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2397U - 便携式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2397U
CN220732397U CN202322395967.1U CN202322395967U CN220732397U CN 220732397 U CN220732397 U CN 220732397U CN 202322395967 U CN202322395967 U CN 202322395967U CN 220732397 U CN220732397 U CN 220732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ower supply
charging
charger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59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dmix Innovativ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dmix Innovativ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dmix Innovativ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dmix Innovativ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59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2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2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2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充电器,充电器包括收纳槽和充电插脚,使用状态下充电插脚伸出至收纳槽的外部,非使用状态下充电插脚回收至收纳槽内;可充电电源,可充电电源一体设置于充电器上,且与充电器电性连接,可充电电源设有插槽;以及充电线,充电线包括线尾端和线插头,线尾端设置于可充电电源上,且与可充电电源电性连接,线插头可插接固定于插槽内或从插槽内抽拔出来,且当线插头插接固定于插槽内时,充电线形成为提手结构。用户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匹配的充电器和充电线,大大提升使用效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且借助充电线形成的提手结构,也能够保证携带过程中避免便携式移动电源发生松脱掉落。

Description

便携式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现如今,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各种场合中,为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学习效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然而受限于产品体积、技术瓶颈等限制,电子产品不得不面对续航焦虑的问题。而可充电电源(又名充电宝)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升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体验。
然而,目前的绝大多数可充电电源都配置有相应的充电线和充电器,当需要为电子产品充电或者可充电电源自己需要充电时,人们将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匹配的充电线和充电器,存在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使用体验,甚至充电线或充电器丢失而造成可充电电源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此外,可充电电源还存在不便于携带,使用过程中容易滑脱掉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影响使用体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其包括:
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收纳槽和充电插脚,使用状态下所述充电插脚伸出至所述收纳槽的外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充电插脚回收至所述收纳槽内;
可充电电源,所述可充电电源一体设置于所述充电器上,且与所述充电器电性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源设有插槽;以及
充电线,所述充电线包括线尾端和线插头,所述线尾端设置于所述可充电电源上,且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线插头可插接固定于所述插槽内或从所述插槽内抽拔出来,且当所述线插头插接固定于所述插槽内时,所述充电线形成为提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移动电源还包括线扣,所述充电线还包括与所述线尾端直接连接的第一线段,以及与所述线插头直接连接的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弧形线段间接连接;
所述线扣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或使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扣包括相连接的线扣座和线卡体,所述线扣座与所述线卡体的其中之一设置于所述第一线段上,所述线扣座与所述线卡体的其中另一与所述第二线段可分离的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尾端通过一体成型的SR工艺固定在所述可充电电源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充电电源包括电源主体及设置于所述电源主体上的凸包,所述插槽形成于所述凸包上,所述线尾端装设在所述凸包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插头包括相连接的插座体和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可分离的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座体的端面与所述凸包的顶面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充电器主体,所述收纳槽形成于所述充电器主体远离所述可充电电源的端面上,所述充电插脚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上,以通过旋转方式伸出至所述收纳槽的外部或回收至所述收纳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充电器主体上并布置于所述充电插脚的侧面,所述弹片与所述充电插脚接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设有限位导槽,所述限位导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充电插脚所在的旋转平面平行,所述充电插脚的侧面凸设有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限位导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包括相连接的安装部和导向部,所述安装部固设于所述充电器主体上,所述导向部朝背离所述充电器主体的方向弯折,所述限位导槽形成于所述导向部上,且所述限位导槽靠近所述安装部一端的槽底凸设有限位卡凸,所述充电插脚转动伸出至所述收纳槽的外部时,所述接触臂与所述限位卡凸卡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充电器、可充电电源和充电线组装构成一体式结构,非使用状态下,充电插脚回收于收纳槽内,可避免占用过多空间,利于便携式移动电源的小型化,方便存储,且此时线插头插接固定在插槽内,使得线尾端和线插头两端同时被固定,充电线形成为提手结构,便于便携式移动电源携带;当需要使用便携式移动电源为用电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和/或便携式移动电源需要为自己续充电能时,将充电插脚从收纳槽内伸出即可与外部电源插座插接实现充电目的,将线插头从插槽内抽拔出来,插入用电设备的接口,即可为用电设备充电,使得用户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匹配的充电器和充电线,大大提升使用效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且借助充电线形成的提手结构,也能够保证携带过程中避免便携式移动电源发生松脱掉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中中便携式移动电源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仰视结构图;
图4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充电插脚处于回收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充电插脚处于伸展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便携式移动电源;10、充电器;11、收纳槽;12、充电插脚;121、接触臂;13、充电器主体;14、弹片;141、限位导槽;142、安装部;143、导向部;144、限位卡凸;20、可充电电源;21、插槽;22、电源主体;23、凸包;30、充电线;31、线尾端;32、线插头;321、插座体;322、插头本体;33、第一线段;34、第二线段;35、弧形线段;40、线扣;41、线扣座;42、线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至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100,包括充电器10、可充电电源20和充电线30。可充电电源20一体设置于充电器10上,且与充电器10电性连接,充电线30包括线尾端31和线插头32,线尾端31设置于可充电电源20上,且与可充电电源20电性连接。
也即,本实施例中充电器10、可充电电源20和充电线30形成为一体式结构,可理解的三者为不可拆卸结构。当然了,其它实施例中三者也可以是可拆卸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设计。
充电器10用于与外部电源插座连接,以获取电能,进而将电能传输至可充电电源20内进行存储,进而通过充电线30与用电设备连接,便可实现可充电电源20为用电设备充电的目的。
请参阅图1至图3,具体地,充电器10包括收纳槽11和充电插脚12,使用状态下充电插脚12伸出至收纳槽11的外部,非使用状态下充电插脚12回收至收纳槽11内;可充电电源20设有插槽21;线插头32可插接固定于插槽21内或从插槽21内抽拔出来,且当线插头32插接固定于插槽21内时,充电线30形成为提手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移动电源100,充电器10、可充电电源20和充电线30组装构成一体式结构,非使用状态下,充电插脚12回收于收纳槽11内,可避免占用过多空间,利于便携式移动电源100的小型化,方便存储,且此时线插头32插接固定在插槽21内,使得线尾端31和线插头32两端同时被固定,充电线30形成为提手结构,便于便携式移动电源100携带;当需要使用便携式移动电源100为用电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和/或便携式移动电源100需要为自己续充电能时,将充电插脚12从收纳槽11内伸出即可与外部电源插座插接实现充电目的,将线插头32从插槽21内抽拔出来,插入用电设备的接口,即可为用电设备充电,使得用户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匹配的充电器10和充电线30,大大提升使用效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且借助充电线30形成的提手结构,也能够保证携带过程中避免便携式移动电源100发生松脱掉落。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便携式移动电源100还包括线扣40,充电线30还包括与线尾端31直接连接的第一线段33,以及与线插头32直接连接的第二线段34,第一线段33与第二线段34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弧形线段35间接连接;线扣40用于连接固定第一线段33和第二线段34或使第一线段33与第二线段34分离。
非使用状态下,线扣40通过将第一线段33与第二线段34扣接,使得充电线30能保持提手结构的形态而不会随意发生松动,从而保证使用提手结构携带便携式移动电源100安全可靠。
具体而言,线扣40包括相连接的线扣座41和线卡体42,线扣座41与线卡体42的其中之一设置于第一线段33上,线扣座41与线卡体42的其中另一与第二线段34可分离的卡接。
当需要固定充电线30以保持提手结构时,将线卡体42与第一线段33或第二线段34卡扣固定即可,当需要使用充电线30为用电设备充电时,向线卡体42的卡槽槽口外部挤推第一线段33或第二线段34,即可使第一线段33或第二线段34分离,与此同时线插头32的也同步从插槽21内抽出,方便与用电设备的接口连接充电,且方便进行单手操作,更有助于提升使用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实施例中线扣40也可以采用磁扣、粘接扣等固定部件进行替换。例如,磁扣包括第一磁性扣和第二磁性扣,第一磁性扣和第二磁性扣分别安装在第一线段33和第二线段34上,需要收纳固定充电线30时,将第一磁性扣与第二磁性扣磁吸扣接,需要使用充电线30为用电设备充电时,分离第一磁性扣与第二磁性扣即可。
实际使用中,充电线30为频繁受拉扯力的部件,且拉扯力主要集中于线尾端31,因此为了避免线尾端31受力而发生断裂,较佳地,线尾端31通过一体成型的SR工艺固定在可充电电源20上。
SR全称(cable)strain relief,指在线的连接地方成型的一个定位扣,用于消除线材的应力,防止线材连接处的芯线断裂。
请参阅图1和图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充电电源20包括电源主体22及设置于电源主体22上的凸包23,插槽21形成于凸包23上,线尾端31装设在凸包23内。
凸包23形成于电源主体22的外部,且与充电线30的线尾端31和线插头32组装配合,从而能避免线尾端31和线插头32占用电源主体22的内部空间,电源主体22内部可安装更大体积和容量的电芯,从而有助于提升可充电电源20的储能容量。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线插头32包括相连接的插座体321和插头本体322,插头本体322可分离的插接于插槽21内,插座体321的端面与凸包23的顶面定位配合。插头本体322为直接与用电设备的接口插接以实现充电的关键部件,因此在非使用状态下将其插入插槽21内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与此同时插座体321的端面与凸包23的顶面定位配合,能保证插头本体322于插槽21内插装到位,同时用于承受外部冲击力,避免插头本体322受挤压损坏。
可选地,插头本体322可以是Lighting、Type-C、MicroUsb等其中的任意一种。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器10还包括充电器主体13,收纳槽11形成于充电器主体13远离可充电电源20的端面上,充电插脚12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充电器主体13上,以通过旋转方式伸出至收纳槽11的外部或回收至收纳槽11内。
因而充电插脚12能通过转轴为转动支点,以旋转的方式回收或伸出收纳槽11,切换操作方式简单,对操作空间要求低,使用可靠性高。
有必要说明的是,充电插头的长度应当大于收纳槽11的长度,当充电插头回收于收纳槽11内时,充电插脚12的端部伸出至收纳槽11的外部,从而方便用户拨动充电插脚12,以便使其伸出收纳槽11。
请参阅图5和图6,此外,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器10还包括弹片14,弹片14设置于充电器主体13上并布置于充电插脚12的侧面,弹片14与充电插脚12接触配合。弹片14用于对充电插脚12施加弹性压力,以实现对充电插脚12预紧,保证充电插脚12不论是回收于收纳槽11内,还是伸展至收纳槽11外时,都能保证两个位置下位姿稳定可靠。
具体而言,弹片14设有限位导槽141,限位导槽141的长度方向与充电插脚12所在的旋转平面平行,充电插脚12的侧面凸设有接触臂121,接触臂121可滑动的设置于限位导槽141内。
接触臂121沿着限位导槽141滑动,限位导槽141对充电插脚12起到限位及转动导向的作用,以提高充电插脚12旋转过程中更加稳定可靠。
请参阅图5和图6,进一步地,弹片14包括相连接的安装部142和导向部143,安装部142固设于充电器主体13上,导向部143朝背离充电器主体13的方向弯折,限位导槽141形成于导向部143上,且限位导槽141靠近安装部142一端的槽底凸设有限位卡凸144,充电插脚12转动伸出至收纳槽11的外部时,接触臂121与限位卡凸144卡接。
当充电插脚12转动伸出至收纳槽11的外部时,接触臂121与限位卡凸144正好卡接固定,从而能对充电插脚12形成定位效果,保证充电插脚12与外部电源插座对插时以及插接后连接可靠。而在充电插脚12转动回收至收纳槽11的过程中,导向部143上的限位导槽141对对接触臂121形成滑动导向,保证充电插脚12转动稳定,且同时对接触臂121施加一定大小的弹性力而形成阻尼效果,增加充电插脚12转动操作的手感,同时保证充电插脚12回收至收纳槽11内后不会自动脱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收纳槽和充电插脚,使用状态下所述充电插脚伸出至所述收纳槽的外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充电插脚回收至所述收纳槽内;
可充电电源,所述可充电电源一体设置于所述充电器上,且与所述充电器电性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源设有插槽;以及
充电线,所述充电线包括线尾端和线插头,所述线尾端设置于所述可充电电源上,且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线插头可插接固定于所述插槽内或从所述插槽内抽拔出来,且当所述线插头插接固定于所述插槽内时,所述充电线形成为提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移动电源还包括线扣,所述充电线还包括与所述线尾端直接连接的第一线段,以及与所述线插头直接连接的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弧形线段间接连接;
所述线扣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或使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扣包括相连接的线扣座和线卡体,所述线扣座与所述线卡体的其中之一设置于所述第一线段上,所述线扣座与所述线卡体的其中另一与所述第二线段可分离的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尾端通过一体成型的SR工艺固定在所述可充电电源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源包括电源主体及设置于所述电源主体上的凸包,所述插槽形成于所述凸包上,所述线尾端装设在所述凸包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插头包括相连接的插座体和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可分离的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座体的端面与所述凸包的顶面定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充电器主体,所述收纳槽形成于所述充电器主体远离所述可充电电源的端面上,所述充电插脚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上,以通过旋转方式伸出至所述收纳槽的外部或回收至所述收纳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充电器主体上并布置于所述充电插脚的侧面,所述弹片与所述充电插脚接触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设有限位导槽,所述限位导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充电插脚所在的旋转平面平行,所述充电插脚的侧面凸设有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限位导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相连接的安装部和导向部,所述安装部固设于所述充电器主体上,所述导向部朝背离所述充电器主体的方向弯折,所述限位导槽形成于所述导向部上,且所述限位导槽靠近所述安装部一端的槽底凸设有限位卡凸,所述充电插脚转动伸出至所述收纳槽的外部时,所述接触臂与所述限位卡凸卡接。
CN202322395967.1U 2023-09-04 2023-09-04 便携式移动电源 Active CN220732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5967.1U CN220732397U (zh) 2023-09-04 2023-09-04 便携式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5967.1U CN220732397U (zh) 2023-09-04 2023-09-04 便携式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2397U true CN220732397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8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5967.1U Active CN220732397U (zh) 2023-09-04 2023-09-04 便携式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2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5260B2 (en) Mobile device charger
US7755323B2 (en) Portable power supply module with automatic winding mechanism
US20150311733A1 (en) Smart phone and/or consumer electronics device charger system
US20140253038A1 (en) Mobile devices and cases with built-in power supplies
WO2019015508A1 (zh) 一种锂电池及充电宝
CN116488314B (zh) 一种用于3c数码设备的智能充电器
CN105874669A (zh) 对电子设备充电的可收回线缆卷盘
US6604951B2 (en) Adapting head having a charging mechanism
CN220732397U (zh) 便携式移动电源
US7910235B2 (en) Self-charging lithium battery
CN203339748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112072736B (zh) 一种基于氮化镓的迷你快充
CN213185579U (zh) 一种方便悬挂式充电宝
CN212257903U (zh) 一种移动电源数据线收纳装置
KR10166884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충전 콘센트
CN220364186U (zh) 多功能数据线收卷装置
CN113629794B (zh) 一种智能热敏充电装置
CN210053229U (zh) 一种便于固定手机的无线式移动电源
CN220234227U (zh) 一种一体化直流电源
CN220155904U (zh) 一种旅行便携式插座
CN212991502U (zh)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手机充电电源适配器
CN218449513U (zh) 一种腕带式移动电源
CN216391582U (zh) 一种可延伸扩展使用的电源
CN209748217U (zh) 一种手提充电宝
CN219286762U (zh) 一种手机反向otg取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