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4377U - 供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4377U
CN220754377U CN202322146877.9U CN202322146877U CN220754377U CN 220754377 U CN220754377 U CN 220754377U CN 202322146877 U CN202322146877 U CN 202322146877U CN 220754377 U CN220754377 U CN 220754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wer supply
supply circuit
charg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68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星旭
王志国
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68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4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4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4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可与待充电的目标设备电接触的充电触点;接触检测电路,所述接触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充电触点连接,以基于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所述充电触点输出检测电压;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充电触点连接,在基于所述检测电压确定所述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接触良好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电路基于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所述充电触点输出充电电压,以为所述目标设备充电。采用该供电电路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智能的清洁机器人清洁卫生,而对于一款清洁机器人来说,其安全充电非常重要。
传统技术中,清洁机器人在充电过程中,存在供电不可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可靠供电的供电电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可与待充电的目标设备电接触的充电触点;接触检测电路,接触检测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和充电触点连接,以基于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输出检测电压;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和充电触点连接,在基于检测电压确定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充电电路基于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输出充电电压,以为目标设备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还包括:可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接触检测电路和充电电路连接;接触检测电路在第一驱动信号的驱动下基于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输出检测电压;充电电路在第二驱动信号的驱动下基于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输出充电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还包括: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以基于控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检测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降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一二极管;第一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连接,第一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充电触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控制器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保护电路;第一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的连接点,第一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的连接点,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控制器连接,且,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保护电路;第二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连接,第二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降压电路、第三降压电路、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电容;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连接,第二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降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第三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之间;电容连接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充电触点和控制器连接。
上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可与待充电的目标设备电接触的充电触点、接触检测电路、充电电路,接触检测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和充电触点连接,以基于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输出检测电压,充电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和充电触点连接,在基于检测电压确定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充电电路基于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输出充电电压,以为目标设备充电。本申请由于事先通过接触检测电路输出的检测电压检测了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接触是否良好,然后在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利用充电电路为目标设备充电,避免了由于接触不良好造成供电电路发热导致设置有供电电路的充电设备发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供电电路;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源电路;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控制器连接电路;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供电电路;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第一保护电路;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第二保护电路;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又一种供电电路。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源电路、101-供电电源、102-充电器;
200-充电触点;
300-接触检测电路、301-第一降压电路、Q1-第一开关电路、D1-第一二极管;
400-充电电路、I-电流传感器、Q2-第二开关电路;
500-控制器、STOP-NC急停按键、DR-第一发光二极管、DG-第二发光二极管、DB-第三发光二极管、LCD-液晶显示器、FN-风扇、T1-第一温度传感器、T2-第二温度传感器、T3-第三温度传感器、GS-光栅传感器;
600-第一保护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D2-第二二极管;
700-第二保护电路、701-第二降压电路、702-第三降压电路、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C-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电阻称为第二电阻,且类似地,可将第二电阻称为第一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两者都是电阻,但其不是同一电阻。
可以理解,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单元、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可以理解,“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的至少部分”是指元件的部分或全部。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智能的清洁机器人清洁卫生,市面上很多清洁机器人都是小型家用的,其充电功率小,不易存在因为充电时接触不良造成充电桩发热,导致充电桩供电不可靠的问题。
而要设计一款商用的大型清洁机器人,因为其充电功率大,如何确保清洁机器人在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充电,解决充电桩供电不可靠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00、可与待充电的目标设备电接触的充电触点200、接触检测电路300、充电电路400;接触检测电路300分别与电源电路100和充电触点200连接,以基于电源电路100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200输出检测电压;充电电路400分别与电源电路100和充电触点200连接,在基于检测电压确定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充电电路400基于电源电路100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200输出充电电压,以为目标设备充电。
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电源电路100包括供电电源101和充电器102,充电器102分别与供电电源101、接触检测电路300和充电电路400连接,该供电电源101用于输出220V交流电,该充电器102用于基于供电电源101输出的电压输出固定电压,例如,充电器102可以输出29V的电压。
充电触点200包括充电触点+、充电触点-、静电释放触点,其中,充电触点+指的是正极充电金属电极,充电触点-指的是负极充电金属电极。充电触点+与接触检测电路300和充电电路400均连接,具体可以是接触检测电路300和充电电路400连接于一点之后连接于充电触点+。充电触点-和静电释放触点均接地,充电触点-为数字接地,静电释放触点为模拟接地。
接触检测电路300包括降压电路,降压电路可以是BUCK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该BUCK电路的参数可以是12V@2A,表示可以输出12V电压、2A电流。接触检测电路300分别与电源电路100和充电触点200连接,以基于电源电路100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200输出检测电压,具体可以是,BUCK电路分别与充电器102和充电触点+连接,以基于充电器102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输出检测电压。检测电压小于电源电路100输出的电压,也即是小于充电器102输出的电压。
充电电路400包括功率继电器或者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管。充电电路400分别与电源电路100和充电触点200连接,在基于检测电压确定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充电电路400基于电源电路100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200输出充电电压,以为目标设备充电,具体可以是,功率继电器或者MOS管分别与充电器102和充电触点+连接,在基于检测电压确定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功率继电器或者MOS管导通向充电触点+输出充电电压,以为目标设备充电。充电电压等于电源电路100输出的电压,也即是等于充电器102输出的电压。
另外,目标设备可以是清洁机器人,也可以是其他的需充电的设备。
上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00、可与待充电的目标设备电接触的充电触点200、接触检测电路300、充电电路400,接触检测电路300分别与电源电路100和充电触点200连接,以基于电源电路100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200输出检测电压,充电电路400分别与电源电路100和充电触点200连接,在基于检测电压确定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充电电路400基于电源电路100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200输出充电电压,以为目标设备充电。由于事先通过接触检测电路300输出的检测电压检测了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接触是否良好,然后在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利用充电电路400为目标设备充电,避免了由于接触不良好造成供电电路发热导致设置有供电电路的充电设备(例如充电桩)发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控制器连接电路。供电电路还包括:可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控制器500,控制器500分别与接触检测电路300和充电电路400连接;接触检测电路300在第一驱动信号的驱动下基于电源电路100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200输出检测电压;充电电路400在第二驱动信号的驱动下基于电源电路100输出的电压向充电触点输出充电电压。
可选的,控制器500可以是GD32单片机。控制器500还与4G模块、5G模块和蓝牙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与4G模块、5G模块和蓝牙模块均通过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协议通信。其中,4G模块、5G模块均包括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卡,4G模块、5G模块、蓝牙模块均可以通过棒状天线与目标设备进行实时通信,均支持OTA(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载技术)远程升级,图中以4G模块和蓝牙模块示例。
控制器500还通过BUF(Buffer,缓冲器)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连接,控制器500与CAN的通信协议可以是UART协议。CAN用于实现控制器500与其他连接于CAN上的器件进行通信。
另外,控制器500通过第一电阻模块与4G模块、5G模块、蓝牙模块、CAN分别连接,其中,第一电阻模块包括多个电阻。
控制器500还与NC急停按键STOP连接,NC急停按键STOP用于关闭控制器500,具体的,NC急停按键STOP的一端与控制器500连接,NC急停按键STOP的另一端接地。
控制器500还与发光电路通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连接,具体可以是SPI1。发光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R、第二发光二极管DG、第三发光二极管DB和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DR用于发红光,第二发光二极管DG用于发绿光,第三发光二极管DB用于发蓝光。
控制器500还与风扇FN和第一温度传感器T1连接,且,风扇FN和第一温度传感器T1均接地。控制器500可以通过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风扇FN的启动和关闭,控制器500可以通过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模拟数字转换器)控制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T1上传的温度信号。风扇FN用于对安装有供电电路的充电桩进行腔体散热,第一温度传感器T1用于检测充电桩的腔体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另一种供电电路,供电电路还包括:光栅传感器GS,光栅传感器GS与控制器500连接,以基于控制器500输出的脉冲信号检测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的距离。
接触检测电路300包括第一降压电路301、第一开关电路Q1和第一二极管D1;第一降压电路301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100连接,第一降压电路301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路Q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电路Q1的第二端与控制器500连接,第一开关电路Q1的第三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充电触点200连接。
充电电路400包括第二开关电路Q2;第二开关电路Q2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100连接;第二开关电路Q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500连接;第二开关电路Q2的第三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
充电电路400还包括电流传感器I,电流传感器I连接于第二开关电路Q2的第一端和电源电路100之间,电流传感器I还与控制器500连接。
供电电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充电触点200和控制器500连接。
其中,第一降压电路301可以是BUCK电路。第一开关电路Q1可以是继电器或者MOS管,MOS管可以是P型MOS管(PMOS),也可以是N型MOS管(NMOS),图中以PMOS管为例。第一二极管D1可以是理想二极管。
第二开关电路Q2也可以是继电器或者MOS管,继电器具体可以是功率继电器,MOS管可以是PMOS管,也可以是NMOS管,图中以功率继电器为例。
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T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T3,第二温度传感器T2的一端与充电触点+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T2的另一端与控制器500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T3的一端与充电触点-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T3的另一端与控制器500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光栅传感器GS、电流传感器I、第二温度传感器T2、第三温度传感器T3均是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向控制器500传输信号。另外,控制器500通过第二电阻模块与第一开关电路Q1、第二开关电路Q2、光栅传感器GS分别连接,其中,第二电阻模块包括多个电阻。
上述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目标设备在对桩后(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接触后),控制器500会通过蓝牙模块或者4G模块或者5G模块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充电信号,然后控制器500先向第一开关电路Q1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第一降压电路301即可以向充电触点+输出检测电压,目标设备根据第一降压电路301输出的检测电压确定自身是否与充电触点200接触良好,若是,则控制器500会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接触良好信号。
控制器500在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接触良好信号后,再向光栅传感器GS发送PWM信号,以使光栅传感器GS检测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的距离,实现检测充电触点200是否被压实,当控制器500接收到光栅传感器GS发送的压实信号后,根据压实信号,确定是否向第二开关电路Q2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因此,光栅传感器GS实现了进一步检测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是否接触良好。
控制器500在确定可以向第二开关电路Q2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后,停止向第一开关电路Q1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向第二开关电路Q2输出第二驱动信号,此时,充电电路400即可以向充电触点+输出充电电压,以为目标设备充电。
此外,容易理解的是,控制器500在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充电信号后,也可以先向光栅传感器GS发送脉冲信号,在接收到光栅传感器GS返回的压实信号后,根据压实信号,确定是否向接触检测电路300输出第一驱动信号,或者,向充电电路400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光栅传感器GS还可以在误触发、抖动(人为操作)、目标设备进桩卡住、目标设备脱桩卡住等情况下,向控制器500发送故障信号,做主动故障提示。
以PWM信号的脉冲宽度2mm为低电平,1mm为高电平为例,当目标设备对桩不充分,出现3mm脉冲宽度时,控制器500将不向充电电路400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控制器500只有检测到脉冲宽度达到预设脉冲宽度以后才向充电电路400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例如,控制器500检测到脉冲宽度大于3mm时,说明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接触良好,此时再向充电电路400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可以理解,当目标设备没电,无法向控制器500发送接触良好信号后,通过光栅传感器GS可以检测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200是否接触良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第一保护电路,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保护电路600;第一保护电路600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二开关电路Q2的第三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的连接点,第一保护电路600的输出端与控制器500连接。
可选的,第一保护电路60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开关电路Q2的第三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的连接点,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控制器500连接,且,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
其中,第二二极管D2可以是隧道二极管;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控制器500连接,具体可以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与控制器500连接。
第一电阻R1的阻值可以是100k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是10kΩ。第一保护电路600用于保护充电电路4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第二保护电路,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保护电路700;第二保护电路700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100连接,第二保护电路700的输出端与控制器500连接。
可选的,第二保护电路700包括第二降压电路701、第三降压电路70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和电容C;第二降压电路701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100连接,第二降压电路70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降压电路70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降压电路701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三降压电路70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500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于第三降压电路70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500之间;电容C连接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之间。
其中,第二降压电路701可以是BUCK电路,该BUCK电路的参数可以是5V@2A,表示可以输出12V电压、2A电流。第三降压电路702包括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该LDO的型号可以是AMS1117-3.3,参数可以是3.3V-1A,表示可以输出3.3V电压、1A电流。
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均可以是理想二极管;电容C可以是法拉电容。
第二降压电路701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100连接,具体可以是,第二降压电路701的输入端与充电器102连接。
通过上述第二保护电路700,如果在充电和运行过程中出现充电器102短路、过流等导致充电器102打嗝时,可以保证控制器500不会立即掉电,因为电容C可以进行短时供电,例如30s,在这个时间段内控制器500就可以进行日志记录。
综上所述,如图7所示,提供了又一种供电电路,其是本申请最详细供电电路,供电电路中的各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上文已做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电源电路;
可与待充电的目标设备电接触的充电触点;
接触检测电路,所述接触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充电触点连接,以基于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所述充电触点输出检测电压;
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充电触点连接,在基于所述检测电压确定所述目标设备与充电触点接触良好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电路基于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所述充电触点输出充电电压,以为所述目标设备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
可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接触检测电路和所述充电电路连接;
所述接触检测电路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驱动下基于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所述充电触点输出检测电压;
所述充电电路在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驱动下基于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向所述充电触点输出充电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光栅传感器,所述光栅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基于所述控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检测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充电触点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降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充电触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电路;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保护电路;
所述第一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的连接点,所述第一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的连接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保护电路;
所述第二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降压电路、第三降压电路、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电容;
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三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所述第三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之间;
所述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充电触点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CN202322146877.9U 2023-08-10 2023-08-10 供电电路 Active CN220754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6877.9U CN220754377U (zh) 2023-08-10 2023-08-10 供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6877.9U CN220754377U (zh) 2023-08-10 2023-08-10 供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4377U true CN220754377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6877.9U Active CN220754377U (zh) 2023-08-10 2023-08-10 供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4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9045B2 (en) Smart connection device, jump starter, and battery clamp
US20220158462A1 (en) Smart connection device, jump starter, and battery clamp
EP2097963B1 (en) An electronic device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20230291200A1 (en) Smart connection device, jump starter and battery clamp
JPH0898414A (ja)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バッテリー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方法と電気装置
CN103166172B (zh) 漏电保护电路、具有漏电保护电路的插座及电子装置
CN110456286B (zh) 自检测电源故障的控制电路及方法
CN104333051A (zh) 移动终端及供电方法
JP2014045551A (ja) パック電池及びパック電池の放電制御方法
CN220754377U (zh) 供电电路
CN102904325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一体化充电器和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
EP2482412B1 (en) Switch control circuit for power supply and power supplying circuit
CN214157330U (zh) 开关机电路及心电设备
CN210775808U (zh) 电池的正反接检测电路与具有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
CN211318699U (zh) 自检测电源故障的控制电路
CN211655759U (zh) 充电电路及可移动平台
CN218569860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110063028B (zh) 电池组的通信系统以及包括其的电池组
CN214592089U (zh) 一种基于wifi的出门忘关灯提醒装置
WO2014146423A1 (zh) 电子设备的充电底座、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
CN214707197U (zh) 一种可更换电芯的充电宝
CN219420331U (zh) 电池装置以及供电系统
CN220934220U (zh) 一种电池预加热系统
CN220066933U (zh) 充电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CN201904468U (zh) 定时电源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