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7822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7822U
CN220707822U CN202321755162.7U CN202321755162U CN220707822U CN 220707822 U CN220707822 U CN 220707822U CN 202321755162 U CN202321755162 U CN 202321755162U CN 220707822 U CN220707822 U CN 220707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rack
driving
guide
do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51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琛
陈胜华
刘猛
童福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51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7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7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7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形成储物腔体;门体,所述门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被配置成开关所述储物腔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导向调节件,所述导向调节件竖向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导向调节件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止配合部;搁架组件,所述搁架组件包括搁物架、锁止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搁物架上,所述驱动部件被配置成受力活动后以解除对所述锁止部件的限制使得所述锁止部件相对于所述搁物架活动;其中,所述锁止部件被配置成与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锁止配合部连接配合将所述搁物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通过驱动部件来对锁止部件进行解锁,以提高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冰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家用电器,冰箱通常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中形成制冷间室来放置需要制冷存放的物品,制冷间室则通过门体实现开关以方便用户存取物品。
为了提高冰箱内部储物空间的利用率,通常情况下,在门体上额外配置有搁物架来存放物品。现有技术中的搁物架一般采用插装的方式以实现可拆卸的安装在门体上。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9084512 A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门搁架组件及冰箱,搁架的两侧设置有高度调节旋钮,高度调节旋钮插在的对应高度位置处的调节孔中。
当需要调节高度时,用户需要用手同时拉动两侧的高度调节旋钮来实现解锁,才能够调节搁架的高度。这便,造成用户使用时,需要双手操作,并且,由于高度调节旋钮位于搁架的内侧,受搁架上储物的影响,导致操作便利性较差。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制冷设备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设备,通过驱动部件来对锁止部件进行解锁,以提高使用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形成储物腔体;
门体,所述门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被配置成开关所述储物腔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导向调节件,所述导向调节件竖向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导向调节件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止配合部;
搁架组件,所述搁架组件包括搁物架、锁止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搁物架上,所述驱动部件被配置成受力活动后以解除对所述锁止部件的限制使得所述锁止部件相对于所述搁物架活动;
其中,所述锁止部件被配置成与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锁止配合部连接配合将所述搁物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门体上设置有两条相对布置的所述导向调节件;所述搁物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锁止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被配置成受力活动后以解除对两个所述锁止部件的限制使得所述锁止部件相对于所述搁物架活动,所述搁物架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侧的所述导向调节件上;
或者,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滑动导向件,所述滑动导向件竖向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滑动导向件与所述导向调节件并排布置;所述搁物架上还设置有第二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导向件上。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的定位凹槽,所述锁止部件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在所述搁物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时,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在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定位凹槽中;
或者,所述锁止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的定位孔,所述锁止部件设置有第二插接部;在所述搁物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时,所述第二插接部插在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定位孔中。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搁物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导向部,所述锁止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导向部上,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搁物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被配置成对所述锁止部件施加朝向远离所述导向调节件方向移动的弹力。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搁物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导向部,所述驱动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部上,所述驱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突出于所述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被配置成抵靠在所述锁止部件上以使得所述锁止部件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伸出所述搁物架并与所述锁止配合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搁物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被配置成对所述驱动部件施加弹力以使得所述驱动部件未受外力状态下移动至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锁止部件处于抵靠的位置处;
或者,所述搁物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部,所述驱动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上,所述驱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被配置成抵靠在所述锁止部件上以使得所述锁止部件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伸出所述搁物架并与所述锁止配合部连接;
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搁物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被配置成对所述驱动部件施加弹力以使得所述驱动部件未受外力状态下移动至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锁止部件处于抵靠的位置处。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搁物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锁止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上,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搁物架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弹性复位件,所述第四弹性复位件被配置成对所述锁止部件施加朝向远离所述导向调节件方向转动的弹力。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搁物架包括安装部件和储物部件,所述储物部件上形成有储物空间,所述储物部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件上,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件上。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件贴靠在所述门体上的端部为第一端部,所述安装部件远离所述门体上的端部为第二端部;
所述锁止部件设置在安装部件上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所述驱动部件上形成有拉动部,所述拉动部靠近所述第二端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上铰链轴和下铰链轴,所述上铰链轴位于所述下铰链轴的上方;所述门体的顶部设置有上轴孔,所述门体的底部设置有下轴孔;
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转动部件、移动部件、连接部件、固定部件和升降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所述移动部件的端部还铰接有两个所述连接部件,其中一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铰接,另一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升降部件铰接;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所述升降部件的上方;所述转动部件被配置成将转动运转转换为所述移动部件移动以通过移动部件驱动所述升降部件升降;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上铰链轴位于所述上轴孔中,所述下铰链轴位于所述下轴孔中,所述升降部件抵靠在所述下铰链轴上,所述升降部件被配置成沿所述下轴孔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形成储物腔体;
门体,所述门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被配置成开关所述储物腔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导向调节件,所述导向调节件竖向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导向调节件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止配合部;
搁架组件,所述搁架组件包括搁物架、锁止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搁物架上形成有置物区域,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搁物架上,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锁止部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被配置成受力活动后以驱动所述锁止部件相对于所述搁物架活动;
其中,所述锁止部件被配置成与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锁止配合部连接配合将所述搁物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搁架组件上配置锁止部件和驱动部件,用户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可以对驱动部件施加外力,以间接的通过驱动部件来操作锁止部件活动,进而实现锁止部件与所述锁止配合部之间的锁止或解锁操作,这样,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无需将手深入到搁物架所形成的储物空间的内部深处来直接操作锁止部件,而是通过对驱动部件施加外力实现锁止部件的解锁操作,以提高使用便利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门体的爆炸图;
图4为图2中搁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安装部件、锁止部件和驱动部件的爆炸图;
图6为图4中安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图7中A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门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图7中门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图7中门体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B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2中高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为图2中高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为图2中高度调节组件的剖视图;
图16为图2中高度调节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箱体;11、上铰链轴;12、下铰链轴;
2、门体;21、上轴孔;22、下轴孔;23、导向调节件;
231、锁止配合部;
3、高度调节组件;31、转动部件;32、移动部件;33、连接部件;34、固定部件;35、升降部件;36、辅助驱动部件;37、安装部件;311、第一转动件;312、第二转动件;3111、滑动导向部;3112、凸起结构;3121、滑动配合部;371、安装口;372、操作口;373、壳体;374、第一导槽;375、第二导槽;
4、搁架组件;41、搁物架;42、锁止部件;43、驱动部件;44、第一弹性复位件;45、第二弹性复位件;
410、第一滑动配合部;411、第一滑动导向部;412、第二滑动导向部;413、安装部件;414、储物部件;415、遮盖部件;
431、第一驱动部;432、拉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中的制冷设备,通常包括箱体、门体和制冷系统,其中,箱体中形成至少以制冷间室,制冷间室通过门体实现开关以满足存取物品的要求。
其中,制冷系统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制冷设备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实现对箱体内的物品进行制冷。
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形成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来对箱体内的物品进行制冷。
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形成储物腔体;
门体2,所述门体2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并被配置成开关所述储物腔体;所述门体2上设置有导向调节件23,所述导向调节件23竖向设置在所述门体2上,所述导向调节件23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止配合部231;
搁架组件4,所述搁架组件4包括搁物架41、锁止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所述锁止部件42和所述驱动部件43设置在所述搁物架41上,所述驱动部件43被配置成受力活动后以解除对所述锁止部件42的限制使得所述锁止部件42相对于所述搁物架41活动;
其中,所述锁止部件42被配置成与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锁止配合部231连接配合将所述搁物架41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23上。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制冷设备在门体2上额外配置搁架组件4,以通过搁架组件4上的搁物架41所形成的储物空间来放置物品进行存储。
对于门体2而言,其为了满足搁架组件4在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的要求,在门体2上配置有导向调节件23,导向调节件23整体竖向布置,导向调节件23上沿高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多个锁止配合部231以实现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对搁架组件4进行锁止定位。
相对应的,对于搁架组件4而言,其通过搁物架41作为盛放物品的部件,搁架组件4为了满足在不同高度位置处锁紧规定在门体2上,搁架组件4的搁物架41上配置有锁止部件42,通过锁止部件42与对应高度位置处的锁止配合部231连接配合,以使得搁物架41能够限制在特定的高度位置处。
因为,锁止部件42与门体2上的导向调节件23需要连接配置,所以,锁止部件42一般靠近门体2位置安装。为了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则搁架组件4额外配置有驱动部件43,用户操作驱动部件43,以通过驱动部件43间接的操作锁止部件42动作实现解锁。
具体操作过程中,当用户需要调节搁架组件4的高度位置时,用户可以单手对驱动部件43施加外力,驱动部件43受力后将在搁物架41上发生相应的活动,而驱动部件43位置改变后将导致锁止部件42的位置相应的发生变化,具体说,使得锁止部件42与锁止配合部231分离开。
此时,由于锁止部件42不受锁止配合部231的限制,使得搁物架41能够沿着导向调节件23的高度方向上升降调节。并且,在调节好位置后,驱动部件43复位,以使得锁止部件42复位,进而使得锁止部件42与对应高度的锁止配合部231重新连接在一起,以将搁物架41限制固定在门体2上。
通过在搁架组件4上配置锁止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用户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可以对驱动部件43施加外力,以间接的通过驱动部件43来操作锁止部件42活动,进而实现锁止部件42与所述锁止配合部231之间的锁止或解锁操作,这样,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无需将手深入到搁物架41所形成的储物空间的内部深处来直接操作锁止部件42,而是通过对驱动部件43施加外力实现锁止部件42的解锁操作,以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门体2上设置有两条相对布置的所述导向调节件23;所述搁物架41的两侧分别所述锁止部件42,所述驱动部件43被配置成受力活动后以解除对两个所述锁止部件42的限制使得所述锁止部件42相对于所述搁物架41活动,所述搁物架4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配合部410,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410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侧的所述导向调节件23上。
具体的,为了确保搁物架41能够沿着导向调节件23上下顺畅的滑动,则可以在搁物架41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导向调节件23,利用两侧的导向调节件23来对中间的搁物架41起到导向滑动以及固定支撑的作用。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锁止固定的要求,搁物架41的两侧也对应的配置有锁止部件42,锁止部件42将与对应侧的导向调节件23上是锁止配合部231进行连接,以实现对搁物架41进行锁止固定。
而搁物架41的两侧分别通过导向调节件23进行支撑和固定,以提高搁物架41的载物稳定性。
其中,第一滑动配合部410的表现实体可以为滑槽,以使得导向调节件23插在滑槽中,导向调节件23上形成滑轨,滑槽与滑轨滑动配合。或者,导向调节件23上可以设置有滑槽,而第一滑动配合部410的表现实体可以为滑块,滑块与滑槽配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满足搁物架41上下顺畅滑动的要求,可以采用单个导向调节件23的基础上,通过配置滑动导向件(未图示)。具体为,所述门体2上还设置有滑动导向件,所述滑动导向件竖向设置在所述门体2上,所述滑动导向件与所述导向调节件23并排布置;所述搁物架41上还设置有第二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导向件上。
具体的,对于所述搁物架41而言,搁物架41上下方向上的滑动可以至少通过滑动导向件进行导向滑动,而搁物架41在滑动至特定高度位置后,在锁止部件42与锁止配合部231连接后,搁物架41将锁止定位在导向调节件23上,同时,搁物架41将被导向调节件23和滑动导向件一同支撑。
另外,对于第二滑动部的表现实体也可以采用滑块或滑槽的方式,可以参考第一滑动部的结构配置,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配合部231为形成在所述导向调节件23上的定位凹槽,所述锁止部件42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在所述搁物架41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23上时,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在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定位凹槽中。
具体的,对于锁止配合部231而言其表现实体可以为定位凹槽,即导向调节件23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多个定位凹槽由下至上依次排布。而锁止部件42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将插入到定位凹槽中,以使得锁止部件42和锁止配合部231连接锁止。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配合部231为形成在所述导向调节件23上的定位孔,所述锁止部件42设置有第二插接部;在所述搁物架41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23上时,所述第二插接部插在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定位孔中。
具体的,对于锁止配合部231而言其表现实体可以为定位孔,即导向调节件23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由下至上依次排布。而锁止部件42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将插入到定位孔中,以使得锁止部件42和锁止配合部231连接锁止。
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表现实体,可以为插头或销轴等结构形式,在此不做结构上的限制。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搁物架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导向部411,所述锁止部件4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导向部411上,所述锁止部件42和所述搁物架4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44,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44被配置成对所述锁止部件42施加朝向远离所述导向调节件23方向移动的弹力。
具体的,对于锁止部件42而言,其可以在搁物架41的底部滑动,进而不占用搁物架41顶部所形成的储物空间内的体积。而为了确保锁止部件42能够在搁物架41上滑动,在搁物架41的底部配置有第一滑动导向部411,利用第一滑动导向部411对锁止部件42进行导向,以确保锁止部件42能够平顺的滑动。
同时,锁止部件42和搁物架4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44,第一弹性复位件44能够对锁止部件42施加弹力,在驱动部件43解锁锁止部件42时,第一弹性复位件44能够带动锁止部件42回缩滑动,以使得锁止部件42与锁止配合部231分离开。
其中,对于第一滑动导向部411的表现实体,可以是形成在搁物架41底部的滑槽,例如:可以在搁物架41的底部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筋条,以在两条筋条之间形成滑槽。或者,搁物架41和锁止部件42之间还可以通过滑轨配合滑槽的方式实现导向滑动,即搁物架41上设置有滑轨,锁止部件42上形成滑槽,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搁物架4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导向部412,所述驱动部件4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部412上,所述驱动部件43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部431,所述第一驱动部431突出于所述驱动部件43,所述第一驱动部431被配置成抵靠在所述锁止部件42上以使得所述锁止部件42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44的弹力伸出所述搁物架41并与所述锁止配合部231连接;所述驱动部件43和所述搁物架4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件45,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45被配置成对所述驱动部件43施加弹力以使得所述驱动部件43未受外力状态下移动至所述第一驱动部431与所述锁止部件42处于抵靠的位置处。
具体的,对于驱动部件43在搁物架41上的安装方式,也可以采用滑动的方式。即在搁物架4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导向部412,第二滑动导向部412能够引导驱动部件43相对于搁物架41滑动,而在驱动部件43滑动过程中,驱动部件43上所形成的第一驱动部431能够在移动过程中对锁止部件42起到锁止或解锁的作用。
用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驱动部件43在第二弹性复位件45的作用下,驱动部件43处于原始位置,第一驱动部431将抵靠在锁止部件42上,以使得锁止部件42克服第一弹性复位件44伸出至搁物架41的外侧并插入到对应的锁止配合部231中。此时,搁物架41处于锁止的状态,搁物架41将无法进行高度上的调节。
当用户对驱动部件43施加推力或拉力,以使得驱动部件43移动,驱动部件43移动后,使得第一驱动部431离开锁止部件42,驱动部件43将解锁锁止部件42,并在第一弹性复位件44的作用下,锁止部件42朝向搁物架41内侧方向回缩以脱离锁止配合部231。此时,搁物架41处于解锁的状态,搁物架41将可以进行高度上的调节。
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驱动部件43的安装方式,还可以采用转动的方式装配到搁物架41上。具体为,所述搁物架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部,所述驱动部件4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上,所述驱动部件43上设置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431被配置成抵靠在所述锁止部件42上以使得所述锁止部件42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44的弹力伸出所述搁物架41并与所述锁止配合部231连接;
所述驱动部件43和所述搁物架41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被配置成对所述驱动部件43施加弹力以使得所述驱动部件43未受外力状态下移动至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锁止部件42处于抵靠的位置处。
具体的,对于驱动部件43在搁物架41上的安装方式,也可以采用转动的方式。即在搁物架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部,第一转动连接部能够满足驱动部件43相对于搁物架41转动的安装要求,而在驱动部件43转动过程中,驱动部件43上所形成的第二驱动部能够在转动过程中对锁止部件42起到锁止或解锁的作用。
用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驱动部件43在第三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驱动部件43处于原始位置,第二驱动部将抵靠在锁止部件42上,以使得锁止部件42克服第一弹性复位件44伸出至搁物架41的外侧并插入到对应的锁止配合部231中。此时,搁物架41处于锁止的状态,搁物架41将无法进行高度上的调节。
当用户对驱动部件43施加推力或拉力,以使得驱动部件43转动,驱动部件43转动以使得第二驱动部离开锁止部件42,驱动部件43将解锁锁止部件42,并在第一弹性复位件44的作用下,锁止部件42朝向搁物架41内侧方向回缩以脱离锁止配合部231。此时,搁物架41处于解锁的状态,搁物架41将可以进行高度上的调节。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于锁止部件42而言,其也可以采用转动的方式安装搁物架41的底部。具体为,所述搁物架4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锁止部件4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上,所述锁止部件42和所述搁物架41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弹性复位件,所述第四弹性复位件被配置成对所述锁止部件42施加朝向远离所述导向调节件23方向转动的弹力。
具体的,对于锁止部件42而言,其通过第二转动连接部安装在搁物架41的底部,并采用转动的方式插入到锁止配合部231或从锁止配合部231中脱离出。而对于驱动部件43的安装方式,可以参考上述记载的滑动和转动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针对上述弹性复位件的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弹簧、扭簧等常规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零件,在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搁物架41包括安装部件413和储物部件414,所述储物部件414上形成有储物空间,所述储物部件414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件413上,所述锁止部件42和所述驱动部件43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件413上。
具体的,对于搁物架41而言,其采用分体式结构,由安装部件413和储物部件414装配而成。其中,储物部件414形成储物空间以盛放物品。安装部件413则与导向调节件23相互配合实现高度的调节和位置的锁止。
安装部件413上设置有锁止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有关锁止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的具体安装方式,可以参考上述针对锁止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的具体安装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一实施例中,安装部件413贴靠在所述门体2上的端部为第一端部,所述安装部件413远离所述门体2上的端部为第二端部。
对于锁止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的具体安装位置,为了方便锁止部件42与门体2上的导向调节件23配合,则可以将所述锁止部件42设置在安装部件413上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
具体的,锁止部件42位于安装部件413靠近门体2的位置安装,锁止部件42能够更好的与门体2上的导向调节件23配合进行锁止连接。
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对驱动部件43施加外力,所述驱动部件43上形成有拉动部432,所述拉动部432靠近所述第二端部。
具体的,驱动部件43的拉动部432靠近安装部件413的第二端部,用户打开门体2后,便可以直接对靠近用户侧的拉动部432施加外力,以拉动驱动部件43实现解锁锁止部件42,进而对搁物架41进行高度调节。
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锁止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隐藏式安装,还可以在安装部件413的底部设置有遮盖部件415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形成储物腔体;
门体2,所述门体2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并被配置成开关所述储物腔体;所述门体2上设置有导向调节件23,所述导向调节件23竖向设置在所述门体2上,所述导向调节件23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止配合部231;
搁架组件4,所述搁架组件4包括搁物架41、锁止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所述搁物架41上形成有置物区域,所述锁止部件42和所述驱动部件43设置在所述搁物架41上,所述驱动部件43与所述锁止部件42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43被配置成受力活动后以驱动所述锁止部件42相对于所述搁物架41活动;
其中,所述锁止部件42被配置成与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锁止配合部231连接配合将所述搁物架41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23上。
具体的,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搁架组件4而言,为了实现调节,用户在对驱动部件43施加外力时,驱动部件43能够将外力传递给锁止部件42,以带动锁止部件42相对于搁物架41活动。
由于驱动部件43与锁止部件42驱动连接,驱动部件43发生移动或转动,将带动锁止部件42跟随其移动或转动。
使用过程中,在驱动部件43处于原始位置处时,此时,锁止部件42与锁止配合部231处于锁止的状态。当用户对驱动部件43施加外力,驱动部件43在搁物架41上发生位置,并带动锁止部件42也相对于搁物架41发生位置变化,进而使得锁止部件42从锁止配合部231上脱离分开。
其中,驱动部件43与锁止部件42实现驱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驱动部件43移动可以带动锁止部件42发生滑动或转动;或者,驱动部件43转动可以带动锁止部件42发生滑动或转动。例如:可以在驱动部件43和锁止部件42之间通过齿条和齿轮配合来实现,或者,在驱动部件43和锁止部件42之间通过连杆实现力的传动配合。有关驱动部件43带动锁止部件42发生滑动或转动具体结构配置,可以参考常规机械结构设计中的驱动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其中,驱动部件43与锁止部件42实现驱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驱动部件43移动可以带动锁止部件42发生滑动或转动;或者,驱动部件43转动可以带动锁止部件42发生滑动或转动。例如:可以在驱动部件43和锁止部件42之间通过齿条和齿轮配合来实现,或者,在驱动部件43和锁止部件42之间通过连杆实现力的传动配合。有关驱动部件43带动锁止部件42发生滑动或转动具体结构配置,可以参考常规机械结构设计中的驱动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为了满足门体2的安装要求,可以在箱体1上还设置有上铰链轴11和下铰链轴12,所述上铰链轴11位于所述下铰链轴12的上方。每个门体2均通过对应配置的上铰链轴11和下铰链轴12安装在箱体1上,以通过门体2来开关储物腔体。
所述门体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并被配置成开关所述储物腔体。所述门体2的顶部设置有上轴孔21,所述门体2的底部设置有下轴孔22。
在装配门体2时,上铰链轴11插入到上轴孔21中,下铰链轴12插入到下轴孔22中,这样,门体2通过上铰链轴11和下铰链轴12便可以在箱体1上进行转动。
如图7-图16所示,为了方便用户或操作人员对门体2进行高度上的调节,则可以在门体2上配置有高度调节组件3。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包括转动部件31、移动部件32、连接部件33、固定部件34和升降部件35,所述转动部件31与所述移动部件32连接,所述移动部件32的端部还铰接有两个所述连接部件33,其中一所述连接部件33与所述固定部件34铰接,另一所述连接部件33与所述升降部件35铰接;所述固定部件34位于所述升降部件35的上方;所述转动部件31被配置成将转动运转转换为所述移动部件32移动以通过移动部件32驱动所述升降部件35升降。
对于高度调节组件3而言,用户通过转动部件31来施加驱动力,以实现驱动转动部件31转动,而转动部件31与移动部件32连接,转动部件31的转动将转换为移动部件32的滑动,移动部件32在滑动过程中,通过两端部铰接的连接部件33来驱动升降部件35相对于固定部件34升降运动。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设置在所述门体2上,所述上铰链轴11位于所述上轴孔21中,所述下铰链轴12位于所述下轴孔22中,所述升降部件35抵靠在所述下铰链轴12上,所述升降部件35被配置成沿所述下轴孔22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
具体的,高度调节组件3设置在门体2上以辅助门体2安装在底部的下铰接轴上,高度调节组件3中的升降部件35直接抵靠在下铰链轴12上,固定部件34相对于门体2固定不动,这样,通过调节升降部件35与固定部件34之间的距离,便可以调节门体2底部的高度,进而实现门体2的高度调节。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部件31和移动部件32相互配合,使得转动转换为移动,从而实现通过移动部件32驱动升降部件35的升降。这种设计使得调节冰箱门体2高度变得简单方便,用户只需进行简单的旋转操作即可完成门体2高度调节,无需额外工具。
同时,升降部件35抵靠在下铰链轴12上,使升降部件35沿轴线方向上下移动,确保高度调节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升降部件35可以沿下轴孔22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具有较高的精准度。用户可以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微调,使得冰箱门体2的高度调节更加精准,进而更加精确的调整门体2的高度。
通过在门体2上设置高度调节组件3,高度调节组件3中的升降部件35抵靠在插在门体2底部的下铰接轴上,在实际调节过程中,用户可以在门体2的外侧来转动外露的转动部件31,转动部件31在转动过程中将转动运动转化为移动部件32的滑动运动,移动部件32在滑动过程中将对应的通过两个铰接的连接部件33配合固定部件34来驱动升降部件35上升或下降,而升降部件35的升降运动将对应的实现调节门体2的高度,而用户对转动部件31施加力转动,并通过移动部件32推动连接部件33相对转动以实现调节升降部件35与固定部件34之间的距离,移动部件32通过连接部件33与升降部件35之间形成连杆结构以方便用户轻易的驱动转动部件31转动,进而方便操作来调节门体2的高度以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件31包括第一转动件311和第二转动件312,所述第一转动件311上设置有滑动导向部3111,所述第二转动件312上设置有滑动配合部3121,所述滑动配合部3121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导向部3111上,所述滑动配合部3121被配置成沿所述滑动导向部3111导向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11滑动并限制所述第二转动件312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11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311和所述第二转动件31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门体2中,所述移动部件32和所述升降部件3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门体2中。
具体的,为了确保第一转动件311在转动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带动第二转动件312转动,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第二转动件312相对于第一转动件311移动的要求,则对第一转动件311和第二转动件312进行相应的结构优化。
对于第一转动件311而言,其配置有滑动导向部3111,滑动导向部3111将沿着第一转动件311的轴线方向延伸,滑动导向部3111将对第二转动件312起到滑动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对于第二转动件312而言,其配置有滑动配合部3121,滑动配合部3121能够与滑动导向部3111相互配合,以满足第二转动件312相对于第一转动件311滑动。并且,滑动配合部3121与滑动导向部3111相互配合后,还可以限制第二转动件312相对于第一转动件311转动。
具体为,对于转动部件31而言,其采用分体式结构,第一转动件311可以在门体2上受外力作用而发生转动。第二转动件312通过滑动配合部3121与滑动导向部3111相连接配合,在滑动配合部3121与滑动导向部3111的配合作用下,第二转动件312能够与第一转动件311一同转动,并且,第二转动件312在转动过程中,第二转动件312还可以相对于第一转动件311移动。
由于第一转动件311在转动时,第二转动件312能够在跟随转动的同时发生移动,进而可以通过第二转动件312来驱动移动部件32在门体2中移动。移动部件32在受第二转动件312的推力作用下将带动升降部件35相对于固定部件34升降运行,以实现调节门体2的高度。
第一转动件311和第二转动件312为相互独立的结构,转动部件31将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方式则是依靠第一转动件311和第二转动件312相互配合来实现,以确保移动部件32能够在第二转动件312的作用下在门体2中稳定可靠的移动,进而达到利用连接部件33来带动升降部件35相对于固定部件34升降。
另外,在组装过程中,第一转动件311和第二转动件312装配在一起,并作为一个模块再与移动部件32进行组装配合。第一转动件311在装配到门体2上后,将至少有部分第一转动件311外露在门体2的外部,这样,用户或操作人员便可以在门体2的外部对第一转动件311进行拨动,以通过第一转动件311和第二转动件312配合来驱动移动部件32移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导向部3111为形成在所述第一转动件311上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沿所述第一转动件311的轴线上延伸布置;所述滑动配合部3121为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孔中,所述滑块的外轮廓与所述滑动孔的内轮廓向匹配,所述滑块的外轮廓截面为非圆形,所述滑动孔的内轮廓截面为非圆形。
具体的,对于滑动导向部3111和滑动配合部3121的表现实体,可以采用滑动孔与滑块相互配合的方式,以满足第一转动件311和第二转动件312的装配要求。
滑块在滑动孔中可以相对滑动,滑动孔沿第一转动件311的轴线延伸以确保滑块能够沿着轴线反向滑动。
与此同时,对于滑块的外轮廓的截面形状而言,采用非圆形设计。同样的,对于滑动孔的外轮廓的截面形状而言,采用非圆形设计。
这样,在将滑块装配到滑动孔中后,由于滑块的外轮廓的截面形状和滑动孔的外轮廓的截面形状均为非圆形结构,使得滑块无法在滑动孔中相对与第一转动件311转动。通过滑块和滑动孔配合,便可以实现通过第一转动件311带动第二转动件312转动。
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滑动导向部3111和滑动配合部3121的表现实体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形式。所述滑动导向部3111为形成在所述第一转动件311上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所述第一转动件311的轴线上延伸布置;所述滑动配合部3121为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中。
具体的,对于滑动导向部3111和滑动配合部3121的表现实体,可以采用滑动槽与滑动座相互配合的方式,以满足第一转动件311和第二转动件312的装配要求。
滑动座在滑动槽中可以相对滑动,滑动槽沿第一转动件311的轴线延伸以确保滑动座能够沿着轴线反向滑动。
与此同时,由于滑动座卡在滑动槽中两者滑动配合,使得滑动座无法在滑动槽中相对与第一转动件311转动。例如:滑动座和滑动槽的截面形状可以为T型,以满足滑动座在滑动槽中滑动的同时并限制第一转动件311和第二转动件312之间相对转动的要求。进而通过滑动座和滑动槽配合,便可以实现通过第一转动件311带动第二转动件312转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件312整体呈杆状结构,所述第二转动件312靠近所述第一转动件311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滑动配合部3121,所述第二转动件312靠近所述移动部件32的端部抵靠在所述移动部件32上;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还包括辅助驱动部件36,所述辅助驱动部件36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转动件31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外螺纹部,所述第一外螺纹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中;所述辅助驱动部件36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31固定不动。
具体的,对于第二转动件312而言,其既要跟随第一转动件311转动,又要能够相对于第一转动件311伸缩以驱动移动部件32移动,可以将第二转动件312整体设计成杆状结构。
第二转动件312的一端部则设置有所述滑动配合部3121,以通过滑动配合部3121装配到第一转动件311的滑动导向部3111上,进而完成第一转动件311和第二转动件312的装配。
第二转动件312的另一端部用于与移动部件32进行配合,第二转动件312的另一端部可以抵靠在移动部件32上。这样,在第一转动件311正向转动时,通过第二转动件312可以对移动部件32产生推力,以使得移动部件32通过连接部件33来驱动升降部件35远离固定部件34。
而在第一转动件311反向转动时,第二转动件312将远离移动部件32,在门体2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使得升降部件35朝向固定部件34方向移动,进而通过连接部件33推动移动部件32反向移动并抵靠在第二转动件312上。
在第二转动件312跟随第一转动件311转动过程中,为了实现第二转动件312能够在转动的同时还进行滑动。则可以采用外螺纹与螺纹孔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将第二转动件312的转动转换为轴线方向的移动。
即在第一转动件311的外侧配置有辅助驱动部件36,辅助驱动部件36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第一转动件311的转动轴线共线布置。在组装时,辅助驱动部件36将设置在门体2中并固定不动。
相对应的,第二转动件312由于整体呈杆状结构,其外表面上便可以设置有第一外螺纹部,在装配时,第二转动件312通过第一外螺纹部与辅助驱动部件36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311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转动件312跟随所述第一转动件311一同转动;
所述第二转动件312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转动件312上的所述第一外螺纹部与所述辅助驱动部件36的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312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11滑动。
具体的,在第一转动件311转动过程中,第二转动件312跟随第一转动件311转动,此时,受第一外螺纹部和第一螺纹孔相互配合,便可以使得第二转动件312沿其转动的轴线移动。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311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凸起结构3112,所述凸起结构3112呈条状并围绕所述第一转动件311的轴线分布在所述第一转动件311的外表面;
或者,所述第一转动件311的外表面形成摩擦面。
具体的,为了方便用户或操作人员在门体2的外部对第一转动件311施加外力以驱动其转动,则可以在第一转动件311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凸起结构3112。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或操作人员对第一转动件311外表面的凸起结构3112施加推拉力,以实现第一转动件311在门体2中转动。
同样的,还可以在第一转动件311的外表面形成摩擦面,利用手指与摩擦面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来驱动第一转动件311在门体2中转动。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对于转动部件31而言,其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为了满足将转动部件31的转动转换为移动部件32的滑动,对于转动部件31而言,在转动部件31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移动部件32与所述转动部件31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部;所述转动部件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门体2中,所述移动部件32和所述升降部件3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门体2中;
在所述转动部件31转动过程中,所述转动部件31上的所述第二外螺纹部与所述辅助驱动部件36的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以驱动所述移动部件32相对于所述转动部件31滑动。
具体的,在组装时,移动部件32具有第二外螺纹部的端部实现螺纹连接在转动部件31的第二螺纹孔中,移动部件32和转动部件31装配到门体2中后,移动部件32受限只能移动,这样,在转动部件31转动过程中,第二外螺纹部与第二螺纹孔配合将使得移动部件32移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还包括安装部件37,所述安装部件37的内部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安装部件37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腔体的安装口371和操作口372;
所述转动部件31、所述移动部件32、所述连接部件33、所述固定部件34和所述升降部件35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中;所述转动部件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中并位于所述操作口372中,所述升降部件3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中并在所述安装口371中可升降,所述固定部件34固定在所述安装腔体中;
其中,所述安装部件37设置在所述门体2中,所述下铰链轴12插入到所述安装口371中。
具体的,对于高度调节组件3而言,其通过配置安装部件37,安装部件37中所形成的安装腔体,高度调节组件3的其余部件可以装配到安装部件37的安装腔体中。
转动部件31能够在安装腔体中转动,并且,至少部分转动部件31外露在操作口372中,安装部件37装配到门体2上后,操作口372外露,以满足用户通过操作口372来波动转动部件31转动。
移动部件32能够在安装腔体中移动,在转动部件31的驱动下,移动部件32在安装腔体内移动以通过连接部件33来带动升降部件35上下移动。
固定部件34和升降部件35上下布置在安装腔体中,并且,升降部件35能够在安装口371中升降运动。
在完成高度调节组件3的整体组装操作后,再通过安装部件37将高度调节组件3整体装配到门体2上。这样,便可以整体将高度调节组件3装配到门体2上,以方便安装。
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件37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壳体373,两个所述壳体373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所述安装腔体;所述壳体37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槽374和第二导槽375,所述第一导槽374横向布置,所述移动部件3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槽374中,所述第二导槽375竖向布置在所述安装口371处,所述升降部件3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槽375中。
具体的,对于安装部件37而言,其采用两个壳体373拼装的方式加工。在组装过程中,可以将转动部件31、移动部件32、连接部件33、固定部件34、升降部件35和辅助驱动部件36先装配到其中一个壳体373上,然后,在将另一个壳体373与该壳体373装配连接,以使得转动部件31、移动部件32、连接部件33、固定部件34、升降部件35和辅助驱动部件36安装在安装腔体中。
其中,为了满足移动部件32和升降部件35可靠的滑动,则在壳体37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槽374和第二导槽375。第一导槽374用于对移动部件32进行导向,第一导槽374横向布置,以使得移动部件32在受力后能够沿着第一导槽374移动。
第二导槽375用于对升降部件35进行导向,第二导槽375竖向布置在安装口371处,以使得升降部件35在连接部件33的驱动作用下沿着第二导槽375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门体2上设置高度调节组件3,高度调节组件3中的升降部件35抵靠在插在门体2底部的下铰接轴上,在实际调节过程中,用户可以在门体2的外侧来转动外露的转动部件31,转动部件31在转动过程中将转动运动转化为移动部件32的滑动运动,移动部件32在滑动过程中将对应的通过两个铰接的连接部件33配合固定部件34来驱动升降部件35上升或下降,而升降部件35的升降运动将对应的实现调节门体2的高度,而用户对转动部件31施加力转动,并通过移动部件32推动连接部件33相对转动以实现调节升降部件35与固定部件34之间的距离,移动部件32通过连接部件33与升降部件35之间形成连杆结构以方便用户轻易的驱动转动部件31转动,进而方便操作来调节门体2的高度以提高使用便利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形成储物腔体;
门体,所述门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被配置成开关所述储物腔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导向调节件,所述导向调节件竖向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导向调节件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止配合部;
搁架组件,所述搁架组件包括搁物架、锁止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搁物架上,所述驱动部件被配置成受力活动后以解除对所述锁止部件的限制使得所述锁止部件相对于所述搁物架活动;
其中,所述锁止部件被配置成与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锁止配合部连接配合将所述搁物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上设置有两条相对布置的所述导向调节件;所述搁物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锁止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被配置成受力活动后以解除对两个所述锁止部件的限制使得所述锁止部件相对于所述搁物架活动,所述搁物架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侧的所述导向调节件上;
或者,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滑动导向件,所述滑动导向件竖向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滑动导向件与所述导向调节件并排布置;所述搁物架上还设置有第二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导向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的定位凹槽,所述锁止部件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在所述搁物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时,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在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定位凹槽中;
或者,所述锁止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的定位孔,所述锁止部件设置有第二插接部;在所述搁物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时,所述第二插接部插在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定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物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导向部,所述锁止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导向部上,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搁物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被配置成对所述锁止部件施加朝向远离所述导向调节件方向移动的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物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导向部,所述驱动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部上,所述驱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突出于所述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被配置成抵靠在所述锁止部件上以使得所述锁止部件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伸出所述搁物架并与所述锁止配合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搁物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被配置成对所述驱动部件施加弹力以使得所述驱动部件未受外力状态下移动至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锁止部件处于抵靠的位置处;
或者,所述搁物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部,所述驱动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上,所述驱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被配置成抵靠在所述锁止部件上以使得所述锁止部件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伸出所述搁物架并与所述锁止配合部连接;
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搁物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被配置成对所述驱动部件施加弹力以使得所述驱动部件未受外力状态下移动至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锁止部件处于抵靠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物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锁止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上,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搁物架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弹性复位件,所述第四弹性复位件被配置成对所述锁止部件施加朝向远离所述导向调节件方向转动的弹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物架包括安装部件和储物部件,所述储物部件上形成有储物空间,所述储物部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件上,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贴靠在所述门体上的端部为第一端部,所述安装部件远离所述门体上的端部为第二端部;
所述锁止部件设置在安装部件上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所述驱动部件上形成有拉动部,所述拉动部靠近所述第二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上铰链轴和下铰链轴,所述上铰链轴位于所述下铰链轴的上方;所述门体的顶部设置有上轴孔,所述门体的底部设置有下轴孔;
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转动部件、移动部件、连接部件、固定部件和升降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所述移动部件的端部还铰接有两个所述连接部件,其中一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铰接,另一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升降部件铰接;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所述升降部件的上方;所述转动部件被配置成将转动运转转换为所述移动部件移动以通过移动部件驱动所述升降部件升降;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上铰链轴位于所述上轴孔中,所述下铰链轴位于所述下轴孔中,所述升降部件抵靠在所述下铰链轴上,所述升降部件被配置成沿所述下轴孔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形成储物腔体;
门体,所述门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被配置成开关所述储物腔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导向调节件,所述导向调节件竖向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导向调节件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锁止配合部;
搁架组件,所述搁架组件包括搁物架、锁止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搁物架上形成有置物区域,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搁物架上,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锁止部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被配置成受力活动后以驱动所述锁止部件相对于所述搁物架活动;
其中,所述锁止部件被配置成与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所述锁止配合部连接配合将所述搁物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调节件上。
CN202321755162.7U 2023-07-05 2023-07-05 制冷设备 Active CN220707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5162.7U CN220707822U (zh) 2023-07-05 2023-07-05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5162.7U CN220707822U (zh) 2023-07-05 2023-07-05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7822U true CN220707822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8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5162.7U Active CN220707822U (zh) 2023-07-05 2023-07-05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7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21836B1 (en) Refrigerator with bottom drawer having basket lift device
EP2613114B1 (en) Refrigerator having storage container
US10448738B2 (en) Drawer slide and locking mechanism
EP2789944B1 (en) Refrigerator
EP3008268B1 (en) Fixing device
US10928118B2 (en) Door of refrigeration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CN220707822U (zh) 制冷设备
CN104329878A (zh) 一种双向开关门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WO2022095832A1 (zh) 用于电器的抽屉组件及制冷电器
KR102227959B1 (ko) 냉장고
CN220981686U (zh) 制冷设备
CN107407517B (zh) 冰箱
CN111059855B (zh) 冰箱
CN113982400B (zh) 限位装置、铰链组件和储物柜
EP4273481A1 (en) Automatic do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for refrigerato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same
CN216043244U (zh) 限位装置、铰链组件和储物柜
CN109708420A (zh) 冰箱
CN220689506U (zh) 冰箱
KR102024085B1 (ko) 높이조절장치
CN219589259U (zh) 冰箱
CN213147093U (zh) 一种冷冻装置
CN113236025B (zh) 一种把手锁以及具有该把手锁的低温柜
CN115307375B (zh) 抽屉组件及冰箱
KR101952680B1 (ko) 냉장고
US20240008710A1 (en) Dishwash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