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2931U - 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2931U
CN220672931U CN202322140912.6U CN202322140912U CN220672931U CN 220672931 U CN220672931 U CN 220672931U CN 202322140912 U CN202322140912 U CN 202322140912U CN 220672931 U CN220672931 U CN 220672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ing
semi
lower base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09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智
杨振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Hongf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Hongf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Hongf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Hongf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09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2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2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2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包括下底座和铰接设于下底座上端一侧的上端盖,上端盖外侧设有与第一半环相配合的定位件,下底座外表面设有与定位件相配合的约束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接块与第二导线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二导线一端插入对接块一端的插接孔,通过关闭上端盖,实现对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夹紧固定,然后通过转动第一半环带动第二半环同步偏转,进而带动对接块公转,使得第二导线缠绕在第一导线的外表面,通过不断缠绕,使得第二导线一端与插接孔脱离,进而实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缠绕连接的效果,操作过程较为方便,不需要工作人员反复拨动第二导线使得4缠绕在第一导线上。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工程接线以电源进线和引出线为基本环节,以母线为中间环节构成的电能输配电路,一种是纠缠绕线法,就是剥去线缆的外皮,露出线芯,然后将线芯彼此纠缠在一块,另外一种是压线连接法,就是用导电金属件挤压固定多个线缆的线芯使它们连接在一块,通常需要通过接线装置将导线进行连接,纠缠绕线法通常通过钳子将两根导线缠绕扭转连接,但是在扭转过程中,由于人体构造,工作人员每扭转一定程度后,需要松开钳子调整然后再次进行扭转,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将两个导线缠绕在一起,操作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通过钳子将两根导线缠绕扭转连接,但是在扭转过程中,由于人体构造,工作人员每扭转一定程度后,需要松开钳子调整然后再次进行扭转,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将两个导线缠绕在一起,操作较为不便。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包括下底座和铰接设于下底座上端一侧的上端盖,所述下底座上端面与上端盖下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导线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下底座上端面与上端盖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两个与第二导线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下底座内底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设有第二半环,所述第二半环上表面分别通过支撑杆固定设有两个对接块,两个所述对接块两端中部开设有与第二导线相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第二凹槽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上端盖内顶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滑动设于第一半环,所述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尺寸相同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半环上表面贯穿出上端盖外,所述上端盖外侧设有与第一半环相配合的定位件,所述下底座外表面设有与定位件相配合的约束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接块与第二导线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二导线一端插入对接块一端的插接孔,通过关闭上端盖,实现对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夹紧固定,然后通过转动第一半环带动第二半环同步偏转,进而带动对接块公转,使得第二导线缠绕在第一导线的外表面,通过不断缠绕,使得第二导线一端与插接孔脱离,进而实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缠绕连接的效果,操作过程较为方便,不需要工作人员反复拨动第二导线使得第二导线缠绕在第一导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打开或者关闭上端盖过程中,第一半环容易滑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件为设于上端盖外表面的限位螺纹杆,所述限位螺纹杆一端螺纹贯穿进第二滑槽内并与第一半环外表面抵接。
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转动限位螺纹杆使得下底座一端抵接在第一半环外表面,使得对第一半环定位的效果,避免在打开或者关闭上端盖过程中,第一半环产生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难以保证对导向夹持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约束件为设于下底座外侧上端的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中部开设有与限位螺纹杆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限位螺纹杆的长度值大于L型固定板内侧到下底座外侧的竖直距离值。
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限位螺纹杆与内螺纹孔的相互配合,使得限位螺纹杆一端拧入内螺纹孔内且另一端与上端盖保持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对上端盖关闭后限位的效果,通过下底座和上端盖的相互配合,保证对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夹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螺纹杆中部固定套设有橡胶套。
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转动限位螺纹杆的操作,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工作人员进行转动第一半环或者第二半环,手部容易产生打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半环与第一半环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槽。
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滑槽,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转动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操作,有效避免工作人员手部与第一半环或者第二半环外表面产生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接线装置外观图;
图2为接线装置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3为图1结构俯剖示意图;
图4为图1结构正剖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下底座;2、上端盖;3、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一半环;6、L型固定板;7、对接块;8、支撑杆;9、第二半环;10、限位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包括下底座1和铰接设于下底座1上端一侧的上端盖2,下底座1上端面与上端盖2下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导线3相对应的第一凹槽,下底座1上端面与上端盖2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两个与第二导线4相对应的第二凹槽,下底座1内底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设有第二半环9,第二半环9上表面分别通过支撑杆8固定设有两个对接块7,两个对接块7两端中部开设有与第二导线4相配合的插接孔,插接孔与第二凹槽位于同一轴线上,上端盖2内顶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滑动设于第一半环5,第一半环5与第二半环9尺寸相同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第一半环5上表面贯穿出上端盖2外,上端盖2外侧设有与第一半环5相配合的定位件,下底座1外表面设有与定位件相配合的约束件。通过对接块7与第二导线4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二导线4一端插入对接块7一端的插接孔,通过关闭上端盖2,实现对第一导线3和第二导线4的夹紧固定,然后通过转动第一半环5带动第二半环9同步偏转,进而带动对接块7公转,使得第二导线4缠绕在第一导线3的外表面,通过不断缠绕,使得第二导线4一端与插接孔脱离,进而实现第一导线3与第二导线4缠绕连接的效果,操作过程较为方便,不需要工作人员反复拨动第二导线4使得第二导线4缠绕在第一导线3上。
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两根导线缠绕在一根导线上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将两根导线一端插入插接孔,然后转动第一半环5带动第二半环9同步偏转,进而带动两个对接块7公转,进而实现将两根导线缠绕在一根导线上。
定位件为设于上端盖2外表面的限位螺纹杆10,限位螺纹杆10一端螺纹贯穿进第二滑槽内并与第一半环5外表面抵接。通过转动限位螺纹杆10使得限位螺纹杆10一端抵接在第一半环5外表面,使得对第一半环5定位的效果,避免在打开或者关闭上端盖2过程中,第一半环5产生滑动。
约束件为设于下底座1外侧上端的L型固定板6,L型固定板6中部开设有与限位螺纹杆10相配合的内螺纹孔,限位螺纹杆10的长度值大于L型固定板6内侧到下底座1外侧的竖直距离值。通过限位螺纹杆10与内螺纹孔的相互配合,使得限位螺纹杆10一端拧入内螺纹孔内且另一端与上端盖2保持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对上端盖2关闭后限位的效果,通过下底座1和上端盖2的相互配合,保证对第一导线3和第二导线4的夹紧效果。在此过程中,限位螺纹杆10与第一半环5外表面脱离接触,解除对第一半环5的限位约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转动第一半环5的操作。
限位螺纹杆10中部固定套设有橡胶套。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转动限位螺纹杆10的操作,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第二半环9与第一半环5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槽。通过设置防滑槽,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转动第一半环5和第二半环9的操作,有效避免工作人员手部与第一半环5或者第二半环9外表面产生打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1)和铰接设于下底座(1)上端一侧的上端盖(2),所述下底座(1)上端面与上端盖(2)下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导线(3)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下底座(1)上端面与上端盖(2)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两个与第二导线(4)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下底座(1)内底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设有第二半环(9),所述第二半环(9)上表面分别通过支撑杆(8)固定设有两个对接块(7),两个所述对接块(7)两端中部开设有与第二导线(4)相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第二凹槽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上端盖(2)内顶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滑动设于第一半环(5),所述第一半环(5)与第二半环(9)尺寸相同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半环(5)上表面贯穿出上端盖(2)外,所述上端盖(2)外侧设有与第一半环(5)相配合的定位件,所述下底座(1)外表面设有与定位件相配合的约束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设于上端盖(2)外表面的限位螺纹杆(10),所述限位螺纹杆(10)一端螺纹贯穿进第二滑槽内并与第一半环(5)外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为设于下底座(1)外侧上端的L型固定板(6),所述L型固定板(6)中部开设有与限位螺纹杆(10)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限位螺纹杆(10)的长度值大于L型固定板(6)内侧到下底座(1)外侧的竖直距离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纹杆(10)中部固定套设有橡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环(9)与第一半环(5)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槽。
CN202322140912.6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 Active CN220672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0912.6U CN220672931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0912.6U CN220672931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2931U true CN220672931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5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0912.6U Active CN220672931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29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48076U (zh) 一种用于电缆剥皮的辅助装置
CN209860166U (zh) 一种改良水晶头
CN220672931U (zh) 一种配电工程的变配电增容用接线装置
CN212063460U (zh) 一种便捷的电缆连接头
CN207818367U (zh) 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生产的绕线机夹线机构
CN214672213U (zh) 一种绕线针嘴
CN216436663U (zh) 一种线缆皮线分离器
CN111933355A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绞线机
CN215008540U (zh) 一种野战长波通信天线用防止线缆散乱的天线升降杆
CN209896593U (zh) 一种简易剥线器
CN214455921U (zh) 一种具有防止线缆缠绕的装修用临时用电装置
CN210103188U (zh) 一种多用途电话测试线工具
CN111082279B (zh) 手动高效并线器
CN209104514U (zh) 一种具有多接线端口的骨节式电源线
CN111697527A (zh) 一种电力线缆的活动装配式接头配件
CN112152002A (zh) 一种抗拉力抗弯曲超耐用的充电线结构和制造工艺
CN218434216U (zh)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制造的牵拉设备
CN212907235U (zh) 一种新型的用于数据线加工的绞合装置
CN220774947U (zh) 一种新型缠线器
CN210260716U (zh) 一种钢帘线工字轮整形装置
CN211045137U (zh) 一种电缆加粗用绞线机
CN210120320U (zh) 一种新型三层绝缘线剥线装置
CN213059665U (zh) 一种布线设备
KR102079498B1 (ko) 반자동형 난방용전열관 제작장치
CN215646102U (zh) 一种自动充电电源线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