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9748U -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9748U
CN220719748U CN202322338853.3U CN202322338853U CN220719748U CN 220719748 U CN220719748 U CN 220719748U CN 202322338853 U CN202322338853 U CN 202322338853U CN 220719748 U CN220719748 U CN 220719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ing
curing box
box
fixed
precast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88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盛杰
杨焦
范慈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Hengz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ushan Hengz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shan Hengz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ushan Hengz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88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9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9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9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包括养护箱,所述养护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盖门,且养护箱的上端安装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气端通过蒸汽管道与养护箱的内部连通,还包括;摆动固定机构,所述摆动固定机构设置在养护箱的内外两侧位置处;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设置在养护箱的内侧位置处。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巧妙,通过摆动固定机构,可以带动混凝土预制件板材往复摆动,从而可以使板材的两侧表面更好的与蒸汽接触,从而提高了板材表面的加热均匀度,使板材表面均匀受热升温,提高了养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的养护,是指在浇注成型完成后,在混凝土坯体周围维持适当的环境条件,以保证水泥能够完全水化,并形成密实、耐久的硬化水泥浆体。
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48195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加温养护装置,包括养护室与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设在养护室中,所述养护室还包括加温机构与保温机构,所述加温机构设在养护室上,所述保温机构设在养护室中。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
1、现有的混凝土养护装置,通常是将多块坯体板材堆放在养护室中,这样会导致夹在中间的板材不能充分与蒸汽接触,而且最上层或最下层的板材只有一个表面与蒸汽接触,这样在受热时很不均匀,降低了混凝土坯件的养护效果;
2、现有的混凝土养护装置,高温蒸汽流经混凝土板材后直接向外排放,而此时蒸汽中还含有大量的热量,热量随着蒸汽一起排出外界,不能对余热回收利用,造成了热能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包括养护箱,所述养护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盖门,且养护箱的上端安装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气端通过蒸汽管道与养护箱的内部连通,还包括;摆动固定机构,所述摆动固定机构设置在养护箱的内外两侧位置处;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设置在养护箱的内侧位置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养护箱内侧的隔板,所述隔板和内侧顶端设置有进气口,且隔板的内部两侧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导热翅片,所述隔板和导热翅片均采用铜合金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摆动固定机构包括插设固定在养护箱外部一侧的多个套筒、固定在养护箱外部一侧的两个固定板以及安装在养护箱外部一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凸轮,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有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导杆的外侧滑动套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且齿条的上侧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和凸轮之间滚动连接,多个所述套筒的内侧均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多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均固定有放置架,且多个转轴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齿轮,多个所述齿轮均通过齿牙与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多个所述放置架的两端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杆,多个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轴。
优选的,多个所述放置架的下侧均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轴。
优选的,所述养护箱的下端两侧均插设有排气管,且养护箱的下表面位于两端位置处均插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气管和排水管的一端均与养护箱和隔板之间的空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养护箱的下表面固定有两个下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巧妙,通过摆动固定机构,可以带动混凝土预制件板材往复摆动,从而可以使板材的两侧表面更好的与蒸汽接触,从而提高了板材表面的加热均匀度,使板材表面均匀受热升温,提高了养护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热回收机构,可以将流经板材表面的蒸汽进行导流,将蒸汽中剩余的部分热量吸收,然后将吸收的热量散发至隔板的内侧,对隔板内侧空间起到维持温度的作用,同时蒸汽将隔板内部空间与养护箱外侧隔离,起到了更好的隔热作用,减小热量向外散失,减小蒸汽的热能损失,提高了装置的节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养护箱;2、盖门;3、蒸汽发生器;4、蒸汽管道;5、排气管;6、排水管;7、套筒;8、转轴;9、放置架;10、齿轮;11、电机;12、固定板;13、导杆;14、齿条;15、复位弹簧;16、推板;17、滚轮;18、凸轮;19、隔板;20、进气口;21、导热翅片;22、滚轴;23、限位杆;24、限位轴;25、下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包括养护箱1,养护箱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盖门2,且养护箱1的上端安装有蒸汽发生器3,蒸汽发生器3的出气端通过蒸汽管道4与养护箱1的内部连通,还包括;摆动固定机构,摆动固定机构设置在养护箱1的内外两侧位置处;余热回收机构,余热回收机构设置在养护箱1的内侧位置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养护箱1内侧的隔板19,隔板19和内侧顶端设置有进气口20,且隔板19的内部两侧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导热翅片21,隔板19和导热翅片21均采用铜合金材质的构件;
运行时蒸汽发生器3产生高温整体,蒸汽通过蒸汽管道4流入到隔板19的内侧,蒸汽自下而上的缓慢上升,蒸汽可以对混凝土预制件板材进行加热和加湿,实现了对混凝土预制件板材的加温养护,当蒸汽漂浮到隔板19的顶端后,会通过进气口20流入到隔板19和养护箱1之间的空间,此时蒸汽中仍含有一定的热量,蒸汽在沿着空间向下流动,可以将蒸汽中剩余的热量传递至隔板19,隔板19将吸收的余热散发至隔板19内侧的空间,使隔板19内侧空间保持恒定温度,从而可以对蒸汽中的热量充分利用,减小了热能的损失,而且隔板19和养护箱1之间的蒸汽可以更好的将隔板19内侧与养护箱1外侧隔离,起到了更好的隔热作用,减小热量向外散失,使得隔板19内侧温度更加稳定,提高了混凝土预制件板材的养护效果。
进一步的,摆动固定机构包括插设固定在养护箱1外部一侧的多个套筒7、固定在养护箱1外部一侧的两个固定板12以及安装在养护箱1外部一侧的电机11,电机11的驱动端固定有凸轮18,两个固定板12之间固定有两个导杆13,两个导杆13的外侧滑动套设有齿条14,齿条14的一端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15,且齿条14的上侧固定有推板16,推板1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7,滚轮17和凸轮18之间滚动连接,多个套筒7的内侧均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8,多个转轴8的一端均固定有放置架9,且多个转轴8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齿轮10,多个齿轮10均通过齿牙与齿条14相啮合;
使用时转动打开盖门2,然后将混凝土预制件板材分别放置在多个放置架9的内侧,在滚轴22的滚动作用下,便于将板材推入到放置架9的最内端,滚轴22可以对板材进行输送,便于对板材上下料,控制摆动固定机构的电机11运行带动凸轮18转动,当凸轮18的凸起端与滚轮17接触时,会推动滚轮17、推板16和齿条14向一端移动,齿条14移动时将复位弹簧15压缩,同时齿条14移动时通过齿牙啮合带动多个齿轮10同步向一个方向转动一定角度,齿轮10分别带动多个转轴8同步转动,转轴8带动多个放置架9转动,当凸轮18的凸起端与滚轮17分离后,通过上述原理,可以使多个放置架9反向转动,不断循环,即可带动多个放置架9和其内侧的板材往复摆动,可以使板材的两侧表面更好的与蒸汽接触,从而提高了板材表面的加热均匀度,提高了养护效果。
进一步的,多个放置架9的两端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杆23,多个限位杆23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轴24;
将放置架9两端的限位杆23向竖直角度转动,限位杆23和限位轴24可以对混凝土预制件板材的一侧进行阻挡,起到固定作用,可以防止板材滑出。
进一步的,多个放置架9的下侧均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轴22;
滚轴22可以对板材进行输送,便于对板材上下料。
进一步的,养护箱1的下端两侧均插设有排气管5,且养护箱1的下表面位于两端位置处均插设有排水管6,排气管5和排水管6的一端均与养护箱1和隔板19之间的空间连通;
排气管5用于将蒸汽向外界排放,排水管6将蒸汽冷凝之后的水向外界排出。
进一步的,养护箱1的下表面固定有两个下支座25;
下支座25用于支撑装置整体,提高装置的放置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包括养护箱(1),所述养护箱(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盖门(2),且养护箱(1)的上端安装有蒸汽发生器(3),所述蒸汽发生器(3)的出气端通过蒸汽管道(4)与养护箱(1)的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摆动固定机构,所述摆动固定机构设置在养护箱(1)的内外两侧位置处;
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设置在养护箱(1)的内侧位置处;
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养护箱(1)内侧的隔板(19),所述隔板(19)和内侧顶端设置有进气口(20),且隔板(19)的内部两侧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导热翅片(21),所述隔板(19)和导热翅片(21)均采用铜合金材质的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固定机构包括插设固定在养护箱(1)外部一侧的多个套筒(7)、固定在养护箱(1)外部一侧的两个固定板(12)以及安装在养护箱(1)外部一侧的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驱动端固定有凸轮(18),两个所述固定板(12)之间固定有两个导杆(13),两个所述导杆(13)的外侧滑动套设有齿条(14),所述齿条(14)的一端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15),且齿条(14)的上侧固定有推板(16),所述推板(1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和凸轮(18)之间滚动连接,多个所述套筒(7)的内侧均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8),多个所述转轴(8)的一端均固定有放置架(9),且多个转轴(8)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齿轮(10),多个所述齿轮(10)均通过齿牙与齿条(14)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放置架(9)的两端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杆(23),多个所述限位杆(23)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轴(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放置架(9)的下侧均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轴(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箱(1)的下端两侧均插设有排气管(5),且养护箱(1)的下表面位于两端位置处均插设有排水管(6),所述排气管(5)和排水管(6)的一端均与养护箱(1)和隔板(19)之间的空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箱(1)的下表面固定有两个下支座(25)。
CN202322338853.3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 Active CN220719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8853.3U CN220719748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8853.3U CN220719748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9748U true CN220719748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8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8853.3U Active CN220719748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9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75951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茶叶烘干装置
JP2019196895A (ja) ソーラーヒーター
CN220719748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加温养护装置
CN212179454U (zh) 一种烘干均匀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01852131U (zh) 蓄热体旋转换热装置
CN206398984U (zh) 一种储水式热水器防混水装置
CN108576286A (zh) 一种节能型茶叶杀青机
CN112323533A (zh) 一种造纸机械用脱水装置
CN114623596B (zh) 一种油气田井口高压天然气热水加热装置
CN208545146U (zh) 一种无头除氧器
CN114353312B (zh) 一种高效利用地热能源的中低温地热锅炉
CN210560617U (zh) 一种连续式节能环保型热处理装置
CN215063324U (zh) 一种生物教学用试管烘干设备
CN206094814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烘烤箱
CN209478501U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蒸压保护设备
CN217929922U (zh) 一种风炉用蒸汽预热机构
CN206803814U (zh) 一种热交换设备
CN203657521U (zh) 一种窑炉尾气节能减排处理设备
CN112178912A (zh) 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
CN116294729B (zh) 一种热管式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
CN114017914B (zh) 一种耐用性高的热水加热器
CN218723501U (zh) 一种换热设备
CN218936935U (zh) 一种多循环的高效热风烘干箱
CN219607810U (zh) 一种利用锅炉余热的热水供应装置
CN216522901U (zh) 一种自动烘干隧道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