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4566U -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4566U
CN220704566U CN202322337884.7U CN202322337884U CN220704566U CN 220704566 U CN220704566 U CN 220704566U CN 202322337884 U CN202322337884 U CN 202322337884U CN 220704566 U CN220704566 U CN 220704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leeve rod
foundation pit
plate
slid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78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亚楠
周雁冰
王煜
包灿强
杨清锋
潘家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78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4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4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4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涉及基坑支护领域,包括支护侧板,所述支护侧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活动铰接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座一的内侧活动铰接有支撑套杆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螺杆两侧螺纹方向相反设置从而使滑动座和连接轴外部的外螺纹套沿支撑螺杆反向活动,使支撑螺杆露出外螺纹套内,通过两侧外螺纹套外移推动滑动座从而带动支护侧板向基坑侧壁转动贴合抵紧,随后通过使用固定螺栓三沿滑动座的后侧穿过安装孔固定于固定孔内,并通过使用固定螺栓一和固定螺栓二对支撑套杆一和支撑套杆二进行固定,从而减小支护结构使用的局限性。

Description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对防止基坑发生塌方具有重大的作用,在基坑开挖时,为了避免基坑壁的泥土坍塌,会使用支护结构对基坑壁进行支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深基坑支护结构,通常是采用支撑斜杆将钢护板支撑在基坑壁上,从而达到对基坑壁支护的作用,支护结构大多能够呈垂直或锐角状对基坑进行支护,但当基坑的内侧壁与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时,支护结构使用受限,不能很好的对基坑进行支护防护。
2、现有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其大多结构较简单,通过在侧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支撑斜杆起到支撑作用,无法进行进一步加固支撑斜杆对护板的支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侧板,所述支护侧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活动铰接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座一的内侧活动铰接有支撑套杆一,所述支撑套杆一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一,所述支护侧板后测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滑动座,所述支撑套杆一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支撑套杆一活动套接于连接轴的外部,所述滑动座和连接轴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的内部活动铰接有支撑螺杆,所述支撑螺杆外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手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护侧板后侧下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二,所述连接座二的内侧活动铰接有支撑套杆二,所述支撑套杆二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轴的外部,所述支撑套杆二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螺杆基于转动手轮的两侧螺纹方向相反设置,所述滑动座和连接轴外部的外螺纹套可沿支撑螺杆做反向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座后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护侧板后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滑动座的后侧活动安装有穿透安装孔位于固定孔内部的固定螺栓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护侧板的前侧设置有支护凸起。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内部的四角均开设有锚固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通过设置有调节槽、滑动座、连接轴、外螺纹套等,通过将活动底板配合固定板设置于基坑底部,并提高使用锚杆通过固定板对活动底板进行固定,通过支撑套杆一和支撑套杆二分别沿连接座一和连接座二进行转动,通过将连接轴上移,使支撑套杆一和支撑套杆二内部的延长杆外移,从而提高连接轴的位置,同时通过连接轴提高使外螺纹套沿滑动座的后侧进行活动,通过转动转动手轮并通过转动手轮带动与之连接的支撑螺杆转动,通过支撑螺杆两侧螺纹方向相反设置从而使滑动座和连接轴外部的外螺纹套沿支撑螺杆反向活动,使支撑螺杆露出外螺纹套内,通过两侧外螺纹套外移推动滑动座从而带动支护侧板向基坑侧壁转动贴合抵紧,随后通过使用固定螺栓三沿滑动座的后侧穿过安装孔固定于固定孔内,并通过使用固定螺栓一和固定螺栓二对支撑套杆一和支撑套杆二进行固定,从而减小支护结构使用的局限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通过设置有连接座二、支撑套杆二、固定螺栓二等,在对基坑进行支护时,通过支撑套杆二与支撑套杆一进行调节长度后,通过支撑套杆二和支撑套杆一均与连接轴连接,使其之间形成三角结构,同时通过外螺纹套和支撑螺杆和连接座二与支护侧板连接,使其之间形成三角结构,从而通过相互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从而提高整体的支护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护侧板;2、活动底板;3、固定板;4、连接座一;5、支撑套杆一;6、固定螺栓一;7、调节槽;8、滑动座;9、连接轴;10、外螺纹套;11、支撑螺杆;12、转动手轮;13、连接座二;14、支撑套杆二;15、固定螺栓二;16、安装孔;17、固定孔;18、固定螺栓三;19、支护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侧板1,支护侧板1底部的左右两端均活动铰接有活动底板2,活动底板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一4,连接座一4的内侧活动铰接有支撑套杆一5,支撑套杆一5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一6,支护侧板1后测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调节槽7,调节槽7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滑动座8,支撑套杆一5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轴9,支撑套杆一5活动套接于连接轴9的外部,滑动座8和连接轴9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套10,外螺纹套10的内部活动铰接有支撑螺杆11,支撑螺杆11外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手轮12;支撑螺杆11基于转动手轮12的两侧螺纹方向相反设置,滑动座8和连接轴9外部的外螺纹套10可沿支撑螺杆11做反向活动;滑动座8后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16,支护侧板1后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17,滑动座8的后侧活动安装有穿透安装孔16位于固定孔17内部的固定螺栓三18。
在本实施案例中,通过设置有调节槽7、滑动座8、连接轴9、外螺纹套10等,通过将活动底板2配合固定板3设置于基坑底部,并提高使用锚杆通过固定板3对活动底板2进行固定,通过支撑套杆一5和支撑套杆二14分别沿连接座一4和连接座二13进行转动,通过将连接轴9上移,使支撑套杆一5和支撑套杆二14内部的延长杆外移,从而提高连接轴9的位置,同时通过连接轴9提高使外螺纹套10沿滑动座8的后侧进行活动,通过转动转动手轮12并通过转动手轮12带动与之连接的支撑螺杆11转动,通过支撑螺杆11两侧螺纹方向相反设置从而使滑动座8和连接轴9外部的外螺纹套10沿支撑螺杆11反向活动,使支撑螺杆11露出外螺纹套10内,通过两侧外螺纹套10外移推动滑动座8从而带动支护侧板1向基坑侧壁转动贴合抵紧,随后通过使用固定螺栓三18沿滑动座8的后侧穿过安装孔16固定于固定孔17内,并通过使用固定螺栓一6和固定螺栓二15对支撑套杆一5和支撑套杆二14进行固定,从而减小支护结构使用的局限性。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支护侧板1后侧下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二13,连接座二13的内侧活动铰接有支撑套杆二14,支撑套杆二1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轴9的外部,支撑套杆二14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二15;支护侧板1的前侧设置有支护凸起19;固定板3内部的四角均开设有锚固孔。
在本实施案例中,通过设置有连接座二13、支撑套杆二14、固定螺栓二15等,在对基坑进行支护时,通过支撑套杆二14与支撑套杆一5进行调节长度后,通过支撑套杆二14和支撑套杆一5均与连接轴9连接,使其之间形成三角结构,同时通过外螺纹套10和支撑螺杆11和连接座二13与支护侧板1连接,使其之间形成三角结构,从而通过相互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从而提高整体的支护稳定性。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通过将活动底板2配合固定板3设置于基坑底部,并提高使用锚杆通过固定板3对活动底板2进行固定,通过支撑套杆一5和支撑套杆二14分别沿连接座一4和连接座二13进行转动,通过将连接轴9上移,使支撑套杆一5和支撑套杆二14内部的延长杆外移,从而提高连接轴9的位置,同时通过连接轴9提高使外螺纹套10沿滑动座8的后侧进行活动,通过转动转动手轮12并通过转动手轮12带动与之连接的支撑螺杆11转动,通过支撑螺杆11两侧螺纹方向相反设置从而使滑动座8和连接轴9外部的外螺纹套10沿支撑螺杆11反向活动,使支撑螺杆11露出外螺纹套10内,通过两侧外螺纹套10外移推动滑动座8从而带动支护侧板1向基坑侧壁转动贴合抵紧,随后通过使用固定螺栓三18沿滑动座8的后侧穿过安装孔16固定于固定孔17内,并通过使用固定螺栓一6和固定螺栓二15对支撑套杆一5和支撑套杆二14进行固定。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侧板(1)底部的左右两端均活动铰接有活动底板(2),所述活动底板(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一(4),所述连接座一(4)的内侧活动铰接有支撑套杆一(5),所述支撑套杆一(5)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一(6),所述支护侧板(1)后测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调节槽(7),所述调节槽(7)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滑动座(8),所述支撑套杆一(5)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轴(9),所述支撑套杆一(5)活动套接于连接轴(9)的外部,所述滑动座(8)和连接轴(9)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套(10),所述外螺纹套(10)的内部活动铰接有支撑螺杆(11),所述支撑螺杆(11)外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手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侧板(1)后侧下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二(13),所述连接座二(13)的内侧活动铰接有支撑套杆二(14),所述支撑套杆二(1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轴(9)的外部,所述支撑套杆二(14)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二(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杆(11)基于转动手轮(12)的两侧螺纹方向相反设置,所述滑动座(8)和连接轴(9)外部的外螺纹套(10)可沿支撑螺杆(11)做反向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8)后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16),所述支护侧板(1)后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17),所述滑动座(8)的后侧活动安装有穿透安装孔(16)位于固定孔(17)内部的固定螺栓三(1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侧板(1)的前侧设置有支护凸起(1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内部的四角均开设有锚固孔。
CN202322337884.7U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Active CN220704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7884.7U CN220704566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7884.7U CN220704566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4566U true CN220704566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5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7884.7U Active CN220704566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4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68602A (en) Mobile drilling rig having a retractable guiding mount or mast
LU504867B1 (en) Drilling devic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CN216586584U (zh) 一种软土基坑支护装置
CN109235450B (zh) 一种拱形式平衡梁结构的基坑用支撑架
CN112554785A (zh) 一种锚固钻机
CN220704566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01865563U (zh) 一种多功能旋挖钻机
CN215165680U (zh) 一种沟槽支护结构用固定装置
CN215562642U (zh) 一种基坑边坡支护搭建用临时支撑装置
CN216275679U (zh) 一种机动灵活的螺旋锚施工装置
CN210216460U (zh) 一种应用于基坑外侧土层的护边工具
CN112502170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边坡加固装置
CN216788306U (zh) 一种三轴长螺旋钻机
CN207944471U (zh) 一种斜面夹角对称的钢筋混凝土桩基
CN208136986U (zh) 隧道环向盲沟开挖设备
CN218580646U (zh) 一种管桩垂直度调节系统及含有其的光伏打桩机
CN111663534A (zh) 一种可解决深浅基坑中坑偏压问题的内支撑结构
CN212052781U (zh) 一种基坑开挖用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9101227U (zh) 一种小型旋挖机
CN215562709U (zh) 一种用于基础建筑工程的边坡加固系统
CN220704551U (zh) 一种深基坑用支撑防护机构
CN212927699U (zh) 一种锥探灌浆工程用的锥探机
CN220377294U (zh) 一种基坑施工的辅助支撑装置
CN211174122U (zh) 一种配合综掘机与耙矸机使用的钻场施工支撑装置
CN214460376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打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