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7137U -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7137U
CN211037137U CN201921983731.7U CN201921983731U CN211037137U CN 211037137 U CN211037137 U CN 211037137U CN 201921983731 U CN201921983731 U CN 201921983731U CN 211037137 U CN211037137 U CN 211037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case
pipe
box
inter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37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志成
杜彬
江国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gua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Shaogua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gua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Shaoguan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9219837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7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7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7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墙壁外侧的雨水箱,雨水箱连通有雨水管,雨水管的顶端延伸至房顶,雨水管和雨水箱之间设有中转箱,中装箱的顶端与雨水箱连通,中转箱的底端连通有雨水舍弃装置,雨水舍弃装置包括连通管和舍弃箱,连通管的一端与中转箱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舍弃箱连通,舍弃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开关阀门,达到将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单独收集,以提高收集的雨水的水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节能改造主要是在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能源。水资源一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一直呼吁要节约的能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在现有建筑中,人们生活所需的所有用水均是采用自来水,包括冲洗马桶、洗地板、大型绿化等,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目前建筑物节能改造过程中常常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以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669330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管、支架和水箱,支架位于房屋外部的地面上,支架上设置有外部水箱,外部水箱与雨水管连通,雨水管的上端延伸至房屋的顶部,用于收集房顶的雨水;房屋内部的地面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内部水箱,内部水箱与外部水箱之间连接有连通管,内部水箱上设有水阀。下雨时,房顶的雨水会通过雨水管落入房屋外部的外部水箱内,外部水箱内的水位在上升过程中就会通过联通管进入房屋内部的内部水箱。这样,外部水箱和内部水箱内的积水可以用来洗菜、清洗水果、浇花和冲洗座便器等。
但是,上述雨水收集系统并未对雨水进行过滤等处理,而雨水在降落过程中对大气起到淋洗的作用,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可溶性有害气体随雨水降落至屋面,对雨水造成污染,尤其是初期雨水污染比较严重,雨水中的杂质相对较多,从而影响收集的雨水的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达到将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单独收集,以提高收集的雨水的水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墙壁外侧的雨水箱,雨水箱连通有雨水管,雨水管的顶端延伸至房顶,雨水管和雨水箱之间设有中转箱,中装箱的顶端与雨水箱连通,中转箱的底端连通有雨水舍弃装置,雨水舍弃装置包括连通管和舍弃箱,连通管的一端与中转箱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舍弃箱连通,舍弃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开关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通过雨水管流入中转箱内,中转箱的底端与连通管连通,则进入中转箱内的雨水通过连通管进入舍弃箱。待舍弃箱内装满雨水后,雨水会在中转箱内聚集并向上蔓延,然后通过中转箱顶部进入雨水箱,使雨水箱内收集水质较好的雨水。通过雨水舍弃装置,将下雨初期污染较重的雨水单独收集到舍弃箱内,减少进入到雨水箱内的污染物,改善了雨水箱收集的雨水的水质,提高后续的处理效率。而舍弃箱内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可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进一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连通管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阀,单向阀的进水口靠近中转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使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单向阀的进水口靠近中转箱,则雨水只能从中转箱向舍弃箱内流动,待舍弃箱收集满雨水后,能够防止舍弃箱内的雨水通过连通管进入中转箱,从而进一步减少进入雨水箱内的污染物,提高收集的雨水水质。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中转箱的顶端连通有收集管,收集管与雨水箱连通,收集管与中转箱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与收集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箱内的雨水收集满后,通过收集管溢出,溢出的雨水进入雨水箱收集回收利用,在收集管与中转箱之间设置第一过滤网,能够防止较大的杂质堵塞收集管,同时能够减少进入雨水箱内的杂质,进一步提高雨水箱内收集雨水的水质。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雨水箱的顶端连通有溢流管,溢流管连通有集水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量较大时,雨水箱内收集满雨水后,雨水通过溢流管流入集水池内存储,因此,能够尽可能多的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雨水管的顶端连通有集雨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雨箱的开口大于雨水管的开口,通过集雨箱能够使房顶上更多的雨水流入雨水管内,从而提高雨水的收集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中转箱与连通管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与连通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网过滤雨水中较大的杂质,防止较大的杂质进入舍弃箱内,从而降低排水管被堵塞的情况,提高排水时的顺畅性。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中转箱上开设有清理口,清理口上可拆卸连接有遮挡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遮挡塞,通过清理口对中转箱内过滤的杂质及时清理,降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被堵塞的情况,提高雨水流动的顺畅性,从而提高雨水收集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雨水箱上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延伸至墙壁内侧,出水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水管将雨水箱内收集的雨水通入室内,便于将收集的雨水应用于擦地板、擦玻璃、冲马桶等卫生清扫方面,使用方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中转箱和雨水舍弃装置,在下雨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较多,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通过中转箱进入舍弃箱内,待舍弃箱内收集满后,污染物较少的雨水沿中转箱上升蔓延,并进入雨水箱内,使雨水箱内收集水质较好的雨水,提高收集的雨水的水质;而舍弃箱内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可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进一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单向阀只能使雨水通过连通管流入舍弃箱,而无法使舍弃箱内的雨水箱向中转箱流动,从而进一步减少进入雨水箱内的污染物,提高收集的雨水水质;
3、第一过滤网能够防止较大的杂质堵塞收集管,同时能够减少进入雨水箱内的杂质,进一步提高雨水箱内收集的雨水的质;
4、通过出水管将雨水箱内收集的雨水通入室内,便于将收集的雨水应用于擦地板、擦玻璃、冲马桶等卫生清扫方面,使用方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显示雨水舍弃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旨在显示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旨在显示出水管和水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墙壁;2、雨水箱;21、雨水管;211、集雨箱;22、溢流管;23、集水池;24、出水管;241、水阀;25、支架;3、中转箱;31、收集管;32、第一过滤网;33、清理口;331、遮挡塞;4、雨水舍弃装置;41、连通管;411、单向阀;412、第二过滤网;42、舍弃箱;421、排水管;422、开关阀门;423、支撑架;5、房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结合图1和图2,包括固定于墙壁1外侧的集雨箱211,集雨箱211呈顶部开口状,以收集房顶5的雨水,集雨箱211的底端连通有雨水管21,雨水管21的底端连通有中转箱3,中转箱3的底端连接有雨水舍弃装置4,中转箱3的顶端连通有雨水箱2。下雨初期,雨水从房顶5流入集雨箱211内,再通过雨水管21进入中转箱3,再进入雨水舍弃装置4,避免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进入雨水箱2,提高收集的雨水的水质。
如图2所示,雨水舍弃装置4包括连通管41和舍弃箱42,连通管41竖直设置,连通管41的顶端与中转箱3的底端连通,连通管41的底端与舍弃箱42的顶端连通。连通管41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阀411,单向阀411的进水口位于靠近中转箱3的一端,即雨水只能从中转箱3向舍弃箱42内流动,无法反向流动。结合图3,连通管41与中转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412,第二过滤网412位于连通管41内部与连通管41固定连接,第二过滤网412的顶面与中转箱3内侧的底面齐平。
回看图1,舍弃箱42为立方体箱状结构,舍弃箱4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23,支撑架423与地面固定连接。结合图2,舍弃箱42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421,排水管421上固定连接有开关阀门422,以便于使用舍弃箱42内的雨水。
雨水通过集雨箱211收集后进入雨水管21,通过雨水管21进入中转箱3,进入中转箱3内的雨水经过第二过滤网412对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后进入舍弃箱42,舍弃箱42内的雨水装满后,雨水沿中转箱3向上蔓延,从而进入雨水箱2,对水质较好的雨水进行收集。
如图3所示,中转箱3为立方体箱状结构,中转箱3与墙壁1固定连接,中转箱3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的清理口33,以便于清理中转箱3内的杂质,清理口33位于靠近中转箱3底端的位置,清理口33内螺纹连接有与之配合的遮挡塞331。中转箱3的顶端连通有收集管31,收集管31与中转箱3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网32,第一过滤网32位于收集管31内与收集管31的内壁抵接并固定连接。
回看图1,收集管31远离中转箱3的一端与雨水箱2的顶端连通,雨水箱2的顶端低于中转箱3的底端。
如图1所示,雨水箱2为立方体箱状结构,雨水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25,支架25与地面固定连接。雨水箱2箱的顶端连通有溢流管22,溢流管22远离雨水箱2的一端连通有集水池23,集水池23的顶端低于雨水箱2的底端。
如图4所示,雨水箱2的侧壁上连通有出水管24,出水管24位于靠近雨水箱2底端的位置,出水管24穿过墙壁1后固定连接有水阀241,以控制水流的大小以及开关。
舍弃箱42内装满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后,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大部分进入舍弃箱42;之后,进入中转箱3内的雨水不再向舍弃箱42内流动,而是向上蔓延,并通过收集管31溢流进入雨水箱2内,对雨水进行收集,使水质较好的雨水进入雨水箱2内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下雨时,集雨箱211收集房顶5上的雨水,然后雨水经过雨水管21进入中转箱3,然后通过连通管41进入舍弃箱42,对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进行单独收集,避免影响收集雨水的整体水质;待舍弃箱42内装满雨水后,中转箱3内的雨水上下蔓延,并通过收集管31进入雨水箱2收集,从而实现将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和后期水质较好的雨水分别收集,提高雨水箱2内收集的雨水的水质;最后,通过出水管24取用雨水箱2内的雨水,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墙壁(1)外侧的雨水箱(2),雨水箱(2)连通有雨水管(21),雨水管(21)的顶端延伸至房顶(5),其特征在于:雨水管(21)和雨水箱(2)之间设有中转箱(3),中装箱的顶端与雨水箱(2)连通,中转箱(3)的底端连通有雨水舍弃装置(4),雨水舍弃装置(4)包括连通管(41)和舍弃箱(42),连通管(41)的一端与中转箱(3)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舍弃箱(42)连通,舍弃箱(42)的底部开设有排水管(421),排水管(421)上设有开关阀门(4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管(41)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阀(411),单向阀(411)的进水口靠近中转箱(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中转箱(3)的顶端连通有收集管(31),收集管(31)与雨水箱(2)连通,收集管(31)与中转箱(3)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网(32),第一过滤网(32)与收集管(3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箱(2)的顶端连通有溢流管(22),溢流管(22)连通有集水池(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管(21)的顶端连通有集雨箱(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中转箱(3)与连通管(41)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412),第二过滤网(412)与连通管(4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中转箱(3)上开设有清理口(33),清理口(33)上可拆卸连接有遮挡塞(3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箱(2)上连通有出水管(24),出水管(24)延伸至墙壁(1)内侧,出水管(2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水阀(241)。
CN201921983731.7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Active CN211037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3731.7U CN211037137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3731.7U CN211037137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7137U true CN211037137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3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3731.7U Active CN211037137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7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84757U (zh)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104631609A (zh) 无动力雨水弃流截污装置
CN211037583U (zh) 一种模块化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1817483U (zh) 一种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水斗
CN207063122U (zh) 一种楼宇雨污分流器
CN107059989A (zh)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7211551U (zh) 一种自动弃流的雨水收集落水管
CN206616616U (zh)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CN107246062B (zh) 一种杠杆式初雨自动弃流装置
CN211037137U (zh)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CN208733721U (zh) 一种建筑雨水收集装置
CN201835317U (zh) 集雨器
CN204456413U (zh) 无动力雨水弃流截污装置
CN211523355U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15053730U (zh) 一种雨水处理装置
CN214246020U (zh) 一种带滤网的截污型雨水口
CN209537243U (zh) 一种雨污水收集处理设备
CN209556104U (zh) 雨水回收系统
CN207211313U (zh) 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
CN219219205U (zh) 一种排水管顶端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08618485U (zh) 一种基于灰水的冲厕系统
CN219863721U (zh) 一种建筑雨水收集装置
CN212582864U (zh) 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装置
CN215562975U (zh) 雨水收集装置
CN209817039U (zh) 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