点端与整流桥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零线节点端与整流桥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接地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二电感、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分别与整流桥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六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端连接。
8.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所述光源组件的正极与驱动电路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负极与接地端连接。
CN202320478192.1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和灯具 Active CN220755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8192.1U CN220755100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和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8192.1U CN220755100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和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5100U true CN220755100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8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8192.1U Active CN220755100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和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5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4904B (zh) 太阳能路灯的控制装置
KR20120049779A (ko) 발광 장치의 램프 회로
CN201986238U (zh) Led灯管驱动器
CN204578876U (zh) 一种交直流两用的电源驱动电路
CN206759775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led发光装置
CN103068129A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
CN220755100U (zh) 一种降低待机功耗的电路和灯具
CN103220868A (zh) 一种大功率led开关电源
WO2018024035A1 (zh) 一种开关电源用指示电路及其使用方法
CN202634839U (zh) Led驱动电路及led照明灯
CN101626650B (zh) 一种led灯驱动电路
CN203761623U (zh) 一种自适应led日光灯管和自适应led交流驱动电路
US10805996B1 (en) Dial segmented dimming circuit
CN103517495A (zh) 一种大功率led路灯驱动电源
CN209860818U (zh) 一种交直流转换电路
CN213043879U (zh) 一种非隔离电源的关断电路及led驱动电源
CN204948408U (zh) 一种基于蓝牙控制的led音乐灯
CN110972361A (zh) 一种apfc开关电源
CN109687731B (zh) 一种交直流转换电路
CN203015236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
CN207692103U (zh) 一种用于g4 led灯的驱动电路
CN207835855U (zh) 一种用于地下管廊led灯具照明的集中直流供电系统
CN211019356U (zh) 一种apfc开关电源
CN201830512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的控制装置
CN201601859U (zh) 一种非隔离式led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