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2897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2897U
CN220672897U CN202321972069.1U CN202321972069U CN220672897U CN 220672897 U CN220672897 U CN 220672897U CN 202321972069 U CN202321972069 U CN 202321972069U CN 220672897 U CN220672897 U CN 220672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erminal
piece
connector
we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20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20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2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2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2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上述的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塑壳体及注塑外模,第一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一端子件及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第一端子件;第二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二端子件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第二端子件,第一端子件与第二端子件相对设置;塑壳体开设有相连通的定位槽及插接卡槽,第一端子件及第二端子件并排设置于定位槽内,第一端子件的导电端及第二端子件的导电端均位于插接卡槽内;注塑外模包塑于塑壳体开设有定位槽的端侧,且注塑外模分别成型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第一端子件的部位、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第二端子件的部位。上述的连接器生产成本较低,同时整体体积较小。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并在两个有源器件之间进行电流传输或信号传输的电器插接件。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医疗设备、通信设备、工业设备及家用电器等领域。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连接器包括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刷线路板)、多个连接端子及多个连接线缆,每一连接端子与PCB板电连接,每一连接端子设置有连接尾部,每一连接线缆的一端电连接在相应的连接端子的连接尾部上,以使每一连接线缆从PCB板上延伸出线,如专利号为CN202223370863.7的中国专利。
然而,传统的连接器的每一连接线缆从PCB板上延伸出线,即连接器是采用从PCB板上出线的方式来完成连接器的布线,使得PCB板成为连接器的布线连接板,从而使得PCB板成为连接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PCB板的制作成本较高,使得连接器的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PCB板在连接器中占用的空间较大,使得连接器的整体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同时整体体积较小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连接器,包括:
端子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一端子件及第一导电引出线缆,所述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端子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二端子件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所述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端子件,所述第一端子件与所述第二端子件相对设置;
塑壳体,开设有相连通的定位槽及插接卡槽,所述第一端子件及所述第二端子件并排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端子件的导电端及所述第二端子件的导电端均位于所述插接卡槽内;以及
注塑外模,包塑于所述塑壳体开设有所述定位槽的端侧,且所述注塑外模分别成型于所述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所述第一端子件的部位、所述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所述第二端子件的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包裹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部分,所述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裸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外周壁;所述第二端子件包括第二导电端子及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包裹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部分,所述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裸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外周壁;所述第一绝缘件及所述第二绝缘件并排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端子件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件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均位于所述插接卡槽内,所述注塑外模分别成型于所述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裸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外周壁的部位、所述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裸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外周壁的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还包括第一屏蔽片,所述第一屏蔽片焊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邻近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还包括第二屏蔽片,所述第二屏蔽片焊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邻近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卡槽包括第一插接子槽及第二插接子槽,所述第一插接子槽与所述第二插接子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子件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子槽内,所述第二端子件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子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子槽及所述第二插接子槽的数目均为多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与所述插接卡槽相连通以形成定位台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壳体还开设有注塑贯穿孔,所述注塑贯穿孔与所述定位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外模设置有注塑柱,所述注塑柱成型于所述注塑贯穿孔内并与所述塑壳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壳体设置有两个固定安装部,两个所述固定安装部以所述塑壳体的中心轴线成轴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第一端子件,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第二端子件,第一端子件及第二端子件并排设置于定位槽内,注塑外模包塑于塑壳体开设有定位槽的端侧,且注塑外模分别成型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第一端子件的部位,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第二端子件的部位,以使注塑外模分别包覆于第一端子件、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第二端子件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使得第一导电引出线缆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均从注塑外模上延伸出线,因此,连接器中的每一导电引出线缆直接从注塑外模上延伸出线,即连接器是采用从注塑外模上直接出线的方式来完成连接器的布线,从而省却了连接器中的PCB板,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得PCB板成为连接器的布线连接板,从而使得PCB板成为连接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问题,使得连接器在生产的过程中无需继续使用PCB板,从而使得连接器在生产的过程中节省了PCB板的制作成本,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PCB板的制作成本较高,使得连接器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而使得连接器的生产成本较低。
2、由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均从注塑外模上延伸出线,因此,连接器中的每一导电引出线缆直接从注塑外模上延伸出线,即连接器是采用从注塑外模上直接出线的方式来完成连接器的布线,从而省却了连接器中的PCB板,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PCB板在连接器中占用的空间较大,使得连接器的整体体积较大的问题,使得连接器的整体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连接器中的C-C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塑壳体及注塑外模,端子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第一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一端子件及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第一端子件;第二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二端子件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第二端子件,第一端子件与第二端子件相对设置;塑壳体开设有相连通的定位槽及插接卡槽,第一端子件及第二端子件并排设置于定位槽内,第一端子件的导电端及第二端子件的导电端均位于插接卡槽内;注塑外模包塑于塑壳体开设有定位槽的端侧,且注塑外模分别成型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第一端子件的部位、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第二端子件的部位。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0包括端子组件100、塑壳体200及注塑外模300,端子组件100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组110及第二导电端子组120;第一导电端子组110包括第一端子件111及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的一端焊接于第一端子件111;第二导电端子组120包括第二端子件121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的一端焊接于第二端子件121,第一端子件111与第二端子件121相对设置;塑壳体200开设有相连通的定位槽210及插接卡槽220,第一端子件111及第二端子件121并排设置于定位槽210内,第一端子件111的导电端及第二端子件121的导电端均位于插接卡槽220内;注塑外模300包塑于塑壳体200开设有定位槽210的端侧,且注塑外模300分别成型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焊接于第一端子件111的部位、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焊接于第二端子件121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件111位于第二端子件121的上方。注塑外模300包塑于塑壳体200开设有定位槽210的端侧,以使注塑外模300包覆于塑壳体200的一端。注塑外模300分别成型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焊接于第一端子件111的部位,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焊接于第二端子件121的部位,以使注塑外模300分别包覆于第一端子件111、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第二端子件121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
上述的连接器10,由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的一端焊接于第一端子件111,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的一端焊接于第二端子件121,第一端子件111及第二端子件121并排设置于定位槽210内,注塑外模300包塑于塑壳体200开设有定位槽210的端侧,且注塑外模300分别成型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焊接于第一端子件111的部位,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焊接于第二端子件121的部位,以使注塑外模300分别包覆于第一端子件111、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第二端子件121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使得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均从注塑外模300上延伸出线,因此,连接器10中的每一导电引出线缆直接从注塑外模300上延伸出线,即连接器10是采用从注塑外模300上直接出线的方式来完成连接器10的布线,从而省却了连接器10中的PCB板,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得PCB板成为连接器10的布线连接板,从而使得PCB板成为连接器10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问题,使得连接器10在生产的过程中无需继续使用PCB板,从而使得连接器10在生产的过程中节省了PCB板的制作成本,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PCB板的制作成本较高,使得连接器10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而使得连接器10的生产成本较低。由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均从注塑外模300上延伸出线,因此,连接器10中的每一导电引出线缆直接从注塑外模300上延伸出线,即连接器10是采用从注塑外模300上直接出线的方式来完成连接器10的布线,从而省却了连接器10中的PCB板,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PCB板在连接器10中占用的空间较大,使得连接器10的整体体积较大的问题,使得连接器10的整体体积较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件111包括第一导电端子1111及第一绝缘件1112,第一绝缘件1112包裹于第一导电端子1111的部分,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的一端焊接于第一导电端子1111裸露于第一绝缘件1112的外周壁;第二端子件121包括第二导电端子1211及第二绝缘件1212,第二绝缘件1212包裹于第二导电端子1211的部分,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的一端焊接于第二导电端子1211裸露于第二绝缘件1212的外周壁;第一绝缘件1112及第二绝缘件1212并排设置于定位槽210内,第一端子件111的第一导电端子1111及第二端子件121的第二导电端子1211均位于插接卡槽220内,注塑外模300分别成型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焊接于第一导电端子1111裸露于第一绝缘件1112的外周壁的部位、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焊接于第二导电端子1211裸露于第二绝缘件1212的外周壁的部位。
如图5至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组110还包括第一屏蔽片113,第一屏蔽片113焊接于第一导电端子1111邻近第二导电端子1211的一侧,以使第一屏蔽片113用于屏蔽第二导电端子1211的信号,从而实现第一导电端子1111与第二导电端子1211之间的信号屏蔽,进而降低第一导电端子1111与第二导电端子1211之间的信号串扰。
如图5至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子组120还包括第二屏蔽片123,第二屏蔽片123焊接于第二导电端子1211邻近第一导电端子1111的一侧,以使第二屏蔽片123用于屏蔽第一导电端子1111的信号,从而实现第一导电端子1111与第二导电端子1211之间的信号屏蔽,进而降低第一导电端子1111与第二导电端子1211之间的信号串扰。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接卡槽220包括第一插接子槽221及第二插接子槽222,第一插接子槽221与第二插接子槽222相对设置,第一端子件111的第一导电端子1111位于第一插接子槽221内,第二端子件121的第二导电端子1211位于第二插接子槽222内。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子槽221及第二插接子槽222的数目均为多个。
如图4至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槽210与插接卡槽220相连通以形成定位台阶211。
如图2、图4、图5及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塑壳体200还开设有注塑贯穿孔230,注塑贯穿孔230与定位槽210连通。
如图2、图5及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注塑外模300设置有注塑柱310,注塑柱310成型于注塑贯穿孔230内并与塑壳体200连接。
如图1至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塑壳体200设置有两个固定安装部240,两个固定安装部240以塑壳体200的中心轴线成轴对称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固定安装部240用于与模组外壳连接,以将塑壳体200安装于模组外壳,使得连接器10的位置稳定性较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的一端焊接于第一端子件111,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的一端焊接于第二端子件121,第一端子件111及第二端子件121并排设置于定位槽210内,注塑外模300包塑于塑壳体200开设有定位槽210的端侧,且注塑外模300分别成型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焊接于第一端子件111的部位,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焊接于第二端子件121的部位,以使注塑外模300分别包覆于第一端子件111、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第二端子件121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使得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均从注塑外模300上延伸出线,因此,连接器10中的每一导电引出线缆直接从注塑外模300上延伸出线,即连接器10是采用从注塑外模300上直接出线的方式来完成连接器10的布线,从而省却了连接器10中的PCB板,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得PCB板成为连接器10的布线连接板,从而使得PCB板成为连接器10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问题,使得连接器10在生产的过程中无需继续使用PCB板,从而使得连接器10在生产的过程中节省了PCB板的制作成本,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PCB板的制作成本较高,使得连接器10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而使得连接器10的生产成本较低。
2、由于第一导电引出线缆112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122均从注塑外模300上延伸出线,因此,连接器10中的每一导电引出线缆直接从注塑外模300上延伸出线,即连接器10是采用从注塑外模300上直接出线的方式来完成连接器10的布线,从而省却了连接器10中的PCB板,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PCB板在连接器10中占用的空间较大,使得连接器10的整体体积较大的问题,使得连接器10的整体体积较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一端子件及第一导电引出线缆,所述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端子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二端子件及第二导电引出线缆,所述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端子件,所述第一端子件与所述第二端子件相对设置;
塑壳体,开设有相连通的定位槽及插接卡槽,所述第一端子件及所述第二端子件并排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端子件的导电端及所述第二端子件的导电端均位于所述插接卡槽内;以及
注塑外模,包塑于所述塑壳体开设有所述定位槽的端侧,且所述注塑外模分别成型于所述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所述第一端子件的部位、所述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所述第二端子件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包裹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部分,所述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裸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外周壁;所述第二端子件包括第二导电端子及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包裹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部分,所述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裸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外周壁;所述第一绝缘件及所述第二绝缘件并排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端子件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件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均位于所述插接卡槽内,所述注塑外模分别成型于所述第一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裸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外周壁的部位、所述第二导电引出线缆焊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裸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外周壁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还包括第一屏蔽片,所述第一屏蔽片焊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邻近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还包括第二屏蔽片,所述第二屏蔽片焊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邻近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卡槽包括第一插接子槽及第二插接子槽,所述第一插接子槽与所述第二插接子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子件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子槽内,所述第二端子件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子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子槽及所述第二插接子槽的数目均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与所述插接卡槽相连通以形成定位台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体还开设有注塑贯穿孔,所述注塑贯穿孔与所述定位槽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外模设置有注塑柱,所述注塑柱成型于所述注塑贯穿孔内并与所述塑壳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体设置有两个固定安装部,两个所述固定安装部以所述塑壳体的中心轴线成轴对称分布。
CN202321972069.1U 2023-07-25 2023-07-25 连接器 Active CN220672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2069.1U CN220672897U (zh) 2023-07-25 2023-07-25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2069.1U CN220672897U (zh) 2023-07-25 2023-07-25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2897U true CN220672897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9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2069.1U Active CN220672897U (zh) 2023-07-25 2023-07-2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2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9653B1 (en) High-speed plug connector with a mounting bracket holding terminals
CN212659718U (zh) 插头电连接器
US8794995B2 (en) Low proflie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201323122Y (zh) 电子元件
US847521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magnetic module mounted on a paddle board with a gap between the module and the paddle board
US7204719B2 (en) Connector for solderless connection and plug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or
CN201355674Y (zh) 电连接器
US886120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filter module
CN220672897U (zh) 连接器
CN210866670U (zh) 一种hsl线端直头多位连接器
CN213366980U (zh) 压接型rj45连接器
CN113241538A (zh) 一种连接器
CN221885443U (zh) 连接器组件及控制柜装置
CN207691122U (zh) 一种带滤波功能的电缆连接器
CN221628973U (zh) 线圈部件及电子膨胀阀
CN218828005U (zh) 一种连接器
CN118137195A (zh) 连接器组件及控制柜装置
CN218827927U (zh) 一种连接器组合及充电装置
CN113193406B (zh) 一种连接器
CN215377864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5051032U (zh) 一种组合转换端子及汽车继电器
CN215377865U (zh) 一种连接器
CN221262767U (zh) 线缆结构
CN221226623U (zh) 一种连接器接插模组及料带
CN220857056U (zh) 一种连接器壳体、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