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0520U - 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 - Google Patents

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0520U
CN220750520U CN202322470377.0U CN202322470377U CN220750520U CN 220750520 U CN220750520 U CN 220750520U CN 202322470377 U CN202322470377 U CN 202322470377U CN 220750520 U CN220750520 U CN 220750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water
pipeline
heat exchanger
cold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03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杭英
李坤
钦博
夏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hua Digi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hua Digi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hua Digi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hua Digi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03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0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0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0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属于冷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隔板、制冷组件、集中配电柜和线槽,隔板设置在箱体内并将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制冷组件设置在第一空间内;集中配电柜设置在第二空间;线槽设置在箱体上部,线槽内设置有电连接制冷组件与集中配电柜的线缆。该装置中制冷组件与集中配电柜通过隔板分隔,并通过设于箱体上部的线缆电连接,在装置运行或检修时所漏的水经由隔板阻挡不会进入集中配电柜所在空间,同时连接集中配电柜与制冷组件的线缆也设于箱体上部,箱体底部的水无法触碰到线缆,保障了集中配电柜的安全。

Description

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
背景技术
集装箱冷站相较于传统制冷机房,以厂内预制、快速交付、占地面积小、现场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受到市场的认可,模块化预制方案也逐渐成为数据中心和轨道交通等行业建设的新趋势,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集装箱冷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冷站中的制冷设备与配电设备交叉布置,配电设备通常设置在对应的制冷设备旁边,当制冷设备及管道维护时,水容易蔓延至配电柜附近及内部,对配电柜造成水患损坏及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以解决当前集装箱冷站配电柜易与水接触造成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包括:
箱体;
隔板,隔板设置在箱体内,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
制冷组件,制冷组件设置在第一空间内;
集中配电柜,集中配电柜设置在第二空间内;
线槽,线槽设置在箱体上部并连通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线槽内设置有电连接制冷组件与集中配电柜的线缆。
本技术方案中箱体内制冷组件所在的第一空间与集中配电柜所在第二空间通过隔板完全分隔开,线槽设置在箱体上部,制冷组件与集中配电柜通过设于线槽内的线缆电连接,在装置运行或检修时所漏的水经由隔板阻挡不会进入集中配电柜所在空间,同时连接集中配电柜与制冷组件的线缆也设于箱体上部,箱体底部的水无法触碰到线缆,保障了集中配电柜的安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包括冷水机组、第一循环水泵和管路,冷水机组设置在第一空间前部,第一循环水泵设置在第一空间后部,冷水机组和第一循环水泵之间通过管路连通,管路铺设在第一循环水泵上方。
本技术方案中冷水机组设置在第一空间前部,第一循环水泵设置在后部,可以将冷水机组与第一循环水泵分隔开,避免冷水机组与第一循环水泵工作时产生热量互相影响,管路设置在第一循环水泵上方,便于对管路进行集中铺设,优化管路布局,充分利用第一循环水泵上方空间。并且内部具有较多水的冷水机组设置在第一空间前部远离隔板,从而远离第二空间内的电气设备,避免冷水机组大量漏水而冲破隔板,从而避免造成电气设备短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还包括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设置在第一空间前部并与冷水机组相对设置,板式换热器与冷水机组之间设有走道。
本技术方案中,在外部气温较低时,板式换热器能够通过与外部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冷能,并将冷能送给机房,冷水机组可以停止运行,在满足满足机房散热的同时节省能耗,板式换热器与冷水机组相对设置并留有走道可以满足人员进出需要,便于施工人员进入箱体内部进行检查维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管路包括冷冻水供水管路和冷冻水回水管路,冷冻水供水管路一端分别与冷水机组的输出口和板式换热器的输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机房连接,冷冻水回水管路从机房接出后经由第一循环水泵后与冷水机组的输入口和板式换热器的输入口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冷水机组与板式换热器将低温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路输送到机房,然后再通过冷冻水回水管路将吸收热量的冷冻水重新输送回到冷水机组与板式换热器中进行冷却,能够实现循环,使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都能够为机房提供冷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也安装在位于第一空间后部的管路下方,管路还包括冷却水供水管路和冷却水回水管路,冷却水供水管路一端与板式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设于箱体外的冷却塔连接,冷却水回水管路从冷却塔接出后经由第二循环水泵后与板式换热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板式换热器将温度较高的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供水管路输送到冷却塔,然后再通过冷却水回水管路将完成冷却的冷却水重新输送回到板式换热器中,通过温度较低的冷却水来对板式换热器中温度较高的冷冻水进行冷却降温,以此得到温度较低的冷冻水,实现板式换热器与室外低温空气的热交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位于第一空间左侧,第一循环水泵和第二循环水泵位于第一空间右侧,冷却水回水管路从箱体左侧壁接入后沿第一空间左侧铺设。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空间左侧设置有板式换热器,供水管路沿第一空间左侧铺设后直接与板式换热器连接,能够减少管路的长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第一空间左侧冷站配套设备较少,从左侧进入第一空间也能够充分利用左侧空间,提高装置的集成度,铺设在左侧也可以使得冷却水回水管路远离工作发热的两个循环水泵,减少冷能耗损。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冷冻水供水管路、冷冻水回水管路、冷却水供水管路和冷却水回水管路在竖向上堆叠排布时,冷冻水回水管路和冷却水供水管路设置在冷冻水供水管路和冷却水回水管路上方。
本技术方案中冷冻水回水管路和冷却水供水管路中的液体温度较高,属于高温管路,冷冻水供水管路和冷却水回水管路温度较低属于低温管路,高温管路散发的热量会向上部扩散,将冷冻水回水管路和冷却水供水管路设置在冷冻水供水管路和冷却水回水管路上方能够避免高温管路扩散的热量对低温管路产生影响,避免低温管路内液体受到高温管路影响温度升高。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线槽从第二空间伸入第一空间后,沿着第一空间左侧向前延伸至前段,再向右延伸至右侧,接着向后延伸至制冷组件上方。
本技术方案中线槽沿箱体左侧铺设可以与冷却水回水管相邻,冷却水回水管温度较低能够对线槽内发热的线缆进行降温,避免线缆输电过程中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线槽下方设置有垂直安装的连接槽,连接槽连通线槽与制冷组件。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槽连接制冷组件与线槽可以对线槽内的线缆进行保护,避免线缆直接暴露在集装箱内,避免在维修更换制冷组件时对线缆造成破坏,线缆垂直设置在制冷组件上方,也能够对制冷组价上方悬空的线槽起到支撑作用,增强线槽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箱体上部设有一体式空调,一体式空调与冷冻水回水管路相邻设置,一体式空调与集中配电柜电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在箱体上部设置一体式空调可以对集装箱内部进行降温,避免制冷组件与集中配电柜运行时温度过高影响装置的运行,一体式空调还能够靠近冷水机组,对冷水机组进行散热,提高装置运转效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箱体内制冷组件所在的第一空间与集中配电柜所在第二空间通过隔板完全分隔开,制冷组件与集中配电柜通过设于箱体上部的线缆电连接,线缆设于铺设在线槽中,线槽从箱体左侧进行铺设,并且通过靠近低温的冷却水回水管对线缆进行降温,在装置运行或检修时所渗的水经由隔板阻挡不会进入集中配电柜所在空间,同时连接集中配电柜与制冷组件的线缆也设于箱体上部,箱体底部的水无法触碰到线缆,保障了集中配电柜的安全,也保障了线路的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一个实施例的去除顶部箱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一个实施例的去除顶部箱板的管路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一个实施例的去除顶部和侧部箱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一个实施例的集中配电柜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隔板;3、制冷组件;301、冷水机组;302、第一循环水泵;303、第二循环水泵;304、管路;305、板式换热器;3041、冷冻水供水管路;3042、冷冻水回水管路;3043、冷却水供水管路;3044、冷却水回水管路;4、集中配电柜;401、冷水机组配电区;402、循环水泵配电区;5、线槽;6、线缆;7、连接槽;8、一体式空调;9、走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包括箱体1、隔板2、制冷组件3、集中配电柜4和线槽5。
箱体1;
隔板2,隔板2设置在箱体1内,隔板2将箱体1内部分隔为第一空间101与第二空间102;
制冷组件3,制冷组件3设置在第一空间101内;
集中配电柜4,集中配电柜4设置在第二空间102内;
线槽5,线槽5设置在箱体1上部并连通第一空间101与第二空间102,线槽5内设置有电连接制冷组件3与集中配电柜4的线缆6。
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集中配电柜4设置在箱体1内的第二空间102,打开第二空间102一端的箱门即可对集中配电柜4进行操作,无需进入箱体1内部,箱体1内制冷组件3所在的第一空间101与集中配电柜4所在的第二空间102通过隔板2完全分隔开,制冷组件3与集中配电柜4通过设于箱体1上部的线缆6电连接,而线缆6装设在固定于集装箱上部的线槽5中,在装置运行或检修时底部的积水经由隔板2阻挡不会进入集中配电柜4所在的第二空间102,同时连接集中配电柜4与制冷组件3的线缆6也设于箱体1上部,箱体1底部的积水无法触碰到线缆6,进而保障了集中配电柜4的安全,避免集中配电柜4遇水发生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3包括冷水机组301、第一循环水泵302和管路304,冷水机组301设置在第一空间101前部,第一循环水泵302设置在第一空间101后部,冷水机组301和第一循环水泵302之间通过管路304连通,管路304铺设在第一循环水泵302上方。冷水机组301设置在第一空间101前部,第一循环水泵302设置在后部,可以将冷水机组301与第一循环水泵302分隔开,避免冷水机组301与第一循环水泵302工作时产生热量互相影响,管路304集中堆叠排布在第一循环水泵302上方,充分利用第一循环水泵302上方空间,使得管路304布局更加规范,避免管路304四处铺设提高维修检查难度。同时内部具有较多水的冷水机组301设置在第一空间101前部远离隔板2,从而远离第二空间102内的电气设备,避免冷水机组301大量漏水而冲破隔板2,从而避免造成电气设备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3还包括板式换热器305,板式换热器305设置在第一空间101前部并与冷水机组301相对设置,板式换热器305与冷水机组301之间设有走道9。在外部气温较低时,板式换热器305能够通过与外部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冷能,并将冷能送给机房,冷水机组301可以停止运行,在满足满足机房散热的同时节省能耗,板式换热器305设置在第一空间101左前部,冷水机组301设置在第一空间101右前部,板式换热器305与冷水机组301之间留有走道9可以满足人员进出需要,便于施工人员进入箱体1内部进行检查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路304包括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和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一端分别与冷水机组301的输出口和板式换热器305的输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机房连接,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从机房接出后经由第一循环水泵302后与冷水机组301的输入口和板式换热器305的输入口连接。冷水机组301与板式换热器305将低温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输送到机房,待机房完成降温后,通过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将吸收热量的冷冻水重新输送回到冷水机组301与板式换热器305中进行冷却,冷冻水能够实现循环,使冷水机组301和板式换热器305都能够为机房提供冷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3进一步包括第二循环水泵303,第二循环水泵303也安装在位于第一空间101后部的管路304下方,管路304还包括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和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一端与板式换热器305连接,另一端与设于箱体1外的冷却塔连接,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从冷却塔接出后经由第二循环水泵303后与板式换热器305连接。板式换热器305将温度较高的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输送到冷却塔,待冷却塔对冷却水进行降温后,通过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将完成冷却的冷却水重新输送回到板式换热器305中,通过温度较低的冷却水来对板式换热器305中温度较高的冷冻水进行冷却降温,以此得到温度较低的冷冻水,实现板式换热器305与室外低温空气的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305位于第一空间101左侧,第一循环水泵302和第二循环水泵303位于第一空间101右侧(说明书附图未示出),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从箱体1左侧壁接入后沿第一空间101左侧铺设。第一空间101左侧设置有板式换热器305,管路304沿第一空间101左侧铺设后直接与板式换热器305连接,能够减少管路304的长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第一空间101左侧冷站配套设备较少,从左侧进入第一空间101也能够充分利用左侧空间,提高装置的集成度,铺设在左侧也可以使得冷却水回水管3044路远离工作发热的第一循环水泵302和第二循环水泵303,减少冷能耗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和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在竖向上堆叠排布时,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和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设置在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和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上方。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和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中的液体温度较高,属于高温管路,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和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中的液体温度较低属于低温管路,管路304温度高会散发热量并向上部扩散,将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和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设置在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和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上方能够避免高温管路扩散的热量对低温管路产生影响,避免低温管路内液体受到高温管路影响温度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槽5从第二空间102伸入第一空间101后,沿着第一空间101左侧向前延伸至前段,再向右延伸至右侧,接着向后延伸至制冷组件3上方。线槽5沿箱体1左侧铺设可以与冷却水回水管相邻,冷却水回水管温度较低能够对线槽5内发热的线缆6进行降温,避免线缆6输电时温度过高增大自身电阻,影响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槽5下方设置有垂直安装的连接槽7,连接槽7连通线槽5与制冷组件3。通过连接槽7连接制冷组件3与线槽5可以对线槽5内的线缆6进行保护,避免线缆6直接暴露在集装箱内,避免在维修更换制冷组件3时对线缆6造成破坏,线缆6垂直设置在制冷组件3上方,也能够对制冷组价上方悬空的线槽5起到支撑作用,增强线槽5的稳定性,避免线槽5从箱体1上部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上部设有一体式空调8,一体式空调8与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相邻设置,一体式空调8与集中配电柜4电连接。本技术方案中在箱体1上部设置一体式空调8可以对集装箱内部进行降温,避免制冷组件3与集中配电柜4运行时温度过高影响装置的运行,一体式空调8还能够靠近冷水机组301,对冷水机组301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中配电柜4设置有冷水机组配电区401和循环水泵配电区402,冷水机组配电区401与冷水机组301电连接,循环水泵配电区402分别与第一循环水泵302和第二循环水泵303电连接。设置冷水机组配电区401和循环水泵配电区可以对冷水机组301、第一循环水泵302和第二循环水泵303单独进行控制,便于维修操作,同时均在集中配电柜4中进行控制,操作简单,节省操作时间,无需使用人员单独前往对应组件处进行操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
隔板(2),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隔板(2)将所述箱体(1)内部分隔为第一空间(101)与第二空间(102);
制冷组件(3),所述制冷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101)内;
集中配电柜(4),所述集中配电柜(4)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102)内;
线槽(5),所述线槽(5)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部并连通所述第一空间(101)与所述第二空间(102),所述线槽(5)内设置有电连接所述制冷组件(3)与所述集中配电柜(4)的线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3)包括冷水机组(301)、第一循环水泵(302)和管路(304),所述冷水机组(301)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101)前部,所述第一循环水泵(302)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101)后部,所述冷水机组(301)和所述第一循环水泵(302)之间通过所述管路(304)连通,所述管路(304)铺设在所述第一循环水泵(302)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3)还包括板式换热器(305),所述板式换热器(305)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101)前部并与所述冷水机组(301)相对设置,所述板式换热器(305)与所述冷水机组(301)之间设有走道(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304)包括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和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所述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一端分别与所述冷水机组(301)的输出口和所述板式换热器(305)的输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机房连接,所述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从所述机房接出后经由所述第一循环水泵(302)后与所述冷水机组(301)的输入口和所述板式换热器(305)的输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3)进一步包括第二循环水泵(303),所述第二循环水泵(303)也安装在位于所述第一空间(101)后部的所述管路(304)下方,所述管路(304)还包括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和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所述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一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305)连接,另一端与设于所述箱体(1)外的冷却塔连接,所述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从所述冷却塔接出后经由所述第二循环水泵(303)后与所述板式换热器(30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305)位于所述第一空间(101)左侧,所述第一循环水泵(302)和所述第二循环水泵(303)位于所述第一空间(101)右侧,所述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从所述箱体(1)左侧壁接入后沿所述第一空间(101)左侧铺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所述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所述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和所述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在竖向上堆叠排布时,所述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和所述冷却水供水管路(3043)设置在所述冷冻水供水管路(3041)和所述冷却水回水管路(3044)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5)从所述第二空间(102)伸入所述第一空间(101)后,沿着所述第一空间(101)左侧向前延伸至前段,再向右延伸至右侧,接着向后延伸至所述制冷组件(3)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5)下方设置有垂直安装的连接槽(7),所述连接槽(7)连通所述线槽(5)与所述制冷组件(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部设有一体式空调(8),所述一体式空调(8)与所述冷冻水回水管路(3042)相邻设置,所述一体式空调(8)与所述集中配电柜(4)电连接。
CN202322470377.0U 2023-09-12 2023-09-12 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 Active CN220750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0377.0U CN220750520U (zh) 2023-09-12 2023-09-12 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0377.0U CN220750520U (zh) 2023-09-12 2023-09-12 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0520U true CN220750520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0377.0U Active CN220750520U (zh) 2023-09-12 2023-09-12 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0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68483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15187964U (zh) 冷却系统及预制化液冷数据中心
KR20240010008A (ko) 전기 차량 및 그 열관리기
CN211959897U (zh) 一种散热机柜
CN215647929U (zh) 一种冷却装置及集群路由器
CN220750520U (zh) 水电隔离集装箱冷站
CN213955466U (zh) 机房空调及数据机房
CN113106214A (zh) 精密钢球加工用高效冷却机
CN211481646U (zh) 机柜和数据中心
CN106285077A (zh) 可扩展式模块化通信机房
CN102609063B (zh) 双面封闭循环式高效冷却装置
CN217009340U (zh) 储能集装箱
CN217985860U (zh) 基带处理单元
CN111465287B (zh) 一种电力通信集成管理装置
CN211090397U (zh) 一种液浸式服务器机柜及其冷却系统
CN211481799U (zh) 一种机柜及数据机房
CN211090399U (zh) 一种液浸式服务器机柜及其冷却系统
CN114710938A (zh) 一种带有液冷系统的可扩展服务器集装箱
CN215774043U (zh) 一种机柜
CN110730602A (zh) 一种液浸式服务器机柜及其冷却系统
CN212753027U (zh) 一种液冷热交换系统
CN218001954U (zh) 一种浸没式液冷设备
CN220653846U (zh) 数据中心高温冷源降温系统
CN216650341U (zh) 数据中心
CN219876626U (zh) 集装式液冷冷源装置及液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