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5441U - 一种车门锁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锁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05441U CN220705441U CN202322287667.1U CN202322287667U CN220705441U CN 220705441 U CN220705441 U CN 220705441U CN 202322287667 U CN202322287667 U CN 202322287667U CN 220705441 U CN220705441 U CN 2207054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ng position
- pawl
- working position
- unlocking
- door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门锁及车辆,车门锁包括棘轮、棘爪、解锁板、雪载板以及第一复位件,棘爪具有使棘轮保持于关锁位置的第一工作位置,及使棘轮能够由关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的第二工作位置,棘爪能够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转动,当车门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使棘轮始终保持于关锁位置时,雪载板能够止挡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解锁板,以使解锁板保持于第三工作位置,从而使棘爪保持于使棘轮能够由关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的第二工作位置,以避免棘爪复位并再次止动棘轮,从而避免车门锁再次恢复至关锁状态,在车门受到的外力被解除后,驾乘人员无需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便能够开启车门,操作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锁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门闭锁一般依靠设置在其车门上的车门锁及设置在车体上的锁扣实现。车门锁结构一般为棘轮棘爪式,即通过控制棘轮和棘爪的相对位置使车门保持在开启或者关闭状态。
具体而言,在车门关闭过程中,锁扣撞击棘轮,使棘轮转动捕获锁扣,而当车门到达关闭位置时,棘爪即可止动棘轮,限制棘轮回转,使车门保持关闭。能够用于开启车门锁的释放机构通过机械结构与棘爪连接,从而通过作动棘爪释放棘轮,棘轮能够回转以实现车门锁开启,从而实现车门的开启。
目前,汽车车门的车门锁基本都有电动开启的功能,电动开启通过执行器来实现,具体地,执行器基于人为触发形成的释放信号作动棘爪释放棘轮,从而使棘轮回转,以实现车门电动开启,回转后的棘轮在未被锁扣撞击时能够保持于开锁位置。
正常情况下当棘爪释放棘轮后,棘轮都能够回转,从而实现车门的开启,但车门如果受到外力的作用,如车门外侧被重物抵压,此时人为触发形成释放信号后,车门依靠自身的反力可能无法弹起,即棘轮无法回转以释放锁扣,换言之,棘轮始终保持于关锁位置,对于棘爪而言,由于棘轮不会对棘爪的转动产生干涉,因此,棘爪会复位并再次止动棘轮,即车门锁会再次恢复关锁状态。在车门受到的外力被解除后,驾乘人员需要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才能够开启车门,十分不便。
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锁及车辆,以解决车门如果受到外力的作用,此时人为触发形成释放信号后,车门依靠自身的反力可能无法弹起,车门锁会再次恢复至关锁状态,在车门受到的外力被解除后,驾乘人员需要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才能够开启车门,十分不便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锁,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爪具有使所述棘轮保持于关锁位置的第一工作位置,及使所述棘轮能够由所述关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的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棘爪能够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转动,所述车门锁还包括:
解锁板,具有使所述棘爪保持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第三工作位置,及远离所述棘爪的转动路径的第四工作位置,所述解锁板能够在所述第三工作位置和所述第四工作位置之间转动,并能够在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推抵所述棘爪,以使所述棘爪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雪载板,具有止挡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的所述解锁板的第五工作位置,及释放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的所述解锁板的第六工作位置,所述棘轮能够在由所述关锁位置转动至所述开锁位置时推抵所述雪载板,以使所述雪载板由所述第五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六工作位置;以及,
第一复位件,能够在所述棘轮由所述开锁位置向所述关锁位置转动的过程中使所述雪载板由所述第六工作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五工作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棘轮还具有半开锁位置,所述棘轮能够由所述开锁位置依次转动至所述半开锁位置和所述关锁位置,所述棘爪还具有使所述棘轮保持于所述半开锁位置的第七工作位置,所述棘爪能够由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依次转动至所述第七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复位件能够在所述棘轮由所述开锁位置转动至所述半开锁位置时使所述雪载板复位至所述第五工作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解锁板上设置有第一凸块,当所述解锁板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位于所述第五工作位置的所述雪载板抵接于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解锁板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所述雪载板由所述第五工作位置向所述第六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解锁板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向所述第三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块设置有容置槽,所述雪载板设置有凸出部,当所述解锁板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位于所述第五工作位置的所述雪载板上的所述凸出部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棘轮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棘轮由所述半开锁位置向所述开锁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推抵所述雪载板。
作为优选,所述车门锁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棘爪由第一工作位置向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路径上,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所述棘爪与所述微动开关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车门锁还包括执行器和第二复位件,所述执行器能够作动所述解锁板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复位件能够在所述执行器解除对所述解锁板的作动时使所述解锁板由所述第三工作位置复位至所述第四工作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车门锁还包括拨杆,所述拨杆能够作动所述解锁板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复位件为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门锁的壳体,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雪载板,所述第一扭簧能够在所述雪载板由所述第五工作位置向所述第六工作位置转动时发生弹性变形,以具有使所述雪载板复位至所述第五工作位置的弹性势能。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车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当车门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使棘轮始终保持于关锁位置时,雪载板能够止挡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解锁板,以使解锁板保持于第三工作位置,从而使棘爪保持于使棘轮能够由关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的第二工作位置,以避免棘爪复位并再次止动棘轮,从而避免车门锁再次恢复至关锁状态,在车门受到的外力被解除后,驾乘人员无需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便能够开启车门,操作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壳体外的车门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壳体外的车门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雪载板位于第五工作位置时的车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雪载板位于第六工作位置时的车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解锁板、雪载板、驱动电机、蜗轮和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棘轮;11、第二凸块;12、第一复位弹簧;13、第一抵接面;14、第二抵接面;
2、棘爪;21、第二复位弹簧;
3、解锁板;31、第一凸块;311、容置槽;
4、雪载板;41、凸出部;
5、第一复位件;
6、微动开关;
7、执行器;71、驱动电机;72、蜗杆;73、蜗轮;731、凸轮;
8、拨杆;
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锁,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中的车门锁包括棘轮1和棘爪2,棘爪2具有使棘轮1保持于关锁位置的第一工作位置,及使棘轮1能够由关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的第二工作位置,棘爪2能够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转动。
具体而言,当棘爪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棘爪2能够止动棘轮1,从而使棘轮1保持于关锁位置,除棘轮1和棘爪2外,车门锁还包括执行器7,执行器7包括驱动电机71、蜗杆72和蜗轮73,蜗轮73上同轴设置有凸轮731,驱动电机71基于人为触发形成的释放信号能够驱动蜗杆72转动,从而作动蜗轮73绕其轴线转动,蜗轮73能够带动凸轮731一同转动,从而使得凸轮731能够作动棘爪2,以使棘爪2能够由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当棘爪2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后,棘爪2释放棘轮1,棘轮1在第一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由关锁位置回转至开锁位置,从而释放锁扣,以实现车门的开启。当蜗轮73带动凸轮731作动棘爪2由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后,蜗轮73能够带动凸轮731复位,从而能够进行下一次的车门开启作业。
在车门关闭过程中,锁扣撞击棘轮1,棘轮1能够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关锁位置,在棘轮1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关锁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复位弹簧12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具有在棘爪2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后使棘轮1由关锁位置回转至开锁位置的弹性势能。棘爪2上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21,在棘爪2由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的过程中,第二复位弹簧21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具有在棘轮1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关锁位置后使棘爪2由第二工作位置复位至第一工作位置的弹性势能。即,当蜗轮73带动凸轮731复位且棘轮1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关锁位置后,棘爪2能够由第二工作位置复位至第一工作位置,从而再次止动棘轮1。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车门锁还包括解锁板3、雪载板4以及第一复位件5,其中,解锁板3具有使棘爪2保持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第三工作位置,及远离棘爪2的转动路径的第四工作位置,解锁板3能够在第三工作位置和第四工作位置之间转动,并能够在由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三工作位置时推抵棘爪2,以使棘爪2由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具体而言,凸轮731通过解锁板3作动棘爪2,即,当驱动电机71驱动蜗轮73绕其轴线转动,蜗轮73带动凸轮731一同转动时,凸轮731作动解锁板3,以使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三工作位置,解锁板3在由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三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推抵棘爪2,以使棘爪2由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从而释放棘轮1。解锁板3还能够由第三工作位置转动至第四工作位置,从而释放棘爪2,以使棘爪2能够在棘轮1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关锁位置后由第二工作位置复位至第一工作位置,从而再次止动棘轮1。
而雪载板4则具有止挡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解锁板3的第五工作位置,及释放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解锁板3的第六工作位置,棘轮1能够在由关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时推抵雪载板4,以使雪载板4由第五工作位置转动至第六工作位置。即,当车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由于棘轮1无法回转以释放锁扣,换言之,由于棘轮1始终保持于关锁位置,因此,棘轮1无法推抵雪载板4,雪载板4便能够始终保持于第五工作位置,从而能够止挡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解锁板3,以使解锁板3保持于第三工作位置,即解锁板3能够使棘爪2保持于第二工作位置,以避免棘爪2复位并再次止动棘轮1,从而避免车门锁再次恢复至关锁状态,在车门受到的外力被解除后,驾乘人员无需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便能够开启车门,操作便利。
而当棘轮1能够在棘爪2由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后正常地由关锁位置回转至开锁位置时,棘轮1能够推抵雪载板4,以使雪载板4由第五工作位置转动至第六工作位置,从而使得解锁板3能够在推抵棘爪2由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后由第三工作位置转动至第四工作位置,由于棘轮1处于开锁位置,因此,此时棘爪2会由第二工作位置向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抵接至棘轮1上,即棘轮1对棘爪2进行限位,当锁扣撞击棘轮1,以使棘轮1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关锁位置后,棘爪2便复位至第一工作位置。
另外,第一复位件5则能够在棘轮1由开锁位置向关锁位置转动的过程中使雪载板4由第六工作位置复位至第五工作位置,即,当锁扣撞击棘轮1,以使棘轮1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关锁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复位件5使雪载板4由第六工作位置复位至第五工作位置,以使雪载板4在后续车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能够止挡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解锁板3。
基于上述,在本实施例中,当车门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使棘轮1始终保持于关锁位置时,雪载板4能够止挡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解锁板3,以使解锁板3保持于第三工作位置,从而使棘爪2保持于使棘轮1能够由关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的第二工作位置,以避免棘爪2复位并再次止动棘轮1,从而避免车门锁再次恢复至关锁状态,在车门受到的外力被解除后,驾乘人员无需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便能够开启车门,操作便利。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如上述的车门锁,当车辆的车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雪载板4能够止挡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解锁板3,以使解锁板3保持于第三工作位置,从而使棘爪2保持于使棘轮1能够由关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的第二工作位置,以避免棘爪2复位并再次止动棘轮1,从而避免车门锁再次恢复至关锁状态,在车门受到的外力被解除后,驾乘人员无需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便能够开启车辆的车门,操作便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5优选为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车门锁的壳体9,第一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雪载板4,第一扭簧能够在雪载板4由第五工作位置向第六工作位置转动时发生弹性变形,以具有使雪载板4复位至第五工作位置的弹性势能,即当锁扣撞击棘轮1,以使棘轮1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关锁位置的过程中,第一扭簧能够恢复变形,以使雪载板4复位至第五工作位置,从而使得雪载板4在后续车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能够止挡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解锁板3,本实施例中的雪载板4能够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无需设置专门的驱动结构配合棘轮1,结构简单。
基于上文述及的内容,本实施例中的车门锁还包括执行器7,执行器7能够作动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三工作位置,具体而言,执行器7通过蜗杆72作动蜗轮73转动,蜗轮73带动凸轮731一同转动,凸轮731作动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三工作位置,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车门锁还包括第二复位件(图中未示出),第二复位件能够在执行器7解除对解锁板3的作动时使解锁板3由第三工作位置复位至第四工作位置,当雪载板4由第五工作位置转动至第六工作位置时,第二复位件使解锁板3由第三工作位置复位至第四工作位置,从而解除对棘爪2的推抵,进而使得棘爪2能够由第二工作位置向第一工作位置转动。
其中,第二复位件为第二扭簧,第二扭簧能够在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向第三工作位置转动时发生弹性变形,以具有使解锁板3复位至第四工作位置的弹性势能。基于上述,在本实施例中,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向第三工作位置的转动通过凸轮731推抵完成,而由第三工作位置向第四工作位置的转动则通过第二扭簧恢复变形完成,结构简单。
除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外,棘轮1还具有半开锁位置,棘轮1能够由开锁位置依次转动至半开锁位置和关锁位置,棘爪2还具有使棘轮1保持于半开锁位置的第七工作位置,棘爪2能够由第二工作位置依次转动至第七工作位置和第一工作位置,具体地,棘轮1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面13和第二抵接面14,棘轮1能够由开锁位置依次转动至适于棘爪2与第一抵接面13抵接的半开锁位置和适于棘爪2与第二抵接面14抵接的关锁位置,当棘爪2位于第七工作位置时,棘爪2与第一抵接面13抵接,当棘爪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棘爪2与第二抵接面14抵接。当棘轮1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半开锁位置,且棘爪2由第二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七工作位置后,车门处于半开状态,由于棘爪2能够阻挡棘轮1,因此,车门能够保持于半开状态。驾乘人员能够通过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以使执行器7作动解锁板3,进而使得解锁板3能够推抵棘爪2由第七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转动,从而释放棘轮1,进而实现车门的开启。
当驾乘人员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以使执行器7作动解锁板3,进而使得解锁板3能够推抵棘爪2由第七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转动后,棘爪2释放棘轮1,若此时因车门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导致棘轮1无法由半开锁位置回转至开锁位置,则雪载板4需要能够止挡位于第三工作位置的解锁板3,以避免棘爪2复位至第七工作位置,为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5能够在棘轮1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半开锁位置时使雪载板4复位至第五工作位置,即当棘轮1由开锁位置转动至半开锁位置时,雪载板4复位至第五工作位置,当驾乘人员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以使执行器7作动解锁板3,进而使得解锁板3推抵棘爪2由第七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转动后,若棘轮1无法由半开锁位置回转至开锁位置,则雪载板4能够止挡解锁板3,以使解锁板3能够止挡棘爪2,从而避免棘爪2复位并重新止动棘轮1,在车门受到的外力被解除后,驾乘人员无需再次触发形成释放信号便能够开启车门,操作便利。
相应地,棘轮1是在由半开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的过程中使雪载板4由第五工作位置转动至第六工作位置的,从而使得解锁板3能够在车门被正常开启后由第三工作位置复位至第四工作位置,从而解除对棘爪2的推抵,进而使得棘爪2后续能够依次转动至第七工作位置和第一工作位置。
优选地,解锁板3上设置有第一凸块31,当解锁板3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位于第五工作位置的雪载板4抵接于第一凸块31沿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至第三工作位置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从而止挡解锁板3,雪载板4由第五工作位置向第六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方向与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向第三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使棘轮1能够推抵解锁板3至与第一凸块31错开,从而解除对第一凸块31的推抵,进而使得解锁板3能够由第三工作位置复位至第四工作位置。而当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向第三工作位置转动时,由于雪载板4由第五工作位置向第六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方向与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向第三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方向相同,因此,第一凸块31会首先推抵雪载板4,以使雪载板4以相同的转动方向随解锁板3一同转动,直至第一凸块31绕过雪载板4,之后,第一复位件5能够使雪载板4复位至第五工作位置,从而在解锁板3由第三工作位置向第四工作位置转动时止挡解锁板3。
进一步地,第一凸块31设置有容置槽311,雪载板4设置有凸出部41,当解锁板3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位于第五工作位置的雪载板4上的凸出部41的端部容置于容置槽311内,即第一凸块31能够包覆凸出部41的端部,从而保证雪载板4能够更加稳定地止挡解锁板3。
另外,棘轮1上则设置有第二凸块11,第二凸块11被配置为在棘轮1由半开锁位置向开锁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推抵雪载板4,即,棘轮1和雪载板4沿棘轮1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排列,从而使得车门锁的布局更加紧凑,进而节省车门锁占用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车门锁还包括微动开关6,微动开关6位于棘爪2由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路径上,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棘爪2与微动开关6接触,以触发微动开关6,从而能够向驾乘人员传递车门能够开启的信号。
此外,车门锁还包括拨杆8,拨杆8能够作动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三工作位置,即当车辆断电后,驾乘人员能够通过操作拨杆8来使解锁板3由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三工作位置,从而实现车门锁的手动开锁。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门锁,包括棘轮(1)和棘爪(2),所述棘爪(2)具有使所述棘轮(1)保持于关锁位置的第一工作位置,及使所述棘轮(1)能够由所述关锁位置转动至开锁位置的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棘爪(2)能够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锁还包括:
解锁板(3),具有使所述棘爪(2)保持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第三工作位置,及远离所述棘爪(2)的转动路径的第四工作位置,所述解锁板(3)能够在所述第三工作位置和所述第四工作位置之间转动,并能够在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推抵所述棘爪(2),以使所述棘爪(2)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雪载板(4),具有止挡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的所述解锁板(3)的第五工作位置,及释放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的所述解锁板(3)的第六工作位置,所述棘轮(1)能够在由所述关锁位置转动至所述开锁位置时推抵所述雪载板(4),以使所述雪载板(4)由所述第五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六工作位置;以及
第一复位件(5),能够在所述棘轮(1)由所述开锁位置向所述关锁位置转动的过程中使所述雪载板(4)由所述第六工作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五工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1)还具有半开锁位置,所述棘轮(1)能够由所述开锁位置依次转动至所述半开锁位置和所述关锁位置,所述棘爪(2)还具有使所述棘轮(1)保持于所述半开锁位置的第七工作位置,所述棘爪(2)能够由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依次转动至所述第七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复位件(5)能够在所述棘轮(1)由所述开锁位置转动至所述半开锁位置时使所述雪载板(4)复位至所述第五工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板(3)上设置有第一凸块(31),当所述解锁板(3)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位于所述第五工作位置的所述雪载板(4)抵接于所述第一凸块(31)沿所述解锁板(3)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所述雪载板(4)由所述第五工作位置向所述第六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解锁板(3)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向所述第三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31)设置有容置槽(311),所述雪载板(4)设置有凸出部(41),当所述解锁板(3)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位于所述第五工作位置的所述雪载板(4)上的所述凸出部(41)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1)上设置有第二凸块(11),所述第二凸块(11)被配置为在所述棘轮(1)由所述半开锁位置向所述开锁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推抵所述雪载板(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锁还包括微动开关(6),所述微动开关(6)位于所述棘爪(2)由第一工作位置向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路径上,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所述棘爪(2)与所述微动开关(6)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锁还包括执行器(7)和第二复位件,所述执行器(7)能够作动所述解锁板(3)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复位件能够在所述执行器(7)解除对所述解锁板(3)的作动时使所述解锁板(3)由所述第三工作位置复位至所述第四工作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锁还包括拨杆(8),所述拨杆(8)能够作动所述解锁板(3)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5)为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门锁的壳体(9),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雪载板(4),所述第一扭簧能够在所述雪载板(4)由所述第五工作位置向所述第六工作位置转动时发生弹性变形,以具有使所述雪载板(4)复位至所述第五工作位置的弹性势能。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87667.1U CN220705441U (zh) | 2023-08-24 | 2023-08-24 | 一种车门锁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87667.1U CN220705441U (zh) | 2023-08-24 | 2023-08-24 | 一种车门锁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05441U true CN220705441U (zh) | 2024-04-02 |
Family
ID=9043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87667.1U Active CN220705441U (zh) | 2023-08-24 | 2023-08-24 | 一种车门锁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05441U (zh) |
-
2023
- 2023-08-24 CN CN202322287667.1U patent/CN2207054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11492B2 (en) | Vehicular latch with double pawl arrangement | |
CN106246015B (zh) | 车辆发动机罩闩锁和使车辆发动机罩解除闩锁的方法 | |
EP2653639B1 (en) | An electrical vehicle latch | |
KR101572247B1 (ko) | 차량 도어 록킹 장치 | |
US7399010B2 (en) | Power-actuated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with quick unlock | |
EP1136641B1 (en) | Latch mechanism | |
KR101801399B1 (ko) | 자동차 문짝용 핸들 | |
CN1550629B (zh) | 锁机构 | |
US5975596A (en) | Vehicle door latch | |
US20100127511A1 (en) | Vehicle door latch having a power lock-unlock mechanism | |
WO2000079079A1 (en) | Vehicle door latch assembly | |
WO2008144904A1 (en) | Decklid latch with electromechanically actuated snowload lever | |
CA2872071A1 (en) | Lock for a flap or door | |
CN220705441U (zh) | 一种车门锁及车辆 | |
CA2019075C (en) | Release for closure panel pull down mechanism | |
US8029031B2 (en) | Power-actuated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 |
CN111622626A (zh) | 门锁装置及车门 | |
CN115012745A (zh) | 一种汽车门锁啮合结构及汽车 | |
US7070214B2 (en) | Lock mechanism | |
CN113622758A (zh) | 具有防盗装置的机动车锁 | |
CN116025230B (zh) | 一种车门锁 | |
CN217631860U (zh) | 一种汽车门锁啮合结构及汽车 | |
CN221664501U (zh) | 闩锁 | |
CN117027567A (zh) | 车门锁及车辆 | |
CN116480232A (zh) | 用于车辆的电动式车门闩锁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