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0577U - 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0577U
CN220730577U CN202322267565.3U CN202322267565U CN220730577U CN 220730577 U CN220730577 U CN 220730577U CN 202322267565 U CN202322267565 U CN 202322267565U CN 220730577 U CN220730577 U CN 220730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opening
axis
radi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75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宏彰
藤井悠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pla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npla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plas Corp filed Critical Enpla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0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0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ens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发光装置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束控制部件。光束控制部件具有作为凹部的内表面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凹部的开口部包含第一长轴和第一短轴。在俯视时,出射面的外缘包含第二短轴和第二长轴。在通过第一长轴的两端及第一短轴的两端的虚拟椭圆中,在将长半径设为IL,将长半径的一个端部处的曲率半径设为RL,将沿着短半径的方向上的发光元件的长度设为a,将短半径设为IS时,满足(RL/IL)<0.8及0.7≤(a/RL),或满足(RL/IL)<0.8及0.4≤(a/IS)<2.0。在开口部的除了第一长轴的两端部及第一短轴的两端部的区域中存在配置于比虚拟椭圆更靠光轴侧的位置的区域。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等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中,有时使用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源。近年来,开始使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
例如,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具有:基板、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光束控制部件(透镜)以及光漫射部件。发光元件例如是白色发光二极管等发光二极管(LED)。多个发光元件在基板上配置为矩阵状。在各发光元件之上,配置有将从各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沿基板的面方向扩展的光束控制部件。从光束控制部件射出的光被光漫射部件漫射,呈面状地照射被照射部件(例如,液晶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面光源,该面光源具备:包括光源及透镜的发光装置;以及使从发光装置射出的光漫射并使其辐射的漫射板。透镜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入射面的俯视形状和出射面的俯视形状均为椭圆形状。在俯视时,入射面的长轴以与出射面的长轴垂直的方式配置。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发光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在俯视时位于出射面的长轴的延长线上的区域产生亮部,且在该亮部周围产生暗部,从而产生辉度不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14608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辉度不均的发光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发光装置的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是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所述光束控制部件以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相交的方式配置,且用于对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所述发光装置中,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入射面,是在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背面侧开口的凹部的内表面,且用于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以及出射面,配置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正面侧,且用于使由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向外部射出,所述凹部的开口部包含:沿着与所述光轴垂直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短轴;以及沿着与所述光轴及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第一长轴,在俯视时,所述出射面的外缘包含: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长轴;以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短轴,在通过所述第一长轴的两端及所述第一短轴的两端的虚拟椭圆中,在将长半径设为IL,将所述长半径的一个端部处的曲率半径设为RL,将沿着短半径的方向上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长度设为a,将所述短半径设为IS时,所述发光装置同时满足下式(1)及下式(2)或同时满足下式(1)及下式(3),并且,在所述开口部的除了所述第一长轴的两端部及所述第一短轴的两端部以外的区域中,存在配置于比所述虚拟椭圆更靠所述光轴侧的位置的区域,
(RL/IL)<0.8···式(1)
0.7≤(a/RL)···式(2)
0.4≤(a/IS)<2.0···式(3)。
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可选地,所述开口部的除了所述第一长轴的两端部及所述第一短轴的两端部以外的区域配置于比所述虚拟椭圆更靠所述光轴侧的位置。
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可选地,在所述开口部的外缘中,当将连接所述开口部的中心和所述开口部的外缘上的任意的点A的直线与所述第一长轴所成的角度设为θA时,在80°≤θA≤90°的范围内存在所述点A处的曲率半径为所述直线与所述虚拟椭圆的交点处的曲率半径的2/3以下的区域。
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可选地,在所述开口部的外缘中,当将连接所述开口部的中心和所述开口部的外缘上的任意的点B的直线与所述第一长轴所成的角度设为θB时,在30°≤θB≤60°的范围内的所述点B处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直线与所述虚拟椭圆的交点处的曲率半径。
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可选地,所述开口部为二重旋转对称,所述出射面的外缘为椭圆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具有:多个上述的发光装置;基板,对多个所述发光装置进行支撑;以及光漫射部件,使从所述发光装置射出的光漫射并透射,在将所述基板与所述光漫射板之间的距离设为H,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装置之间的距离设为Px,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装置之间的距离设为Py时,所述基板与所述光漫射板之间的距离H为30mm以下,并且,所述面光源装置满足H/Px≥0.1及Px/Py≥2。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的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部件,被照射从所述面光源装置射出的光。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能够抑制被射出的光的辉度不均。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的剖视图;
图4A~图4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5是说明开口部与发光元件的形状及大小的关系的图;
图6A~图6F是说明发光装置中的辉度分布的图;
图7A~图7F是说明发光装置中的辉度分布的图;
图8A~图8F是说明发光装置中的辉度分布的图;
图9A~图9C是表示虚拟椭圆与凹部的开口部的形状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0A~图10C是表示虚拟椭圆与凹部的开口部的形状的关系的曲线图;以及
图11是说明发光装置中的辉度分布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面光源装置;
100’:显示装置;
107:显示部件(被照射部件);
110:壳体;
111:底板;
112:顶板;
120:发光装置;
121:基板;
122:发光元件;
123:光束控制部件;
130:光漫射部件;
141:入射面;
142:出射面;
142a:第一出射面;
142b:第二出射面;
143:凸缘部;
143a:浇口痕迹;
144:支脚部;
145:凹部;
146:背面;
147:标记;
147a:凸部;
147b:外侧面;
148: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代表例,对适合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等的面光源装置进行说明。
(面光源装置及发光装置的结构)
图1A~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100的结构的图。图1A是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100的俯视图,图1B是主视图。图2是以图1B所示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3是面光源装置10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光束控制部件123的凹部145的第一短轴L1a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X方向)D1,将沿着凹部145的第一长轴L1b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Y方向)D2,将与第一方向(X方向)D1及第二方向(Y方向)D2垂直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Z方向)D3。应予说明,第三方向D3是沿着发光元件122的光轴OA及光束控制部件123的中心轴CA的方向。
如图1A、图1B、图2及图3所示,面光源装置100具有壳体110、多个发光装置120以及光漫射部件130。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等。另外,如图1B所示,面光源装置100通过与液晶面板等显示部件(被照射部件)107(图1B中以虚线表示)组合,还能够用作显示装置100’。
多个发光装置120在壳体110的底板111上配置成矩阵状或配置成一列。底板111的内表面作为漫反射面发挥功能。另外,在壳体110的顶板112上设置有开口部。光漫射部件130以覆盖该开口部的方式配置,作为发光面发挥功能。不特别地限定发光面的大小,例如可设为约400mm×约700mm。
将多个发光装置120配置成矩阵状的情况下的第一方向D1上的发光装置120的中心间距离(间距)Px、和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第二方向D2上的发光装置120的中心间距离(间距)Py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上的发光装置120的间距Px、与第二方向D2上的发光装置120的间距Py不同。第一方向D1上的发光装置120的中心间距离(间距)Px优选为10mm以上。第二方向D2上的发光装置120的中心间距离(间距)Py优选为20mm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上的发光装置120的间距Px比第二方向D2上的发光装置120的间距Py短。如这样,在第一方向D1上的间距Px与第二方向D2上的间距Py不同的情况下,被发光装置120照射的光漫射部件130的形状优选为大致椭圆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被照射区域的椭圆的长径沿着第一方向D1。
多个发光装置120分别固定在壳体110的底板111上的规定位置。如图2所示,多个发光装置120具有发光元件122、光束控制部件123。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装置120配置于基板121。
基板121是对多个发光装置120(发光元件122及光束控制部件123)进行支撑的板状的部件,通过电气配线等对各发光装置120供给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装置120具有长边沿着第二方向D2的长方形形状且配置于基板121。另外,多个发光装置120以使第一长轴L1b沿着第二方向D2的方式配置。
发光元件122是面光源装置100的光源,配置在基板121上。发光元件122例如是白色发光二极管等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元件122的发光面的形状优选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122的发光面的形状是正方形。根据光束控制部件123的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大小和曲率等,来适当设定发光元件122的发光面的大小。发光元件122的发光面的一边的长度在0.1mm~2.0mm的范围内。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122的一边的长度与发光面的一边的长度基本相同。发光元件122的光轴OA与光束控制部件123的中心轴CA重合。“发光元件的光轴OA”是指,来自发光元件122的立体的出射光束的中心的光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122的光轴OA通过发光面的中心。
光束控制部件123是透镜,固定于基板121上。光束控制部件123控制从发光元件122射出的光的配光,使该光的行进方向在基板121的面方向上扩展。光束控制部件123以使其中心轴CA与发光元件122的光轴OA重合的方式,配置于发光元件122之上(参照图3)。应予说明,“光束控制部件123的中心轴CA”是指,通过出射面142的旋转中心的直线。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123由于是呈旋转对称(二重对称)的,所以光束控制部件123的中心轴CA与第一方向D1上的光束控制部件123的中点重合,且与第二方向D2上的光束控制部件123的中点重合。
可通过一体成型来形成光束控制部件123。对于光束控制部件123的材料,只要是能够使所希望的波长的光通过的材料即可。例如,光束控制部件123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EP)、硅树脂等透光性树脂、或玻璃。关于光束控制部件123的详细结构、以及发光元件122与光束控制部件123之间的关系,将在后面描述。
光漫射部件130是具有光漫射性的板状的部件,使来自发光装置120的出射光漫射并透射。光漫射部件130在多个发光装置120之上隔着空气层而与基板121大致平行地配置。通常,光漫射部件130的大小与液晶面板等被照射部件几乎相同。例如,光漫射部件130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树脂(MS)等透光性树脂形成。为了对光漫射部件130赋予光漫射性,在光漫射部件130的表面形成有细微的凹凸,或在光漫射部件130的内部分散有珠粒等光漫射子。对于基板121与光漫射部件130之间的距离、以及发光装置120(光束控制部件123)与光漫射部件130之间的距离,不特别地进行限定。基板121与光漫射部件130之间的距离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在5mm~30mm的范围内。发光装置120(光束控制部件123)与光漫射部件130之间的距离优选在1mm~26mm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中,从各发光元件122射出的光被光束控制部件123扩展以对光漫射部件130的宽范围进行照射。从各光束控制部件123射出的光进一步被光漫射部件130漫射。其结果为,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能够对面状的被照射部件(例如液晶面板)均匀地进行照射。
(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
图4A~图4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123的结构的图。图4A是光束控制部件123的俯视图,图4B是主视图,图4C是仰视图。
如图4A~图4C所示,光束控制部件123具有入射面141、出射面142、凸缘部143以及支脚部144。
入射面141是以与光束控制部件123的中心轴CA相交的方式配置于背面侧的中央部的凹部145的内表面。入射面141对从发光元件122射出的光中的大部分的光,控制该光的行进方向,并且使其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123的内部。凹部145的开口部148包含:沿着与中心轴CA(光轴OA)垂直的第一方向D1的第一短轴L1a;以及沿着与中心轴CA(光轴OA)及第一方向D1垂直的第二方向D2的第一长轴L1b(参照图5)。在凹部145的开口部148中,通过中心的直线中的最长的直线是第一长轴L1b,最短的直线是第一短轴L1a,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123中,第一长轴L1b与第一短轴L1a必定正交。开口部148的除了第一长轴L1b的两端部及第一短轴L1a的两端部以外的区域中,存在配置于比通过第一短轴L1a的两端及第一长轴L1b的两端的虚拟椭圆更靠光轴OA侧的位置的区域。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148的除了第一长轴L1b的两端部及第一短轴L1a的两端部以外的区域配置于比虚拟椭圆更靠光轴OA侧的位置。应予说明,在图5中,表示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线与虚拟椭圆重叠而看不见,但是,实际上,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形状是比椭圆更稍微接近菱形的形状,该菱形的四个角与虚拟椭圆重叠,但是,除此以外的区域配置于比虚拟椭圆更靠内侧的位置。另外,在凹部145中,不仅凹部145的开口部148,凹部145的任意的高度处的水平剖面的形状都是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形状的相似形状。尤其是,凹部145的开口部148处的相对于中心轴CA的角度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在7°~23°的范围内。优选地,在该范围内,存在配置于比与该虚拟椭圆对应的椭圆更靠光轴OA侧的位置的区域。另外,在与中心轴CA垂直的剖面中,凹部145(入射面141)由曲线构成。在包含中心轴CA的剖面中,入射面141以随着远离中心轴CA而逐渐接近背面146的方式由曲线形成。在包含中心轴CA的剖面中,凹部145(入射面141)由曲线构成。入射面141以中心轴CA为旋转轴旋转对称(二重对称)。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中心轴CA垂直的剖面”也简称作“水平剖面”。将凹部145的开口部148与发光元件122之间的关系,将在后面描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148的形状是大致菱形,因此在第一方向D1上行进的光向第二方向D2扩展。由此,能够抑制在位于第二长轴的延长线上的区域产生亮部。
背面146是位于光束控制部件123的背面侧,且从凹部145的开口缘部沿径向延伸的平面。在背面146上,除了凹部145以外,还配置有标记147。
标记147用于确定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中心(重心)。不特别地限定标记147的形状,只要能够发挥上述功能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标记147具有一对凸部147a。凸部147a具有圆弧形状的外侧面147b。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凸部147a的外侧面147b与另一个凸部147a的外侧面147b配置于虚拟圆上。而且,虚拟圆的中心与第一中心轴O1重合。由此,通过求出虚拟圆的中心,能够求出开口部148的中心(重心)。
出射面142配置于光束控制部件123的正面侧(光漫射部件130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出射面142以从凸缘部143突出的方式配置。出射面142对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123内的光,在控制其行进方向的同时,使其向外部射出。出射面142以其中心轴与发光元件122的光轴OA(光束控制部件123的中心轴CA)重合的方式配置。出射面142的外形(水平剖面)为是椭圆形状,具有第二长轴L2a及第二短轴L2b。
出射面142的第二短轴L2b配置为与凹部145的开口部的第一长轴L1b重合,出射面142的第二长轴L2a配置为与凹部145的开口部的第一短轴L1a重合。
出射面142具有:位于以中心轴CA为中心的规定范围内的第一出射面142a;以及在第一出射面142a的周围与第一出射面142a连续地形成的第二出射面142b(参照图4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出射面142a是平面。第二出射面142b是位于第一出射面142a的周围的、凸向正面侧的平滑的曲面。第二出射面142b的形状为椭圆环状的凸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出射面142b的水平剖面的形状为椭圆形状。
凸缘部143将背面146和出射面142连接。凸缘部143可使光束控制部件123的操作变得容易。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凸缘部143的一部分配置有浇口痕迹143a。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束控制部件123具有凸缘部143,但出射面142的外缘不是凸缘部143的外缘。
支脚部144形成用于使从发光元件122放出的热向外部释放的间隙,并且将光束控制部件123在基板121上定位并固定。支脚部144以从背面146呈柱状突出的方式形成。不特别地限定支脚部144的数量,只要能够发挥上述功能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支脚部144的数量是4个。
(凹部的开口部与发光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此,对凹部145的开口部148与发光元件122之间的形状及大小的关系进行说明。在此,对在针对何种发光元件122使用何种光束控制部件123的情况下产生亮部(辉度不均)进行了仿真。图5是说明开口部148和发光元件122的形状及大小的图。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为了便于说明,赋予了与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5所示,设想通过第一短轴L1a的两端及第一长轴L1b的两端的虚拟椭圆。该虚拟椭圆模拟了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形状。将发光元件122的第一方向D1上的长度设为a,将发光元件122的第二方向D2上的长度设为b。在本仿真中,第一方向D1上的发光元件122的长度a与第二方向D2上的发光元件122的长度b不一定一致。将虚拟椭圆上的长半径(开口部148的中心O(重心)与第一长轴L1b的一个端部之间的距离)设为IL,将短半径(开口部的中心O(重心)与第一短轴L1a的一个端部之间的距离)设为IS。将第一长轴L1b的一个端部处的曲率半径设为RL,将第一短轴L1a的一个端部处的曲率半径设为RS。
表1示出各发光装置中所使用的发光元件122的大小、模拟了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形状的虚拟椭圆的大小、和虚拟椭圆的曲率半径。
表1
表2示出各发光装置中的发光元件/凹部形状、发光元件/曲率半径、和曲率半径/凹部形状。
表2
接着,对从发光装置A~J射出的光在光漫射部件130中的辉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应予说明,基板121与光漫射部件130之间的距离为20mm,光束控制部件123与光漫射部件130之间的距离为16mm。应予说明,在实际的面光源装置中,基板121与光漫射部件130之间的距离为25mm左右,光束控制部件123与光漫射部件130之间的距离为21mm左右。图6A~图6F、图7A~图7D及图8A~图8F示出发光装置B~J与凹部的开口部的关系、和各发光装置B~G的辉度分布相对于发光装置A的辉度分布的变化量。
图6A示意性地示出发光装置B中的发光元件122及光束控制部件的配置,图6B示出发光装置B的辉度分布,图6C示意性地示出发光装置C中的发光元件122及光束控制部件的配置,图6D示出发光装置C的辉度分布,图6E示意性地示出发光装置D中的发光元件122及光束控制部件的配置,图6F示出发光装置D的辉度分布。图7A示意性地示出发光装置E中的发光元件122及光束控制部件的配置,图7B示出发光装置E的辉度分布,图7C示意性地示出发光装置F中的发光元件122及光束控制部件的配置,图7D示出发光装置F的辉度分布,图7E示意性地示出发光装置G中的发光元件122及光束控制部件的配置,图7F示出发光装置G的辉度分布。图8A示意性地示出发光装置H中的发光元件122及光束控制部件的配置,图8B示出发光装置H的辉度分布,图8C示意性地示出发光装置I中的发光元件122及光束控制部件的配置,图8D示出发光装置I的辉度分布,图8E示意性地示出发光装置J中的发光元件122及光束控制部件的配置,图8F示出发光装置J的辉度分布。图6C~图6F、图7A~图7F及图8A~图8F中的白色的区域表示相对于发光装置A的辉度较亮的区域,黑色的区域表示相对于发光装置A的辉度较暗的区域。
如图6B、图6F、图7B、图7D及图8D所示,在发光装置C、E、F、G、J中,在沿着第二长轴L2a(第一短轴L1a)的方向的外侧产生了亮部。
如根据表1、表2、图6A~图6F、图7A~图7D、图8A~图8F可得出,可知,在发光装置120同时满足下式(1)及下式(2),或者同时满足下式(1)及下式(3)的情况下,在沿着第二长轴L2a(第一短轴L1a)的方向的外侧产生亮部。
式(1):(RL/IL)<0.8
式(2):0.7≤(a/RL)
式(3):0.4≤(a/IS)<2.0
接着,对在沿着第二长轴L2a(第一短轴L1a)的方向的外侧产生了亮部的发光装置所应具备的凹部145的开口部的形状进行说明。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形状,关于第一长轴L1b线对称,且关于第一短轴L1a线对称,因此,在此仅对图5中的右上的区域进行说明。
图9A~图9C及图10A~图10C是表示虚拟椭圆与凹部145的开口部148之间的形状的关系的曲线图。图9A表示在第一短轴L1a方向上的距开口部148的中心的距离、与在第一长轴L1b方向上的距开口部148的中心的距离的关系。图9A的横轴及纵轴表示距开口部148的中心的距离。横轴是第一短轴L1a,纵轴是第一长轴L1b。图9B表示在第一短轴L1a方向上的距开口部148的中心的距离与角度θ之间的关系。在此,角度θ是指将开口部148的中心和开口部148的外缘上的任意的点连结的直线与第一长轴L1b所成的角度。图9B的横轴表示在第一短轴L1a方向上的距开口部148的中心的距离,纵轴表示角度θ。图9C表示在第一短轴L1a方向上的距开口部148的中心的距离与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图9C的横轴表示在第一短轴L1a方向上的距开口部148的中心的距离,纵轴表示曲率半径。图10A表示角度θ和在第一长轴L1b方向上的距开口部148的中心的距离。图10A的横轴表示角度θ,纵轴表示在第一长轴L1b方向上的距开口部148的中心的距离。图10B表示角度θ和与该角度θ对应的凹部145的开口部的外缘部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度之间的关系。图10B的横轴表示角度θ,纵轴表示与角度θ对应的凹部145的开口部的外缘部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度。图10C表示角度θ与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图10C的横轴表示角度θ,纵轴表示曲率半径。图9A~图9C及图10A~图10C中的实线表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结果,图9A~图9C及图10A~图10C中的虚线表示基于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的凹部145相同的第一长轴L1b及第一短轴L1a的正椭圆的结果。
如图9A~图9C及图10A~图10C所示,在开口部148的除了第一长轴L1b的两端部及第一短轴L1a的两端部以外的区域中,存在配置于比虚拟椭圆更靠光轴OA侧的位置的区域。更具体而言,如图9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凹部145的开口部148中,除了第一短轴L1a及第二长轴L1b的两端之外的所有区域都位于比虚拟椭圆更靠中心侧的位置。
另外,在发光装置120的开口部148的外缘中,当将连接开口部148的中心和开口部148的外缘上的任意的点A的直线与第一长轴L1b所成的角度设为θA时,优选地,如图10C所示那样,在80°≤θA≤90°的范围内存在点A处的曲率半径为该直线与虚拟椭圆的交点处的曲率半径的2/3以下的区域。该条件意味着凹部145的开口部的第一短轴L1a的两端部较尖。
进而,在开口部148的外缘中,当将连接开口部148的中心和开口部148的外缘上的任意的点B的直线与第一长轴L1b所成的角度设为θB时,优选地,如图10C所示那样,在30°≤θB≤60°的范围内的点B处的曲率半径大于该直线与虚拟椭圆的交点处的曲率半径。该条件意味着开口部148的外缘在30°≤θB≤60°的范围内,位于比正椭圆更靠开口部148的中心侧的位置。
如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形状为大致菱形,因此,向第一方向D1行进的光以向第二方向D2扩展的方式折射并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123的内部。而且,进一步,该光以向第二方向D2扩展的方式折射并从光束控制部件123射出。由此,能够抑制位于出射面142的长轴的延长线上的区域所产生的辉度不均。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20中的辉度分布的图。在此,示出使一个发光元件亮灯的情况。如图11所示,可知,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发光装置120中,辉度不均被抑制。更具体而言,在使一个发光元件122亮灯的情况下,以使光漫射部件130上的辉度分布呈X字型的方式对光进行控制。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在使多个发光元件122亮灯的情况下,能够使光漫射部件130上的辉度均匀。
(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20中,由于存在凹部145的开口部148的外缘配置于比虚拟椭圆更靠光轴OA侧的位置的区域,因此能够抑制辉度不均。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例如适合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和一般照明等。

Claims (7)

1.一种发光装置,是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所述光束控制部件以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相交的方式配置,且用于对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所述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具有:
入射面,是在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背面侧开口的凹部的内表面,且用于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以及
出射面,配置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正面侧,且用于使由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向外部射出,
所述凹部的开口部包含:沿着与所述光轴垂直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短轴;以及沿着与所述光轴及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第一长轴,
在俯视时,所述出射面的外缘包含: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长轴;以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短轴,
在通过所述第一长轴的两端及所述第一短轴的两端的虚拟椭圆中,
在将长半径设为IL,
将所述长半径的一个端部处的曲率半径设为RL,
将沿着短半径的方向上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长度设为a,
将所述短半径设为IS时,
所述发光装置同时满足下式(1)及下式(2)或同时满足下式(1)及下式(3),并且,在所述开口部的除了所述第一长轴的两端部及所述第一短轴的两端部以外的区域中,存在配置于比所述虚拟椭圆更靠所述光轴侧的位置的区域,
(RL/IL)<0.8···式(1)
0.7≤(a/RL)···式(2)
0.4≤(a/IS)<2.0···式(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的除了所述第一长轴的两端部及所述第一短轴的两端部以外的区域配置于比所述虚拟椭圆更靠所述光轴侧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外缘中,当将连接所述开口部的中心和所述开口部的外缘上的任意的点A的直线与所述第一长轴所成的角度设为θA时,在80°≤θA≤90°的范围内存在所述点A处的曲率半径为所述直线与所述虚拟椭圆的交点处的曲率半径的2/3以下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外缘中,当将连接所述开口部的中心和所述开口部的外缘上的任意的点B的直线与所述第一长轴所成的角度设为θB时,在30°≤θB≤60°的范围内的所述点B处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直线与所述虚拟椭圆的交点处的曲率半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为二重旋转对称,
所述出射面的外缘为椭圆形状。
6.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是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基板,对多个所述发光装置进行支撑;以及
光漫射部件,使从多个所述发光装置射出的光漫射并透射,
在将所述基板与所述光漫射部件之间的距离设为H,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装置之间的距离设为Px,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装置之间的距离设为Py时,
所述基板与所述光漫射部件之间的距离H为30mm以下,
并且,所述面光源装置满足H/Px≥0.1及Px/Py≥2。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光源装置;以及
显示部件,被照射从所述面光源装置射出的光。
CN202322267565.3U 2022-09-02 2023-08-22 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73057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40247 2022-09-02
JP2022140247A JP2024035654A (ja) 2022-09-02 2022-09-02 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0577U true CN220730577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194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7565.3U Active CN220730577U (zh) 2022-09-02 2023-08-22 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35654A (zh)
CN (1) CN22073057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35654A (ja) 2024-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227410A (ja) 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光束制御部材
JP2014063718A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0537054B (zh) 光束控制部件、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JP6310285B2 (ja) 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10634296B2 (en) Luminous flux control member, light-emitting device,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7183077A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光束制御部材
CN110291327B (zh) 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JP7011425B2 (ja) 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220730577U (zh) 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JP6448999B2 (ja) 反射部材および当該反射部材を有する面光源装置
CN112859433B (zh) 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WO2019044968A1 (ja) 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983116B2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757264B2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820768B2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11579488B2 (en) Light flux controlling member, light emitting devic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luminance unevenness of light emitting device
WO2019039366A1 (ja) 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光束制御部材
US11275270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435617B2 (en) Light flux controlling member, light-emitting devic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567365B2 (en) Light flux controlling member, light-emitting devic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397796A1 (en) Light flux controlling member, light-emitting devic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3023939A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5212792A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22111718A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9207818A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