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6730U - 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6730U
CN220746730U CN202322420041.3U CN202322420041U CN220746730U CN 220746730 U CN220746730 U CN 220746730U CN 202322420041 U CN202322420041 U CN 202322420041U CN 220746730 U CN220746730 U CN 220746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ow shovel
bracket
power plant
controller
adjus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200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伟
王余
霍晓辉
李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200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6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6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6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Of Streets, Tracks, Or Bea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雪铲系统包括:雪铲组件,所述雪铲组件包括调节机构和雪铲;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节机构电连接;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雪铲。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面板控制所述调节机构,从而控制雪铲的抬升、下降和旋转,从而实现人不下车就可以操作雪铲的抬升及左右旋转等功能,同时其结构简单,从而便于操作和维护,以及便于高度和角度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积雪清除采用的工具主要包括人工工具和电动工具。电动工具主要是由机械设备为工作组件提供动力,使工作组件可以自行前进将积雪推除。以雪铲为例,机械设备为雪铲提供动力,使雪铲可以自行前进将积雪推除,相比较人工工具来说,借助电动推力的雪铲具有省力、工作效率高、除雪速度快、灵活好用、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目前大部分电动工具中的雪铲位置固定,其高度和角度调节不方便,还有一部分雪铲使用的是手动调节雪铲的角度,操作复杂,且不方便,人需要走到车前面才能操作,且结构复杂维护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以改善现有电动工具中的雪铲位置固定,其高度和角度调节不方便以及部分雪铲使用的是手动调节雪铲的角度,或者使用液压系统来实现提升和转向,且运转需要配置液压泵及相关配套,其结构复杂,操作复杂,维护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雪铲系统,包括:
雪铲组件,所述雪铲组件包括调节机构和雪铲;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节机构电连接;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雪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或蓝牙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雪铲抬升、下降和/或左旋转、右旋转的按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操作面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雪铲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以驱动所述雪铲组件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
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雪铲组件之间,以驱动所述雪铲组件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存在有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电推杆或电液推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雪铲组件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的转动角度设置在-30°至3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斜向上布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悬臂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动力设备系统,包括:
动力设备;
雪铲系统,所述雪铲系统与所述动力设备可拆卸安装,所述雪铲系统包括雪铲组件,所述雪铲组件包括调节机构和雪铲;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节机构电连接;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雪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设备靠近所述雪铲组件的一侧上设置有ETO接口,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ETO接口与所述动力设备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动力设备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靠近所述雪铲系统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和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侧,所述雪铲系统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辅助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中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动力设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其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与动力设备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以该第一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与该第二支架转动连接雪铲,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该第二支架转动从而带动工作组件抬升或下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工作组件转动从而使得工作组件旋转而实现角度调节,其中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使用电推杆或电液推杆作为抬升和旋转的动力,以实现无极调速,使其便于高度和角度调节,同时其结构简单,从而便于操作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其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将工作组件与调节机构连接,将其作为一个附件系统与动力设备可拆卸安装,同时通过设置控制器,该控制器与操作面板连接,或者通过设置整机主控板,该操作面板通过整机主控板与控制器连接,通过该操作面板控制所述调节机构,从而控制工作组件的抬升、下降和旋转,从而实现人不下车就可以操作工作组件的抬升及左右旋转等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动力设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另一角度动力设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动力设备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雪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动力设备的前侧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动力设备;20、调节机构;30、操作面板;11、机架;111、第一连接件;112、辅助连接件;22、雪铲;211、第一支架;2111、支架本体;2113、第二连接件;2115、插销;2114、安装孔;212、第二支架;2122、第一部分;2123、第二部分;2124、过渡部分;213、第一驱动机构;214、第二驱动机构;2112、悬臂;221、本体;222、安装架;2221、安装架本体;2222、第一连接部;2223、第二连接部;2224、第一转轴;2225、第二转轴;2121、连接架;23、控制器;102、驾驶座;101、ETO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以改善现有电动工具中的工作组件位置固定,其高度和角度调节不方便,操作复杂,结构复杂,维护困难的问题。具体的,所述动力设备系统包括动力设备10和附件系统,所述附件系统包括调节机构20和工作组件,其中,所述调节机构20与所述动力设备10连接,所述工作组件与所述调节机构20连接。下述实施例以工作组件为雪铲22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工作组件也可以是铲斗、叉形件等其他工作组件。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20与所述动力设备10可拆卸安装在一起,具体的,所述动力设备10包括机架11,所述机架11上设置有附件连接组件,具体的,所述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11和辅助连接件112,所述机架11靠近所述调节机构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1,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11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连接件112,所述调节机构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11两侧的所述辅助连接件112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或维护该调节机构20和雪铲22。
请参阅图2、图3、图4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1和所述辅助连接件112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20包括第一支架211,所述第一支架21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1和所述辅助连接件1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1包括支架本体2111,所述支架本体2111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113,所述第二连接件2113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11的内部或外部,且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113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11上对应设置有通孔,其通过一插销2115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2113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11上的通孔,以将所述第一支架211和所述机架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113可以设置为管状结构,优选为方形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件2113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11的配合能够限制附件系统的周向转动,从而保证其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图3、图4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本体2111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孔2114,在所述辅助连接件112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2114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支架本体2111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螺栓穿过所述辅助连接件112上的通孔和所述安装孔2114并固定,以将所述支架本体2111与所述辅助连接件112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附件系统与机架11连接的可靠性。所述辅助连接件112例如设置为片状的板件结构,其通过开设通孔以和支架本体2111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附件系统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2、图5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20还包括第二支架212、第一驱动机构213和第二驱动机构214,所述第二支架212与所述第一支架211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架212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2111远离所述动力设备10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架本体2111转动连接,所述雪铲22与所述第二支架2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11和所述第二支架212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设置在所述雪铲22和所述第二支架212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3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用于驱动所述雪铲22沿不同的方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3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与所述动力设备10电连接。
请参阅图2、图5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211还包括悬臂2112,所述悬臂2112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2111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支架212的一侧斜向上布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3的一端与所述悬臂21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12转动连接,以实现驱动所述第二支架212转动。
请参阅图2、图5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3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212绕着所述第一支架211与所述第二支架212之间的第一转动轴线L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雪铲22绕着第一转动轴线L1在第一方向X上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雪铲22抬升或下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雪铲22转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驱动所述雪铲22绕着所述雪铲22与所述第二支架212的第二转动轴线L2在第二方向Y上转动,以实现角度调节。其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便捷的时间雪铲的抬升和转向。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雪铲22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L2的转动角度α在-30°至30°之间可调,其中雪铲22向右转动为正值,向左转动为负值,即该转动角度α为所述雪铲22向左或向右旋转的机械位置与所述雪铲22的初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初始位置指的是雪铲22与第一转动轴线L2相互平行时的位置。
请参阅图2、图5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轴线L1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线L2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存在有一定的夹角,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平面为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L1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线L2的平面,从而实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3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驱动所述雪铲22沿不同的方向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线L1延伸方向与所述动力设备10的宽度方向Z平行,所述第二转动轴线L2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L1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相互垂直。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3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为电推杆或电液推杆,例如,所述电推杆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支架212或所述雪铲22连接,所述电机驱动丝杆,从而带动雪铲22抬升、下降和左右旋转,即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13和第二驱动机构214使用电推杆或电液推杆作为抬升和旋转的动力,以实现无极调速,使其便于高度和角度调节,避免需要配置液压泵及相关配套,以简化其结构,从而便于操作和维护。
请参阅图2、图5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雪铲22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2远离所述支架本体2111的一端上,具体的,所述雪铲22包括本体221和安装架222,所述安装架222固定安装在所述本体221上,所述安装架222与所述第二支架212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架222安装在所述本体221的中间位置,且第二支架212与所述安装架222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
请参阅图2、图5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222包括安装架本体2221、第一连接部2222和第二连接部2223,所述安装架本体2221固定安装在所述本体221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第一连接部222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本体2221的中间位置,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2222设置为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支架212的U型结构,且该U型结构的两边中一边与所述安装架本体2221固定连接,另一边正对于安装架本体2221,所述第二支架212与所述雪铲22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U型槽内,并和所述U型结构的通过第一转轴2224转动连接,该转轴2224与所述安装架本体2221大致呈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223固定安装在所述本体22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22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223例如同样设置为U型结构,其U型结构的布置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22的布置方式相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与所述雪铲22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U型槽内,并和所述U型结构的通过第二转轴2225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二转轴2225和所述第一转轴2224平行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本体2221、所述第一连接部22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23为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2、图5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212包括第一部分2122和第二部分2123,所述第一部分2122距离地面的高度要高于所述第一部分2122距离地面的高度,在所述第一部分2122和所述第二部分2123之间通过斜向设置的过渡部分2124连接为一体结构,且所述第一部分2122与所述第一支架211的支架本体21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123与所述雪铲22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212被设置为类似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的一边与所述支架本体2111转动连接,且所述三角形结构的一角与所述雪铲22转动连接,该角为三角形结构中与所述支架本体2111转动连接的一边相对的一角,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悬臂2112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架212远离所述第一支架211的一角上,且该第一驱动结构213位于该三角形结构的内侧,以便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212。
请参阅图2、图5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212远离所述支架本体2111的一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架212与所述支架本体2111连接的一侧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而保证所述雪铲22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与底面保持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212的一侧向下延伸形成有连接架212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2121转动连接,以保证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在驱动所述雪铲22转动时其作用力最大程度上用于驱动所述雪铲22转动。
请参阅图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附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23,所述控制器23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2上,当然也可以安装在机架11上,所述控制器23与所述调节机构20中的第一驱动机构213和第二驱动机构214电连接,具体的,所述控制器23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控制板,例如所述控制板为PCB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3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3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
请参阅图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动力设备10靠近所述调节机构20的一侧设置有ETO接口101,所述附件系统还通过所述ETO接口101取电,从而为所述附件系统中的驱动结构供电。
请参阅图1至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设备系统还包括操作面板30,所述操作面板30与所述控制器23通讯连接,例如,所述操作面板30通过有线或蓝牙等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器23连接,具体的,所述操作面板30与所述控制板连接,在该操作面板3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雪铲抬升、下降和/或左旋转、右旋转等按钮,通过所述操作面板30直接控制所述雪铲22动作,即该雪铲等附件系统仅是通过ETO接口101取电,从而使得所述雪铲可以很方便的运用到不同的动力设备10上,并且不会影响动力设备10的控制逻辑。
请参阅图1至1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操作面板30上还设置有控制雪铲22上电与断电的按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板30上还设置有一显示屏,以显示当前雪铲状态或电量等信息,例如可以显示雪铲22抬升角度、左右角度等信息。
请参阅图1至1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设备10内还安装有整机主控板,所述控制器23与所述整机主控板连接,具体的,所述控制器23通过所述ETO接口101与所述整机主控板连接,即所述雪铲不仅通过所述ETO接口101取电,还通过所述ETO接口101与所述整机主控板通讯,其中,所述操作面板30与所述整机主控板通讯连接,例如,所述操作面板30通过有线或蓝牙等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整机主控板连接,所述操作面板30通过所述整机主控板与所述控制器23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雪铲。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操作面板30可以是单独的构件,其通过外挂或其他方式可拆卸安装在动力设备10上,即所述操作面板30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移动。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设备10包括有一套操作系统,可以通过该操作系统控制所述雪铲,也可以通过所述操作面板30控制所述雪铲,其可以在所述操作系统控制雪铲和操作面板30控制雪铲的两种方式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30或所述动力设备10上的切换按钮等结构实现控制方式的切换。
请参阅图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操作面板30使用有线与所述整机主控板连接时,其通过雪铲整机供电系统给所述操作面板30供电,当所述操作面板30使用蓝牙与所述整机主控板连接时,其通过自带电源给所述操作面板30供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板30安装在所述动力设备10上,并位于所述动力设备10上的驾驶座102的一侧,从而便于驾驶员操作所述操作面板,从而实现人不下车就可以操作雪铲的抬升及左右旋转等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动力设备10可以是割草机、UTV或其他骑乘式车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雪铲组件,所述雪铲组件包括雪铲22和调节机构20,所述调节机构20的机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相同或类似,且与所述雪铲22的安装方式及调节方式相同或类似,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雪铲系统,所述雪铲系统包括雪铲22、调节机构20、控制器23和操作面板30,所述操作面板30直接与所述控制器23通讯连接,且所述控制器23与所述调节机构20中的第一驱动机构213和第二驱动机构214电连接,所述操作面板30通过所述控制器23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3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4从而控制所述调节机构20,以实现控制所述雪铲22的抬升、下降和左右旋转。所述调节机构20、控制器23和操作面板3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描述的结构相同或类似,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其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与动力设备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以该第一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与该第二支架转动连接雪铲,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该第二支架转动从而带动工作组件抬升或下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工作组件转动从而使得工作组件旋转而实现角度调节,其中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使用电推杆或电液推杆作为抬升和旋转的动力,以实现无极调速,使其便于高度和角度调节,同时其结构简单,从而便于操作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其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将工作组件与调节机构连接,将其作为一个附件系统与动力设备可拆卸安装,同时通过设置控制器,该控制器与操作面板连接,或者通过设置整机主控板,该操作面板通过整机主控板与控制器连接,通过该操作面板控制所述调节机构,从而控制工作组件的抬升、下降和旋转,从而实现人不下车就可以操作工作组件的抬升及左右旋转等功能。
应当理解在整篇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具体实施例”意指与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且不一定在所有实施例中。因而,在整篇说明书中不同地方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或“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各个表象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具体实施例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按任何合适的方式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结合。应当理解本文所述和所示的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他变型和修改可能是根据本文教导的,并将被视作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一部分。
还应当理解还可以以更分离或更整合的方式实施附图所示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甚至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操作而被移除或因为可以根据特定应用是有用的而被提供。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5)

1.一种雪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雪铲组件,所述雪铲组件包括调节机构和雪铲;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节机构电连接;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雪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或蓝牙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雪铲抬升、下降和/或左旋转、右旋转的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操作面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雪铲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以驱动所述雪铲组件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
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雪铲组件之间,以驱动所述雪铲组件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雪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存在有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雪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雪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电推杆或电液推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雪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雪铲组件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的转动角度设置在-30°至3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雪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斜向上布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悬臂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11.一种动力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设备;
雪铲系统,所述雪铲系统与所述动力设备可拆卸安装,所述雪铲系统包括雪铲组件,所述雪铲组件包括调节机构和雪铲;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节机构电连接;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雪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靠近所述雪铲组件的一侧上设置有ETO接口,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ETO接口与所述动力设备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动力设备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靠近所述雪铲系统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和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侧,所述雪铲系统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辅助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中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动力设备电连接。
CN202322420041.3U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 Active CN220746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0041.3U CN220746730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0041.3U CN220746730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6730U true CN220746730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2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20041.3U Active CN220746730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6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77385U (zh) 黄河堤坡割草机
KR880000562B1 (ko) 차량용 자동방향 전환장치
CN220746730U (zh) 一种雪铲系统及动力设备系统
CN220953184U (zh) 一种附件系统、动力设备系统及雪铲组件
CN108442432A (zh) 一种装载机挖臂装置
CN210783604U (zh) 一种座垫起升助力装置
CN216276750U (zh) 一种环氧地坪抹光机
CN208069896U (zh) 一种摩托车电动升降挡风玻璃装置
CN213890689U (zh) 一种自动立式水钻机
CN214451650U (zh) 一种船用格栅翻转机构
CN214488615U (zh) 一种便于导线弯折的工装
CN210240077U (zh) 旋钮无级调速风扇
CN105947177A (zh) 一种可变后掠翼载人飞行器
CN112290408A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配电柜
CN220351571U (zh) 一种机电设备加工的吊装结构
CN217326329U (zh) 一种方便调节抹光机刀片的升降装置
CN214321676U (zh) 一种用于自动拉铆机的拉铆治具
CN2756874Y (zh) 自由摆电风扇的摆动装置
CN2377240Y (zh) 电动手动两用千斤顶
CN205510880U (zh) 打草机
CN212738357U (zh) 一种增大压力便于转向的新型爬壁机
CN216194725U (zh) 一种液压振动锤的防空打装置
CN212510918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用太阳能板的调节结构
CN214445520U (zh) 一种燃料及配线驾驶研磨机结构
CN209948505U (zh) 小车开关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