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9983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9983U
CN220679983U CN202322393595.9U CN202322393595U CN220679983U CN 220679983 U CN220679983 U CN 220679983U CN 202322393595 U CN202322393595 U CN 202322393595U CN 220679983 U CN220679983 U CN 220679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type frame
battery case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35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凯
尚晓春
朱芳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Zhidatengju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Zhidatengju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Zhidatengju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Zhidatengju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35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9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9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9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包括主机体和第一电机,主机体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主机体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丝杆,且丝杆的另一端贯穿主机体的外壁且连接有第二电机,丝杆的外表面安装有矩形架,矩形架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匚型架,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在匚型架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电缸,第二电缸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匚型架的底端一侧,第二电缸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罩,第二电缸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打磨片与第四电机相互配合,可对电池外壳打孔时产生的毛刺进行打磨,解决了电池外壳打孔时产生的毛刺影响后续加工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电池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池一般由外壳和安装于外壳中的电池模组成,外壳一般由底壳和上盖组成,并利用螺栓将上盖和底壳固定到一起。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制造过程中,会对电池外壳进行打孔,方便后续电池及线缆安装,电池外壳多数是铝合金材质,在对电池外壳进行打孔时,铝合金容易在打孔背面出现毛刺,而现有的打孔装置没有处理毛刺的功能,需借助去毛刺机进行再加工,才能去除,此过程不利于提高打孔效率,难以很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包括主机体和第一电机,所述主机体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所述主机体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安装在主机体上,且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主机体的外壁且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安装有矩形架,所述矩形架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匚型架,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在匚型架上,并在匚型架的内部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匚型架的底端一侧,所述第二电缸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罩,所述第二电缸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且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打磨片,所述伸缩罩的一侧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内安装有吸尘管。
进一步的,伸缩罩的底端与第二电缸的缸体之间连接有一对伸缩套筒,且伸缩套筒的外侧均套装有弹簧。
进一步的,匚型架的底端一侧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滑动安装有收集盒,且所述收集盒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收集盒的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收集盒在靠近滤网的一侧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滤网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匚型架上,且所述匚型架在靠近滤网固定安装有机盒。
进一步的,机盒的一侧贯穿安装有第三电机,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矩形通槽与滤网大小相同且相通,所述收集盒在靠近滤网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主机体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矩形架的另一端安装在滑槽内。
进一步的,第一电缸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具,所述夹具的顶端中部均贯穿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
进一步的,主机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控制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通过设置T型槽使收集盒的安装拆卸更加便捷;通过弹簧和伸缩罩的相互配合,避免毛刺打磨时掉落至其他地方,为后续的清理工作提供了便利;通过打磨片与第四电机相互配合,可对电池外壳打孔时产生的毛刺进行打磨,解决了电池外壳打孔时产生的毛刺影响后续加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瞰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打磨片伸出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机体;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第三电机;5、第四电机;6、收集盒;7、电动伸缩杆;8、第一电缸;9、第二电缸;10、打磨片;11、吸尘管;12、夹具;13、匚型架;14、伸缩罩;15、机盒;16、叶轮;17、滤网;18、弹簧;19、丝杆;20、矩形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包括主机体1和第一电机2,所述主机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8,所述主机体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丝杆19,所述丝杆19的一端安装在主机体1上,且所述丝杆19的另一端贯穿主机体1的外壁且连接有第二电机3,所述丝杆19的外表面安装有矩形架20,所述矩形架20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匚型架13,且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在匚型架13上,并在匚型架13的内部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电缸9,所述第二电缸9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匚型架13的底端一侧,所述第二电缸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罩14,所述第二电缸9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5,且所述第四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打磨片10,所述伸缩罩14的一侧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内安装有吸尘管11。
其中,伸缩罩14的底端与第二电缸9的缸体之间连接有一对伸缩套筒,且伸缩套筒的外侧均套装有弹簧18,通过伸缩套筒与弹簧18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在打孔时,伸缩罩14能够紧贴电池壳体,从而避免了在对毛刺打磨时飞落至别处。
其中,匚型架13的底端一侧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滑动安装有收集盒6,该设计使收集盒6的拆卸与安装更加便捷,且所述收集盒6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吸尘管11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收集盒6的一侧设置有滤网17,所述收集盒6在靠近滤网17的一侧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滤网17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匚型架13上,且所述匚型架13在靠近滤网17固定安装有机盒15,该设计避免了毛刺收集时对叶轮16叶片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了叶轮16的稳定性。
其中,机盒15的一侧贯穿安装有第三电机4,且所述第三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叶轮16,所述矩形通槽与滤网17大小相同且相通。
其中,主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矩形架20的另一端安装在滑槽内。
其中,第一电缸8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具12,所述夹具12的顶端中部均贯穿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通过电动伸缩杆7与夹板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对电池壳体进行快速稳定的夹紧,以提高电池壳加工时的稳定性。
其中,主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控制面板。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在使用时,将电池壳放置在主机体1两侧的夹具12上,之后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电动伸缩杆7和第一电缸8,随后,启动第一电机2进行打孔,之后启动第二电缸9,通过第二电缸9带动伸缩罩14和第四电机5上行,待伸缩罩14抵住电池壳时形成隔离罩,以此来避免毛刺掉落至其他处,随后,第二电缸9继续上升,待打磨片10与电池壳孔外表的毛刺相接触时,启动,第四电机5带动打磨片10旋转打磨,之后,启动第三电机4带动叶轮16进行旋转,以此来将伸缩罩14内的毛刺通过吸尘管11吸附至收集盒6内并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包括主机体(1)和第一电机(2),所述主机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丝杆(19),所述丝杆(19)的一端安装在主机体(1)上,且所述丝杆(19)的另一端贯穿主机体(1)的外壁且连接有第二电机(3),所述丝杆(19)的外表面安装有矩形架(20),所述矩形架(20)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匚型架(13),且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在匚型架(13)上,并在匚型架(13)的内部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电缸(9),所述第二电缸(9)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匚型架(13)的底端一侧,所述第二电缸(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罩(14),所述第二电缸(9)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5),且所述第四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打磨片(10),所述伸缩罩(14)的一侧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内安装有吸尘管(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罩(14)的底端与第二电缸(9)的缸体之间连接有一对伸缩套筒,且伸缩套筒的外侧均套装有弹簧(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架(13)的底端一侧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滑动安装有收集盒(6),且所述收集盒(6)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吸尘管(11)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收集盒(6)的一侧设置有滤网(17),所述收集盒(6)在靠近滤网(17)的一侧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滤网(17)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匚型架(13)上,且所述匚型架(13)在靠近滤网(17)固定安装有机盒(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15)的一侧贯穿安装有第三电机(4),且所述第三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叶轮(16),所述矩形通槽与滤网(17)大小相同且相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矩形架(20)的另一端安装在滑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缸(8)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具(12),所述夹具(12)的顶端中部均贯穿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控制面板。
CN202322393595.9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 Active CN220679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3595.9U CN220679983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3595.9U CN220679983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9983U true CN220679983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2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3595.9U Active CN220679983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9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7998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打孔机构
CN217798208U (zh) 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折弯机
CN211991144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数控铣床
CN212095238U (zh) 一种多工位一体化多功能雕刻机
CN211604020U (zh) 一种机箱外壳用卡接组件
CN210231633U (zh) 一种手持电钻
CN217095778U (zh) 一种车载继电器冲压件精确打孔装置
CN220971501U (zh) 一种具有保护操作员功能的铝合金钻孔设备
CN217668398U (zh) 一种电子元件外壳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CN218363521U (zh) 一种手机外壳打孔设备
CN214604716U (zh) 线路板钻孔加工的除尘装置
CN211180717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内部的灰尘清洁结构
CN215999940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毛刺去除装置
CN210784162U (zh) 一种吸拖一体机
CN218396025U (zh) 一种薄壁类零件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12800790U (zh)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吸线装置
CN211362427U (zh) 铝电容用铝箔切条装置
CN213288916U (zh) 一种电容器生产去毛边装置
CN211967386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子元器件安装操作台
CN219987250U (zh) 一种钻井泵缸套加工用夹持工装
CN219519955U (zh) 具有吸尘罩的压力机
CN210525369U (zh) 一种实木多层板切边装置
CN114043224B (zh) 一种电气柜自动冲孔设备
CN219169658U (zh) 一种过滤器壳体生产用钻孔设备
CN214845381U (zh) 一种电除尘器高频放电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