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3586U - 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3586U
CN220703586U CN202321893207.7U CN202321893207U CN220703586U CN 220703586 U CN220703586 U CN 220703586U CN 202321893207 U CN202321893207 U CN 202321893207U CN 220703586 U CN220703586 U CN 220703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leeve
tar precipitator
cooling wate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32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波
吕春翔
李长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Dongfu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Dongfu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Dongfu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Dongfu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32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3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3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3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ustrial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出示了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通过设置文氏管塔和电捕焦油器对煤气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煤气进行两次清理以充分保证清理效果,通过设置横管冷却器和电捕焦油器相配合,使得煤气经过降温后被送入电捕焦油器,煤气经过降温的后,一方面增快了电捕焦油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证其使用寿命。横管冷却器内设置了多个冷却层,如此分层的设置使得横管冷却器内部更加规整方便后续检修,另一方面由于冷却管是位于第一套管的内腔的,因此冷却管的外管壁可以与煤气进行充分且大面积的接触,进而当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腔进入到冷却管时,可有效的进行换热,从而快速降低煤气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化工制造的技术领域,例如片碱制造的工艺中,为了确保生产的环保性,逐渐替代了以燃烧煤炭提供热源的生产工艺,转而使用煤气发生装置用于生产煤气并将煤气引入炉台燃烧而提供热源。但是煤气发生装置中所产生的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例如焦油等。这部分杂质不能得到有效的剔除,进而导致后续煤气在通入炉台燃烧的过程中,燃烧效率低下,且燃烧后所形成的烟气等排放物中的污染物较高,不易满足环保要求,另一方面,煤气中的杂质也会沉积在后续的生产设备中,例如炉台或各个管道中,造成设备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可以有效清理煤气发生装置中所产生的煤气中的杂质,进而确保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各个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包括煤气发生炉、文氏管塔、横管冷却器和电捕焦油器,所述煤气发生装置、所述文氏管塔、所述横管冷却器和所述电捕焦油器依次相连通,所述横管冷却器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外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共同围合形成冷却水腔,所述第一套管的顶部设置有入气口,所述第一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入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连通于所述文氏管塔和所述电捕焦油器,所述冷却水腔的一侧连通有入水口,所述冷却水腔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口,所述第一套管内设置有多个冷却层,多个冷却层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冷却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后连通于所述冷却水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水池,所述冷却水池处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入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水池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冷却层共同构成一个冷却组,相邻两个所述冷却组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为1-2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管冷却器和所述电捕焦油器之间通过供气管相连通,所述供气管处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水口的孔径大于所述出水口的孔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的入口端连通于所述电捕焦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为加厚无缝管。
本申请中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文氏管塔和电捕焦油器对煤气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煤气进行两次清理以充分保证清理效果,通过设置横管冷却器和电捕焦油器相配合,使得煤气经过降温后被送入电捕焦油器,煤气经过降温的后,其内部所混杂的焦油将在较低的温度下凝结成团,进而,一方面增快了电捕焦油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避免电捕焦油器受到高温破坏,进而保证其使用寿命。横管冷却器内设置了多个冷却层,而每个冷却层分别包括多个冷却管,如此分层的设置使得横管冷却器内部更加规整方便后续检修,另一方面由于冷却管是位于第一套管的内腔的,因此冷却管的外管壁可以与煤气进行充分且大面积的接触,进而当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腔进入到冷却管时,可有效的进行换热,从而快速降低煤气的温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横管冷却器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横管冷却器处局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100,煤气发生炉110,文氏管塔120,横管冷却器130,第一套管131,入气口131a,出气口131b,第二套管132,入水口132a,出水口132b,循环管132c,冷却水腔133,电捕焦油器140,供气管141,温度检测装置142,冷却组150,冷却层151,冷却管151a,冷却水池160,循环水泵1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横管冷却器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横管冷却器处的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100包括煤气发生炉110、文氏管塔120、横管冷却器130和电捕焦油器140,煤气发生装置、文氏管塔120、横管冷却器130和电捕焦油器140依次相连通,煤气发生炉110用于产生煤气。煤气发生炉110所产生的煤气通入文氏管塔120内进行初次清理后被送入横管冷却器130中进行冷却,待横管冷却器130冷却完成后送入电捕焦油器140内进行二次清理,经过清理的煤气中所掺混的杂质将减少,此时可通过罗茨风机等将清洁后的煤气送入车间使用。其中电捕焦油器140的工作原理为:当含焦油雾滴等杂质的煤气通过该电场时,吸附了负离子和电子的杂质在电场库伦力的作用下,移动到沉淀极后释放出所带电荷,并吸附于沉淀极上,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通常称为荷电现象。当吸附于沉淀极上的杂质量增加到大于其附着力时,会自动向下流趟,从电捕焦油器140底部排出,洁净气体则从电捕焦油器140上部离开并进入车间。横管冷却器130用于对煤气进行冷却,经冷却后的焦油更易凝结成团,进而使得后续电捕焦油器140能够更高效的对焦油等杂质进行清理,另一方面通过对煤气的降温,可减少煤气进入到电捕焦油器140时对电捕焦油器140内部的高温破坏,提高电捕焦油器140的使用寿命。横管冷却器130包括第一套管131和第二套管132,第二套管132外套接在第一套管131上,第一套管131和第二套管132之间共同围合形成冷却水腔133,冷却水腔133为冷却水的通道,而煤气的通道则在第一套管131内,因而煤气和冷却水并不直接产生接触,亦不会发生混杂。第一套管131的顶部设置有入气口131a,第一套管131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131b,入气口131a和出气口131b分别连通于文氏管塔120和电捕焦油器140,文氏管塔120尾端与入气口131a相连通,出气口131b则与电捕焦油器140相连通。文氏管塔120中的煤气将通过入气口131a进入到第一套管131的内腔内,在第一套管131内换热并降温后,煤气将通过出气口131b进入到电捕焦油器140。冷却水腔133的一侧连通有入水口132a,冷却水腔133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口132b,可通过外联冷却水循环系统,并通过入水口132a和出水口132b使得冷却水在冷却水箱内持续流动,进而能够利用冷却水对煤气进行降温。第一套管131内设置有多个冷却层151,多个冷却层151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冷却层151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冷却管151a,冷却管151a的两端穿过第一套管131的侧壁后连通于冷却水腔133,冷却水腔133内的冷却水可进入到冷却管151a中,因此冷却水即可通过第一套管131的管壁与煤气产生换热,还可通过冷却管151a的管壁与煤气进行换热。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文氏管塔120和电捕焦油器140对煤气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煤气进行两次清理以充分保证清理效果,通过设置横管冷却器130和电捕焦油器140相配合,使得煤气经过降温后被送入电捕焦油器140,煤气经过降温的后,其内部所混杂的焦油将在较低的温度下凝结成团,进而,一方面增快了电捕焦油器140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避免电捕焦油器140受到高温破坏,进而保证其使用寿命。在本申请中,横管冷却器130内设置了多个冷却层151,而每个冷却层151分别包括多个冷却管151a,如此分层的设置使得横管冷却器130内部更加规整方便后续检修,另一方面由于冷却管151a是位于第一套管131的内腔的,因此冷却管151a的外管壁可以与煤气进行充分且大面积的接触,进而当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腔133进入到冷却管151a时,可有效的进行换热,从而快速降低煤气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水池160,冷却水池160处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循环水泵161,循环水泵161的输出端连通于入水口132a,出水口132b设置有循环管132c,循环管132c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却水池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冷却水池160内所盛放的冷却水可通过循环水泵161被泵送至入水口132a,并通过入水口132a进入到冷却水腔133,经过换热后,通过出水口132b处被排入到冷却水池160内,以此类推,冷却水在冷却水池160内完成冷却并被持续且循环的送入到冷却水腔133进行换热,循环水泵161的功率越大,冷却水的流通速度越快,换热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冷却层151共同构成一个冷却组150,相邻两个冷却组150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为1-2m。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冷却层151划分为一个冷却组150,并在每个冷却组150之间设置间隙,煤气在由上向下穿过第一套管131的内腔时,将在间隙处滞留,直至充满间隙后再次向下流动,由此可避免煤气在第一套管131内快速的垂直下落,为煤气的冷却提供较充足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管冷却器130和电捕焦油器140之间通过供气管141相连通,供气管141处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14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温度检测装置142以方便随时监测供气管141处的温度,该温度即是煤气进入到电捕焦油器140的温度,因而可根据温度检测装置142所监测到的温度及时通过控制循环水泵161等形式调整横管冷却器130处的减温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水口132a的孔径大于出水口132b的孔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入水口132a的冷却水是通过循环水泵161进行输送的,而出水口132b的冷却水流出则是依靠冷却水腔133内的水压将冷却水挤出的,通过上述设置,可使得冷却水腔133内冷却水出水的阻力大于进水的阻力,进一步确保冷却水能够充满整个冷却水腔1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罗茨风机,罗茨风机的入口端连通于电捕焦油器14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罗茨风机可方便的将经过清洁的煤气送入到车间进行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管151a为加厚无缝管。加厚无缝管可保障冷却管151a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阅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气发生炉、文氏管塔、横管冷却器和电捕焦油器,所述煤气发生装置、所述文氏管塔、所述横管冷却器和所述电捕焦油器依次相连通;
所述横管冷却器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外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共同围合形成冷却水腔,所述第一套管的顶部设置有入气口,所述第一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入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连通于所述文氏管塔和所述电捕焦油器,所述冷却水腔的一侧连通有入水口,所述冷却水腔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口;
所述第一套管内设置有多个冷却层,多个冷却层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冷却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后连通于所述冷却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池,所述冷却水池处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入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水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层共同构成一个冷却组,相邻两个所述冷却组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为1-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冷却器和所述电捕焦油器之间通过供气管相连通,所述供气管处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的孔径大于所述出水口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的入口端连通于所述电捕焦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为加厚无缝管。
CN202321893207.7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 Active CN220703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3207.7U CN220703586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3207.7U CN220703586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3586U true CN220703586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7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3207.7U Active CN220703586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3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2952B (zh) 活性焦脱硫再生装置
JP2015503642A (ja) バイオマス合成ガスの冷却・洗浄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5112602A (zh) 一种全干法转炉烟气余热和煤气回收装置及其方法
CN101280225B (zh) 一种热脏高温煤气净化冷却方法
CN106219522A (zh) 石墨化炉及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方法
CN114849269B (zh) 一种收水效果好的联合消雾装置及方法
CN220703586U (zh) 一种应用于煤气发生装置的清理系统
CN203683571U (zh) 一种干法除尘节能系统
CN210945666U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系统
CN201662340U (zh) 废气热交换装置
CN217479488U (zh) 一种适合转炉煤气lt干法系统提标升级的煤气超低净化处理系统
CN204619661U (zh) 63mva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系统
CN206771383U (zh) 一种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
CN102144048A (zh) 电解式可燃气体产生装置
CN101280226B (zh) 热脏高温煤气净化冷却方法
CN204854421U (zh) 一种管式汽-水换热器
CN203625414U (zh) 一种全过程回收余热的碳钢转炉干法布袋除尘装置
CN203177191U (zh) 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
CN104728853A (zh) 锅炉烟气冷却器
CN213924649U (zh) 一种干馏系统积碳处理装置
CN213840982U (zh) 一种环保发电厂用环保型燃烧装置
CN218816873U (zh) 冷却装置及空压机
TW201520331A (zh) 用於生物質固定床氣化爐的自除焦油的方法
CN110801724B (zh) 一种具有腐蚀防控功能的烟气污染物脱除系统
CN210215232U (zh) 一种兰炭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