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4195U - 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4195U
CN220744195U CN202322095357.XU CN202322095357U CN220744195U CN 220744195 U CN220744195 U CN 220744195U CN 202322095357 U CN202322095357 U CN 202322095357U CN 220744195 U CN220744195 U CN 220744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station
cleaning
plate
filter plate
ga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53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九丽
杨秀娟
唐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laiy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Changx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Changx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Changx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53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4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4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4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属于垃圾中转站技术领域;包括垃圾中转站本体,所述垃圾中转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投物口,垃圾中转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滤板,滤板的下方设置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下端设置有污水池,滤板的上方设置有压缩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缩组件,实现了对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内垃圾的压缩,避免了垃圾中含有较多水分难以排出,影响排污效果的情况发生,对垃圾进行挤压,将垃圾中的水分挤出,提高排污装置的排污效果,通过设置清理组件,实现了对堵塞滤板的清理疏通,避免了过滤机构一旦堵塞,容易影响装置排污效率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滤板的通畅,进而保证了装置的排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中转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乡传统意义的垃圾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效、环保、节能低耗等新概念的要求,因此压缩式垃圾站的推广势在必行。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以其占地面积小,隐蔽性好,空间结构合理等优势,引领着垃圾中转站行业的发展。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851819.3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位于所述垃圾中转站的底部,所述排污装置包括第一排污板、第二排污板,所述第一排污板平行于地面,所述第二排污板位于所述第一排污板下方,所述第二排污板与所述第一排污板的夹角为5—20°,所述第一排污板上设置有排污孔机构,所述第二排污板上设置有排污槽机构,所述第二排污板底端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连接有污水池。所述排污装置能实现垃圾中转站箱体内污水的顺利排出,污水滞留少,污水排出迅速,结构简单,使用及维护更方便。
上述公开的专利虽然实现了垃圾中污水的排出,但是其在使用时缺乏垃圾压缩机构,垃圾中含有较多水分难以排出,影响排污效果,且过滤机构一旦堵塞,容易影响装置的排污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具有提高排污效果、保证排污效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包括垃圾中转站本体,所述垃圾中转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投物口,垃圾中转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滤板,滤板的下方设置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下端设置有污水池,滤板的上方设置有压缩组件,垃圾中转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清理组件。
优选的,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固定座、压缩电机、驱动螺杆、螺纹套、连接板、压缩弹簧和压板,其中,垃圾中转站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压缩电机,压缩电机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下端连接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通槽,压缩弹簧与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滤板的下方设置有承接座,滤板与承接座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驱动座、清理齿板、清理齿轮、清理电机和清理板,其中,垃圾中转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座,驱动座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清理齿板,清理齿板的下方啮合连接有清理齿轮,清理齿轮的一侧设置有清理电机,清理齿板靠近滤板的一端固定有清理板。
优选的,所述清理齿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限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缩组件,实现了对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内垃圾的压缩,避免了垃圾中含有较多水分难以排出,影响排污效果的情况发生,对垃圾进行挤压,将垃圾中的水分挤出,提高排污装置的排污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理组件,实现了对堵塞滤板的清理疏通,避免了过滤机构一旦堵塞,容易影响装置排污效率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滤板的通畅,进而保证了装置的排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清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中转站本体;2、投物口;3、滤板;4、排水通道;5、污水池;6、压缩组件;61、固定座;62、压缩电机;63、驱动螺杆;64、螺纹套;65、连接板;66、压缩弹簧;67、压板;68、缓冲弹簧;7、清理组件;71、驱动座;72、清理齿板;73、清理齿轮;74、清理电机;75、清理板;76、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包括垃圾中转站本体1,垃圾中转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投物口2,垃圾中转站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滤板3,滤板3的下方设置有排水通道4,排水通道4的下端设置有污水池5,滤板3的上方设置有压缩组件6,垃圾中转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清理组件7。
具体的,压缩组件6包括固定座61、压缩电机62、驱动螺杆63、螺纹套64、连接板65、压缩弹簧66和压板67,其中,垃圾中转站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座61,固定座61的上端设置有压缩电机62,压缩电机62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螺杆63,驱动螺杆6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4,螺纹套64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板65,连接板65的底部连接有压缩弹簧66,压缩弹簧66的下端连接有压板6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缩电机62带动驱动螺杆63转动,驱动螺杆63转动带动螺纹套64向下移动,螺纹套64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板65向下移动,连接板65向下移动带动压缩弹簧66和压板67向下移动,使得压板67对垃圾进行压缩,将垃圾中的水分压出,提高装置的排污效果。
具体的,连接板65的内部设置有通槽,压缩弹簧66与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65内部的通槽和压缩弹簧66与通槽的内部的限位柱,提高压缩弹簧66与压板67移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滤板3的下方设置有承接座,滤板3与承接座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6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板3下方的承接座和滤板3与承接座之间的缓冲弹簧68,防止滤板3被压坏。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压缩电机62带动驱动螺杆63转动,驱动螺杆63转动带动螺纹套64向下移动,螺纹套64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板65向下移动,连接板65向下移动带动压缩弹簧66和压板67向下移动,使得压板67对垃圾进行压缩,将垃圾中的水分压出,提高装置的排污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清理组件7包括驱动座71、清理齿板72、清理齿轮73、清理电机74和清理板75,其中,垃圾中转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座71,驱动座7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清理齿板72,清理齿板72的下方啮合连接有清理齿轮73,清理齿轮73的一侧设置有清理电机74,清理齿板72靠近滤板3的一端固定有清理板7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理电机74带动清理齿轮73转动,清理齿轮73转动带动清理齿板72移动,清理齿板72移动带动清理板75移动,对滤板3表面堵塞的部位进行清理,保证滤板3的通畅,进而保证污水排出的效率。
具体的,清理齿板7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限位杆7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理齿板72内部的限位槽和限位槽内部滑动的限位杆76,提高清理齿板72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清理电机74带动清理齿轮73转动,清理齿轮73转动带动清理齿板72移动,清理齿板72移动带动清理板75移动,对滤板3表面堵塞的部位进行清理,保证滤板3的通畅,进而保证污水排出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对地埋式垃圾中转站进行排污时,先将垃圾从投物口2投入垃圾中转站本体1内部,垃圾中的水经过滤板3后从排水通道4流进污水池5,然后通过压缩电机62带动驱动螺杆63转动,驱动螺杆63转动带动螺纹套64向下移动,螺纹套64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板65向下移动,连接板65向下移动带动压缩弹簧66和压板67向下移动,使得压板67对垃圾进行压缩,将垃圾中的水分压出,提高装置的排污效果,挤出的水分经过滤板3后从排水通道4流进污水池5,当滤板3发生堵塞需要清理时,通过清理电机74带动清理齿轮73转动,清理齿轮73转动带动清理齿板72移动,清理齿板72移动带动清理板75移动,对滤板3表面堵塞的部位进行清理,保证滤板3的通畅,进而保证污水排出的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包括垃圾中转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中转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投物口,垃圾中转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滤板,滤板的下方设置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下端设置有污水池,滤板的上方设置有压缩组件,垃圾中转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清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固定座、压缩电机、驱动螺杆、螺纹套、连接板、压缩弹簧和压板,其中,垃圾中转站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压缩电机,压缩电机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下端连接有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通槽,压缩弹簧与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的下方设置有承接座,滤板与承接座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驱动座、清理齿板、清理齿轮、清理电机和清理板,其中,垃圾中转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座,驱动座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清理齿板,清理齿板的下方啮合连接有清理齿轮,清理齿轮的一侧设置有清理电机,清理齿板靠近滤板的一端固定有清理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齿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限位杆。
CN202322095357.XU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 Active CN220744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5357.XU CN220744195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5357.XU CN220744195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4195U true CN220744195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4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5357.XU Active CN220744195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4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27840U (zh)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CN220744195U (zh) 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装置
CN213790157U (zh) 室外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1817483U (zh) 一种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水斗
CN201835317U (zh) 集雨器
CN210507603U (zh) 一种屋面雨水初期弃流与中后期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6023495U (zh) 一种城市雨洪废水处理装置
CN214972035U (zh) 一种用于乡村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CN210140891U (zh) 一种用于垃圾场的雨污收集系统
CN208604702U (zh) 一种适用于水槽的垃圾分离机
CN208650217U (zh) 一种塑料槽式雨水弃流井
CN211037137U (zh)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CN220245871U (zh) 一种用于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8641633U (zh) 一种厨余垃圾发酵的储存筒
CN220227135U (zh) 一种空气提升泵装置
CN217829035U (zh) 一种具备自清洁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4778371U (zh) 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
CN220485355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
CN218589778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的过滤装置
CN212129309U (zh) 一种雨水自动弃流装置
CN218572935U (zh) 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固液分离装置
CN220714966U (zh) 一种脱氮除磷废水处理达标排放集成设备
CN211970569U (zh) 一种市政垃圾压缩装置
CN213110853U (zh) 一种可防止污水溢出的垃圾桶
CN220834268U (zh)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9

Address after: Room 2217, No. 2 Haiyu Second Street, Nansha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Lilaiy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34, Chongshan East Road, Huanggu District,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Patentee before: Liaoning Changx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