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9782U - 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9782U
CN220669782U CN202322326642.8U CN202322326642U CN220669782U CN 220669782 U CN220669782 U CN 220669782U CN 202322326642 U CN202322326642 U CN 202322326642U CN 220669782 U CN220669782 U CN 220669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avity
heat exchange
water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66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远
杨琪
陈克顺
郁鸿凌
李炳炽
李宝林
丁晨晔
张方君
潘聚峰
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ngqian Fus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ngqian Fus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ngqian Fus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ngqian Fus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66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9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9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9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包括燃烧室,具有燃气燃烧腔、燃气换热腔、燃气进口、空气进口、混气出口、点火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换热室,具有储水腔、混气换热腔、混气燃烧腔、入水口、排水口、补气口和排气口,燃气燃烧腔内设置有点火器;检测组件,包括毒性气体传感器;供气调节组件;供水组件。该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混气换热腔和混气燃烧腔内,并检测毒性气体的浓度,根据浓度值向燃气燃烧腔补入空气与毒性气体燃烧,进一步加热换热腔内水流提高燃气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并减少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燃烧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
背景技术
燃气燃烧器是一种利用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作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热能以加热水的设备。在用水加热方面,用户需要热水时,向燃气室内输送燃气,再由点火系统点燃燃气,使之燃烧并产生高温火焰,通过火焰传递到热交换器中,使得热能传递给水,以实现加热功能。
但是现有的燃气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空气等助燃气提供不足、气温过低使得可燃气与助燃气混合不均匀、可燃气质量差等原因,导致可燃气燃烧不充分就随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到外界,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中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例如一氧化碳、甲醛等,这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可燃气体燃烧不充分会使换热燃烧器的燃烧效率降低,导致浪费燃料和能源,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其上述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长时间使用更加容易引起中毒事故;此外,上述未完全充分燃烧的气体在室内聚集到一定浓度后,可能会在遇到明火或强电火花的情况下引起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燃烧器的安全检测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少对环境污染、改善节能效果和换热效果并降低安全隐患以保证安全使用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包括:
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具有相隔的燃气燃烧腔和燃气换热腔、均与所述燃气燃烧腔连通的燃气进口、空气进口、混气出口、点火口,以及均与所述燃气换热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具有储水腔、均与所述储水腔相隔且连通的混气换热腔和混气燃烧腔、均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入水口、排水口,以及均与所述燃气燃烧腔连通的补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排气口均与外界连通,所述燃气燃烧腔内设置有点火器;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换热室连接的毒性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混气换热腔内的毒性气体浓度;
供气调节组件,所述供气调节组件根据所述毒性气体浓度调节分别向所述空气进口和所述补气口通入的空气量;
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用于向所述进水口通入待加热的水。
优选的,为了实现对燃气燃烧腔内和混气燃烧腔内输入空气量的调节,所述供气调节组件包括风机和调节三通阀,所述调节三通阀具有与所述空气进口连通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补气口连通的第二出气口和与所述风机输出端连通的第三入气口,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储水腔内水流的换热效果,所述混气换热腔和所述混气燃烧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储水腔的内侧和外侧。
优选的,为了延长混气换热腔内混气的流动路径长度,增加与储水腔内水的换热效果,所述混气换热腔包括螺旋状的换热管腔,所述换热管腔的螺旋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
优选的,为了保证换热管腔的整体长度,所述换热管腔的两端与所述储水腔的内底壁和内顶壁紧邻,所述换热管腔与所述储水腔的周向内壁紧邻。
优选的,为了促使混气在混气燃烧腔内的均匀分布,所述混气换热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储水腔正上方且与所述换热管腔的外扩腔,所述外扩腔的周向腔壁上密布有与所述混气燃烧腔连通的外扩出口,所述外扩出口连通于所述混气换热腔和所述混气燃烧腔之间。
优选的,为了保证空气在混气燃烧腔内的均匀分布,实现混合气体内残余可燃气体的充分燃烧,所述外扩出口设置于所述换热室的顶部,所述换热室的顶部还设置有围设于所述混气燃烧腔外且与所述补气口连通的内扩腔以及密闭连通于所述内扩腔和所述混气燃烧腔之间的内扩出口,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换热室的底部。
优选的,为了实现对多种毒性气体的浓度检测,所述毒性气体传感器包括检测端设置于所述外扩腔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优选的,为了便于保证储水腔内水流受热后的温度,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泵和启闭三通阀,所述启闭三通阀具有与所述排水口连通的第一连接口、与所述外界连通的第二排出口和与所述水泵输入端连通的第三排出口,所述水泵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水装置。
优选的,为了便于检测储水腔内的水温,所述供水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水腔内的水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混气换热腔和混气燃烧腔内,并检测毒性气体的浓度,根据浓度值向燃气燃烧腔补入空气与毒性气体燃烧,进一步加热换热腔内水流提高燃气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并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图4的A-A向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仰视图;
图12是图11的B-B向剖面图;
图13是图9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A部放大图;
图15是图13的B部放大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气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燃烧室;101、燃气进口;102、空气进口;103、混气出口;104、点火口;105、进水口;106、出水口;200、换热室;201、储水腔;202、混气换热腔;2021、第一上升腔;2022、第一缓冲腔;2023、换热管腔;2024、第二缓冲腔;2025、第二上升腔;2026、外扩腔;203、混气燃烧腔;204、入水口;205、排水口;206、补气口;207、排气口;208、内扩腔;300、毒性气体传感器;400、供气调节组件;401、风机;402、调节三通阀;4021、第一出气口;4022、第二出气口;4023、第三入气口;500、供水组件;501、水泵;502、启闭三通阀;5021、第一连接口;5022、第二排出口;5023、第三排出口;503、温度传感器;600、外扩出口;700、内扩出口;800、底套;900、内筒;110、顶环;120、密封盖;130、外筒;140、内扩套;150、螺旋管;151、第一缓冲壳;152、第二缓冲壳;160、进气管;170、均衡板;171、均衡孔;180、固定环;190、下水套;210、底板;220、上水套;230、混气板;240、压盖;250、燃气管;251、竖管;252、环形管;260、下夹板;270、气旋环;271、气旋槽;280、上夹板;290、旋帽;310、帽盖;320、调节阀;330、补气管;340、导水管;350、点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包括:
燃烧室100,燃烧室100具有相隔的燃气燃烧腔和燃气换热腔、均与燃气燃烧腔连通的燃气进口101、空气进口102、混气出口103、点火口104,以及均与燃气换热腔连通的进水口105和出水口106;
换热室200,换热室200具有储水腔201、均与储水腔201相隔且连通的混气换热腔202和混气燃烧腔203、均与储水腔201连通的入水口204、排水口205,以及均与燃气燃烧腔连通的补气口206和排气口207,排水口205和排气口207均与外界连通,燃气燃烧腔内设置有点火器350;
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与换热室200连接的毒性气体传感器300,用于检测混气换热腔202内的毒性气体浓度;
供气调节组件400,供气调节组件400根据毒性气体浓度调节分别向空气进口102和补气口206通入的空气量;
供水组件500,供水组件500用于向进水口105通入待加热的水。
该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主要由燃烧室100、换热室200、检测组件、供气调节组件400和供水组件500所组成,使用时,由供气调节组件400通过空气进口102向燃烧室100的燃气燃烧腔内通入助燃气体,同时可燃气通过燃气进口101通过燃气进口101进入燃气燃烧腔内与助燃气混合,助燃气优选采用空气,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助燃气体,与燃气进行混合,燃气可选用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利用点火口104向燃气燃烧腔内进行点火,使得燃气发生燃烧,产生高温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包含未燃烧的燃气、燃气燃烧不充分的毒性气体,毒性气体的成分根据燃气的主要组分而有所区别,例如当燃气中包括甲烷时,甲烷燃烧不充分后形成高温的混合气体中包括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以下简称“混气”,高温的混气从混气出口103排出;而在进行燃烧的同时,供水组件500通过进水口105向燃气换热腔内通入带加热的用水,冷水在燃气换热腔内流动后,通过出水口106排出;水流在流动过程中,吸收燃气燃烧腔内混气的热量,使得温度升高,之后,再通过入水口204进入到储水腔201内。
而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从混气出口103排出后,依次通过换热室200的混气换热腔202和混气燃烧腔203,在混气换热腔202内流动的过程中,利用毒性气体传感器300检测混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由于混气的温度相对于储水腔201内的水温更高,因此混气在通过混气换热腔202时将热量传递给储水腔201内的水,使得储水腔201内的水升温,而混气温度降低后进入到混气燃烧腔203内。
混气进入燃烧腔203内后,供气调节组件400根据毒性气体传感器300所检测到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调节通过补气口206进入混气燃烧腔203内的空气量,并启动点火器350,利用点火器350将毒性气体在燃气燃烧腔内的空气环境中燃烧,而后将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口207排出,采用上述方式后,一方面,能够明显减少燃气中毒性气体的浓度含量,从而降低混气排出外界后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并降低安全隐患,防止他人吸入有害的毒性气体后发生中毒事故,如此保证了该燃烧炉的安全正常使用,而在另一方面,通过对毒性气体进行燃烧处理,产生热量,使得混气温度升高,进一步增大混气与储水腔201的水温之差,方便水流吸收热量,从而加强对水的换热升温效果,避免持续通入可燃气,造成可燃气使用量过大,如此,实现了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燃烧室100和换热室200从下而上沿铅垂方向依次设置且固定连接,燃烧室100和换热室200整体结构均为圆柱形,毒性气体传感器300安装于换热室200的顶部,供气调节组件400以及供水组件500分别位于燃烧室100外部的两侧位置,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位置、连接关系以及燃烧室100和换热室200的形状也能够根据场地需要,在不脱离上述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变动。
燃烧室100的具体结构如图9-16所示,燃烧室100的进水口105和出水口106背对设置,进水口105和出水口106均设置有两个,沿燃烧室100的高度方向分布,相应的,燃气燃烧腔也设置有两个,并对应两个进水口105和两个出水口106,两个燃气燃烧腔相互连通,燃气燃烧腔的两侧分布与自身对应的进水口105和出水口106连通,空气进口102和燃气进口101均设置于燃烧室100的底部,而混气出口103设置于燃烧室100的顶部,点火口104设置于燃烧室100周向侧壁的上方,与上方的燃气燃烧腔连通。
具体而言,燃烧室100包括正对设置的下水套190和上水套220,下水套190顶部敞口,上水套220底部敞口,上水套220和下水套190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水口105和出水口106,点火口104设置于上水套220上;上水套220和下水套190之间固定有均衡板170,均衡板170上密布有均衡孔171,均衡板170的下方一体成型有固定环180,固定环180的底部固定有底板210,底板210与下水套190的底部存在间隙;均衡板170的下方固定有密封贯穿底板210和下水套190底部的进气管160;上水套220的顶部固定有环状的压盖240,压盖240的内侧固定有混气板230,混气出口103密布于混气板230上。
在采用上述结构后,均衡板170、固定环180、底板210围合形成下方的燃气燃烧腔,下水套190、底板210和均衡板170围合形成下方环状的燃气换热腔,燃气燃烧腔位于燃气换热腔的内侧,均衡板170与上水套220围合形成上方的燃气燃烧腔和上方的燃气换热腔,燃气换热腔围设于燃气燃烧腔的内侧;上下两侧的燃气换热腔通过均衡板170相隔,上下两侧的燃气燃烧腔通过均衡孔171保持连通;进气管160的底端形成燃烧室100的空气进口102,进气管160的顶端与上方的燃气燃烧腔连通;下方的燃气燃烧腔内设置有环形管252,环形管252的底部沿自身周向等间隔分布有通孔,环形管252连通有密封贯穿底板210和下水套190底部的竖管251,竖管251与环形管252一体成型组合形成燃气管250,竖管251的底部即为燃烧室100的燃气进口101,通过燃气进口101输送燃气,使得燃气在通过竖管251、环形管252后进入下方的燃气燃烧腔内,部分燃气再通过均衡孔171向上流动,进入上方的燃气燃烧腔内,使得两个燃气燃烧腔内燃气与空气混合,便于点火燃烧。
燃烧室100还包括气旋组件,设置于进气管160的顶部,用于将进气管160顶部流出的空气均匀扩散在燃气燃烧腔内,气旋组件包括从下而上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下夹板260、气旋环270、上夹板280、旋帽290和帽盖310,下夹板260的底部有固定有与进气管160顶部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管,气旋环270夹设固定于下夹板260和上夹板280之间,旋帽290的底部与上夹板280螺纹连接,旋帽290螺纹连接有混气板230上方,顶部螺纹连接有帽盖310,气旋环270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沿自身周向分布的气旋槽271,气旋槽271两端分分别延伸至气旋环270的内壁和外侧壁上,使得空气在通过进气管160进入气旋环270内侧后,再通过气旋槽271流出,利用气旋槽271引导空气流向和空气位置,使得空气均匀扩散在燃气燃烧腔内。
为了方便调节通入燃气燃烧腔内的燃气流量,竖管251上安装有调节阀320,利用调节阀320能够调节通入燃烧室100的燃气用量,避免燃气通入过多或者过少。
进一步的改进是,供气调节组件400包括风机401和调节三通阀402,调节三通阀402具有与空气进口102连通的第一出气口4021、与补气口206连通的第二出气口4022和与风机401输出端连通的第三入气口4023,风机401的输入端与外界连通。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出气口4021与进气管160连通,第二出气口4022通过补气管330与换热室200的补气口206连通,第三入气口4023与风机401输入端连通。
装置运行时,风机401启动,抽取外部空气输送通过第三入气口4023,调节三通阀402通过调整自身内部阀芯位置从而调节从第一出气口4021流出的空气量和第二出气口4022流出的空气量,进而调节进入到燃烧室100内燃气燃烧腔内的空气量和混气燃烧腔203内的空气量,使得混气燃烧腔203内混气中的毒性气体能够在空气环境中得到充分燃烧,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
进一步的改进是,供水组件500包括水泵501和启闭三通阀502,启闭三通阀502具有与排水口205连通的第一连接口5021、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出口5022和与水泵501输入端连通的第三排出口5023,水泵50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水装置;供水组件5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03,温度传感器503用于检测储水腔201内的水温。
具体而言,如图1-图3所示,启闭三通阀502有一个进口,为第一连接口5021,有两个出口,分别为第二排出口5022和第三排出口5023,启闭三通阀502具有三个工作状态:第一状态,第一连接口5021与第二排出口5022和第三排出口5023均不连通;第二状态,第一连接口5021与第二排出口5022连通,但与第三排出口5023不连通;第三状态,第一连接口5021与第三排出口5023连通,但与第二排出口5022不连通。温度传感器503设置于第一连接口5021处。
在对水加热时,利用温度传感器503检测储水腔201内的水温,当水温未达到设定目标时,启闭三通阀502调整至第三状态,使得储水腔201内的水能够通过启闭三通阀502和水泵501回流并通过燃烧室100后返回至储水腔201内,在流动过程中,实现对水的循环加热,直至水温达到设定温度目标后,启闭三通阀502调整至第二状态;当用户需要使用高温热水时,启闭三通阀502调整至第一状态,方便储水腔201内的水依次通过排水口205和启闭三通阀502后从第二排出口5022导出。
进一步的改进是,混气换热腔202和混气燃烧腔203分别设置于储水腔201的内侧和外侧。采用上述设计后,利用混气换热腔202内高温的混气和混气燃烧腔203内混气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热量,对二者之间储水腔201内的水进行加热,增加了与储水腔201内水流的换热效率,从而达到高效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改进是,混气换热腔202包括螺旋状的换热管腔2023,换热管腔2023的螺旋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换热管腔2023的两端与储水腔201的内底壁和内顶壁紧邻,换热管腔2023与储水腔201的周向内壁紧邻。
采用上述设计后,大幅度增加了混气换热腔202的腔壁表面积,同时延长了混气通过混气换热腔202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混气换热腔202内混气流动的时间,提升了对储水腔201内水流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改进是,混气换热腔202还包括设置于储水腔201正上方且与换热管腔2023的外扩腔2026,外扩腔2026的周向腔壁上密布有与混气燃烧腔203连通的外扩出口600,外扩出口600连通于混气换热腔202和混气燃烧腔203之间;外扩出口600设置于换热室200的顶部,换热室200的顶部还设置有围设于混气燃烧腔203外且与补气口206连通的内扩腔208以及密闭连通于内扩腔208和混气燃烧腔203之间的内扩出口700,排气口207设置于换热室200的底部。
混气在首次与储水腔201内的水换热后,通过外扩出口600均匀扩散在混气燃烧腔203内的顶部,同时通过补气口206进入内扩腔208的空气,从密布的内扩出口700均匀扩散在混气燃烧腔203内的顶部,如此,使得空气和换然后的混气均匀混合,点火器350进行点火操作,即可将混气中残余的毒性气体充分燃烧,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周围人员的健康危害。
换热室200的具体结构如图4-图8所示,换热室200包括外筒130,外筒130顶部的周向外缘上密布有通孔状的内扩出口700,点火器350固定于外筒130顶部的内壁上,排气口207设置于外筒130的底部外侧壁上,外筒130和压盖240之间固定有底套800,底套800为圆柱形的底罩,其顶部设置有通孔,其底部设置有翻边,翻边的两面分别与外筒130的底部和压盖240固定连接;外筒130的内侧同轴心线设置有固定于底套800上的内筒900,内筒900的顶部设置有入水口204,入水口204密封贯穿外筒130并且通过导水管340与燃烧室100的出水口106连通,内筒90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205,排水口205密封贯穿外筒130;内筒900的顶部内侧同轴心设置有内扩套140,内扩套140为顶部敞口的圆桶状,且其底部设置有另一通孔,内扩套140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与其同轴心线的顶环110,内扩套140的周向侧壁上密布有通孔状的外扩出口600;顶环110的周向内壁上固定有密封盖120,毒性气体传感器300固定于密封盖120上且其检测端设置于密封盖120的下方;内筒900的内侧固定有螺旋管150,螺旋管150的轴心线与内筒900的轴心线重合,螺旋管150的底部连通有中空的第一缓冲壳151,第一缓冲壳15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上升管,第一上升管的底部与底套800上的通孔连通,螺旋管150的顶部连通有中空的第二缓冲壳152,第二缓冲壳152的顶部连通有第二上升管,第二上升管的顶部与内扩套140底部的通孔连通;外筒130的内侧同轴心固定有内扩套140,内扩出口700设置于内扩套140的内侧,补气口206设置于内扩出口700的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由底套800、内筒900和内扩套140围合形成储水腔201,螺旋管150的管腔形成换热管腔2023,第一缓冲壳151、第二缓冲壳152的内腔分别形成第一缓冲腔2022和第二缓冲腔2024,第一上升管和第二上升管的管腔分别形成第一上升腔2021和第二上升腔2025,内扩套140和密封盖120围合形成外扩腔2026,如此,第一上升腔2021、第一缓冲腔2022、换热管腔2023、第二缓冲腔2024、第二上升腔2025和外扩腔2026从下而上依次连通并形成混气换热腔202;外筒130、内筒900、底套800和顶环110围合形成圆环柱状的混气燃烧腔;外筒130和内扩套140围合形成内扩腔208。
装置运行时,燃烧后带有毒性气体的混气依次通过混气换热腔202的第一上升腔2021、第一缓冲腔2022、换热管腔2023、第二缓冲腔2024、第二上升腔2025和外扩腔2026后,从外扩出口600流出,风机401通过补气口206向内扩腔208内输送空气,空气通过内扩出口700进入混气燃烧腔203内与混气混合后,点火器350启动,将毒性气体燃烧,燃烧后的废气通过外筒130底部的排气口207排出;而水流在通过燃烧室100的出水口106排出后,通过入水口204进入到储水腔201内,在与混气和混气燃烧后的废气换热后,可通过排水口205排出。
进一步的改进是,毒性气体传感器300包括检测端设置于外扩腔2026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室内的一氧化碳浓度,防止可燃气体泄漏和未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危害人体健康,并且相比于红外线传感器(I R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对于不同类型的毒性气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的普适性更强,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还可以检测类似于一氧化碳的气体,如硫化氢(H2S)和氮氧化物(NOx)。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室(100),所述燃烧室(100)具有相隔的燃气燃烧腔和燃气换热腔、均与所述燃气燃烧腔连通的燃气进口(101)、空气进口(102)、混气出口(103)、点火口(104),以及均与所述燃气换热腔连通的进水口(105)和出水口(106);
换热室(200),所述换热室(200)具有储水腔(201)、均与所述储水腔(201)相隔且连通的混气换热腔(202)和混气燃烧腔(203)、均与所述储水腔(201)连通的入水口(2024)、排水口(205),以及均与所述燃气燃烧腔连通的补气口(206)和排气口(207),所述排水口(205)和所述排气口(207)均与外界连通,所述燃气燃烧腔内设置有点火器(350);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换热室(200)连接的毒性气体传感器(300),用于检测所述混气换热腔(202)内的毒性气体浓度;
供气调节组件(400),所述供气调节组件(400)根据所述毒性气体浓度调节分别向所述空气进口(102)和所述补气口(206)通入的空气量;
供水组件(500),所述供水组件(500)用于向所述进水口(105)通入待加热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调节组件(400)包括风机(401)和调节三通阀(402),所述调节三通阀(402)具有与所述空气进口(102)连通的第一出气口(4021)、与所述补气口(206)连通的第二出气口(4022)和与所述风机(401)输出端连通的第三入气口(4023),所述风机(401)的输入端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换热腔(202)和所述混气燃烧腔(203)分别设置于所述储水腔(201)的内侧和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换热腔(202)包括螺旋状的换热管腔(2023),所述换热管腔(2023)的螺旋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腔(2023)的两端与所述储水腔(201)的内底壁和内顶壁紧邻,所述换热管腔(2023)与所述储水腔(201)的周向内壁紧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换热腔(20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储水腔(201)正上方且与所述换热管腔(2023)的外扩腔(2026),所述外扩腔(2026)的周向腔壁上密布有与所述混气燃烧腔(203)连通的外扩出口(600),所述外扩出口(600)连通于所述混气换热腔(202)和所述混气燃烧腔(20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出口(600)设置于所述换热室(200)的顶部,所述换热室(200)的顶部还设置有围设于所述混气燃烧腔(203)外且与所述补气口(206)连通的内扩腔(208)以及密闭连通于所述内扩腔(208)和所述混气燃烧腔(203)之间的内扩出口(700),所述排气口(207)设置于所述换热室(200)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毒性气体传感器(300)包括检测端设置于所述外扩腔(2026)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500)包括水泵(501)和启闭三通阀(502),所述启闭三通阀(502)具有与所述排水口(205)连通的第一连接口(5021)、与所述外界连通的第二排出口(5022)和与所述水泵(501)输入端连通的第三排出口(5023),所述水泵(50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供水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5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03),所述温度传感器(503)用于检测所述储水腔(201)内的水温。
CN202322326642.8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 Active CN220669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6642.8U CN220669782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6642.8U CN220669782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9782U true CN220669782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40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6642.8U Active CN220669782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97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37854U (zh) 燃气热水器
CN220669782U (zh) 一种用于多级换热燃烧炉的安全检测组件
CN211261292U (zh) 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
CN110469847B (zh) 一种水冷式燃气超低氮燃烧装置
CN211502762U (zh) 一种水冷式燃气超低氮燃烧装置
CN201443854U (zh) 家用微型锅炉
CN210486040U (zh) 燃烧换热设备
WO2021063049A1 (zh) 燃气热水器
CN210979840U (zh) 一种降噪减排火排
CN210088853U (zh) 一种可燃气体燃烧器
CN206176368U (zh) 一种纯氧燃烧器
CN213542454U (zh) 燃烧系统
CN204756929U (zh) 高效燃气预热式蓄热燃烧器
CN214094449U (zh) 一种超低氮燃烧器智能控制系统
CN215489858U (zh) 燃气控制装置与燃气灶
CN215002814U (zh) 一种交换式加热炉
CN212618273U (zh) 一种带有反应室的燃烧枪
CN215982508U (zh) 一种炉芯结构
CN210165430U (zh) 一种燃气炉灶
CN219389774U (zh) 低氮型多级表面燃烧与催化燃烧装置及废气处理燃烧系统
CN211952747U (zh) 一种预混单元及燃烧器
CN209801480U (zh) 一种新型内燃式防风长明灯
CN211119966U (zh) 可提供分段燃烧的燃气热水设备
RU2451879C2 (ru) Горелка для пыли высокой концентрации
CN113864774A (zh) 一种低NOx低CO高效节能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