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3199U -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693199U CN220693199U CN202322035168.3U CN202322035168U CN220693199U CN 220693199 U CN220693199 U CN 220693199U CN 202322035168 U CN202322035168 U CN 202322035168U CN 220693199 U CN220693199 U CN 2206931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support
- connecting portion
- terminal protective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其包括壳体以及支撑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设于所述底壳上的侧壳,所述底壳和所述侧壳围成用于容纳移动终端的容纳区域,所述底壳设置有贯穿孔,所述支撑件通过旋转部件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以使所述支撑件可以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间切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贯穿孔内,在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壳形成夹角,所述旋转部件可对所述支撑件转动的角度进行锁定。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壳中,由于支撑件是设置于贯穿孔内,因此可以减少底壳的厚度,以此来提高该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散热功能。同时当支撑件为支撑状态时,移动终端的背部暴露在贯穿孔处,因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日常娱乐工具,例如手机、平板。人们常用移动终端观看影视或阅读新闻、小说等。为了缓解使用者长期使用移动终端的疲劳,使用时常将移动终端置于特定结构的支撑架上,利用支撑架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桌面或其他位置上。但传统的支撑架与移动终端是分开的,使用起来极不方便,特别在外出差时,使用者还需额外携带支撑架,这严重限制了支撑架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支撑架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保护壳本体,还包括手机支撑架、旋转部;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中部还横向设有收容槽,收容槽其中一端部开口,另一端部封闭;所述手机支撑架的形状与收容槽互补,手机支撑架通过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连接,通过旋转配合以使所述手机支撑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或使所述手机支撑架与所述手机保护壳本体形成夹角并固定。本发明解决了手机支撑架与手机分开设置而造成手机支撑架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在该专利中,手机支撑架与手机分开设置而造成手机支撑架使用不方便的问题。然而在该专利中,收容槽是开设在保护壳本体中部内,且收容槽不与手机侧相连通,从而导致该手机保护壳的厚度较厚,散热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旨在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保护壳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以及支撑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设于所述底壳上的侧壳,所述底壳和所述侧壳围成用于容纳移动终端的容纳区域,所述底壳设置有贯穿孔,所述支撑件通过旋转部件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以使所述支撑件可以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间切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贯穿孔内,在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壳形成夹角,所述旋转部件可对所述支撑件转动的角度进行锁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一外表面,所述支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内表面不超出所述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不超出所述第一外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在从所述收纳状态切换至所述支撑状态或从所述支撑状态切换至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内表面不超出所述第一内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包括连接件以及阻尼轴,所述连接件连接于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所述阻尼轴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并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内表面上,所述阻尼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并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产生相对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表面上设有朝所述第一外表面凹陷设置的第一内凹部,所述第二内表面设有朝所述第二外表面凹陷设置的第二内凹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内凹部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内凹部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凹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高度,所述第二内凹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第一转动部以及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所述阻尼轴设于所述安装间隙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和/或所述支撑件设有开口;
和/或,所述支撑件(20)包括支撑端以及旋转端,沿所述底壳(11)的宽度方向,所述旋转端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端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以及支撑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设于所述底壳上的侧壳,所述底壳和所述侧壳围成用于容纳移动终端的容纳区域,所述底壳设置有贯穿孔,所述支撑件通过旋转部件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以使所述支撑件可以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间切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贯穿孔内,在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壳形成夹角,所述旋转部件可对所述支撑件转动的角度进行锁定。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支撑件是设置于贯穿孔内,因此可以减少底壳的厚度,以此来提高该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散热功能。同时当支撑件为支撑状态时,移动终端的背部暴露在贯穿孔处,因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护壳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护壳收纳状态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护壳支撑状态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护壳支撑状态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壳体;11、底壳;12、侧壳;13、第一内表面;131、第一内凹部;14、第一外表面;15、开口;16、贯穿孔;20、支撑件;21、第二内表面;211、第二内凹部;22、第二外表面;23、第一转动部;24、第二转动部;25、安装间隙;30、旋转部件;31、连接件;311、第一连接部;312、第二连接部;313、连接端;314、第一安装部;315、第二安装部;316、插入口;32、阻尼轴。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在本申请中,移动终端指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10以及支撑件20,所述壳体10包括底壳11以及设于所述底壳11上的侧壳12,所述底壳11和所述侧壳12围成用于容纳移动终端的容纳区域(未标示),所述底壳11设置有贯穿孔16,所述支撑件20通过旋转部件30设于所述贯穿孔16内,以使所述支撑件20可以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间切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20位于所述贯穿孔16内,在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件20与所述底壳11形成夹角,所述旋转部件30可对所述支撑件20转动的角度进行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10以及支撑件20,所述壳体10包括底壳11以及设于所述底壳11上的侧壳12,所述底壳11和所述侧壳12围成用于容纳移动终端的容纳区域,所述底壳11设置有贯穿孔16,所述支撑件20通过旋转部件30设于所述贯穿孔16内,以使所述支撑件20可以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间切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20位于所述贯穿孔16内,在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件20与所述底壳11形成夹角,所述旋转部件30可对所述支撑件20转动的角度进行锁定。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支撑件20是设置于贯穿孔16内,因此可以减少底壳11的厚度,以此来提高该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散热功能。同时当支撑件20为支撑状态时,移动终端的背部暴露在贯穿孔16处,因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底壳11和侧壳12上均可开设置多个适配孔或适配凸起,适配孔或适配凸起可与移动终端的相机、充电口、按键的位置相对应,适配孔或适配凸起用于暴露出手机的相机、充电口或收容按键,以便于用户按压按键、拍摄照片以及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可选的,请参考图1,支撑件20的形状与贯穿孔16形状相适配,当移动终端装入至容纳区域内时,底壳11与移动终端背部能够保持密封性能较高的程度。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件20与地面或桌体相接触的部分的长度小于底壳11的长度,这样可以在既保持支撑件20支撑状态时稳定性目的的同时,又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20的形状为倒置的梯形。即,支撑件20的上端为旋转端,下端为支撑端,在转动的过程中,支撑件20沿底壳11的宽度方向转动,因此在支撑状态时,支撑件20的下端进行支撑。
其中,通过在底壳11设置开口15,可以令用户的手指伸入至开口15内扣出支撑件20。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便利性,可以在支撑件20相对于底壳11设置的开口15处同样设置开口15,在支撑件20上设置开口15,是为了便于用户更好地扣出支撑件20。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表面13和第一外表面14,所述支撑件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内表面21和第二外表面22,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内表面21不超出所述第一内表面13,所述第二外表面22不超出所述第一外表面14。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撑件20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外表面22不超于第一外表面14,换言之,收纳状态时,底壳11和支撑件20的表面为平齐状态,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底壳11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指平齐并非指绝对平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误差,因此第一内表面13和第二内表面21以及第一外表面14和第二外表面22在收纳状态下可能会存在部分高度差的技术方案同样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当然,在其他地实施例中,例如第二外表面22超出第一外表面14的技术方案,由于同样采取贯穿孔16技术方案因此也可以解决散热不佳的问题,因此同样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旋转部件30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表面13和第二内表面21之间。即,旋转部件30位于容纳区域内,不会裸露在外界,因此可以降低旋转部件30受损的概率,提高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支撑件20在从所述收纳状态切换至所述支撑状态或从所述支撑状态切换至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内表面21不超出所述第一内表面13。即支撑件20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凸出第一表面,从而不会损伤到移动终端的背部。可以理解的是,在移动终端安放于容纳区域内时,底壳11与移动终端之间具备间隙,因此,即使在生产时具有轻微误差,也不会导致转动过程损伤到移动终端。
请参考图3,所述旋转部件30包括连接件31以及阻尼轴32,所述连接件31连接于第一内表面13和所述第二内表面21之间,所述阻尼轴32与所述连接件31相连接并与所述支撑件2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撑件20转动时,阻尼轴32能够通过自身的摩擦阻力保证支撑件20可以稳定在任一角度,从而调节手机的支撑角度,适用性强。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以及第二连接部312,所述第一连接部311设于所述第一内表面13上,所述第二连接部312设于所述第二内表面21上,所述阻尼轴32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之间并与所述支撑件20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312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产生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阻尼轴32将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进行连接,同时由于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分别安装在底壳11和支撑件20上,因此在支撑件20转动时,第二连接部312是绕阻尼轴32进行转动。
其中,第一连接部311具有凸出的连接端313,第二连接部312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部314和第二安装部315,第一安装部314和第二安装部315之间具有插入口316,连接端313插入在插入口316内,阻尼轴32依次穿过第一安装部314、连接端313和第二安装部315后与支撑件20转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表面13上设有朝所述第一外表面14凹陷设置的第一内凹部,所述第二内表面21设有朝所述第二外表面22凹陷设置的第二内凹部,所述第一连接部311设于所述第一内凹部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12设于所述第二内凹部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内表面13和第二内表面21分别凹陷设置第一内凹部和第二内凹部,能够降低安装旋转部件30后,旋转部件30和底壳11的厚度,以进一步改善散热效果。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凹部131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的高度,所述第二内凹部211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12的高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连接部312与第一内表面13之间还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即使当处于最极端的情况下,即移动终端的背面与第一内表面13贴合时,那么当支撑件20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内表面21同样不会超出于第一内表面13。当然,在其他地实施例中,第一内凹部131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内凹部211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12的高度的技术方案同样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支撑件20上设有第一转动部23以及第二转动部24,所述第一转动部23和所述第二转动部24之间具有安装间隙25,所述阻尼轴32设于所述安装间隙25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转动部分(连接端313、第一安装部314以及第二安装部315)收容在安装间隙25内,能够进一步降低产品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10)以及支撑件(20),所述壳体(10)包括底壳(11)以及设于所述底壳(11)上的侧壳(12),所述底壳(11)和所述侧壳(12)围成用于容纳移动终端的容纳区域,所述底壳(11)设置有贯穿孔(16),所述支撑件(20)通过旋转部件(30)设于所述贯穿孔(16)内,以使所述支撑件(20)可以沿所述底壳(11)的宽度方向转动从而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间切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20)位于所述贯穿孔(16)内,在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件(20)与所述底壳(11)形成夹角,所述旋转部件(30)可对所述支撑件(20)转动的角度进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表面(13)和第一外表面(14),所述支撑件(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内表面(21)和第二外表面(22),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内表面(21)不超出所述第一内表面(13),所述第二外表面(22)不超出所述第一外表面(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30)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表面(13)和第二内表面(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在从所述收纳状态切换至所述支撑状态或从所述支撑状态切换至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内表面(21)不超出所述第一内表面(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30)包括连接件(31)以及阻尼轴(32),所述连接件(31)连接于第一内表面(13)和所述第二内表面(21)之间,所述阻尼轴(32)与所述连接件(31)相连接并与所述支撑件(20)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以及第二连接部(312),所述第一连接部(311)设于所述第一内表面(13)上,所述第二连接部(312)设于所述第二内表面(21)上,所述阻尼轴(32)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之间并与所述支撑件(20)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312)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产生相对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13)上设有朝所述第一外表面(14)凹陷设置的第一内凹部(131),所述第二内表面(21)设有朝所述第二外表面(22)凹陷设置的第二内凹部(211),所述第一连接部(311)设于所述第一内凹部(131)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12)设于所述第二内凹部(2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凹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的高度,所述第二内凹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12)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上设有第一转动部(23)以及第二转动部(24),所述第一转动部(23)和所述第二转动部(24)之间具有安装间隙(25),所述阻尼轴(32)设于所述安装间隙(2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和/或所述支撑件(20)设有开口(15);
和/或,所述支撑件(20)包括支撑端以及旋转端,沿所述底壳(11)的宽度方向,所述旋转端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端的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35168.3U CN220693199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35168.3U CN220693199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93199U true CN220693199U (zh) | 2024-03-29 |
Family
ID=90410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35168.3U Active CN220693199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693199U (zh) |
-
2023
- 2023-07-31 CN CN202322035168.3U patent/CN2206931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32291B2 (en) | Hinge device | |
US20110122556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050221874A1 (en) | Hinge device of swing-type portable terminal | |
JP5610325B2 (ja) | 回転機構、及び当該回転機構を利用した電子装置 | |
WO2002025828A1 (en) | Latching assembly for a module cover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9253903B2 (en) |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support leg | |
US20140063700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220693199U (zh) |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 |
CN218071552U (zh) | 电子设备保护壳 | |
CN219834201U (zh) | 一种指环支架及移动终端保护壳 | |
CN217273156U (zh) | 移动终端保护壳 | |
JP5016395B2 (ja) | 携帯機器のヒンジ装置及び携帯機器 | |
CN216490590U (zh) | 具有支撑功能的保护壳 | |
CN219287582U (zh) |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 | |
CN210137356U (zh) | 电子设备保护壳 | |
US6619982B2 (en) | Charge adapter for charging and performing data communications | |
CN220275092U (zh) |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套 | |
CN213693819U (zh) | 保护壳 | |
CN220077203U (zh) | 耳机收纳盒 | |
CN210225524U (zh) | 双支架手机壳 | |
CN221669911U (zh) | 一种指环支架 | |
CN215646927U (zh) | 一种多向支撑手机壳 | |
CN221748457U (zh) | 一种支架保护壳 | |
CN220173293U (zh) |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 |
CN216959928U (zh) | 支架保护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