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2890U - 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2890U
CN220692890U CN202322281661.3U CN202322281661U CN220692890U CN 220692890 U CN220692890 U CN 220692890U CN 202322281661 U CN202322281661 U CN 202322281661U CN 220692890 U CN220692890 U CN 220692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wall
wall surface
annular
hollowed
motor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816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喆
高竹发
冯厚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eigu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gu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gu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gu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816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2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2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2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设于内侧的第一环形壁面和设于外侧的第二环形壁面,所述第一环形壁面与第二环形壁面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散热部由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形成的空腔组成,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空腔排走,其中在第一环形壁面内部放置转子结构,在第二环形壁面外部放置定子结构,由于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之间分隔,因此还能起到减震效果。除此之外,环形空腔结构的设置还减小了电机的整体重量,减小材料消耗的同时还提高了电机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内部的固定座,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
背景技术
电机内部的散热设计是现在的一个热点话题,改善电机内的散热效果,能够提升电机的性能,但是现有的电机散热效果普遍不理想,或者采用了风冷或者采用水冷的方式对电机进行散热,都需要在电机内增加风机、风叶等结构,增加电机的额外负担。
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190450U,公告日2018年12月4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电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电机的散热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通过在两个支撑板两侧的圆轴上安装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对内部的定子和转子进行散热,加快散热速度,避免外部的高温引起电机内部的温度上升,从而提高了节能环保电机的实用性,但是该方案增加扇叶结构,结构复杂,还需要为扇叶提供动力,额外增大了电机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电机内部散热性能差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本方案旨在电机内部形成散热空腔,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散热部, 所述散热部包括设于内侧的第一环形壁面和设于外侧的第二环形壁面,所述第一环形壁面与第二环形壁面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固定座对电机定子绕组起到固定支撑,散热部由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形成的空腔组成,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空腔排走,如果是实心结构,电机产生的热量会累积在实心结构内部,因此能够起到良好地散热作用,其中在第一环形壁面内部放置转子结构,在第二环形壁面外部放置定子结构,由于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之间分隔,因此转子对第一环形壁面产生的振动到达第一环形壁面以后就会停止传导,并不会传导到第二环形壁面,从而对整个电机内部的减震效果起到优化,除此之外,环形空腔结构的设置还减小了电机的整体重量,减小材料消耗的同时还提高了电机的整体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壁面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且第一端面凸出于第二环形壁面,第二端面内陷于第二环形壁面。第一环形壁面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与第二环形壁面错开布置有利于热量的排走,因为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之间的空腔能够形成一个腔室,第一环形壁面内侧也是一个腔室,第一环形壁面内的腔室用于放置转子,第一环形壁面与第二环形壁面错开,就可以将两个腔室连通,从而,转子产生的热量不仅可以通过第一环形壁面传导到环形空腔,也可以直接从两个腔室连通的地方传导进入环形空腔,有利于电机内部的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壁面与第二环形壁面靠近第一端面的一侧设有连接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的定位部。定位部起到定位作用,当固定座与电机内的结构位置确定好以后,将电机的盖板或者端盖结构与固定座的定位部固定,可以防止定子转子等结构的位置发生变动;并且定位部还将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连接起来,使得环形空腔结构稳定,防止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之间位置发生变动,影响电机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部环形均布有不少于两个固定部。固定部环形且均匀布置于定位部的周向,由于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之间为环形空腔,所以靠近定位部一侧的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之间是通孔状态,因此固定部能够连接两个环形壁面,固定部的数量最小为两个,保证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还能够在两个相邻的固定部之间形成散热通孔,防止热量堆积在环形空腔内部,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相邻的两个固定部之间设有连接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的加强筋。加强筋设置在两个相邻固定部的中间,进一步加强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的结构强度,并且加强筋的长度可以控制在第二环形壁面轴向长度的1/2左右,保证连接强度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环形空腔之间的连通,和尽可能减小电机的振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靠近第一端面一侧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的端面平齐。将加强筋的一端设置为阶梯结构,并且布置在第一端面一侧; 一方面,两个相邻固定部之间也能形成空心体,加强筋的下沉设计形成阶梯,可以尽可能地增大两个相邻固定部之间的空心体积,增大散热效果,防止热量堆积,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小材料的消耗,减轻固定座的重量,从而减小电机整体的重量。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靠近环形空腔一侧为体积小于固定部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周向两端呈凹形圆弧设置。固定部的底部即靠近环形空腔的一侧还设置连接筋,提高固定部处的连接强度,防止固定部与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的连接强度不够,并且连接筋的体积截面积小于固定部的整体截面,使得连接筋内藏于固定部底部,不仅使得固定座结构整体美观,而且还能尽可能增大环形空腔的体积,保证散热效果和减震效果良好,连接筋周向呈凹形圆弧结构,一方面是减小了连接筋与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之间的集中应力,另一方面也能尽可能地增大环形空腔的体积。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筋与固定部上共同设有贯穿的连接孔。连接孔主要用于固定座和电机的端板或者盖板结构进行连接固定,使电机内部的结构整体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壁面中部远离环形空腔的一侧设有轴承挡环。轴承挡环两侧放置轴承,用于转子轴的连接和固定,并且由于轴承挡环的存在,两个轴承之间也能够形成空腔,而轴承与该空腔和外部均为连通的状态,因为轴承的内部也具有间隙或者空腔,从而提高了固定座内部散热效果,即提高了电机内部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部外径大于第二环形壁面的外径,且第二环形壁面的外表面设有若干轴向槽。固定座是内嵌在定子内部,因此,定位部的外径更大,卡在定子的外部,第二环形壁面的外径更小,内置于定子内部。第二环形壁面外表面,即与定子的接触面设有轴向槽,用于减小第二环形壁面与定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散热,并且由于设置有轴向槽,使得固定座更容易内嵌于定子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空腔进行散热,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和减震效果;(2)空腔结构以及底座顶面的下沉设计,节省材料,并且减轻了电机的整体重量;(3)避免了扇叶等额外结构布置,减小了电机的负担,减小能耗;(4)结构简单,电机内部结构紧凑,电机的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方向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电机中的装配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电机中的具体装配图。
图中:1.固定座,2.散热部,3.第一环形壁面,4.第二环形壁面,5.环形空腔,6.第一端面,7.第二端面,8.定位部,9.固定部,10.加强筋,11.阶梯结构,12.连接筋,13.凹形圆弧,14.连接孔,15.轴承挡环,16.轴向槽,17.轴承室,18.弧形过渡面,19.绝缘盖,20.外壳,21.空槽,22.定子,23.转子,24.磁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包括定位部8和散热部2,定位部8和散热部2为一体化结构。其中,散热部2包括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第一环形壁面3为固定座1内侧壁面,第二环形壁面4为固定座1的外侧环形壁面,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之间形成环形空腔5。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均为圆柱形,并且第一环形壁面3的内侧用于安装轴承和电机转子轴结构,因此,第一环形壁面3的内侧形成轴承室17,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之间的环形空腔5形成散热室,而设有转子轴的轴承室17,为电机的主要发热源,因此该位置为热量最多的部位,而环形空腔5的设置则有利于热量的排走,如果没有环形空腔5,则热量会进行堆积形成局部过热,导致电机过热损坏,并且由于环形空腔5的作用,在轴承室17的转子轴产生的震动并不会从第一环形壁面3传递到第二环形壁面4,因此可以减小电机的整体震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有利于提高电机的性能。
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为同心环柱体,但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错开布置,即第一环形壁面3的第一端面6在第二环形壁面4的外部,第一环形壁面3的第二端面7在第二环形壁面4的内部。定位部8位于第一端面6一侧,并且定位部8将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连接,使得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相对固定,其中定位部8包括三个固定部9,固定部9呈三角结构环形均匀布置在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的端部,三个固定部9能够使得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其中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错开设置,使得固定座1内部的轴承室17与环形空腔5连通,并且固定部9并未完全遮盖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之间的空隙,所以相邻两个固定部9与环形空腔5之间形成连通结构,所以轴承室17内产生的热量更加容易排出,散热效果更好。
在相邻两个固定部9之间的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上还有加强筋10,加强筋10设于两个相邻固定部9的中间并且也将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连接,对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起到进一步的连接加强,加强筋10的长度可以控制在第二环形壁面4轴向长度的1/2左右,保证连接强度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环形空腔5周向之间的连通,避免环形空腔5在周向形成若干个分隔的小空腔,并且还能尽可能减小电机的振动效果。加强筋10靠近第一端面6的一侧采用下沉设计形成阶梯结构11,使得加强筋10同时与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的端面平齐,加强筋10的下沉设计,可以尽可能地增大两个相邻固定部9之间的空心体积,增大散热效果,防止热量堆积,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小材料的消耗,减轻固定座1的重量,从而减小电机整体的重量。
在固定部9的下表面还设有连接筋12,连接筋12和固定部9也为一体化结构,连接筋12与固定部9设有连接孔14,即连接孔14同时贯穿连接筋12和固定部9,连接筋12的体积和截面积均小于固定部9的体积和截面积,使得连接筋12内藏于固定部9的下部,从外侧无法被观察到。并且使连接筋12的轴向长度小于加强筋10的轴向长度,连接筋12的长度不宜过长,一方面连接筋12是为了增加螺钉螺柱等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连接筋12还能起到加强固定部9位置的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尽可能的增大环形空腔5的体积,避免连接筋12占用环形空腔5过多的空间,从而增加电机的散热空间和散热效果。其中,连接筋12周向呈凹形圆弧13结构,一方面是减小了连接筋12与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之间的集中应力,另一方面也能尽可能地增大环形空腔5的体积
值得说明的是,位于连接孔14处的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上设有弧形过渡面18,使得连接孔14不会直接与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之间产生干涉,方便连接孔的加工,避免连接孔加工的时候,将第一环形壁面3和第二环形壁面4损坏,并且弧形过渡面18也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环形空腔5的体积,减小了固定座1的整体重量,提高了电机的性能。
第一环形壁面3内表面的设有轴承挡环15,轴承挡环15设置在轴承室17内,并且轴承挡环15设置在第一环形壁面3的轴向中间位置,在轴承挡环15的两侧可以放置轴承,轴承用于限制转子轴的轴向运动,并且由于轴承挡环15的存在,使得两个轴承分隔,所以两个轴承之间也能够形成空腔,而轴承与该空腔和外部均为连通的状态,因为轴承的内部也具有间隙或者空腔,例如:球轴承内部的滚珠之间存在间隙,并且轴承内圈和外圈与滚珠之间也是存在间隙的,从而提高了固定座1内部散热效果,即提高了电机内部的散热效果。
定位部8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形壁面4的外径,如图7和图8所示,固定座1是内嵌在定子22内部,因此,定位部8的外径更大,可以卡在定子22的外部,第二环形壁面4的外径更小,需内置于定子22内部。第二环形壁面4外表面,即与定子22的接触面设有轴向槽16,用于减小第二环形壁面4与定子2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散热,并且由于设置有轴向槽16,使得固定座1更容易内嵌于定子22内部。
还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座1将定子22和转子23固定好以后,还需要用绝缘盖19铺设在固定座1的定位部8表面,最后再将外壳20、绝缘盖19和固定座1用螺钉等连接件固定连接即可。其中绝缘盖19上设有与固定部9适配的卡槽,用于限制固定座1的周向转动,并且两个相邻卡槽之间也还设有空槽21,空槽21能够保证固定部9之间的空心体与绝缘盖19外部连通,即仍然能够保持轴承室17连通环形空腔5、环形空腔5连通固定部9之间的空心部位,空心部位与空槽21连通,最终与绝缘,19的外表面连通,形成一条轴承室17与外界连通的散热通道,从而实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设于内侧的第一环形壁面和设于外侧的第二环形壁面,所述第一环形壁面与第二环形壁面之间形成环形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环形壁面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且第一端面凸出于第二环形壁面,第二端面内陷于第二环形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环形壁面与第二环形壁面靠近第一端面的一侧设有连接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的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部环形均布有不少于两个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相邻的两个固定部之间设有连接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的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靠近第一端面一侧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第一环形壁面和第二环形壁面的端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靠近环形空腔一侧为体积小于固定部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周向两端呈凹形圆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筋与固定部上共同设有贯穿的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环形壁面中部远离环形空腔的一侧设有轴承挡环。
10.根据权利要求3-6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部外径大于第二环形壁面的外径,且第二环形壁面的外表面设有若干轴向槽。
CN202322281661.3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 Active CN220692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1661.3U CN220692890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1661.3U CN220692890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2890U true CN220692890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5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81661.3U Active CN220692890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2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8688B1 (ko) 전기 구동 펌프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220692890U (zh) 一种电机定子的镂空双室底座
CN216751437U (zh) 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
US7977836B2 (en) Single bearing motor with magnetic element
CN209856093U (zh) 轴承组件、转子组件和风机
CN218276240U (zh) 一种油冷电机
CN114050683B (zh) 一种内置电刷减震结构的主动散热型电机
CN214380371U (zh) 一种空心杯结构吹风筒电机
CN209994168U (zh) 一种工业吊扇
CN212115109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N113162281B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外转子电机
US20070252460A1 (en) Blower structure
CN214256038U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
CN212751981U (zh) 一种新式结构外转子电机外壳和外转子电机
CN213402611U (zh) 一种电机永磁转子组件及应用其的电机
CN210744870U (zh) 一种用于内转子电机磁钢与转轴的固定结构
CN112737217A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
CN216981622U (zh) 轻量化外转子电机和无人机
CN113557654A (zh) 电动机
CN209990674U (zh) 一种工业吊扇
CN216819584U (zh) 一种轴承的固定结构
CN218276280U (zh) 一种新型电机端盖及电机
CN212690414U (zh) 散热风扇
CN219865570U (zh) 一种电子水泵转子组件
CN220492725U (zh) 一种转子稳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