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0045U - 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0045U
CN220710045U CN202420104268.9U CN202420104268U CN220710045U CN 220710045 U CN220710045 U CN 220710045U CN 202420104268 U CN202420104268 U CN 202420104268U CN 220710045 U CN220710045 U CN 220710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hermistor
heat
assembly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1042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少钟
甘卫锋
康海荣
王宇
谌启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1042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0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0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0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热敏组件包括支撑框、热敏电阻以及电连接件,支撑框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热敏电阻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电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通过开口与热敏电阻电连接,第二连接部延伸至容纳空间外并形成有输出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通过热敏组件实现热敏电阻的安装,取消了支架及其安装工序,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Board,FPC)在电池模组中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而温度采样是电池热管理的基础,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温度管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在电池模组中,普遍使用将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焊接到柔性电路板进行温度采样。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热敏电阻的安装,电池一般会在线束隔离板上设置支架,通过将热敏电阻安装于支架上,来通过热敏电阻采集电池的温度。然而,上述设置方式中,支架所占用电池沿高度方向的空间较大,并且支架安装过程繁杂,成本较高。因此,如何更便于实现热敏电阻的安装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通过热敏组件实现热敏电阻的安装,取消了支架及其安装工序,降低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敏组件,包括支撑框、热敏电阻以及电连接件,支撑框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热敏电阻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电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通过开口与热敏电阻电连接,第二连接部延伸至容纳空间外并形成有输出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热敏组件集成有热敏电阻以及电连接件,以通过热敏组件来实现电池温度信息的采样与传输。在安装热敏组件时,能够利用电池单体和汇流排对其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在夹持时能够通过支撑框使热敏电阻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可取消支架及其安装工序,降低采样组件的整体高度,减少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支撑框的一端并封堵开口,热敏电阻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上。通过将第一连接部封堵开口,并将热敏电阻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上,能够在实现电连接件与热敏电阻的电连接的同时,更便于电连接件与支撑框的固定,整体稳定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敏组件还包括封装胶,封装胶填设于容纳空间内并封装热敏电阻,以减少外部环境对热敏电阻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框包括首尾相接的多个支撑板以及定位柱,多个支撑板围合形成容纳空间;在第一方向,定位柱设置于支撑板背离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表面上,并相对支撑板沿第一方向凸出设置。即支撑框可包括定位柱,以用于与汇流排进行定位配合,更便于热敏组件的安装,并且,还能够通过定位柱限制热敏组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的移动自由度,从而提高热敏组件连接的可靠性,实现对电池单体的精确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的外侧壁设置有台阶面,和/或,支撑框还包括凸筋,在第一方向上,凸筋与定位柱设置于支撑板的同侧表面上,且凸筋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定位柱沿第一方向的尺寸。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热敏组件与汇流排进行定位配合时,汇流排会搭接于定位柱的台阶面和/或凸筋上,使得汇流排沿第一方向与支撑板形成有间隙,从而使得封装胶能够与汇流排进行隔离,进一步降低汇流排的热量通过封装胶传导至热敏电阻的风险,提高热敏电阻的采样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端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朝不同方向延伸,或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向延伸,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延伸长度不同,以便于焊接,且降低短路风险。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汇流排以及热敏组件,电池单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汇流排设置于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并串联多个电池单体,热敏组件为第一方面的热敏组件,热敏组件通过支撑框沿第一方向夹设于电池单体和汇流排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排上设置有定位孔,支撑框至少部分嵌入定位孔,以通过定位孔实现热敏组件的定位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排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以及中间连接片,中间连接片连接在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且中间连接片至少部分相对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朝向电池单体凹陷设置;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沿第一方向与电池单体之间形成有间隙,热敏组件夹设于第一连接片和/或第二连接片与电池单体之间,故其可以有效利用汇流排与电池单体之间的间隙,以将热敏组件设置于汇流排与电池单体之间,并利用汇流排对热敏组件进行固定,以有效降低采集组件的整体高度,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导热垫,导热垫夹设于热敏组件和电池单体之间,从而能够通过导热垫将电池单体的热量快速传导至热敏组件内的热敏电阻上,实现对电池温度的采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柔性电路板,第二连接部至少部分搭接于柔性电路板上,并通过输出端与柔性电路板相连,以将热敏组件所采集的温度信息传输至柔性电路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第二方面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热敏组件,包括支撑框、热敏电阻以及电连接件,支撑框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热敏电阻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以用于实现电池温度的采样,电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通过支撑框的开口与热敏电阻电连接,第二连接部延伸至容纳空间外并形成有输出端,从而通过输出端实现温度信息的传输。即热敏组件集成有热敏电阻和电连接件,其能够在实现温度信息的采样与传输的同时,通过支撑框沿第一方向压接在电池单体和汇流排之间来实现夹持固定,从而无需设置支架,节约空间,并且简化安装步骤,降低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的采集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敏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敏组件安装于电池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敏组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敏组件安装于电池内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0电池,200控制器,300马达,
10电池单体,20线束隔离板,210支架,30汇流排,310第一连接片,320第二连接片,330中间连接片,340定位孔,40柔性电路板,50热敏组件,60导热垫;
1支撑框,11支撑板,12定位柱,13凸筋,2热敏电阻,3电连接件,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21第一电极,322第二电极,4封装胶;
X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电池,电池可以为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储能集装箱、储能电柜等,电池用于为用电装置提供电能,该用电装置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所有包括电池以及使用电池的用电设备,但为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电动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车辆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的操作电源。车辆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的爆炸图。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100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10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
在电池100中,电池单体10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1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1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内;当然,电池100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1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内。电池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10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的电连接。
其中,每个电池单体10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二次电池是指在电池单体10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材料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单体10。
电池单体10包括但不限于锂离子电池单体、钠离子电池单体、钠锂离子电池单体、锂金属电池单体、钠金属电池单体、锂硫电池单体、镁离子电池单体、镍氢电池单体、镍镉电池单体、铅蓄电池单体等。
作为示例,电池单体10可以为圆柱形电池单体、棱柱电池单体、软包电池单体或其它形状的电池单体,但不局限于此。棱柱电池单体包括方壳电池单体、刀片形电池单体、多棱柱电池,多棱柱电池例如为六棱柱电池等。
多个电池单体10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后组成电池模块,电池100中还包括有采样组件,用于采集多个电池单体10所组成的电池模块的电信号和温度信号。
如图3所示,相关技术的采样组件包括线束隔离板20、汇流排30、热敏电阻2以及柔性电路板40。
线束隔离板20主要用于分离线束和电池单体10,线束隔离板20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暴露电池单体10的极柱的凹槽。
汇流排30连接于线束隔离板20且限位于凹槽内,汇流排30连接于电池模块中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使得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形成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汇流排30导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汇流排30采用铝等金属制成,例如可以设置为汇流排30。
热敏电阻2连接于线束隔离板20并用于检测电池单体10的温度。
柔性电路板40包括测电压分支和测温分支,测电压分支与汇流排30电连接,测电压分支用于采集电压信息,测温分支与热敏电阻2电连接,测温分支用于采集温度信息,从而通过柔性电路板40获得电池模块中的多个电池单体10的电压信息和温度信息。
相关技术中,为将热敏电阻2固定于电池100内,采样组件还包括支架210,支架210通过热铆柱固定于线束隔离板20上,以通过固定热敏电阻2的位置,来准确检测电池单体10的温度。然而,设置支架210的方式会导致采样组件沿高度方向占用较大空间,且安装过程繁杂,成本较高。
基于以上考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热敏组件50,以用于实现热敏电阻2在电池100内的安装,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热敏组件50以及电池100进行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4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敏组件50,包括支撑框1、热敏电阻2以及电连接件3,支撑框1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热敏电阻2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电连接件3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通过开口与热敏电阻2电连接,第二连接部32延伸至容纳空间外并形成有输出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热敏组件50包括支撑框1、热敏电阻2以及电连接件3,支撑框1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热敏电阻2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以用于实现电池100温度的采样,电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部31通过支撑框1的开口与热敏电阻2电连接,第二连接部32延伸至容纳空间外并形成有输出端,从而通过输出端实现温度信息的传输。即热敏组件50集成有热敏电阻2和电连接件3,其能够在实现温度信息的采样与传输的同时,通过支撑框1沿第一方向X压接在电池单体10和汇流排30之间来实现夹持固定,从而无需设置支架210,节约空间,并且简化安装步骤,降低成本。
可选地,支撑框1可采用PPS材质,PPS材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绝缘性优异且耐高温,从而能够利用支撑框1实现对热敏电阻2的有效保护,提高热敏电阻2的可靠性。电连接件3可设置为柔性线路板以及导线的至少一者,柔性线路板可以弯折,并且能够集成多个线路,安装更加方便。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连接部31连接于支撑框1的一端并封堵开口,热敏电阻2设置于第一连接部31上。
通过将第一连接部31封堵开口,并将热敏电阻2设置于第一连接部31上,能够在实现电连接件3与热敏电阻2的电连接的同时,更便于电连接件3与支撑框1的固定,整体稳定性更好。并且,在热敏组件50夹持于电池单体10和汇流排30之间时,可将第一连接部31朝向电池单体10设置,此时设置于第一连接部31上的热敏电阻2与电池单体10的距离更近,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并且,由于第一连接件封堵容纳空间的一端开口,故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热敏组件50还包括封装胶4,封装胶4填设于容纳空间内并封装热敏电阻2,以减少外部环境对热敏电阻2的影响。
可选地,封装胶4的液位不高于容纳空间的顶面,即支撑框1沿第一方向X远离第一连接部31的一侧表面,这样在热敏组件50夹设于电池单体10和汇流排30之间时,封装胶4与汇流排30不会接触,故当电池100充放电过程中在汇流排30上产生热量的时候,汇流排30的热量不会通过封装胶4传递至热敏电阻2上,从而进一步提高热敏电阻2温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备热敏组件50时,可以先将热敏电阻2焊接于电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部31上,然后将支撑框1粘接固定在第一连接部31上,通过第一连接部31封堵支撑框1沿第一方向X的一侧开口,然后再从另一侧开口处注入封装胶4,来实现热敏电阻2的封装,从而实现热敏组件50的成型。
请参阅图4和图5,由于热敏组件50沿第一方向X夹设于电池单体10和汇流排30之间,故为了进一步实现对热敏组件50的固定,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支撑框1包括首尾相接的多个支撑板11以及定位柱12,多个支撑板11围合形成容纳空间。在第一方向X,定位柱12设置于支撑板11背离第一连接部31的一侧表面上,并相对支撑板11沿第一方向X凸出设置。
即支撑框1可包括定位柱12,以用于与汇流排30进行定位配合,更便于热敏组件50的安装,并且,还能够通过定位柱12限制热敏组件5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平面内的移动自由度,从而提高热敏组件50连接的可靠性,实现对电池单体10的精确检测。
可选地,定位柱1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定位柱12可分设于多个支撑板11上,也可设置于同一支撑板11上,能够满足热敏组件50的安装定位需求即可。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定位柱12的外侧壁设置有台阶面,和/或,支撑框1还包括凸筋13,在第一方向X上,凸筋13与定位柱12设置于支撑板11的同侧表面上,且凸筋13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小于定位柱12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
当支撑框1包括定位柱12时,可通过在定位柱12的外侧壁上设置台阶面,故在定位柱12与汇流排30进行定位配合时,汇流排30会搭接于台阶面上,使得汇流排30沿第一方向X与支撑板11形成有间隙,从而使得封装胶4能够与汇流排30进行隔离,进一步降低汇流排30的热量通过封装胶4传导至热敏电阻2的风险,提高热敏电阻2的采样精度。
此外,也可以在支撑框1上额外设置有凸筋13,凸筋13凸出于支撑板11设置,故在定位柱12与汇流排30进行定位配合时,汇流排30会搭接于凸筋13上,使得汇流排30沿第一方向X与支撑板11形成有间隙,以降低汇流排30的热量通过封装胶4传导至热敏电阻2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仅在定位柱12的外侧壁设置台阶面来实现封装胶4与汇流排30的隔离,也可以仅在支撑板11上设置凸筋13,也可以在定位柱12的外侧壁设置台阶面的同时,在支撑板11上设置凸筋13。并且,当同时设置台阶面和凸筋13时,在第一方向X上,台阶面应与凸筋13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于协同实现对汇流排30的支撑。
可选地,当在支撑板11上设置凸筋13时,凸筋13可设置为条状结构,并沿支撑框1的周向延伸,以增加对汇流排30的支撑面积。此外,凸筋13的数量为设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凸筋13可分别设置于多个支撑板11上,也可沿间隔设置于同一支撑板11上,能够满足对汇流排30的支撑即可。
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输出端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321和第二电极322,第一电极321和第二电极322朝不同方向延伸,或者,第一电极321和第二电极322同向延伸,且第一电极321和第二电极322的延伸长度不同。
其中,输出端用于焊接在柔性电路板40上,并与柔性电路板40的测温分支进行连接,来实现温度信号的传输。输出端可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321和第二电极322,通过使第一电极321和第二电极322朝不同方向延伸,或者同向延伸的距离不同,能够在第一电极321和第二电极322之间形成一定距离。一方面能够方便将第一电极321和第二电极322焊接于柔性电路板40上,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在焊接后,焊点接触而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电池100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100,包括电池单体10、汇流排3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热敏组件50,电池单体1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汇流排30设置于电池单体10沿第一方向X的一侧并串联多个电池单体10,热敏组件50通过支撑框1沿第一方向X夹设于电池单体10和汇流排30之间。
通过设置热敏组件50,并将热敏组件50沿第一方向X夹设于电池单体10和汇流排30之间,即能够利用电池单体10和汇流排30对热敏组件50进行夹持固定,从而能够在实现温度信息的采样与传输的同时,无需设置支架210,节约空间,并且简化安装步骤,降低成本。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汇流排30包括第一连接片310、第二连接片320以及中间连接片330,中间连接片330连接在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之间,且中间连接片330至少部分相对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朝向电池单体10凹陷设置。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沿第一方向X与电池单体10之间形成有间隙,热敏组件50夹设于第一连接片310和/或第二连接片320与电池单体10之间。
其中,通过将汇流排30的中间连接片330至少部分相对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凹陷设置,即能够降低电池100充放电时,汇流排30膨胀的变形量。而在此基础上,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会与电池单体10之间形成有一定空间,其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约为3mm,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热敏组件50所占空间较小,支撑框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大概在1mm~2mm,故其可以有效利用汇流排30与电池单体10之间的间隙,以将热敏组件50设置于汇流排30与电池单体10之间,并利用汇流排30对热敏组件50进行固定,以有效降低采集组件的整体高度,提高电池100能量密度。
请参阅图4至图8,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汇流排30上设置有定位孔340,支撑框1至少部分嵌入定位孔340,以通过定位孔340实现热敏组件50的定位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孔340可设置为环形槽,通过支撑框1嵌设于环形槽内,来实现热敏组件50的定位安装。当支撑框1包括定位柱12时,定位孔340也可与定位柱12进行适配,通过将定位柱12嵌设于定位孔340内,来对热敏组件50进行定位安装。
可选地,定位柱12可通过过盈配合或者点胶装设于定位孔340内,以提高热敏组件50与汇流排30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电池100还包括导热垫60,导热垫60夹设于热敏组件50和电池单体10之间。即热敏组件50沿第一方向X的一侧与汇流排30相连,另一侧通过导热垫60与电池单体10相连,例如可以与电池单体10的顶盖相接触,从而能够通过导热垫60将电池单体10的热量快速传导至热敏组件50内的热敏电阻2上,实现对电池100温度的采样。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电池1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40,第二连接部32至少部分搭接于柔性电路板40上,并通过输出端与柔性电路板40相连,以将热敏组件50所采集的温度信息传输至柔性电路板40。
可选地,输出端可采用热压焊接或激光焊接固定,并且,在输出端焊接于柔性电路板40后,可在输出端的焊点周侧点胶,以进一步提高热敏组件50与柔性电路板40连接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热敏组件50,在热敏电阻2异常时,可将支撑框1从汇流排30和电池单体10之间拔出,并将电连接件3的输出端从柔性电路板40处拆除,实现热敏组件50的拆卸。而在更换新的热敏组件50后,还可将电连接件3的输出端焊接到柔性电路板40上,再将支撑框1塞入汇流排30和电池单体10之间,从而实现热敏电阻2的拆卸以及更换,安装步骤简单,且成本较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热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
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电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热敏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外并形成有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的一端并封堵所述开口,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组件还包括封装胶,所述封装胶填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封装所述热敏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首尾相接的多个支撑板以及定位柱,多个所述支撑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表面上,并相对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外侧壁设置有台阶面,和/或,所述支撑框还包括凸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凸筋与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同侧表面上,且所述凸筋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定位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朝不同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长度不同。
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汇流排,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并串联多个所述电池单体;
热敏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热敏组件,所述热敏组件通过所述支撑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夹设于所述电池单体和所述汇流排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框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以及中间连接片,所述中间连接片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之间,且所述中间连接片至少部分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朝向所述电池单体凹陷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电池单体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热敏组件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电池单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导热垫,所述导热垫夹设于所述热敏组件和所述电池单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部分搭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并通过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连。
12.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CN202420104268.9U 2024-01-16 2024-01-16 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20710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04268.9U CN220710045U (zh) 2024-01-16 2024-01-16 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04268.9U CN220710045U (zh) 2024-01-16 2024-01-16 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0045U true CN220710045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5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104268.9U Active CN220710045U (zh) 2024-01-16 2024-01-16 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0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4360B2 (en) Battery module
US11916244B2 (en)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partition member
EP3671905A1 (en) Easier to assemble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bus bar frame
EP3651237A1 (en) Battery pack with improved assembly structure
US11588193B2 (en) Battery module
KR101261769B1 (ko) 배터리 팩
US8363425B2 (en) Temperature sensor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 battery frame assembly
CN109891661B (zh) 具有用于温度感测元件的固定结构的电池模块
EP3518312A1 (en)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a housing with integrated bus bar
CN108475744B (zh) 电池模块以及包含该电池模块的电池包和车辆
EP3522254B1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including battery module, and vehicle including battery pack
CN220710045U (zh) 热敏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507584U (zh) Lecu组件、电池组件和电动交通工具
US20220407160A1 (en) Battery pa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EP3930084B1 (en) Connection assembl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KR20200131501A (ko) 배터리 모듈
US11978872B2 (e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devi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battery system
EP4354588A1 (en)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ic device
CN220510152U (zh) 电池包
CN220527155U (zh) 电池包、用电设备和固定支架
CN221150121U (zh) 采样组件、线束板、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EP4354644A1 (en) Cell module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CN215989068U (zh) 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214200413U (zh) 电池模组温度采集装置和电池模组
US20240106083A1 (en) Battery system wit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