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5612U - 午睡枕 - Google Patents

午睡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5612U
CN220675612U CN202322120525.6U CN202322120525U CN220675612U CN 220675612 U CN220675612 U CN 220675612U CN 202322120525 U CN202322120525 U CN 202322120525U CN 220675612 U CN220675612 U CN 220675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inge part
pillow
afternoon nap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205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燕鲁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Shushuibao Hom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Shushuibao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Shushuibao Hom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Shushuibao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205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5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5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5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午睡枕,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壳体一、壳体二以及枕芯,壳体一与壳体二相铰接,壳体一上设有支撑部一,所述壳体二上设有支撑部二,在壳体一和壳体二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时,带动支撑部一靠近壳体二直至与壳体二抵持限位,同时带动所述支撑部二靠近至所述壳体一直至与壳体一抵持限位,同时支撑部一和支撑部打开成V字型结构,枕芯设置在壳体一和壳体二之间,在壳体一和壳体二转动打开时,枕芯展开,在壳体一和壳体二转动关闭时,枕芯被折叠。本实用新型的午睡枕,操作更加简单,用户使用体验更佳。

Description

午睡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午睡枕。
背景技术
午睡枕用于供使用者趴卧桌面休息时使用,为使用者提供将头部相对于桌面倾斜的条件,使颈椎的保持正常曲度,避免引起颈部的疼痛。
现有一种午睡枕为了方便携带其设计成翻转式结构,例如CN202122193189.9公开的一种书本式午休抱枕,使用时其两个壳体之间通过转动能够形成V型结构,支撑架上套装枕芯,在使用时需要打开两个壳体,随后通过支撑架撑开枕芯使枕芯上形成供用户头部休息的放置位,由此可见操作较为繁琐,使用体验有待改进。
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一种午睡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午睡枕,操作更加简单,用户使用体验更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午睡枕,包括壳体一、壳体二以及枕芯,所述壳体一与壳体二相铰接,所述壳体一上设有支撑部一,所述壳体二上设有支撑部二,在壳体一和壳体二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时,带动所述支撑部一靠近所述壳体二直至与壳体二抵持限位,同时带动所述支撑部二靠近至所述壳体一直至与壳体一抵持限位,同时所述支撑部一和支撑部打开成V字型结构,所述枕芯设置在壳体一和壳体二之间,在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转动打开时,所述枕芯展开,在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转动关闭时,所述枕芯被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一和支撑部一之间设置有铰接部一,壳体二和支撑部二之间设置有铰接部二,铰接部一与铰接部二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一的外壁上设有抵挡面一,所述支撑部一的外壁上设有配合面一,所述壳体二的外壁上设有抵挡面二,所述支撑部二的外壁上设有配合面二,在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到位时,所述支撑部一上配合面一与壳体二上抵挡面二抵持形成限位,同时所述支撑部二上配合面二与壳体一上抵挡面一抵持形成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到位时,所述壳体一与所述支撑部二之间,以及所述壳体二与所述支撑部一之间形成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午睡枕还包括锁定结构,在午睡枕打开到位时锁定结构能够使铰接部一与铰接部二之间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部一至少部分能够插入到铰接部二中并与铰接部二转动配合,所述锁定结构包括滚珠、弹性件以及卡槽,所述滚珠可活动地嵌设于铰接部一的外周壁上,所述卡槽位于所述铰接部二内周壁上,所述弹性件抵持在滚珠上并施加弹力驱使滚珠抵持在铰接部二内周壁上,在所述午睡枕打开到位时,所述滚珠卡入所述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结构还包括套筒,所述铰接部一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套筒收容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套筒沿所述铰接部一的径向或大致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滚珠可滚动地收容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套筒中并抵挡于所述滚珠上。
进一步的,所述午睡枕还包括设置在铰接部一和铰接部二之间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铰接部一和所述铰接部二之间轴向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午睡枕还包括卡持结构,卡持结构用于在壳体一和壳体二转动关闭时,将壳体一和壳体二之间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一与支撑部一沿铰接部一的轴心线错开设置,所述壳体二与支撑部二沿铰接部二的轴心线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午睡枕,其包括壳体一、壳体二以及枕芯,壳体一与壳体二相铰接,壳体一上设有支撑部一,壳体二上设有支撑部二,在壳体一沿靠近或远离于壳体二的方向转动时,支撑部一将沿远离或靠近于壳体二的方向转动,支撑部二将沿远离或靠近壳体一的方向转动,从而在壳体一和壳体二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时,带动支撑部一靠近壳体二直至与壳体二抵持限位,同时带动支撑部二靠近至壳体一直至与壳体一抵持限位,同时支撑部一和支撑部打开成V字型结构,此时由于壳体一和壳体二向下与支撑部二和支撑部一抵靠,使得壳体一和壳体二承载下压力时壳体一和壳体二能够保持固定不动,使支撑部一和支撑部能够支撑于任意平面上,枕芯设置在壳体一和壳体二之间,在壳体一和壳体二转动打开时,枕芯随之展开,从而使枕芯能够供用户头部放置,在壳体一和壳体二转动关闭时,枕芯随之被折叠,从而使壳体一、壳体二合拢,枕芯被压缩收容在壳体一和壳体二之间,使午睡枕关闭时整体结构紧凑,便于携带,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壳体支撑在桌面上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在使用时只需转动打开壳体一和壳体二,就能够带动枕芯随之展开,同时使支撑部一和支撑部二能够打开后支撑在例如桌面的平面上,操作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枕芯。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E-E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壳体二的另一视角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在关闭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壳体一;11、支撑部一;12、铰接部一;121、安装孔;13、抵挡面一;14、配合面一;2、壳体二;21、支撑部二;22、铰接部二;23、抵挡面二;24、配合面二;3、锁定结构;31、套筒;32、滚珠;33、弹性佳;4、卡持结构;41、卡持部一;42、卡持部二;5、限位结构;51、限位凸缘;52、限位扣;6、收容腔;7、枕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或“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请参考图1至图9所示,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午睡枕进行说明,该午睡枕包括壳体一1、壳体二2以及枕芯7,壳体一1与壳体二2相铰接,壳体一1上设有支撑部一11,壳体二2上设有支撑部二21,在壳体一1沿靠近或远离于壳体二2的方向转动时,支撑部一11将沿远离或靠近于壳体二2的方向转动,支撑部二21将沿远离或靠近壳体一1的方向转动,从而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时,带动支撑部一11靠近壳体二2直至与壳体二2抵持限位,同时带动支撑部二21靠近至壳体一1直至与壳体一1抵持限位,同时支撑部一11和支撑部21打开成V字型结构,此时由于壳体一1和壳体二2向下与支撑部二21和支撑部一11抵靠,使得壳体一1和壳体二2承载下压力时壳体一1和壳体二2能够保持固定不动,使支撑部一11和支撑部21能够支撑于任意平面上,枕芯7设置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之间,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转动打开时,枕芯7随之展开,从而使枕芯7能够供用户头部放置,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转动关闭时,枕芯7随之被折叠,从而使壳体一1、壳体二2合拢,枕芯7被压缩收容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之间,使午睡枕关闭时整体结构紧凑,便于携带。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壳体支撑在桌面上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在使用时只需转动打开壳体一1和壳体二2,就能够带动枕芯7随之展开,同时使支撑部一11和支撑部二21能够打开后支撑在例如桌面的平面上,操作更加简单。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于壳体一1和支撑部一11之间设置有铰接部一12,于壳体二2和支撑部二21之间设置有铰接部二22,铰接部一12与铰接部二22相铰接,使得壳体一1和壳体二2能够绕铰接部一12或铰接部二22的轴心线转动,由于铰接部一12位于壳体一1和支撑部一11之间,从而在壳体一1绕铰接部一12或铰接部二22的轴心线旋转时,壳体一1和支撑部一11将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例如壳体一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支撑部一11将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铰接部二22位于壳体二2和支撑部二21之间,从而在壳体二2绕铰接部一12或铰接部二22的轴心线旋转时,壳体二2和支撑部二21将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例如壳体二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支撑部二11将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参考图2所示,这样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时,将带动支撑部一11靠近壳体二2直至与壳体二2抵持限位,同时带动支撑部二21靠近至壳体一1直至与壳体一1抵持限位,同时支撑部一11和支撑部21转动打开形成V字型结构,从而使壳体一1和壳体二2在承载下压力时,由于下压力趋向于推动壳体一1和壳体二2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因此壳体一1和壳体二2无法继续转动打开,即打开角度固定,同时支撑部一11和支撑部21打开角度也被限制,从而支撑部一11和支撑部21可制成在平面上,使壳体一1和壳体二2向上展开,使枕芯7找展开并被支撑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上,供用户能够将头部趴睡于枕芯7上。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一1的外壁上设有抵挡面一13,支撑部一11的外壁上设有配合面一14,壳体二2的外壁上设有抵挡面二23,支撑部二21的外壁上设有配合面二24,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到位时,支撑部一11上配合面一14与壳体二2上抵挡面二23抵持形成限位,同时支撑部二21上配合面二24与壳体一1上抵挡面一13抵持形成限位,使午睡枕维持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打开角度固定的状态。
如图1和2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到位时,壳体一1与支撑部二21之间,以及壳体二2与支撑部一11之间形成夹角,使该夹角处可供用户手臂环抱于其中,使趴睡时手臂姿态舒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午睡枕还包括锁定结构3,在午睡枕打开到位时锁定结构3能够使铰接部一12与铰接部二22之间锁定。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铰接部一12至少部分能够插入到铰接部二22中并与铰接部二22转动配合,锁定结构3包括滚珠32、弹性件33以及卡槽34,滚珠32可活动地嵌设于铰接部一12的外周壁上,卡槽34位于铰接部二22内周壁上,弹性件33抵持在滚珠32上并施加弹力驱使滚珠32抵持在铰接部二22内周壁上,另外在午睡枕打开到位时,随铰接部一12和铰接部二22之间的转动滚珠32卡入卡槽34,从而使滚珠32在铰接部一12和铰接部二22之间产生束缚铰接部一12和铰接部二22之间相对转动的力,实现在午睡枕打开到位时锁定结构3能够使铰接部一12与铰接部二22之间锁定;并且在施加一定的力驱使壳体一1和壳体二2之间转动时,能够抵抗滚珠32和卡槽34卡合时产生的转动阻力,使滚珠32抵抗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并脱出卡槽34。滚珠32通过与铰接部一12的内侧壁滚动接触从而不会对铰接部一12的内侧壁产生严重的摩擦损伤,也使得铰接部一12和铰接部二22之间的转动顺畅。
如图3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锁定结构3还包括套筒31,铰接部一12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孔121,安装孔121适于套筒31插入,套筒31收容于安装孔121中,使得套筒31沿铰接部一12的径向或大致径向延伸设置,滚珠32可滚动地收容于套筒31中,弹性件33收容于套筒31中并抵挡于滚珠32上,使得滚珠32能够在套筒31中伸缩移动,使滚珠32被弹性件33推出至抵靠在铰接部二21的内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套筒31的两端贯通,滚珠32具有两个,两个滚珠32分别位于套筒31的两头,弹性件33呈压缩状态设置于套筒31中并位于两个滚珠32之间,铰接部二22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两个卡槽34,使得两个滚珠32可通过卡合在铰接部二22上的两个卡槽34中,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一些图未示的实施例中,滚珠32可以是仅有一个,此时套筒31的一端封闭,使得弹性件33抵挡在滚珠32和套筒31封闭一端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午睡枕还包括设置在铰接部一12和铰接部二22之间的限位结构5,限位结构5用于将铰接部一12和铰接部二22之间轴向限位。具体的,限位结构5包括设置在铰接部二22的内壁上的限位凸缘51,以及设置在铰接部一12一端的限位扣52,在铰接部一12具有限位扣52的一端至少部分插入并与铰接部二22转动配合时,限位扣52与限位凸缘51能够卡接配合,使得铰接部一12轴向限位于铰接部二22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一些图未示的实施例中,限位结构5还可以是其他可实现轴向限位并且能够允许相对转动的结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午睡枕还包括卡持结构4,卡持结构4用于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转动关闭时,将壳体一1和壳体二2之间锁紧。
如图2和图9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卡持结构4包括设置在壳体二2上的卡持部一41以及设置在壳体一1上的卡持部二42,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转动关闭时,卡持部一41与卡持部二42能够扣接配合。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卡持部一41是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二2上的环扣,卡持部二42为适于供环扣套设并卡合的凸起结构,在环扣转动至套设并卡合在凸起结构上时,使得壳体一1和壳体二2之间锁紧,壳体一1和壳体二2之间无法转动打开,可以理解的是,卡持部一41与卡持部二42的位置可调换,在另外一些图未示的实施例中,卡持部一41与卡持部二42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卡持结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一1和壳体二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收容腔6,收容腔6适于在壳体一1、壳体二2转动合拢时,使枕芯7被收容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上收容腔6构成的空间当中。
如图4和图9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一1与支撑部一11沿铰接部一12的轴心线错开设置,同时壳体二2与支撑部二21沿铰接部二22的轴心线错开设置,这样当午睡枕转动关闭时,壳体一1能够与支撑部二21平齐,壳体二2能够与支撑部一11平齐,使得午睡枕在关闭状态下整体呈平板结构,美观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午睡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一、壳体二以及枕芯,所述壳体一与壳体二相铰接,所述壳体一上设有支撑部一,所述壳体二上设有支撑部二,在壳体一和壳体二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时,带动所述支撑部一靠近所述壳体二直至与壳体二抵持限位,同时带动所述支撑部二靠近至所述壳体一直至与壳体一抵持限位,同时所述支撑部一和支撑部打开成V字型结构,所述枕芯设置在壳体一和壳体二之间,在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转动打开时,所述枕芯展开,在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转动关闭时,所述枕芯被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和支撑部一之间设置有铰接部一,壳体二和支撑部二之间设置有铰接部二,铰接部一与铰接部二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的外壁上设有抵挡面一,所述支撑部一的外壁上设有配合面一,所述壳体二的外壁上设有抵挡面二,所述支撑部二的外壁上设有配合面二,在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到位时,所述支撑部一上配合面一与壳体二上抵挡面二抵持形成限位,同时所述支撑部二上配合面二与壳体一上抵挡面一抵持形成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打开到位时,所述壳体一与所述支撑部二之间,以及所述壳体二与所述支撑部一之间形成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午睡枕还包括锁定结构,在午睡枕打开到位时锁定结构能够使铰接部一与铰接部二之间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一至少部分能够插入到铰接部二中并与铰接部二转动配合,所述锁定结构包括滚珠、弹性件以及卡槽,所述滚珠可活动地嵌设于铰接部一的外周壁上,所述卡槽位于所述铰接部二内周壁上,所述弹性件抵持在滚珠上并施加弹力驱使滚珠抵持在铰接部二内周壁上,在所述午睡枕打开到位时,所述滚珠卡入所述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还包括套筒,所述铰接部一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套筒收容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套筒沿所述铰接部一的径向或大致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滚珠可滚动地收容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套筒中并抵挡于所述滚珠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午睡枕还包括设置在铰接部一和铰接部二之间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铰接部一和所述铰接部二之间轴向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午睡枕还包括卡持结构,卡持结构用于在壳体一和壳体二转动关闭时,将壳体一和壳体二之间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与支撑部一沿铰接部一的轴心线错开设置,所述壳体二与支撑部二沿铰接部二的轴心线错开设置。
CN202322120525.6U 2023-08-07 2023-08-07 午睡枕 Active CN220675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0525.6U CN220675612U (zh) 2023-08-07 2023-08-07 午睡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0525.6U CN220675612U (zh) 2023-08-07 2023-08-07 午睡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5612U true CN220675612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5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20525.6U Active CN220675612U (zh) 2023-08-07 2023-08-07 午睡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5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413555A1 (en) Folding screen and folding display terminal
CN101871311A (zh) 一种婴幼儿防护门栏
CN206758037U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220675612U (zh) 午睡枕
US11598365B2 (en) Hinge with double synchronously rotatable axles
CN218978436U (zh) 锁紧结构及抱枕
CN211789738U (zh) 一种旋转式充电座结构
CN218978435U (zh) 抱枕
CN219306358U (zh) 抱枕
CN211287164U (zh) 一种用于家具铰链的集成优化调节结构
CN214366834U (zh) 一种底座组件及折叠风扇
CN219680158U (zh) 抱枕
CN219802386U (zh) 一种可360°旋转的手机支架
CN112761984A (zh) 一种底座组件及折叠风扇
US11579662B2 (en) Hinge with double synchronously rotatable axles
CN220551950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炉具
CN212296959U (zh) 折叠风扇
CN219740441U (zh) 一种手机支架的收合式夹持机构
CN220767476U (zh) 一种门组件及洗衣机
CN217246717U (zh) 一种腿部变形结构及变形玩具
CN214532353U (zh) 摆动式隐形门把件
CN221068111U (zh) 便携式可折叠车架及露营车
KR200338939Y1 (ko) 휴대폰 커버의 이중 힌지장치
KR200359686Y1 (ko) 탁상용 거울
CN215776623U (zh) 一种组合桌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