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6546U - 一种遮雨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遮雨棚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686546U CN220686546U CN202321738480.2U CN202321738480U CN220686546U CN 220686546 U CN220686546 U CN 220686546U CN 202321738480 U CN202321738480 U CN 202321738480U CN 220686546 U CN220686546 U CN 2206865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adhesive tape
- water
- fixedly connected
- fla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1 toughen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雨棚,包括顶棚骨架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具有高端和低端;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包括高端横梁、低端横梁和多个纵梁;在两个相邻的纵梁之间设置有遮雨板,所述低端横梁上设置有汇流槽、积水槽以及连接汇流槽和积水槽的导流结构;所述积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使遮雨板上的水从高端向其低端流动,避免在遮雨棚顶上形成积水;通过汇流槽和导流结构能够将遮雨棚上的雨水收集到积水槽中,避免雨水沿遮雨棚的边缘密集滴落影响人员通行,通过排水口和排水管道能够将积水槽中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引流到地面上排出,从而更好地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排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遮雨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遮雨棚。
背景技术
遮雨棚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进出口、露天的行走通道、住宅的露台等人员活动的露天场所,以在雨天阻挡雨水,方便人员活动。现有的防雨棚一般没有雨水收集的功能,雨水容易在汇流至遮雨棚的边沿处密集滴落,在人员进出遮雨棚时容易打湿人员的衣物。部分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遮雨棚一般对雨水进行汇集后集中于一处进行时排放,水从高处会直接落在地面会溅起较大的水花,仍然会对人员活动造成不便。因此,有必要将汇集的雨水引流至合适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棚顶不易积水的遮雨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遮雨棚,包括顶棚骨架组件和用于支撑顶棚骨架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具有高端和低端;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包括设置在其高端的高端横梁、设置在其低端的低端横梁以及设置在高端横梁和低端横梁之间的多个纵梁,所述纵梁的第一端与高端外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第二端与低端外梁固定连接;在每两个相邻的纵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遮雨板,所述低端横梁上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内侧设置有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用于对遮雨板流下的雨水进行汇集,所述挡水板的外侧设置有积水槽,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汇流槽和积水槽的导流结构;所述积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高端横梁上水平设置有第三上胶条,所述第三上胶条的下方水平设置有第三下胶条,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三下胶条和第三上胶条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三下胶条和第三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所述第三下胶条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纵梁连接板,所述纵梁的第一端与纵梁连接板螺接固定,所述纵梁的上端设置有上档板,所述上档板的一端与第三上胶条的侧面抵接限位;
所述低端横梁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方倾斜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纵梁对应第二限位板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从而使所述纵梁的第二端在缺口下方形成第一凸块,在缺口上方形成第二凸块;所述第二限位板卡入缺口中,从而将所述第一凸块固定在限位槽中,并使第二凸块与第二限位板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与低端横梁螺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边纵梁和设置在两个边纵梁之间的中间纵梁,所述边纵梁设置有用于固定内侧的遮雨板的第一固定结构,所述中间纵梁设置有用于固定两侧的遮雨板的第二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边纵梁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下凹槽内嵌设有第一下胶条,所述第一下胶条向上冒出第一下凹槽的槽口;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螺接固定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对应第一下凹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上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内嵌设有第一上胶条,所述第一上胶条向下冒出第一上凹槽的槽口;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一下凹槽和第一上凹槽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下胶条和第一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中间纵梁上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下凹槽,每一所述第二下凹槽内分别嵌设有一第二下胶条,所述第二下胶条向上冒出第二下凹槽的槽口;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螺接固定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上凹槽,每一所述第二上凹槽内分别嵌设有第二上胶条,所述第二上胶条向下冒出第二上凹槽的槽口;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二下凹槽和第二上凹槽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二下胶条和第二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对应汇流槽的位置处与边纵梁之间留有第一空隙,所述积水槽在临近第一空隙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条,所述挡水条与挡水板之间形成与第一空隙连通的第二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形成导流结构。
进一步的,在相邻两个纵梁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横梁,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纵梁螺接固定,所述中间横梁上设置有支撑胶条,所述遮雨板的下端面与支撑胶条紧密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道包括与排水口连接的引流管、竖直设置且与支撑组件或墙面连接的落水管以及连接引流管和落水管的连接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前支撑柱,两个所述前支撑柱分别与低端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落水管固定连接在前支撑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临近低端横梁设置的支撑横梁以及与支撑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的中间支撑柱,所述落水管固定连接在中间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横梁上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对应每一纵梁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纵梁螺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水平梁,所述低端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水平梁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梁的第二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在墙面上;所述落水管竖直设置在固定板下方并与墙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水平梁上。
本实用新型中,在顶棚骨架组件上形成高端和低端,可以使遮雨板上的水从高端向其低端流动,避免在遮雨棚顶上形成积水;通过设置汇流槽和导流结构,能够将遮雨棚上的雨水收集到积水槽中,避免雨水沿遮雨棚的边缘密集滴落影响人员通行;通过设置排水口和排水管道,能够将积水槽中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引流到地面上排出,从而更好地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排放。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雨棚的一实施例中,顶棚骨架组件采用倾斜设置的平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雨棚的一实施例中,顶棚骨架组件采用“R”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端横梁与纵梁连接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低端横梁与纵梁连接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中间横梁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第一固定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第二固定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雨棚的另一实施例中,顶棚骨架组件采用倾斜设置的平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雨棚的另一实施例中,顶棚骨架组件采用“R”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支撑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雨棚的又一实施例中,顶棚骨架组件采用倾斜设置的平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雨棚的又一实施例中,顶棚骨架组件采用“R”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膨胀螺栓-101、102;固定螺栓-103;灯带-104、105;高端横梁-110;纵梁连接板-111;第三下胶条-112;第三上胶条-113;低端横梁-120;第一限位板-121;第二限位板-122;限位槽-123;挡水板-124;汇流槽-125;积水槽-126;第一空隙-127;挡水条-128;第二空隙-129;中间横梁-130;支撑胶条-131;
上档板-201;连接板-202;缺口-203;第一固定块-204;第二固定块-205;直线段-206;弧形段-207;边纵梁-210;第一固定块-211;第一下凹槽-212;第一下胶条-213;第一上凹槽-214;第一上胶条-215;第一盖板-216;中间纵梁-220;第二固定块-221;第二下凹槽-222;第二下胶条-223;第二上凹槽-224;第二上胶条-225;第二盖板-226;
遮雨板-300;引流管-401;落水管-402;连接管-403;前支撑柱-510;中间支撑柱-520;支撑横梁-521;转轴-522;竖板-523;固定板-530;水平梁-5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遮雨棚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遮雨棚包括顶棚骨架组件和用于支撑顶棚骨架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可以采用平面结构,且整体形成有一定坡度,从而形成高端和低端。当然,请参阅图2,所述顶棚骨架组件也可以采用“R”形结构等其他方式来形成高端和低端。所述顶棚骨架组件一般采用铝或铝合金材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材质。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包括设置在其高端的高端横梁110、设置在其低端的低端横梁120以及设置在高端横梁110和低端横梁120之间的多个纵梁。所述纵梁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边纵梁210和设置在两个边纵梁210之间的多个中间纵梁220。所述高端横梁110一般通过膨胀螺栓101直接固定在墙面上,所述低端横梁120一般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当然,也可以在临近低端横梁120的位置处设置支撑组件进行支撑。
所述纵梁(包括两个边纵梁210和多个中间纵梁220)的第一端与高端横梁110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第二端与低端横梁120固定连接。请继续参阅图1,当所述顶棚骨架组件采用平面结构时,所述纵梁为倾斜设置的直梁,所述直梁的高端作为纵梁的第一端与高端横梁110固定连接,所述直梁的低端作为纵梁的第二端与低端横梁120固定连接。请继续参阅图2,当顶棚骨架组件采用“R”形结构时,所述纵梁包括直线段206和弧形段207,所述直线段206的一端作为纵梁的第一端与高端横梁110固定连接;所述直线段206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略微倾斜设置;所述弧形段207的一端作为纵梁的第二端与低端横梁120固定连接。
在每两个相邻的纵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遮雨板300,所述遮雨板300可以采用钢化玻璃,也可以采用透光塑料等其他材质。请参阅图3,为本实施例中高端横梁110与纵梁连接时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高端横梁110上水平设置有第三上胶条113,所述第三上胶条113的下方水平设置有第三下胶条112。所述遮雨板300伸入第三下胶条112和第三上胶条113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30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三下胶条112和第三上胶条113紧密抵接固定。所述第三下胶条112和第三上胶条113采用软胶材质,所述第三下胶条112的上端面和第三上胶条113的下端面还可以采用锯齿结构,使胶条被遮雨板300挤压变形后增加遮雨板300与胶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好地对遮雨板300进行固定。在所述第三下胶条112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纵梁连接板111,所述纵梁的第一端与纵梁连接板111螺接固定,纵梁连接板111采用转动结构便于在安装时根据支撑组件的高度,通过沿上下方向转动纵梁调节纵梁的倾斜角度,从而调节顶棚骨架与支撑组件连接处的高度与支撑组件的高度一致。所述纵梁的上端设置有上档板201,所述上档板201的一端与第三上胶条113的侧面抵接限位。所述高端横梁110还设置有灯带104,所述灯带104设置在纵梁连接板111的下方。
请参阅图4,所述低端横梁120的下部设置有灯带105;所述低端横梁120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21,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方倾斜设置有第二限位板122,所述第一限位板121与第二限位板122平行设置,从而在所述第一限位板121和第二限位板122之间形成限位槽123。所述纵梁对应第二限位板122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203,从而使所述纵梁的第二端在缺口203下方形成第一凸块204,在缺口203上方形成第二凸块205。所述第二限位板122卡入缺口203中,从而将所述第一凸块204固定在限位槽123中,并使第二凸块205与第二限位板122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凸块121和第二凸块122与低端横梁120螺接固定。
所述低端横梁120上还设置有挡水板124,所述挡水板124的内侧(即朝向高端横梁11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遮雨板300流下来的雨水进行汇集的汇流槽125,所述挡水板124的外侧(即与内侧相背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雨水的积水槽126,所述挡水板12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汇流槽125和积水槽126的导流结构。
请参阅图5,所述挡水板124的两端对应汇流槽125的位置处与边纵梁210之间留有第一空隙127,所述积水槽126在临近第一空隙127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条128。所述挡水条128与挡水板124之间形成与第一空隙127连通的第二空隙129,所述第一空隙127和第二空隙129形成导流结构;使汇集在汇流槽125中的雨水先经挡水板124两端的第一空隙127向下流动,然后经第二空隙129流入积水槽126。所述挡水条128可以呈“V”形结构,使第二空隙129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使雨水在第二空隙129中倾斜流动以降低流速,避免雨水在第二空隙129中竖直下落发出较大的流水声。
请参阅图6,在相邻两个纵梁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横梁130,所述中间横梁13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纵梁螺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纵梁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202,所述中间横梁130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连接板202的上方,并通过固定螺栓103与连接板202螺接固定。所述中间横梁130上设置有支撑胶条131,所述遮雨板300的下端面与支撑胶条131紧密抵接。由于支撑胶条131设置在遮雨板300的下端,因此既可以对遮雨板300形成支撑,又不会对遮雨板300上的雨水流动形成阻挡,使相邻两个纵梁之间的遮雨板300是一个整体,从而可以使遮雨板300的上端面的雨水更好地向汇流槽125流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遮雨板300采用了玻璃等透明材质,因此图1和图2中仍然能够看到中间横梁130。
请参阅图7,所述边纵梁210设置有用于固定内侧的遮雨板300的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边纵梁210上的第一固定块211,所述第一固定块2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下凹槽212,所述第一下凹槽212内嵌设有第一下胶条213,所述第一下胶条213向上冒出第一下凹槽212的槽口。所述第一固定块211上螺接固定有第一盖板216,所述第一盖板216对应第一下凹槽21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上凹槽21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凹槽214位于第一下凹槽212的斜上方,当然,所述第一上凹槽214也可以位于第一下凹槽212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上凹槽214内嵌设有第一上胶条215,所述第一上胶条215向下冒出第一上凹槽214的槽口。所述遮雨板300伸入第一下凹槽212和第一上凹槽214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30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下胶条213和第一上胶条215紧密抵接固定。在所述第一下胶条213的上端面和第一上胶条215的下端面还可以设置锯齿结构,使纵梁更好地实现对遮雨板300的固定。另外,通过使第一下胶条213和第一上胶条215与遮雨板300紧密抵接,还可以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边纵梁210和遮雨板300的连接处发生渗漏。
请参阅图8,所述中间纵梁220设置有用于固定两侧的遮雨板300的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中间纵梁220上的第二固定块221,所述第二固定块2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下凹槽222,每一所述第二下凹槽222内分别嵌设有一第二下胶条223,所述第二下胶条223向上冒出第二下凹槽222的槽口。所述第二固定块221上螺接固定有第二盖板226,所述第二盖板2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上凹槽224,与第二固定块221位于同一侧的第二上凹槽224可以设置在第二下凹槽222的正上方,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下凹槽222的斜上方。每一所述第二上凹槽224内分别嵌设有第二上胶条225,所述第二上胶条225向下冒出第二上凹槽224的槽口。所述遮雨板300伸入第二下凹槽222和第二上凹槽224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30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二下胶条223和第二上胶条225紧密抵接固定。
所述积水槽126的槽底设置有排水口(图中未示出),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从而可以将积水槽126中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引流到地面上排出,避免在遮雨棚的边缘处形成密集的水流,影响人员通行。所述排水管道包括与排水口连接的引流管401、竖直设置且与支撑组件或墙面连接的落水管402以及连接引流管401和落水管402的连接管403。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前支撑柱510,两个所述前支撑柱510分别与低端横梁120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落水管402固定连接在前支撑柱510上,所述连接管403悬空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顶棚骨架组件上形成高端和低端,可以使遮雨板300上的水从高端向低端流动,避免在遮雨棚顶上形成积水;通过设置汇流槽125和导流结构,能够将遮雨棚上的雨水收集到积水槽126中,避免雨水沿遮雨棚的边缘密集滴落影响人员通行;通过设置排水口和排水管道,能够将积水槽126中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引流到地面上排出,从而更好地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排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临近低端横梁120设置的支撑横梁521以及与支撑横梁521的两端固定连接的中间支撑柱520。所述支撑横梁521上转动设置有转轴522,所述转轴522上对应每一纵梁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板523,所述连接板523可以呈“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纵梁的两个侧壁螺接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连接板523。所述排水管道包括与排水口连接的引流管401、固定连接在中间支撑柱520上的落水管402以及悬空设置并连接引流管401和落水管402的连接管403。请参阅图9,所述顶棚骨架组件采用平面结构时,所述支撑横梁521设置在高端横梁110与低端横梁120之间临近低端横梁120的位置处。请参阅图10,所述顶棚骨架组件采用“R”结构时,所述支撑横梁521设置在直线段和弧形段的连接位置处。采用本实施例的支撑组件,在支撑横梁521和低端横梁120之间的部分可以向外伸出遮雨棚的安装场地,从而可以使遮雨棚具有更大的遮雨面积;通过在支撑横梁521上设置可以转动的转轴522,可以根据中间支撑柱520的高度,通过沿左右方向转动连接板523来调节连接板523与纵梁连接处的高度,从而可以适配不同高度的中间支撑柱52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水平梁531,所述低端横梁120的两端分别与一水平梁53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梁531的第二端连接有固定板530,所述固定板530可以通过膨胀螺栓102固定在墙面上。所述排水管道包括与排水口连接的引流管401、竖直设置在固定板530下方墙面上的落水管402以及沿水平梁531设置并连接引流管401和落水管402的连接管403。请参阅图11,为本实施例的顶棚骨架组件采用平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的遮雨板300采用了非透明材质,因此中间横梁130被遮雨板300挡住无法看到。请参阅图12,为本实施例的顶棚骨架组件采用“R”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采用本实施例的支撑组件,采用水平设置的水平梁531代替竖直设置的支撑柱,从而仅通过墙面对遮雨棚进行支撑,不需要设置支撑柱,避免支撑柱设置在空旷的场面内影响人员活动,且可以将积水槽126中的积水引流到临近墙面的排水系统中,避免将积水槽126中的积水直接排放在空地上在地面上形成积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骨架组件和用于支撑顶棚骨架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具有高端和低端;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包括设置在其高端的高端横梁、设置在其低端的低端横梁以及设置在高端横梁和低端横梁之间的多个纵梁,所述纵梁的第一端与高端外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第二端与低端外梁固定连接;在每两个相邻的纵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遮雨板,所述低端横梁上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内侧设置有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用于对遮雨板流下的雨水进行汇集,所述挡水板的外侧设置有积水槽,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汇流槽和积水槽的导流结构;所述积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端横梁上水平设置有第三上胶条,所述第三上胶条的下方水平设置有第三下胶条,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三下胶条和第三上胶条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三下胶条和第三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所述第三下胶条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纵梁连接板,所述纵梁的第一端与纵梁连接板螺接固定,所述纵梁的上端设置有上档板,所述上档板的一端与第三上胶条的侧面抵接限位;
所述低端横梁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方倾斜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纵梁对应第二限位板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从而使所述纵梁的第二端在缺口下方形成第一凸块,在缺口上方形成第二凸块;所述第二限位板卡入缺口中,从而将所述第一凸块固定在限位槽中,并使第二凸块与第二限位板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与低端横梁螺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边纵梁和设置在两个边纵梁之间的中间纵梁,所述边纵梁设置有用于固定内侧的遮雨板的第一固定结构,所述中间纵梁设置有用于固定两侧的遮雨板的第二固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边纵梁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下凹槽内嵌设有第一下胶条,所述第一下胶条向上冒出第一下凹槽的槽口;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螺接固定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对应第一下凹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上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内嵌设有第一上胶条,所述第一上胶条向下冒出第一上凹槽的槽口;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一下凹槽和第一上凹槽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下胶条和第一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中间纵梁上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下凹槽,每一所述第二下凹槽内分别嵌设有一第二下胶条,所述第二下胶条向上冒出第二下凹槽的槽口;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螺接固定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上凹槽,每一所述第二上凹槽内分别嵌设有第二上胶条,所述第二上胶条向下冒出第二上凹槽的槽口;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二下凹槽和第二上凹槽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二下胶条和第二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对应汇流槽的位置处与边纵梁之间留有第一空隙,所述积水槽在临近第一空隙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条,所述挡水条与挡水板之间形成与第一空隙连通的第二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形成导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纵梁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横梁,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纵梁螺接固定,所述中间横梁上设置有支撑胶条,所述遮雨板的下端面与支撑胶条紧密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包括与排水口连接的引流管、竖直设置且与支撑组件或墙面连接的落水管以及连接引流管和落水管的连接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前支撑柱,两个所述前支撑柱分别与低端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落水管固定连接在前支撑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临近低端横梁设置的支撑横梁以及与支撑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的中间支撑柱,所述落水管固定连接在中间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横梁上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对应每一纵梁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纵梁螺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水平梁,所述低端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水平梁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梁的第二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在墙面上;所述落水管竖直设置在固定板下方并与墙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水平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38480.2U CN220686546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一种遮雨棚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38480.2U CN220686546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一种遮雨棚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86546U true CN220686546U (zh) | 2024-03-29 |
Family
ID=90369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38480.2U Active CN220686546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一种遮雨棚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68654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61076A (zh) * | 2024-06-18 | 2024-07-19 | 河南天可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式棚顶系统 |
-
2023
- 2023-07-04 CN CN202321738480.2U patent/CN2206865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61076A (zh) * | 2024-06-18 | 2024-07-19 | 河南天可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式棚顶系统 |
CN118361076B (zh) * | 2024-06-18 | 2024-09-13 | 河南天可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式棚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686546U (zh) | 一种遮雨棚 | |
WO2008146000A1 (en) | Facade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 | |
CN212001253U (zh) | 一种地铁出入口结构 | |
CN106223552B (zh) | 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 | |
CN210395088U (zh) | 一种隐藏于护栏的桥梁排水系统 | |
JP2018105016A (ja) | 軒先排水構造 | |
CN215105995U (zh) | 一种疏水性好的预制空调板 | |
CN214364479U (zh) | 基于温差原理的钢制干煤棚封闭结构用自然排风装置 | |
CN216475927U (zh) | 一种阳光房房顶排水系统 | |
CN209855077U (zh) | 一种倾斜屋面采光顶排水结构 | |
CN220848409U (zh) |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雨篷 | |
CN220908912U (zh) | 一种隐藏式排水屋面系统 | |
CN111749600A (zh) | 一种地下车库进出口通道用防洪挡板 | |
CN113931381A (zh) | 一种阳光房房顶排水系统 | |
CN219604714U (zh) | 一种有组织排水的玻璃雨棚 | |
CN108775670B (zh) | 防雨雪型并列风道式通风器 | |
CN215926502U (zh) | 一种可快速排水的阳光房用型材结构 | |
CN217299521U (zh) | 钢结构房屋排水系统 | |
CN205475947U (zh) | 用于无组织排水的遮蔽式檐口构造及含檐口构造的坡屋顶 | |
CN219387345U (zh) | 一种新型阳光房 | |
CN209855089U (zh) | 一种住宅首层自留庭院的雨棚 | |
CN219621580U (zh) | 一种全封闭防护屏 | |
CN219268760U (zh) | 一种bipv防水光伏支架 | |
CN220848408U (zh) | 一种嵌入钢结构建筑的集水型雨篷盖 | |
CN215211961U (zh) | 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