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0681U - 一种Type-c接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Type-c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0681U
CN220710681U CN202322437505.1U CN202322437505U CN220710681U CN 220710681 U CN220710681 U CN 220710681U CN 202322437505 U CN202322437505 U CN 202322437505U CN 220710681 U CN220710681 U CN 220710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interface
clamping plate
cavity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75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xiang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xiang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xiang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xiang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75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0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0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0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ype‑c接口,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接口结构固定制作步骤多,定位组装繁琐,连接处宽度较小,容易断裂的技术问题,该接口,包括第一壳体和端子组件,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设有上止槽、中止槽以及下止槽;端子组件包括上端部、中端部以及下端部,上端部包括上胶座和若干个金属端子,中端部包括第一弹臂和卡板,下端部包括下胶座和若干个金属端子,上胶座上设有上抵槽,下胶座上设有下抵槽;通过上抵槽和下抵槽抵住卡板,实现限制卡板的左右移动,上端部和下端部限制卡板的上下移动,中止槽限制卡板的前后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Type-c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接口领域,具体是一种Type-c接口。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接口具有充电和传输数据的功能,而接口通常由连接端子和壳体组成,目前的type-c接口结构,如专利号CN109103653A得到如图1所示,其中,连接端子包括弹舌片1’和塑胶基材2’,存在以下额问题:
1、由于弹舌片1’上设置通孔11’,然后塑胶基材2’上有柱子21’,通过将柱子21’穿过通孔11’使弹舌片1’实现位置固定,而设置定位柱21’和通孔11’导致增加塑胶基材2’和弹舌片1’的制作步骤;
2、同时将定位柱21’与通孔11’位置进行定位固定后才能放入壳体中,组装步骤多,降低生产效率,造成制作成本的增加;
3、最后,由于通孔11’的存在,导致第一弹臂4’和通孔11’之间的连接处3’宽度较小,在第一弹臂4’长期弹性回弹工作的影响下,容易造成连接处3’的断裂,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ype-c接口,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接口结构固定制作步骤多,定位组装繁琐,连接处宽度较小,容易断裂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Type-c接口,包括第一壳体和端子组件,
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上止槽、中止槽以及下止槽;
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端部、中端部以及下端部,所述上端部包括上胶座和若干个金属端子,所述中端部包括第一弹臂和卡板,所述下端部包括下胶座和若干个金属端子,所述上胶座上设有上抵槽,所述下胶座上设有下抵槽;
其中,所述上抵槽和所述下抵槽抵住所述卡板,实现限制所述卡板的左右移动,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限制所述卡板的上下移动,所述中止槽限制所述卡板的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抵槽一侧设有上沉条槽,所述下抵槽上设有下沉条槽,所述卡板的侧边向外延伸形成2个结构相同、前后对称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设有具有弹性的斜条。
进一步的,所述上抵槽和所述下抵槽数量为2,两个所述上抵槽之间形成上挡柱,两个所述下抵槽之间形成下挡柱,两个所述延伸块之间形成延伸挡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止槽两侧设有避空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左端设有数量为2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上设有第二弹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臂与卡板之间设有连接位。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部上设置有上侧凸块,所述下端部上设置有下侧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上侧凸块起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有上斜进面,所述下侧凸块起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有下斜进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上胶座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胶座上设有第二凹槽。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上端部卡在上止槽中相对第一壳体实现固定,下端部卡在下止槽中相对第一壳体实现固定,而上抵槽的高度和下抵槽的高度加起来要小于或接近等于卡板的高度,将中端部卡入中止槽中使得卡板位于上抵槽和下抵槽之间被抵住,限制卡板的左右移动,上端部和下端部限制卡板的上下移动,中止槽限制卡板的前后移动,本实施例组装动作优化了现有技术的上端部、中端部以及下端部先进行定位的步骤,能够是直接将活动的上端部、中端部以及下端部推入第一壳体即可,总体优化组装步骤,提高组装效率,增加对卡板位置限位的稳定性。
2、设置本实施例上胶座和下胶座为结构相同、上下对称的软质注塑体,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在进行注塑时,只需要一种类型的模具即可注塑,可以有效减少使用的模具类型,节约生产成本。
2、由于无需在卡板上设置其他例如孔之类的结构,所以第一弹臂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长,这样设置可以减少第一弹臂在使用过程中的机械疲劳,且第一弹臂与卡板之间的连接位的宽度距离更大,使连接位在长时间工作下,不易发生断裂,有效提高第一弹臂和连接位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接口爆炸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立体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件爆炸图一。
图4: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件爆炸图二。
图5:本实用新型图3的A部放大图。
图6:本实用新型图4的B部放大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件正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壳体;11-第一腔体;12-上止槽;13-中止槽;131-避空位;14-下止槽;2-端子组件;21-上端部;22-中端部;221-第一弹臂;222-卡板;223-延伸块;224-斜条;225-连接位;226-延伸挡槽;23-下端部;24-上胶座;241-上抵槽;242-上沉条槽;243-上侧凸块;244-上斜进面;245-第一凹槽;246-上挡柱;25-金属端子;26-下胶座;261-下抵槽;262-下沉条槽;263-下侧凸块;264-下斜进面;265-第二凹槽;266-下挡柱;3-弹性片;31-第二弹臂;4-第二壳体;41-第二腔体;42-第一卡块;43-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2-7;
如图2-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Type-c接口,包括第一壳体1和端子组件2,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有第一腔体11,在所述第一腔体11的内壁设有上止槽12、中止槽13以及下止槽14,所述端子组件2包括上端部21、中端部22以及下端部23,所述上端部21包括上胶座24和若干个金属端子25,所述中端部22包括数量为二的第一弹臂221和卡板222,所述下端部23包括下胶座26和若干个金属端子25,所述上胶座24上设有上抵槽241,所述下胶座26上设有下抵槽261,要说明的是,上端部21卡在上止槽12中相对第一壳体1实现固定,下端部23卡在下止槽14中相对第一壳体1实现固定,而上抵槽241的高度和下抵槽261的高度加起来要小于或接近等于卡板222的高度,将中端部22卡入中止槽13中使得卡板222位于上抵槽241和下抵槽261之间被抵住,限制卡板222的左右移动,上端部21和下端部23限制卡板222的上下移动,中止槽13限制卡板222的前后移动,本实施例组装动作优化了现有技术的上端部21、中端部22以及下端部23先进行定位的步骤,能够是直接将活动的上端部21、中端部22以及下端部23推入第一壳体1即可,总体优化组装步骤,提高组装效率,增加对卡板222位置限位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在第一腔体11位于中止槽13的两侧设有避空位131,所述避空位131位于相邻的所述上止槽12和所述下止槽14之间,在第一腔体11的左端设有数量为2的弹性片3,弹性片3上设有第二弹臂31,所述第一弹臂221与卡板222之间设有连接位225,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移动设备(图中未显示)的充电口内设有连接板,当移动设备需要充电时,将端子组件2与插头插接,此时两个弹性抵臂在左右方向直接夹住充电口内的连接板,第二弹臂31在上下方向夹住连接板,实现对移动设备的充电口上下左右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充电过程滑脱导致充电失败,同时由于第一弹臂221由于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夹住连接板的同时可以穿过避空位131,此时第一弹臂221与连接板接触后被撑开,然后第一弹臂221恢复形变的力夹住连接板实现对移动设备的固定,同时,由于无需在卡板222上设置其他例如孔之类的结构,所以第一弹臂221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长,这样设置可以减少第一弹臂221在使用过程中的机械疲劳,且第一弹臂221与卡板222之间的连接位225的宽度距离更大,使连接位225在长时间工作下,不易发生断裂,有效提高第一弹臂221和连接位225的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本实施例上胶座24和下胶座26为结构相同、上下对称的软质注塑体,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在进行注塑时,只需要一种类型的模具即可注塑,可以有效减少使用的模具类型,制作模具的形状也简单,优化制作步骤,间接降低整体制作成本,整个过程无需再经过上端部21和下端部23的定位,简化上端部21和下端部23的加工工序,节省装配时间,使组装更加简单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上抵槽241一侧设有上沉条槽242,所述下抵槽261上设有下沉条槽262,由于上胶座24和下胶座26的结构相同、上下对称,即所述上沉条槽242和所述下沉条槽262结构相同,上下对称设置,而在所述卡板222的侧边向外延伸形成2个结构相同、前后对称的延伸块223,所述延伸块223上设有具有弹性的斜条224,所述斜条224的前后宽度与上沉条槽242(或下沉条槽262)的宽度相同,同时所述斜条224在上下方向的高度稍微大于上沉条槽242(或下沉条槽262)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当中端部22对准中止槽13并推入其中时,具有弹性的斜条224会对准上沉条槽242(或下沉条槽262)并推入其中,由于斜条224高度稍大于上沉条槽242(或下沉条槽262),使斜条224会在上沉条槽242(或下沉条槽262)产生右下方力度的抵止,防止中端部22在中止槽13出现向右移动脱离中止槽13的情况,同时在上下方向避免在终端部在中止槽13存在间隙,导致中端部22在中止槽13内出现晃动,最终提高整体组装后的稳固效果。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上抵槽241和所述下抵槽261数量为2,在两个上抵槽241之间形成上挡柱246,在两个下抵槽261之间形成下挡柱266,在两个所述延伸块223之间形成延伸挡槽226,而延伸挡槽226、第一弹臂221以及卡板222的高度一致,设置所述上挡柱246高度H1加上所述下挡柱266的高度H2要小于或接近等于延伸挡槽226的高度H3,当中端部22对准中止槽13并推入其中时,上挡柱246和下挡柱266同时卡在延伸挡槽226中,有效防止中端部22在上端部21和下端部23之间出现晃动情况。
如图3所示,当端子组件2组装到第一腔体11中需要保证位置保持相对稳定,不发生偏移,所以在上端部21设置上侧凸块243,下端部23设置有下侧凸块263,所述上侧凸块243和所述下侧凸块263起之间的宽度稍稍大于所述第一腔体11左右方向的宽度,实现过盈配合保证位置相对稳定,但这样设置容易导致组装时位置不容易对准,费时费力,则在所述上侧凸块243起靠近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端设有上斜进面244,所述下侧凸块263起靠近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端设有下斜进面264,将端子组件2与第一壳体1进行组装时,通过上斜进面244和下斜进面264对上端部21和下端部23进行导向,使端子组件2能够非常简单、顺利快速的对准第一腔体11位置,保证后续压入时省时省力。
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二壳体4内设有第二腔体41,在第二腔体41上设有第一卡块42和第二卡块43,在上胶座24上设有第一凹槽245,下胶座26上设有第二凹槽265,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245和第二凹槽265大小相等、位置对称,第一卡块42与第二卡块43大小相等、位置对称,且第一卡块42稍稍大于第一凹槽245,当端子组件2装入第一腔体11中时第一凹槽245和第二凹槽265形状正常,当端子组件2装入到第一腔体11内后,再将第一壳体1装入第二腔体41中时,第一卡块42卡入第一凹槽245中,同时,第二卡块43卡入第二凹槽265中,使得第一卡块42和第二卡块43在上下位置分别对第一凹槽245和第二凹槽265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端子组件2在第二腔体41内发生前后移动,提高端子组件2与第二壳体4之间的稳固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

Claims (9)

1.一种Type-c接口,包括第一壳体(1)和端子组件(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有第一腔体(11),所述第一腔体(11)内设有上止槽(12)、中止槽(13)以及下止槽(14);
所述端子组件(2)包括上端部(21)、中端部(22)以及下端部(23),所述上端部(21)包括上胶座(24)和若干个金属端子(25),所述中端部(22)包括第一弹臂(221)和卡板(222),所述下端部(23)包括下胶座(26)和若干个金属端子(25),所述上胶座(24)上设有上抵槽(241),所述下胶座(26)上设有下抵槽(261);
其中,所述上抵槽(241)和所述下抵槽(261)抵住所述卡板(222),实现限制所述卡板(222)的左右移动,所述上端部(21)和所述下端部(23)限制所述卡板(222)的上下移动,所述中止槽(13)限制所述卡板(222)的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抵槽(241)一侧设有上沉条槽(242),所述下抵槽(261)上设有下沉条槽(262),所述卡板(222)的侧边向外延伸形成2个结构相同、前后对称的延伸块(223),所述延伸块(223)上设有具有弹性的斜条(2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抵槽(241)和所述下抵槽(261)数量为2,两个所述上抵槽(241)之间形成上挡柱(246),两个所述下抵槽(261)之间形成下挡柱(266),两个所述延伸块(223)之间形成延伸挡槽(2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止槽(13)两侧设有避空位(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左端设有数量为2的弹性片(3),所述弹性片(3)上设有第二弹臂(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221)与卡板(222)之间设有连接位(2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21)上设置有上侧凸块(243),所述下端部(23)上设置有下侧凸块(26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凸块(243)起靠近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端设有上斜进面(244),所述下侧凸块(263)起靠近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端设有下斜进面(26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二壳体(4)内设有第二腔体(41),所述第二腔体(41)上设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43),所述上胶座(24)上设有第一凹槽(245),所述下胶座(26)上设有第二凹槽(265)。
CN202322437505.1U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Type-c接口 Active CN220710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7505.1U CN220710681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Type-c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7505.1U CN220710681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Type-c接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0681U true CN220710681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5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7505.1U Active CN220710681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Type-c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0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10681U (zh) 一种Type-c接口
US20170264051A1 (en) Connector
US6077092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tabilizing structure for spacer and terminal
CN103022789A (zh) 耳机插座连接器
CN110165511A (zh) 一种连接器安装架及连接器组件
CN213243038U (zh) 一种电子机械端口自动限定装置
CN213460212U (zh) 一种浮动式接插件结构
CN220710668U (zh) 一种Type-c接口
CN214849195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9760063U (zh) 一种接口结构
CN210430162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CN117096700A (zh) 一种Type-c制作工艺
CN109244710B (zh) 电池连接器
CN111293498A (zh) 一种继电器插座的外导线连接结构及直插式继电器插座
CN116885525B (zh) 一种Type-c制作工艺
CN211655167U (zh) 底座限位夹簧结构及继电器插座
CN210490040U (zh) 一种长方形射频绝缘子连接器的模具
CN220155864U (zh) 浮动插头及测试装置
CN215896774U (zh) 一种插孔体、护套和接线端子
CN219892575U (zh) 电连接器
CN214754355U (zh) 插端式type-c母座插头
CN219717483U (zh) 组装接插件金属针装置
US11146010B2 (en) Overmolded contact assembly
CN220492286U (zh) 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双面插座
CN213304500U (zh) 一种组装式网线接口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