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0864U - 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0864U
CN220720864U CN202321922951.5U CN202321922951U CN220720864U CN 220720864 U CN220720864 U CN 220720864U CN 202321922951 U CN202321922951 U CN 202321922951U CN 220720864 U CN220720864 U CN 220720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hanging column
damping
vibration reduction
damp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29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晓磊
王旭东
巨擘
刘照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229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0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0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0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包括:吊柱,所述吊柱的固定端固定在隧道结构的顶壁上;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倾斜设置在所述吊柱的侧部,所述减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吊柱连接,所述减振组件的另一端与隧道结构的顶壁连接,所述减振组件包括连接臂和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壁上,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连接臂的连接端与所述吊柱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网减振吊柱采用减振弹簧搭配连接臂为主体,对吊柱提供辅助固定与支撑,当振动波到达吊柱时,将波动层层传递到减振弹簧处进行吸收,减轻因列车运行及地震等情况产生的振动对接触网吊柱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供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接触网的使用日益增加,在地铁建设和维护中,需要布设大量支撑接触网的吊柱,用于满足列车供电需求。
由于地铁运行中振动较大,且次数频繁,容易造成接触网吊柱与隧道璧固定部位发生松动,从而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山区、丘陵地带建设地铁还面临地震风险,震后容易造成接触网吊柱脱落等风险,影响震后列车供电及牵出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交通中应用的接触网吊柱容易受到铁路振动以及地震等影响造成接触网吊柱脱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包括:
吊柱,所述吊柱的固定端固定在隧道结构的顶壁上;
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倾斜设置在所述吊柱的侧部,所述减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吊柱连接,所述减振组件的另一端与隧道结构的顶壁连接,
所述减振组件包括连接臂和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壁上,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连接臂的连接端与所述吊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臂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连接位,所述连接位用于与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位由长条孔构成,所述长条孔沿着所述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弹簧的外侧套设有支撑管,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壁连接,
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为开放端,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随所述减振弹簧的伸缩而移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L形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顶壁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柱上设置有连接抱环,所述连接抱环用于与所述连接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抱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吊柱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一防滑纹贴紧在所述第二防滑纹上。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组件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减振组件关于所述吊柱对称地分布在所述吊柱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抱环为半圆形,两个所述连接抱环对接形成圆环型,抱紧在所述吊柱上,
所述连接抱环的两端各形成一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抱环上的所述连接相对连接,
所述连接耳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网减振吊柱采用减振弹簧搭配连接臂为主体,对吊柱提供辅助固定与支撑,当振动波到达吊柱时,将波动层层传递到减振弹簧处进行吸收,减轻因列车运行及地震等情况产生的振动对接触网吊柱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触网减振吊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振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撑管);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振弹簧的主视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抱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抱环的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吊柱;2、减振组件;21、减振弹簧;22、连接臂;221、连接耳;222、连接位;23、支撑管;231、连接孔;24、连接件;25、固定座;3、连接抱环;31、连接板;32、第一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网减振吊柱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网减振吊柱采用减振弹簧搭配连接臂为主体,对吊柱提供辅助固定与支撑,当振动波到达吊柱时,将波动层层传递到减振弹簧处进行吸收,减轻因列车运行及地震等情况产生的振动对接触网吊柱的影响。同时可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隧道空间结构、接触网吊柱长度等现场施工环境,选择不同尺寸的连接臂的固定位置,实现抗震结构可调节的目的,从而适应复杂的施工环境。可以降低吊柱受振动的影响,提高吊柱以及整个接触网的可靠性,延长接触网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网减振吊柱,用于在隧道中假设供电线路,包括:吊柱1和减振组件2,其中,
吊柱1的固定端固定在隧道结构的顶壁上,吊柱1用于吊挂接触网,可选地,隧道结构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5,吊柱1的固定端连接在固定座25上;
减振组件2倾斜设置在吊柱1的侧部,减振组件2的一端与吊柱1连接,减振组件2的另一端与隧道结构的顶壁连接,减振组件2倾斜设置在吊柱1一侧,并与顶壁连接,起到辅助固定吊柱1的作用,并同时具备减振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减振组件2包括连接臂22和减振弹簧21,减振弹簧2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顶壁上,减振弹簧21的第二端与连接臂22连接,连接臂22的连接端与吊柱1连接,减振组件2倾斜设置在吊柱1的侧部。
可选地,如图4所示,连接臂22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耳221,连接耳221上设置有连接孔231,通过螺栓或连接轴连接,使连接臂22可以相对吊柱1转动,以适应不同安装位置和不同安装需求的吊柱1安装。
连接臂22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连接位222,连接位222用于与减振弹簧21的第二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位为螺栓安装孔,减振弹簧21通过螺栓与连接臂22连接,例如,连接位222由长条孔构成,长条孔沿着连接臂22的长度方向延伸,长条孔可以适配多个螺栓的连接,方便与减振弹簧21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减振弹簧21的外侧套设有支撑管23,支撑管23可以设置为方管或圆管,例如,支撑管23为方管,减振弹簧21可伸缩地设置在支撑管23内。减振弹簧21的第一端与支撑管23的第一端连接,支撑管23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与顶壁连接。可选地,顶壁上设置有固定座25,固定座25例如可以通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顶壁上,支撑管23的第一端设置连接孔231,可以通过螺栓或销轴与固定座25连接,并且支撑管23可相对固定座25转动,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安装角度。
支撑管23的第二端为开放端,减振弹簧21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件24,连接件24随减振弹簧21的伸缩而移动,连接件24与连接臂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4为L形板状结构,连接件24的一个侧壁与减振弹簧2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侧壁用于与连接臂22连接。可选地,连接件24可滑入到支撑管23内,以保证减振弹簧21具有足够的伸缩量。
支撑管23的设置用于在减振弹簧21的外侧对减振弹簧21提供支撑,防止减振弹簧21发生弯曲,保证减振弹簧21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管23还可以有支撑杆代替,支撑杆穿设在减振弹簧21内,同样可以起到支撑减振弹簧21避免其发生弯曲的作用。
吊柱1上设置有连接抱环3,连接抱环3用于与连接臂22上的连接耳2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连接抱环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防滑纹32,吊柱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防滑纹,第一防滑纹32贴紧在第二防滑纹上。可选地,第一防滑纹32为形成在连接抱环3内壁上的菱形纹路,第二防滑纹为形成在吊柱1外壁上的菱形纹路,第一防滑纹32和第二防滑纹的设置增加了连接抱环3与吊柱1的接触面的摩擦力,可以避免连接抱环3与吊柱1发生相对移动,提高减振组件2安装的可靠性,保证减振组件2能够对吊柱1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连接抱环3为半圆形,两个连接抱环3对接形成圆环型,抱紧在吊柱1上,连接抱环3的两端各形成一个连接板31,两个连接抱环3上的连接相对连接,连接耳221与连接板31连接。可选地,连接耳221设置一个,则连接耳221设置在两个连接抱环3上的连接板31之间,通过连接轴或螺栓连接。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耳221还可以设置两个,当设置两个连接耳221时可以先将连接抱环3固定在吊柱1上,再将连接耳221与连接抱环3连接。
可选地,减振组件2设置两个,两个减振组件2关于吊柱1对称地分布在吊柱1的两侧。减振组件2左右对称的布局,使水平方向的力相互抵消,同时对吊柱1提供向上的应力,辅助吊柱1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可以减轻列车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及地震波对接触网带来的影响,延长接触网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根据现场环境选择不同尺寸的连接臂22并可实现吊柱1安装长度的可调节性,适用度更高。减振组件2采用角度可调节式,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使用情况,调节连接臂22的角度,以适用复杂的现场环境。减振组件2与吊柱1以及顶壁均为可拆卸连接,对应结构达到使用年限或意外损坏后,可随时拆卸更换,更加便捷,节省了维护成本。同时选取对应部件后安装便捷,节省了人力成本,可轻松实现安装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柱,所述吊柱的固定端固定在隧道结构的顶壁上;
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倾斜设置在所述吊柱的侧部,所述减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吊柱连接,所述减振组件的另一端与隧道结构的顶壁连接,
所述减振组件包括连接臂和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壁上,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连接臂的连接端与所述吊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减振吊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臂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连接位,所述连接位用于与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网减振吊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位由长条孔构成,所述长条孔沿着所述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网减振吊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的外侧套设有支撑管,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壁连接,
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为开放端,所述减振弹簧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随所述减振弹簧的伸缩而移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网减振吊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L形板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网减振吊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网减振吊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柱上设置有连接抱环,所述连接抱环用于与所述连接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网减振吊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抱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吊柱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一防滑纹贴紧在所述第二防滑纹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网减振吊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减振组件关于所述吊柱对称地分布在所述吊柱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网减振吊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抱环为半圆形,两个所述连接抱环对接形成圆环型,抱紧在所述吊柱上,
所述连接抱环的两端各形成一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抱环上的所述连接相对连接,
所述连接耳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CN202321922951.5U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 Active CN220720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2951.5U CN220720864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2951.5U CN220720864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0864U true CN220720864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9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2951.5U Active CN220720864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0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6642U (zh) 一种电缆桥架抗震支架
CN220720864U (zh) 一种接触网减振吊柱
CN210658956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支撑梁
CN202167814U (zh) 大截面电缆垂直敷设的柔性固定装置
CN209870166U (zh) 一种铁路接触网系统
JP4744258B2 (ja) 組立自在可動ブラケット・キット
CN210315084U (zh) 一种悬挂式空铁轨道梁悬吊系统
CN21006750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架
CN208381503U (zh) 一种基于碟形弹簧减振的抗震支吊架
CN112252175A (zh) 一种抗悬索桥晃动的伸缩装置
CN110816437A (zh) 汽车管线束支架
CN212584423U (zh) 一种立管减振承重连接支架
CN219247342U (zh) 一种适用于高处桥架的新型电缆放线滑轮
CN217003638U (zh) 一种联管结构的抗震支吊架
CN220506016U (zh) 一种地下管廊吊装管线支架
CN220147133U (zh) 一种膨胀水壶固定支架及膨胀水壶组件
CN216344309U (zh)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燃气管道固定支座
CN210507527U (zh) 一种改进型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墙板定位装置
CN214617374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侧面匚型抗震连接件
CN210916810U (zh) 一种网型桥架的支撑架
CN211442027U (zh) 一种滑动式接触线限位装置
CN215673378U (zh) 一种工程用抗震节点支架
CN220688248U (zh) 一种钢结构管桁架内部的双层风管支架
CN215763923U (zh) 一种可靠性高的抗震支架
CN21473734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桥梁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