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5578U - 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5578U
CN220725578U CN202322056954.1U CN202322056954U CN220725578U CN 220725578 U CN220725578 U CN 220725578U CN 202322056954 U CN202322056954 U CN 202322056954U CN 220725578 U CN220725578 U CN 220725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hotovoltaic module
sunshade
frame body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69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剑
石丰溢
张松
冯春暖
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569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5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5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5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遮阳装置仅是单纯的遮阳,并未对太阳光进行利用的问题。所述遮阳装置,设置于建筑本体。该遮阳装置包括:光伏组件和框架本体。上述框架本体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第二边框与第一边框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边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边框的高度,第一边框位于第二边框和建筑本体之间。两个第三边框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三边框位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两侧。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两个第三边框围合形成封闭的容纳腔体,光伏组件覆盖容纳腔体,且光伏组件与框架本体所具有的第一承载面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
背景技术
建筑遮阳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防止阳光的照射,以避免围护结构和室内环境过热,调节室内热环境和光环境。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建筑外墙上设置遮阳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遮阳装置仅是单纯的遮阳,并未对太阳光进行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用于在实现遮阳的同时对太阳光进行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遮阳装置,设置于建筑本体。该遮阳装置包括:光伏组件和框架本体。上述框架本体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第二边框与第一边框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边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边框的高度,第一边框位于第二边框和建筑本体之间。两个第三边框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三边框位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两侧。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两个第三边框围合形成封闭的容纳腔体,光伏组件覆盖容纳腔体,且光伏组件与框架本体所具有的第一承载面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装置中,由于遮阳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此时遮阳装置不仅可以为建筑本体遮阳,同时还可以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便于后续使用。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装置在实现遮阳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太阳光的利用。进一步地,当待安装位置的建筑本体所具有的结构件之间的间距较大,但是又无法再增加一个遮阳装置,且光伏组件、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尺寸均是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相对设置的一个或两个第三边框的尺寸,以适应建筑本体所具有的结构件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遮阳装置整体外观一致协调,提升建筑物美观度。例如,可以增大其中一个第三边框的尺寸,以增大遮阳装置整体的尺寸,进而使遮阳装置与待安装位置的建筑本体所具有的结构件之间的间距相匹配。再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边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边框的高度,在实际安装时,若第一边框靠近建筑本体,第二边框远离建筑本体。此时,遮阳装置具有一定的倾角,从而有利液体或灰尘脱离遮阳装置,进而可以实现防积液、防积灰的效果。基于此,可以避免光伏组件破损或金属材质的框架本体被腐蚀,以延长遮阳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减小与入射光线夹角,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边框具有第二承载面,第二边框具有第三承载面,光伏组件粘接于第二承载面和第三承载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述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三边框具有第四承载面,光伏组件粘接于第四承载面;和/或,第三边框具有卡槽,光伏组件通过卡槽与第三边框连接。和/或,第三边框具有压紧件和第四承载面,光伏组件通过压紧件与第四承载面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光伏组件的尺寸较大时,光伏组件通过卡槽与第三边框连接,可以增强框架本体对光伏组件的承载和固定作用,减少或避免光伏组件脱离框架本体的概率,进而提高遮阳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进一步地,上述第三边框与光伏组件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增加了其选择性。基于此,可以使遮阳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框架本体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500毫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数值范围不仅可以避免因框架本体的高度过小导致框架本体与建筑本体的接触面积过小,以避免框架本体与建筑本体的连接强度不够,进而确保遮阳装置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因框架本体的高度过大影响室内人体视觉感观效果,以及增强美观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框架本体的水平宽度大于或等于50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500毫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数值范围不仅可以避免因框架本体的水平宽度过小导致遮阳装置的遮阳效果差,同时还可以避免因框架本体的水平宽度过大影响室内人体视觉感观效果,以及确保室内的采光符合要求。进一步地,上述框架本体的水平宽度可以根据遮阳装置之间的间距、遮阳装置所在地区的纬度、建筑本体本身遮阳率需求或者建筑节能所需遮阳装置发电量等进行综合调整,以满足建筑本体的遮阳系数不低于0.7的标准要求。再进一步地,还可以使遮阳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框架本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0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3000毫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使遮阳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建筑本体,以扩大其适用范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框架本体的高度的一半与框架本体的水平宽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5,且小于或等于0.2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有利于灰尘或液体等脱离遮阳装置。此时,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灰尘或液体等遮挡光伏组件,以降低或消除光伏组件产生热斑效应的风险,确保光伏组件的性能。同时,还可以减少或避免灰尘或液体等损坏遮阳装置,以确保遮阳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遮阳装置所在地区的纬度选择合适大小的夹角,以使遮阳装置在实现遮阳的同时提高光伏组件对太阳光的利用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沿第一边框的长度方向,第三边框具有空腔。上述遮阳装置还包括:连接体。连接体对应设置于空腔,连接体用于与建筑本体紧固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连接体将框架本体和光伏组件设置于建筑本体上,不仅可以避免因在框架本体和建筑本体之间直接进行拆卸和安装操作(即框架本体与建筑本体直接接触)导致框架本体损伤,同时,还可以根据待设置位置的建筑本体选择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连接体,以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连接体的外侧壁具有插接齿,连接体通过空腔与框架本体卡接,插接齿与框架本体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连接体和框架本体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节省了组装时间。进一步地,利用插接齿可以提高连接体与框架本体连接的牢固性,以确保遮阳装置的安全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连接体具有与空腔相对且连通的凹槽和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与光伏组件连接的连接线,遮阳装置通过凹槽设置于建筑本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容纳空间用于容纳与光伏组件连接的连接线,此时不仅可以避免连接线暴露在外面,防止连接线损坏,以确保连接线的安全性,以及确保连接线可以正常工作,进而确保遮阳装置正常工作。同时,由于实现了连接线的隐藏,因此可以确保建筑外立面的整体美观。进一步地,还有利于实现连接线在建筑本体立面上的串通,降低了施工难度。此外,遮阳装置通过凹槽设置于建筑本体,该方式简单方便,便于组装和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沿框架本体的高度方向,框架本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遮阳装置相对于建筑本体水平设置或者竖直设置时,不仅有利于防止灰尘或液体的堆积,同时增强美观性。进一步地,使得遮阳装置能够兼容多场景的安装,不论在横竖装或者双面发电等情况下都可以通用,不需要单独定制新的遮阳装置,有利于批量生产和多场景兼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沿框架本体的高度方向,框架本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框架本体的正背面均设置一个光伏组件时,两个光伏组件完全对称。基于此,当遮阳装置相对于建筑本体竖直设置时,可以兼顾两个光伏组件,适用范围大。
综上所述,框架本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增加了其选择性。此时,可以使遮阳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框架本体还具有第五承载面,第五承载面与第一承载面相对且间隔设置。上述遮阳装置还包括底板,底板覆盖容纳腔体,且底板与框架本体所具有的第五承载面连接,底板与光伏组件相对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底板可以使遮阳装置更加牢固,以确保遮阳装置的安全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底板为盖板时,盖板上开设有多个冲孔,冲孔朝向光伏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上述冲孔可以为光伏组件通风散热,以确保光伏组件的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底板为光伏组件时,第三边框上开设有多个冲孔,冲孔朝向光伏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在不损坏光伏组件的情况下,利用上述冲孔为光伏组件通风散热,以确保光伏组件的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遮阳装置的发电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底板上的冲孔率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40%。和/或,任意相邻两个冲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冲孔孔径的1.5倍,且小于或等于冲孔孔径的2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数值范围不仅可以避免因冲孔率过大(和/或相邻两个冲孔之间的间距过小)导致底板的强度过小,以确保底板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冲孔率过小(和/或相邻两个冲孔之间的间距过大)影响通风散热的效果,以确保光伏组件的性能。进一步地,上述冲孔率和/或相邻两个冲孔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遮阳装置内部体积、遮阳装置内外温差、底板的强度等影响因素进行调整,以使遮阳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遮阳装置还包括:缓冲件。沿框架本体的高度方向,缓冲件设置于第三边框的两端,和/或,缓冲件设置于第一边框的两端。缓冲件位于框架本体和建筑本体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缓冲件不仅可以阻挡灰尘或液体进入遮阳装置的内部,避免遮阳装置损坏。同时,可以防止遮阳装置与建筑本体直接接触,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异响,即可以减少或避免产生噪音。进一步地,还可以减少或避免因遮阳装置与建筑本体刚性接触,导致遮阳装置损坏。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遮阳建筑,包括建筑本体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遮阳装置。建筑本体包括结构件,框架本体与结构件连接。遮阳装置相对于建筑本体水平设置,和/或,遮阳装置相对于建筑本体竖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建筑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遮阳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进一步地,通过利用结构体将建筑本体和遮阳装置连接在一起,不仅可以避免因在遮阳装置和建筑本体之间直接进行拆卸和安装操作(即遮阳装置与建筑本体直接接触)导致建筑本体损伤,同时,还可以根据待安装的遮阳装置的规格选择合适的结构体,以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再进一步地,上述遮阳装置与建筑本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时不仅可以使遮阳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扩大其适用范围。同时,还可以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调整遮阳装置相对于建筑本体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以在遮阳的同时充分利用太阳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阳装置和结构体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阳装置和结构体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边框和连接体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光伏组件和底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体和结构体的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两个光伏组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
1-光伏组件, 2-框架本体,
20-第一边框, 200-第一托条, 21-第二边框,
210-第二托条, 22-第三边框, 220-销栓孔,
221-滴水线, 222-空腔, 3-连接体,
30-插接齿, 31-凹槽, 32-容纳空间,
33-螺栓, 34-加强筋, 4-底板,
40-冲孔, 5-缓冲件, 6-结构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遮阳装置,设置于建筑本体。参见图1和图2,该遮阳装置包括:光伏组件1和框架本体2。上述框架本体2包括:第一边框20、第二边框21和第三边框22。第二边框21与第一边框20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边框20的高度H1大于或等于第二边框21的高度H2,第一边框20位于第二边框21和建筑本体之间。两个第三边框22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三边框22位于第一边框20和第二边框21的两侧。第一边框20、第二边框21和两个第三边框22围合形成封闭的容纳腔体,光伏组件1覆盖容纳腔体,且光伏组件1与框架本体2所具有的第一承载面连接。
上述光伏组件的规格和框架本体的材质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光伏组件的高度和宽度与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围合形成的容纳腔体相匹配。优选的,光伏组件的正负极接线柱设置在框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即L的方向)的两端,此时不仅便于多个遮阳装置之间电连接,同时还可以节省线缆的长度,从而节省成本。进一步地,上述光伏组件和框架本体可以配成统一的颜色,以使遮阳装置颜色统一,提高遮阳装置的美观性。
参见图3和图4,上述第一边框20、第二边框21和第三边框22在内壁的转角位置处对应开设有多个销栓孔220,当第三边框22与第一边框20连接,第三边框22与第二边框21连接时,只需将第三边框22与第一边框20,第三边框22与第二边框21抵接,接着将弹簧销固定在销栓孔220内即可。上述连接固定的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并且无需打螺钉固定,外观整洁美观。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中,由于遮阳装置包括光伏组件1,此时遮阳装置不仅可以为建筑本体遮阳,同时还可以利用光伏组件1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便于后续使用。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在实现遮阳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太阳光的利用。进一步地,当待安装位置的建筑本体所具有的结构件之间的间距较大,但是又无法再增加一个遮阳装置,且光伏组件1、第一边框20和第二边框21的尺寸均是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相对设置的一个或两个第三边框22的尺寸,以适应建筑本体所具有的结构件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遮阳装置整体外观一致协调,提升建筑物美观度。例如,可以增大其中一个第三边框22的尺寸,以增大遮阳装置整体的尺寸,进而使遮阳装置与待安装位置的建筑本体所具有的结构件之间的间距相匹配。再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边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边框的高度,在实际安装时,若第一边框靠近建筑本体,第二边框远离建筑本体。此时,遮阳装置具有一定的倾角,从而有利液体或灰尘脱离遮阳装置,进而可以实现防积液、防积灰的效果。基于此,可以避免光伏组件破损或金属材质的框架本体被腐蚀,以延长遮阳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减小与入射光线夹角,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上述光伏组件与框架本体所具有的第一承载面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粘接、卡接、螺栓连接、利用压块或压板固定等。当光伏组件与框架本体所具有的第一承载面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时,该方式不仅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压块或夹具固定的方式,采用粘接的方式可以避免引入压块或夹具,以提高美观性。进一步地,还可以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此外,还可以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压块或夹具处积灰、积液,以避免光伏组件破损或金属材质的框架本体被腐蚀,进而延长遮阳装置的使用寿命或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上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光伏组件可以在工厂或工棚等施工场地的地面预先固定在一起。即,遮阳装置可以在地面提前预制。在此过程中,加工和组装时所出现的问题均在工厂或工棚解决。此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高空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然,在施工现场安装条件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在施工现场安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4,上述第一边框20具有第二承载面,第二边框21具有第三承载面,光伏组件1粘接于第二承载面和第三承载面。上述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提高安装效率。
示例性的,参见图4,上述第一边框20具有第一托条200,该第一托条200具有第二承载面。第二边框21具有第二托条210,该第二托条210具有第三承载面。上述第一托条200和第二托条210用于承载光伏组件1的背光面,且光伏组件1的背光面通过结构胶粘接于第二承载面和第三承载面。由于背光面朝向框架本体内部,此时可以提高遮阳装置整体的美观性。进一步地,由于光伏组件1的受光面并未受到遮挡,因此相比于遮挡受光面的情况,提高了光伏组件1的发电效率。
上述光伏组件和第三边框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四种情况,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示例一:上述第三边框具有第四承载面,光伏组件粘接于第四承载面。该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提高安装效率。
例如,结合前文描述的内容,上述第二承载面、第三承载面和第四承载面共同构成了第一承载面。此时,光伏组件同时由第二承载面、第三承载面和两个第四承载面这四个面承载。基于此,可以使光伏组件的安装更加牢固。
示例二:上述第三边框具有卡槽,光伏组件通过卡槽与第三边框连接。
例如,光伏组件的边框位于卡槽内,接着在卡槽内填充结构胶,以使光伏组件固定在卡槽内。或者,卡槽可以刚好卡住或可以紧固光伏组件的边框,此时,光伏组件与卡槽卡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光伏组件的尺寸较大时,光伏组件通过卡槽与第三边框连接,可以增强框架本体对光伏组件的承载和固定作用,减少或避免光伏组件脱离框架本体的概率,进而提高遮阳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示例三:上述第三边框具有第四承载面,光伏组件粘接于第四承载面。并且,第三边框具有卡槽,光伏组件可以通过卡槽与第三边框连接。
例如,对于其中一个第三边框,光伏组件粘接于第四承载面。对于另一个第三边框,光伏组件通过卡槽与第三边框连接。
示例四:第三边框具有压紧件和第四承载面,光伏组件通过压紧件与第四承载面连接。例如,上述压紧件可以是压块或压板等,至于具体的安装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综上所述,上述第三边框与光伏组件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增加了其选择性。基于此,可以使遮阳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上述框架本体2的高度H3大于或等于10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500毫米。例如,框架本体2的高度H3可以是100毫米、150毫米、200毫米、260毫米、300毫米、360毫米、400毫米或500毫米等。
参见图1和图2,采用上述数值范围不仅可以避免因框架本体2的高度过小导致框架本体2与建筑本体的接触面积过小,以避免框架本体2与建筑本体的连接强度不够,进而确保遮阳装置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因框架本体2的高度过大影响室内人体视觉感观效果,以及增强美观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框架本体2的高度H3等于第一边框20的高度H1。
示例性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框架本体中靠近建筑本体的一侧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远离建筑本体的一侧的高度。此时,设置于框架本体上的遮阳装置具有一定的倾角,从而有利液体或灰尘脱离遮阳装置,进而可以实现防积液、防积灰的效果。基于此,可以避免光伏组件破损或金属材质的框架本体被腐蚀,以延长遮阳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减小与入射光线夹角,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5,上述框架本体2的水平宽度W大于或等于50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500毫米。例如,框架本体2的水平宽度W可以是500毫米、550毫米、600毫米、660毫米、700毫米、760毫米、800毫米、860毫米、900毫米、1000毫米、1200毫米、1350毫米、1400毫米或1500毫米等。
采用上述数值范围不仅可以避免因框架本体2的水平宽度过小导致遮阳装置的遮阳效果差,同时还可以避免因框架本体2的水平宽度过大影响室内人体视觉感观效果,以及确保室内的采光符合要求。进一步地,上述框架本体2的水平宽度可以根据遮阳装置之间的间距、遮阳装置所在地区的纬度、建筑本体本身遮阳率需求或者建筑节能所需遮阳装置发电量等进行综合调整,以满足建筑本体的遮阳系数不低于0.7的标准要求。再进一步地,还可以使遮阳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示例性的,由于中国地缘辽阔,不同纬度地区太阳光照强度相差较大,为满足建筑的节能要求,各地区框架本体的水平宽度(即遮阳装置的挑出宽度)不一致。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四种不同版型的光伏组件以适配具有不同水平宽度的框架本体。以西安、上海、广州、海口四个城市为例,由于四个城市所处的纬度不同,根据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表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对应安装具有不同挑出宽度的遮阳装置。例如,当将遮阳装置水平布置在3米层高的建筑本体的南立面时,可以获知上述四个城市最优的遮阳装置的挑出宽度分别是500毫米、650毫米、850毫米、1050毫米。进一步地,当遮阳装置之间的间距减小时,可以减小遮阳装置的挑出宽度,并利用上述四种规格的光伏组件灵活搭配不同的建筑本体。此时,不仅可以防止太阳光的照射使围护结构和室内环境过热,调节室内热环境和光环境。同时,还可以利用光伏组件产生的绿色电力弥补建筑本体室内的能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上述框架本体2的长度L大于或等于120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3000毫米。例如,框架本体2的长度L可以是1200毫米、1300毫米、1400毫米、1500毫米、1600毫米、1800毫米、2100毫米、2400毫米、2700毫米、2900毫米或3000毫米等。此时,可以使遮阳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建筑本体,以扩大其适用范围。
优选地,上述框架本体2的长度L为300的整数倍,以匹配建筑模数。即,上述框架本体2的长度L可以根据建筑本体特点、安装难度、运输难度等情况综合选择。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5,框架本体2的高度H3的一半与框架本体2的水平宽度W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5,且小于或等于0.25。例如,比值可以是0.05、0.08、0.1、0.12、0.15、0.18、0.2、0.22或0.25等。优选的,框架本体2的高度H3等于第一边框20的高度H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有利于灰尘或液体等脱离遮阳装置。此时,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灰尘或液体等遮挡光伏组件1,以降低或消除光伏组件1产生热斑效应的风险,确保光伏组件1的性能。同时,还可以减少或避免灰尘或液体等损坏遮阳装置,以确保遮阳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遮阳装置所在地区的纬度选择合适大小的夹角,以使遮阳装置在实现遮阳的同时提高光伏组件1对太阳光的利用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至图7,沿第一边框20的长度方向C,第三边框22具有空腔222。上述遮阳装置还包括:连接体3。连接体3对应设置于空腔222,连接体3用于与建筑本体紧固连接。
通过利用连接体3将框架本体2和光伏组件1设置于建筑本体上,不仅可以避免因在框架本体2和建筑本体之间直接进行拆卸和安装操作(即框架本体2与建筑本体直接接触)导致框架本体2损伤,同时,还可以根据待设置位置的建筑本体选择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连接体3,以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至图7,上述连接体3的外侧壁具有插接齿30,连接体3通过空腔222与框架本体2卡接,插接齿30与框架本体2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连接体3和框架本体2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节省了组装时间。进一步地,利用插接齿30可以提高连接体3与框架本体2连接的牢固性,以确保遮阳装置的安全性。具体的,可以提高连接体3与第三边框22连接的牢固性。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至图7,上述连接体3具有与空腔222相对且连通的凹槽31和容纳空间32,容纳空间32用于容纳与光伏组件1连接的连接线,遮阳装置通过凹槽31设置于建筑本体。
由于容纳空间32用于容纳与光伏组件1连接的连接线,此时不仅可以避免连接线暴露在外面,防止连接线损坏,以确保连接线的安全性,以及确保连接线可以正常工作,进而确保遮阳装置正常工作。同时,由于实现了连接线的隐藏,因此可以确保建筑外立面的整体美观。进一步地,还有利于实现连接线在建筑本体立面上的串通,降低了施工难度。此外,遮阳装置通过凹槽31设置于建筑本体,该方式简单方便,便于组装和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连接体3与空腔222的内壁紧密贴合,且连接体3的外侧壁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多个微微凸起的插接齿30。建筑本体的结构体6设置于凹槽31内,且在连接体3上开设有螺栓孔,螺栓33贯穿螺栓孔将连接体3与结构体6紧固连接。此时,相比于在框架本体2上采用外部螺栓连接的方式,更加美观,整洁。进一步地,在空腔222内设置有竖向分布的加强筋34,以加固连接体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至图4,沿框架本体2的高度方向(即H3的方向),框架本体2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上述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其他普通的三角形。当遮阳装置相对于建筑本体水平设置或者竖直设置时,不仅有利于防止灰尘或液体的堆积,同时增强美观性。进一步地,使得遮阳装置能够兼容多场景的安装,不论在横竖装或者双面发电等情况下都可以通用,不需要单独定制新的遮阳装置,有利于批量生产和多场景兼容。
示例性的,参见图1至图4,沿框架本体2的高度方向,框架本体2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框架本体2的正背面均设置一个光伏组件1时,两个光伏组件1完全对称。基于此,当遮阳装置相对于建筑本体竖直设置时,可以兼顾两个光伏组件1,适用范围大。
综上所述,框架本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增加了其选择性。此时,可以使遮阳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4,上述框架本体2还具有第五承载面,第五承载面与第一承载面相对且间隔设置。上述遮阳装置还包括底板4,底板4覆盖容纳腔体,且底板4与框架本体2所具有的第五承载面连接,底板4与光伏组件1相对设置。示例性的,上述底板4与框架本体2所具有的第五承载面可以粘接、螺栓连接或卡接等。应理解,底板4与框架本体2所具有的第五承载面粘接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前文光伏组件1与框架本体2粘接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设置底板可以使遮阳装置更加牢固,以确保遮阳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地,当底板与框架本体所具有的第五承载面粘接时,该方式不仅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压块或夹具固定的方式,采用粘接的方式可以避免引入压块或夹具,以提高美观性。进一步地,还可以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此外,还可以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压块或夹具处积灰、积液,以延长遮阳装置的使用寿命。
上述底板可以是盖板或光伏组件,下面以两种可能的情况为例进行描述,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示例一:上述底板4为盖板时,盖板上开设有多个冲孔40,冲孔40朝向光伏组件1。利用上述冲孔40可以为光伏组件1通风散热,以确保光伏组件1的性能。
例如,当光伏组件1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此时遮阳装置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盖板上的冲孔40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以降低遮阳装置内部的温度。基于此,可以使得光伏组件1处于相对低的温度下,进而提高光伏组件1的发电效率。
示例二:上述底板4为光伏组件1时,第三边框22上开设有多个冲孔40,冲孔40朝向光伏组件1。此时,不仅可以在不损坏光伏组件1的情况下,利用上述冲孔40为光伏组件1通风散热,以确保光伏组件1的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遮阳装置的发电量。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上述底板上的冲孔率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40%。和/或,任意相邻两个冲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冲孔孔径的1.5倍,且小于或等于冲孔孔径的2倍。例如,冲孔率可以是20%、25%、30%、35%或40%等。任意相邻两个冲孔之间的间距可以是冲孔孔径的1.5倍、1.55倍、1.85倍或2倍等。
采用上述数值范围不仅可以避免因冲孔率过大(和/或相邻两个冲孔之间的间距过小)导致底板的强度过小,以确保底板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冲孔率过小(和/或相邻两个冲孔之间的间距过大)影响通风散热的效果,以确保光伏组件的性能。进一步地,上述冲孔率和/或相邻两个冲孔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遮阳装置内部体积、遮阳装置内外温差、底板的强度等影响因素进行调整,以使遮阳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示例一,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越大,其产生的热量越多,则需要的冲孔率越高。示例二,遮阳装置的坡度越大其内部体积越大,此时可以缓解遮阳装置内部温度的升高,因此可以降低冲孔率。示例三,遮阳装置内外温差可以理解为该遮阳装置设置在不同气候的地区的室外平均温度,室外平均温度越高的地区需要的冲孔率也就越大。示例四,在保证底板的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底板的冲孔率。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三边框上开设的冲孔的冲孔率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40%。例如,冲孔率可以是20%、25%、30%、35%或40%等。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上述冲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0毫米。例如,孔径可以是2毫米、3毫米、4毫米、5毫米、6毫米、7毫米、8毫米、9毫米或10毫米等。应理解,上述冲孔的孔径也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遮阳装置内部体积、遮阳装置内外温差、底板的强度等影响因素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冲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6毫米。任意相邻两个冲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冲孔孔径的1.5倍,且小于或等于冲孔孔径的2倍。底板或第三边框上的冲孔率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35%。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上述冲孔的开口截面形状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六边形或鱼鳞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9至图11,当底板4上开设有多行冲孔40时,相邻两行冲孔40可以错位设置,当然相邻两行冲孔40也可以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3,上述遮阳装置还包括:缓冲件5。沿框架本体2的高度方向,缓冲件5设置于第三边框22的两端,和/或,缓冲件5设置于第一边框20的两端。缓冲件5位于框架本体2和建筑本体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缓冲件5不仅可以阻挡灰尘或液体进入遮阳装置的内部,避免遮阳装置损坏。同时,可以防止遮阳装置与建筑本体直接接触,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异响,即可以减少或避免产生噪音。进一步地,还可以减少或避免因遮阳装置与建筑本体刚性接触,导致遮阳装置损坏。
示例性的,上述缓冲件5可以橡胶条。具体的,在第三边框22和第一边框20上开设有容纳槽,橡胶条设置在容纳槽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3,沿着远离第一边框20的方向D,在第三边框22的小头端进行倒圆角,并在小头底部附近设置凹槽型滴水线221。通过设置滴水线221可以防止雨水沿着底板方向流动,以避免雨水流到建筑本体上,进而避免雨水污染建筑本体的表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遮阳建筑,包括建筑本体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遮阳装置。建筑本体包括结构件,框架本体与结构件连接。遮阳装置相对于建筑本体水平设置,和/或,遮阳装置相对于建筑本体竖直设置。
参见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建筑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遮阳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进一步地,通过利用结构体将建筑本体和遮阳装置连接在一起,不仅可以避免因在遮阳装置和建筑本体之间直接进行拆卸和安装操作(即遮阳装置与建筑本体直接接触)导致建筑本体损伤,同时,还可以根据待安装的遮阳装置的规格选择合适的结构体,以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再进一步地,上述遮阳装置与建筑本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时不仅可以使遮阳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扩大其适用范围。同时,还可以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调整遮阳装置相对于建筑本体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以在遮阳的同时充分利用太阳光。
以一栋朝南的建筑为例,该建筑的东立面、西立面、南立面均可布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另外,根据前文描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结构体与连接体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建筑本体;所述遮阳装置包括:
光伏组件;
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包括:
第一边框;
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边框的高度;所述第一边框位于所述第二边框和所述建筑本体之间;
第三边框,两个所述第三边框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边框位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两侧;
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和两个所述第三边框围合形成封闭的容纳腔体;所述光伏组件覆盖所述容纳腔体,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框架本体所具有的第一承载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边框具有第三承载面;所述光伏组件粘接于所述第二承载面和所述第三承载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框具有第四承载面,所述光伏组件粘接于所述第四承载面;
和/或,所述第三边框具有卡槽,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三边框连接;
和/或,所述第三边框具有压紧件和第四承载面,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第四承载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50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的水平宽度大于或等于50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5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0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30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的高度的一半与所述框架本体的水平宽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05,且小于或等于0.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边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边框具有空腔;
所述遮阳装置还包括:连接体,对应设置于所述空腔;所述连接体用于与所述建筑本体紧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具有插接齿,所述连接体通过所述空腔与所述框架本体卡接,所述插接齿与所述框架本体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具有与所述空腔相对且连通的凹槽和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的连接线;所述遮阳装置通过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建筑本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框架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框架本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框架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框架本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还具有第五承载面,所述第五承载面与所述第一承载面相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遮阳装置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覆盖所述容纳腔体,且所述底板与所述框架本体所具有的第五承载面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光伏组件相对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盖板时,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冲孔,所述冲孔朝向所述光伏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光伏组件时,所述第三边框上开设有多个冲孔,所述冲孔朝向所述光伏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的冲孔率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40%;和/或,
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冲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冲孔孔径的1.5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冲孔孔径的2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装置还包括:
缓冲件,沿所述框架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边框的两端,和/或,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的两端;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框架本体和所述建筑本体之间。
18.一种遮阳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遮阳装置;
所述建筑本体包括结构件,所述框架本体与所述结构件连接;
所述遮阳装置相对于所述建筑本体水平设置;和/或,所述遮阳装置相对于所述建筑本体竖直设置。
CN202322056954.1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 Active CN220725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6954.1U CN220725578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6954.1U CN220725578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5578U true CN220725578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0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6954.1U Active CN220725578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5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27773B1 (ko) 교체가 용이한 태양광발전 패널시스템
CN220725578U (zh) 一种遮阳装置和遮阳建筑
CN219931426U (zh) 夹具组件及钙钛矿光伏一体化屋顶系统
CN219718153U (zh) 一种光伏板的安装框和光伏板
CN208191104U (zh) 一种用于弱电设备的防水散热箱
CN211151906U (zh) 一种高性能太阳能光伏板边框
CN215594518U (zh) 基于绿色建筑外立面节能技术的建筑幕墙
CN211126643U (zh) 一种高散热配网自动化终端
CN211229173U (zh) 太阳能光伏墙板
CN210713415U (zh) 幕墙单元和幕墙
CN203924523U (zh) 一种大功率防水型光伏瓦结构
CN207968383U (zh) 一种光伏电池板装配系统
KR20090103367A (ko) 이중외피로 구현된 건물통합형 태양광 발전시스템
CN215808106U (zh) 一种便于安装且防水的led线条灯
CN210985988U (zh) 光伏板组件
CN211451186U (zh) 一种室内空调的低能耗安装结构
CN217503403U (zh) 一种太阳能一体化线条灯
CN218062150U (zh) 一种铝合金隔断式百叶节能隔断
CN218843462U (zh) 一种节能型低能耗凹凸式光伏玻璃幕墙构造
CN221767965U (zh) 光伏板内置下挂式装置及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百叶窗
CN213394726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灯
CN219160302U (zh) 面板灯
CN214476176U (zh) 一种屏显组件及应用其的景观变电站
CN220524048U (zh) 一种一体式太阳能路灯
CN217653778U (zh) 一种散热型led照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