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9052U - 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9052U
CN220669052U CN202321301384.1U CN202321301384U CN220669052U CN 220669052 U CN220669052 U CN 220669052U CN 202321301384 U CN202321301384 U CN 202321301384U CN 220669052 U CN220669052 U CN 220669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ing leg
plate
leg plate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13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振飞
陈业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3013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9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9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9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包括转动盘,转动盘的上端设置有全站仪,全站仪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转动盘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板块,板块呈环形阵列设置。本实用新型具备支腿组件可以将本装置的支腿进行收纳,使得本装置便于携带不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通过将支腿组件进行转动,使支腿组件内的转动部件可以进行转动,而转动部件转动的同时与推动组件配合,使推动组件可以转动,而推动组件转动时可以向一端推动,从而达到可以将支腿组件展开,使得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调节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位移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
背景技术
基坑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预测进一步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为了保证建设过程的可监控性,就需要进行土木工程监理的介入,而在进行监测时,通常需要使用基坑位移测量装置,公开号为CN217083648U,公开了一种基坑位移实时监控装置,包括设置于基坑周边的监测洞,监测洞竖直向下,监测洞设置有铅垂件,铅垂件的吊索的上端位于监测洞顶部的中心位置;吊索于设定位置连接有第一圆环,吊索垂直于第一圆环,且吊索位于第一圆环中心;吊索连接有片簧,片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圆环;吊索对应第一圆环设置有触球,吊索穿过触球的球心,触球与吊索均为导体,且吊索连通有电流测量器;片簧为导体,片簧连通有有源导线,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但每时每刻都在监控基坑位移,而且不需要工作人员在场就能实现实时监控。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全站仪在测量基坑位移时,需要将全站仪展开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全站仪不具备支腿收纳功能,使得全站仪不使用时不便于收纳,并且占用较大的空间,而全站仪测量时不具备调节功能,使全站仪测量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便,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具备可以将本装置的支腿进行收纳,使得本装置便于携带不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全站仪在测量基坑位移时,需要将全站仪展开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全站仪不具备支腿收纳功能,使得全站仪不使用时不便于放置,并且占用较大的空间,而全站仪测量时不具备调节功能,使全站仪测量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上端设置有全站仪,所述全站仪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转动盘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板块,所述板块呈环形阵列设置,两组所述板块之间转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转动盘下端的一侧设置有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在支腿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板块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把,所述螺纹把的一端可以与调节杆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腿组件包括第一支腿板和第二支腿板,所述第一支腿板转动安装在转动盘的下端,所述第一支腿板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第一支腿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腿板的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腿板的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端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腿板的一端固定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支腿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所述第一支腿板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所述限位球的一端可设置在限位槽内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盘、全站仪、固定架、固定柱、板块、调节杆和支腿组件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支腿组件可以将本装置的支腿进行收纳,使得本装置便于携带不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由于全站仪在测量基坑位移时,需要将全站仪展开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全站仪不具备支腿收纳功能,使得全站仪不使用时不便于放置,并且占用较大的空间,而全站仪测量时不具备调节功能,使全站仪测量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便,就可以通过将支腿组件进行转动,使支腿组件内的转动部件可以进行转动,而转动部件转动的同时与推动组件配合,使推动组件可以转动,而推动组件转动时可以向一端推动,从而达到可以将支腿组件展开,使得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调节的效果,当支腿组件调节时再通过支腿组件内的限位部件的限位,使支腿组件与支腿组件可以调节一样的高度,当支腿组件需要收纳时,再次将转动部件反向进行转动,使转动部件可以带动推动部件进行收纳,使得方便将本装置的支腿进行收纳,从而达到不占用较大空间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板块、螺纹把和调节杆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本装置的支腿组件拉动,使支腿组件可以展开,再通过将螺纹把进行转动,使螺纹把与调节杆的螺纹孔螺纹配合,使得螺纹板可以将支腿组件限位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支腿组件、第一支腿板、第二支腿板和固定杆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支腿板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腿板,通过第二支腿板可以将本装置支腿于地面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手持把和第一锥形齿轮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将手持把转动,使手持把可以带动固定杆、而固定杆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第一锥形齿轮,使得第一锥形齿轮可以转动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腿板、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螺纹套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锥形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二锥形齿轮,使第二锥形齿轮可以带动螺纹套,使得螺纹杆可以在第一支腿板的安装槽内转动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套、螺纹杆、第二支腿板和转动座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螺纹套转动时与螺纹杆的螺纹配合,使螺纹杆可以向一端转动,而螺纹杆向一端转动时再与转动座的转动配合,使螺纹杆转动时可以推动第二支腿板,使得第二支腿板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调节支撑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支腿板、压力弹簧和限位球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第二支腿板的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而压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使得第二支腿板在第一支腿板内调节时,通过压力弹簧配合限位球,使限位球可以限位在第一支腿板的限位槽内,使得第二支腿板调节支撑时,方便与另外的第二支腿板同步对齐进行支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支腿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动盘;2、全站仪;3、固定架;4、固定柱;5、板块;6、调节杆;7、支腿组件;8、螺纹把;701、第一支腿板;702、第二支腿板;703、固定杆;704、手持把;705、第一锥形齿轮;706、第二锥形齿轮;707、螺纹套;708、螺纹杆;709、转动座;710、压力弹簧;711、限位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包括转动盘1,转动盘1的上端设置有全站仪2,全站仪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转动盘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板块5,板块5呈环形阵列设置,两组板块5之间转动安装有调节杆6,转动盘1下端的一侧设置有支腿组件7,支腿组件7呈环形阵列设置,调节杆6的一端设置在支腿组件7的一端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转动盘1、全站仪2、固定架3、固定柱4、板块5、调节杆6和支腿组件7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支腿组件7可以将本装置的支腿进行收纳,使得本装置便于携带不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由于全站仪2在测量基坑位移时,需要将全站仪2展开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全站仪2不具备支腿收纳功能,使得全站仪2不使用时不便于放置,并且占用较大的空间,而全站仪2测量时不具备调节功能,使全站仪2测量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便,就可以通过将支腿组件7进行转动,使支腿组件7内的转动部件可以进行转动,而转动部件转动的同时与推动组件配合,使推动组件可以转动,而推动组件转动时可以向一端推动,从而达到可以将支腿组件7展开,使得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调节的效果,当支腿组件7调节时再通过支腿组件7内的限位部件的限位,使支腿组件7与支腿组件7可以调节一样的高度,当支腿组件7需要收纳时,再次将转动部件反向进行转动,使转动部件可以带动推动部件进行收纳,使得方便将本装置的支腿进行收纳,从而达到不占用较大空间的效果。
参考图1,板块5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把8,螺纹把8的一端可以与调节杆6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板块5、螺纹把8和调节杆6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本装置的支腿组件7拉动,使支腿组件7可以展开,再通过将螺纹把8进行转动,使螺纹把8与调节杆6的螺纹孔螺纹配合,使得螺纹板可以将支腿组件7限位的效果。
参考图2,支腿组件7包括第一支腿板701和第二支腿板702,第一支腿板701转动安装在转动盘1的下端,第一支腿板701的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转动安装有固定杆703,第一支腿板7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腿组件7、第一支腿板701、第二支腿板702和固定杆703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支腿板701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腿板702,通过第二支腿板702可以将本装置支腿于地面的效果。
参考图2,固定杆7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持把704,固定杆70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腿板701的安装槽内,固定杆70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705。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固定杆703、手持把704和第一锥形齿轮705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将手持把704转动,使手持把704可以带动固定杆703、而固定杆703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第一锥形齿轮705,使得第一锥形齿轮705可以转动的效果。
参考图2,第一支腿板701的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706,第一锥形齿轮705的一端与第二锥形齿轮706啮合传动,第二锥形齿轮70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套707。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支腿板701、第一锥形齿轮705、第二锥形齿轮706和螺纹套707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锥形齿轮705转动时带动第二锥形齿轮706,使第二锥形齿轮706可以带动螺纹套707,使得螺纹杆708可以在第一支腿板701的安装槽内转动的效果。
参考图2,螺纹套707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708,螺纹杆708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座709,转动座709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腿板702的一端固定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螺纹套707、螺纹杆708、第二支腿板702和转动座709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螺纹套707转动时与螺纹杆708的螺纹配合,使螺纹杆708可以向一端转动,而螺纹杆708向一端转动时再与转动座709的转动配合,使螺纹杆708转动时可以推动第二支腿板702,使得第二支腿板702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调节支撑的效果。
参考图3,第二支腿板702的两端均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710,压力弹簧7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711,第一支腿板701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限位球711的一端可设置在限位槽内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支腿板702、压力弹簧710和限位球711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通过第二支腿板702的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710,而压力弹簧7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711,使得第二支腿板702在第一支腿板701内调节时,通过压力弹簧710配合限位球711,使限位球711可以限位在第一支腿板701的限位槽内,使得第二支腿板702调节支撑时,方便与另外的第二支腿板702同步对齐进行支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将手持把704转动,使手持把704可以带动固定杆703、而固定杆703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第一锥形齿轮705,使得第一锥形齿轮705可以转动,当第一锥形齿轮705转动时带动第二锥形齿轮706,使第二锥形齿轮706可以带动螺纹套707,使得螺纹杆708可以在第一支腿板701的安装槽内转动,当螺纹套707转动时与螺纹杆708的螺纹配合,使螺纹杆708可以向一端转动,而螺纹杆708向一端转动时再与转动座709的转动配合,使螺纹杆708转动时可以推动第二支腿板702,使得第二支腿板702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调节支撑。
综上所述:该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通过转动盘1、全站仪2、固定架3、固定柱4、板块5、调节杆6、支腿组件7、螺纹把8、第一支腿板701、第二支腿板702、固定杆703、手持把704、第一锥形齿轮705、第二锥形齿轮706、螺纹套707、螺纹杆708、转动座709、压力弹簧710和限位球711的结构,解决了目前全站仪在测量基坑位移时,需要将全站仪展开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全站仪不具备支腿收纳功能,使得全站仪不使用时不便于放置,并且占用较大的空间,而全站仪测量时不具备调节功能,使全站仪测量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高度的调节,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包括转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的上端设置有全站仪,所述全站仪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转动盘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板块,所述板块呈环形阵列设置,两组所述板块之间转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转动盘下端的一侧设置有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在支腿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把,所述螺纹把的一端可与调节杆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组件包括第一支腿板和第二支腿板,所述第一支腿板转动安装在转动盘的下端,所述第一支腿板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第一支腿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腿板的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板的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端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腿板的一端固定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所述第一支腿板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所述限位球的一端可设置在限位槽内配合。
CN202321301384.1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 Active CN220669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1384.1U CN220669052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1384.1U CN220669052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9052U true CN220669052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9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1384.1U Active CN220669052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9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3077U (zh) 一种用于地理信息测量仪的支撑机构
CN211626335U (zh) 一种主体结构层厚度检测装置
CN220669052U (zh) 一种基坑位移测量器
CN2121318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用安装架
CN108867652B (zh) 一种基坑开挖快速监测仪
CN117029769A (zh) 建筑地基沉降测量装置
CN212718992U (zh) 一种工程测绘用支架底座
CN215004165U (zh) 一种建筑结构用易于安装的抗震性能检测装置
CN210890771U (zh) 一种环境气象站用可调支架
CN219891014U (zh) 一种节能型绿洲农田蒸散监测装置
CN215493430U (zh) 一种便于携带精密氧气参数测试仪
CN221035016U (zh) 一种便携式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CN218600524U (zh) 一种露天矿山炮孔深度快速测量仪
CN116379302B (zh) 一种测绘仪定位设备及其定位方法
CN215674582U (zh) 一种水准仪支架
CN219956542U (zh) 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投线仪
CN218468565U (zh) 一种可微调的定位放样装置
CN216791477U (zh) 轴力计
CN218098121U (zh) 一种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工具
CN220818833U (zh) 一种预留地脚螺栓孔检测装置
CN213236838U (zh) 一种土木工程测量仪用支撑装置
CN21666968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砼压力泌水仪
CN210719134U (zh) 一种桩基础沉降综合监测装置
CN219712806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测量仪器支撑装置
CN211315660U (zh) 一种矿山井下测量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