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1384U - 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1384U
CN220711384U CN202321182049.4U CN202321182049U CN220711384U CN 220711384 U CN220711384 U CN 220711384U CN 202321182049 U CN202321182049 U CN 202321182049U CN 220711384 U CN220711384 U CN 220711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fixed
photovoltaic
air
grou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820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永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Renewable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Renewable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Renewables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Renewable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820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1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1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1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该光伏电站中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包括固定接地架与散热组件,固定接地架的底壁与安装面相固定,光伏组件的下部与固定接地架的上部相固定,固定接地架能够将光伏组件正常接地,散热组件的输出端设置在光伏组件的下方,散热组件的输出端能够向光伏组件的下端面吹送冷风,实现了在光伏组件正常接地与安全散热的基础上,减低光伏组件的安装高度的效果,减低建设成本与施工难度。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发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光伏电站中的光伏组件能够直接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在光伏电站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光伏组件架起暴露的太阳光下,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而且为保证工作安全,必须要将光伏组件接地。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光伏电站的建设,通常需要使用铁质或钢制等导电材料制成的支架将光伏组件架起,以保证在光伏组件的正常接地的前提下获得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而且由于光伏组件在进行光电转换时发热较为严重,为保证散热效果,通常需要将光伏组件架起在一定的高度,但光伏组件的高度增加后支架的稳定性就随着降低。因此,还需要在支架的下端设置水泥桩以提高支架与光伏组件的稳定性。但是这种设置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支架与水泥桩,建设成本高,施工作业难度大,尤其是在针对山地或丘陵等地貌不平坦的作用环境中,进一步提高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与施工难度。
因此,亟需发明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以实现在保证光伏组件正常接地的基础上,降低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与施工难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包括:
固定接地架,所述固定接地架的底壁与安装面相固定,光伏组件的下部与所述固定接地架的上部相固定,所述固定接地架能够将所述光伏组件正常接地;以及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所述散热组件的输出端能够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下端面吹送冷风。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伏组件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所述固定接地架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固定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与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对接固定,每个所述连接板与一个所述固定板对应设置,所述散热组件的输出端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气源;以及
出风管道,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并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出风管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源的输出端相导通,所述气源的输出端能够将冷空气沿所述出风管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并吹送至所述光伏组件的下端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气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出风管道的输入端之间,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气源的输出端和所述出风管道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或隔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组件下端面的温度,所述检测器能够将检测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信息控制所述气源的开启与关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风管道的上半部分上沿其轴向与径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出风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光伏组件接地支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依次穿设过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后将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螺纹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延伸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螺纹通孔,每个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均与一个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一个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接地架的底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三螺纹通孔,所述光伏组件接地支架还包括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螺纹穿设过所述第三螺纹通孔后与安装面螺纹固定。
光伏电站,包括光伏组件、储能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多个所述光伏组件沿其侧边方向延伸任意排列,每个所述光伏组件均与所述光伏组件接地支架相固定,每个光伏组件均与所述储能装置线束连接,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储存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通过将固定接地架的底壁与安装面相固定并将固定接地架的上部光伏组件的下部相固定,实现了光伏组件的正常接地效果,保护光伏组件与工作人员并将散热组件的输出端设置在光伏组件的下方以向光伏组件的下端面吹送冷风,能够在减低光伏组件的安装高度的前提下,保证对光伏组件的散热效果。此外,减低了光伏组件的安装高度后无需设置水泥桩即可保证光伏组件的安装稳定性,结构简单,减低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与施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光伏电站,通过应用上述光伏组件接地支架,能够在减低光伏组件的安装高度的前提下,保证对光伏组件的散热效果。减低了光伏组件的安装高度后无需设置水泥桩即可保证光伏组件的安装稳定性,结构简单,减低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与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与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与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000、光伏组件接地支架;
100、固定接地架;110、固定板;111、第一延伸部;1111、第一螺纹通孔;120、第三螺纹通孔;
200、散热组件;
300、第一固定螺栓;
400、第二固定螺栓;
2000、光伏组件;2100、连接板;2110、第二延伸部;2111、第二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该光伏电站包括光伏组件2000、储能装置以及光伏组件接地支架1000,多个光伏组件2000沿其侧边方向延伸任意排列,每个光伏组件2000均与光伏组件接地支架1000相固定,每个光伏组件2000均与储能装置线束连接,储能装置用于储存电能,进而实现光伏发电。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光伏电站的建设,通常需要使用铁质或钢制等导电材料制成的支架将光伏组件2000架起,以保证光伏组件2000的正常接地。而且由于光伏组件2000在进行光电转换时发热较为严重,为保证散热效果,通常需要将光伏组件2000架起在一定的高度,但光伏组件2000的高度增加后支架的稳定性就随着降低。因此,还需要在支架的下端设置水泥桩以提高支架与光伏组件2000的稳定性。但是这种设置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支架与水泥桩,建设成本高,施工作业难度大,尤其是在针对山地或丘陵等地貌不平坦的作用环境中,进一步提高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与施工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接地支架1000。该光伏组件接地支架1000包括固定接地架100与散热组件200,其中,固定接地架100的底壁与安装面相固定,光伏组件2000的下部与固定接地架100的上部相固定,固定接地架100能够将光伏组件2000正常接地,用于保护光伏组件2000与工作人员,散热组件200的输出端设置在光伏组件2000的下方,散热组件200的输出端能够向光伏组件2000的下端面吹送冷风。
该光伏组件接地支架1000通过将固定接地架100的底壁与安装面相固定并将固定接地架100的上部光伏组件2000的下部相固定,实现了光伏组件2000的正常接地效果,保护光伏组件2000与工作人员,并将散热组件200的输出端设置在光伏组件2000的下方以向光伏组件2000的下端面吹送冷风,能够在减低光伏组件2000的安装高度的前提下,保证对光伏组件2000的散热效果。此外,减低了光伏组件2000的安装高度后无需设置水泥桩即可保证光伏组件2000的安装稳定性,结构简单,减低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与施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接地架100与连接板2100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保证光伏组件2000的正常接地,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将光伏组件2000的热量传递依次从连接板2100与固定接地架100传递至安装面上,从而提高对光伏组件2000的散热效果。具体而言,固定接地架100与连接板2100均采用铁制作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接地架100与连接板2100也可以采用铝、铜或其他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光伏组件2000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2100,固定接地架100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固定板110,连接板2100的侧壁与固定板110的侧壁对接固定,每个连接板2100与一个固定板110对应设置,散热组件200的输出端位于两个连接板2100之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进一步地,固定板1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1,第一延伸部111上开设有有第一螺纹通孔1111,连接板21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110,第二延伸部2110上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2111,光伏组件接地支架1000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栓300,第一固定螺栓300依次穿设过第一螺纹通孔1111和第二螺纹通孔2111后将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2110螺纹固定。通过将第一固定螺栓300依次螺纹穿设过第一延伸部111上的第一螺纹通孔1111和第二延伸部2110上的第二螺纹通孔2111,能够将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2110可靠固定在一起。此外,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后续对固定接地架100和光伏组件2000的检修与维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2110也可以通过插销,卡扣等可拆卸方式固定,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2000与固定接地架100之间的固定稳固性,第一延伸部1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通孔1111,每个第一螺纹通孔1111均与一个第二螺纹通孔2111和一个第一固定螺栓300对应设置。
优选地,固定接地架100的底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三螺纹通孔120,光伏组件接地支架1000还包括第二固定螺栓400,第二固定螺栓400螺纹穿设过第三螺纹通孔120后与安装面螺纹固定。通过设置第二固定螺栓400将固定接地架100与安装面相固定,进而将固定在固定接地架100上的光伏组件2000与安装面相固定,避免光伏组件2000受力偏移,保证光伏组件2000的正常工作。
同样地,固定接地架100的底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螺纹通孔120,并且每个第三螺纹通孔120均与一个第二固定螺栓400对应设置,以提高固定接地架100与安装面之间的安装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接地架100的横截面呈“凹”字型,“凹”字型横截面的固定接地架100能够保证光伏组件2000与安装面的稳固安装,接地效果好。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接地架100的横截面也可以呈“U”型、“V”型或“W”型,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散热组件200包括气源(图中未示出)与出风管道,其中,出风管道设置在光伏组件2000的下方并位于两个连接板2100之间,出风管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管道的输入端与气源的输出端相导通,气源的输出端能够将冷空气沿出风管道从出风口排出并吹送至光伏组件2000的下端面。当需要对光伏组件2000进行散热时,气源能够将冷风从气源处排出,并沿出风管道输出并从出风管道上的出风口排出,直至将冷风吹送至光伏组件2000的下端面处,完成对光伏组件2000的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气源为电动空气泵,电动空气泵以电力为动力不停压缩空气,并将加压空气排出,输出功率大,输出功率稳定,适用与大规模管道通风。在其他实施例中,气源也可以为风扇或其他排风装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此外,空气泵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管道为直筒结构并且出风出风管道采用PE(polyethylene,聚乙烯)材料制成,直筒结构便于拆装与运输,PE材料化学稳定性好,可塑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容器、管道以及包装材料等领域。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管道还可以设置成波纹软管结构以适应地形高低不平的安装环境,并且还可以采用PP(polypropylene,聚丙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或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散热组件200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控制器与空气泵信号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空气泵的开启与关闭。通过设置控制器控制空气泵的开启与关闭,能够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效率。控制器的具体结构与控制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优选地,散热组件200还包括检测器(图中未示出),其中,检测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检测器用于检测光伏组件2000下端面的温度,检测器能够将检测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根据检测器的检测信息控制空气泵的开启与关闭。通过设置检测器检测光伏组件2000下端面的温度,能够实现对光伏组件2000的自动散热。当检测器检测到光伏组件2000下端面的温度上升至预设温度时,与检测器信号连接的控制器自动将空气泵启动,使空气泵将冷空气沿出风管道上的出风口吹送至光伏组件2000的下端面处;当检测器检测到光伏组件2000下端面的温度下降至低于预设温度时,与检测器信号连接的控制器自动将空气泵关闭,节约能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器为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光伏组件2000的下端面上,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光伏组件2000下端面处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应用范围广。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器也可为其他类型的温度检测装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温度传感器的具体结构与检测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光伏组件2000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管道的上半部分上沿其轴向与径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出风口,空气泵输出的冷风能够同时从多个出风口上排出,进而从不同的角度与位置吹向光伏组件2000的下端面,从而实现了提高对光伏组件2000的散热效果。此外,每个出风口的形状均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口的形状也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接地架(100),所述固定接地架(100)的底壁与安装面相固定,光伏组件(2000)的下部与所述固定接地架(100)的上部相固定,所述固定接地架(100)能够将所述光伏组件(2000)正常接地;以及
散热组件(200),所述散热组件(200)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2000)的下方,所述散热组件(200)的输出端能够向所述光伏组件(2000)的下端面吹送冷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2000)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2100),所述固定接地架(100)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固定板(110),所述连接板(2100)的侧壁与所述固定板(110)的侧壁对接固定,每个所述连接板(2100)与一个所述固定板(110)对应设置,所述散热组件(200)的输出端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21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00)包括:
气源;以及
出风管道,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2000)的下方并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2100)之间,所述出风管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源的输出端相导通,所述气源的输出端能够将冷空气沿所述出风管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并吹送至所述光伏组件(2000)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00)还包括: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气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出风管道的输入端之间,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气源的输出端和所述出风管道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或隔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00)还包括:
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光伏组件(2000)下端面的温度,所述检测器能够将检测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信息控制所述气源的开启与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的上半部分上沿其轴向与径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1),所述第一延伸部(11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111),所述连接板(21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110),所述第二延伸部(2110)上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2111),所述光伏组件接地支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栓(300),所述第一固定螺栓(300)依次穿设过所述第一螺纹通孔(1111)和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111)后将所述第一延伸部(111)和所述第二延伸部(2110)螺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螺纹通孔(1111),每个所述第一螺纹通孔(1111)均与一个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111)和一个所述第一固定螺栓(300)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地架(100)的底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三螺纹通孔(120),所述光伏组件接地支架还包括第二固定螺栓(400),所述第二固定螺栓(400)螺纹穿设过所述第三螺纹通孔(120)后与安装面螺纹固定。
10.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2000)、储能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多个所述光伏组件(2000)沿其侧边方向延伸任意排列,每个所述光伏组件(2000)均与所述光伏组件接地支架相固定,每个光伏组件(2000)均与所述储能装置线束连接,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储存电能。
CN202321182049.4U 2023-05-15 2023-05-15 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 Active CN220711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2049.4U CN220711384U (zh) 2023-05-15 2023-05-15 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2049.4U CN220711384U (zh) 2023-05-15 2023-05-15 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1384U true CN220711384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5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82049.4U Active CN220711384U (zh) 2023-05-15 2023-05-15 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1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11384U (zh) 光伏组件接地支架及光伏电站
CN209748489U (zh) 一种光伏发电汇流箱
CN209558692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
CN210225302U (zh) 具有扰流件的光伏组件系统
CN202915740U (zh) 一种热偶安装固定系统
CN212323066U (zh) 一种高效能的高压储能系统
CN210693066U (zh) 一种便于维护且散热效果好的配电柜
CN212514800U (zh) 一种电网实时状态电能质量监控箱
CN209913443U (zh) 一种用于大数据的高效散热母线槽
CN210008132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组件
CN210177825U (zh) 一种房屋光伏太阳能安装组件
CN208836084U (zh) 汇流装置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10351081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的快速散热结构
CN207757059U (zh) 逆变焊接机安全冷却系统
CN214756159U (zh) 一种防水降温型光伏发电支架
KR101768093B1 (ko) 태양광 종합 발전 시스템
CN211352099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
CN221900129U (zh) 一种储能电站
CN22140741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源监控设备
CN220325594U (zh) 一种屋顶光伏发电装置防水结构
KR102641145B1 (ko) 지붕 일체형 태양광 모듈
CN217656595U (zh) 一种内设模块式二极管的轻质化光伏接线盒
CN214626892U (zh) 一种高效环保多晶光伏组件
CN213990099U (zh) 一种具有可靠密封结构的户外终端
CN218952937U (zh) 一种多功能通信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