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6793U - 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6793U
CN220666793U CN202321756443.4U CN202321756443U CN220666793U CN 220666793 U CN220666793 U CN 220666793U CN 202321756443 U CN202321756443 U CN 202321756443U CN 220666793 U CN220666793 U CN 220666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d
unpowered
connecting cylinder
cover plate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64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盖亮亮
王红兵
王京
王攀龙
何勇刚
段旭
任冰
刘明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xing Bao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xing Bao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xing Bao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xing Bao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64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6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6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6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风设备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包括均由防腐金属板制成的盖板、连接筒;盖板固定盖设于用于安装无动力风帽的风帽基础上,且具有通风孔;连接筒固设于盖板远离风帽基础的一侧,且罩设于通风孔外周,以使连接筒通过通风孔与风帽基础的风道连通;连接筒与无动力风帽底部周相适配,连接筒密封固定插设于无动力风帽的底部。本申请具有简化无动力风帽与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之间的安装操作,进而减少无动力风帽安装的施工工序的效果。

Description

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风设备安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无动力风帽是利用自然风速推动风机的涡轮旋转及室内外空气对流的原理,将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转变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气流动,以提高室内通风换气效果的一种装置。安装无动力风帽,传统施工主要是直接将无动力风帽安装在建筑排气道顶端形成的风帽基础上,安装后,在风帽基础上做一层防水砂浆,防水砂浆抹完之后再做一层防水涂料,避免雨水沿着无动力风帽的根部往排气道内渗漏。传统施工存在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的问题,且存在防水砂浆开裂或风帽基础裂缝渗漏的风险,特别是冬季甚至无法进行湿作业。
相关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包括中部设有安装孔的岩石材板,在岩石材板上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连接件,而后连接件与无动力风帽胶结,以将无动力风帽固定在岩石板材上,而后将岩石板材胶结于风帽基础上,实现无动力风帽安装于风帽基础上。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存在安装结构与无动力风帽间连接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简化无动力风帽与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之间的安装操作,进而减少无动力风帽安装的施工工序,本申请提供一种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包括均由防腐金属板制成的盖板、连接筒;盖板固定盖设于用于安装无动力风帽的风帽基础上,且具有通风孔;连接筒固设于盖板远离风帽基础的一侧,且罩设于通风孔外周,以使连接筒通过通风孔与风帽基础的风道连通;连接筒与无动力风帽底部周相适配,连接筒密封固定插设于无动力风帽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由防腐金属板制成,具有用于盖设于风帽基础上的盖板和与无动力风帽连接的连接筒,相对于传统的防水砂浆+防水涂料的形式,能够在现场一次安装成型,减少防水找坡工序,减少现场湿作业和施工人员投入,施工成本降低;进一步,连接筒与无动力风帽的底部件可以采用铆接等密封固接的方式,实现刚性连接,相比于相关技术中胶结,提高连接筒和无动力风帽间的固定效果;再者,盖板与连接筒一体设置,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岩石材板,只需将连接筒与无动力风帽底部密封固接即可,简化与无动力风帽间的安装工序。
优选的,连接筒的高度为25-4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筒高度的设置满足与无动力风帽底部之间固定牢固的需求同时,避免影响风帽内部轴转动,且配合连接筒密封固定插设于无动力风帽的底部的设置,该高度的设置,增强水体通过连接筒渗入无动力风帽的难度。
优选的,盖板外周周向沿远离连接筒的方向设置下反沿,下反沿由防腐金属板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反沿实现对风帽基础周向的防渗漏包裹,提高防渗水效果,且基于盖板在水平面的投影覆盖风帽基础,以使风帽基础尺寸偏差大小不限制下反沿的罩设,即安装简便。
优选的,下反沿的高度为15-2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综合考虑下反沿设置的经济性、美观以及防渗水效果。
优选的,防腐金属板为经过防腐处理的铁皮或不锈钢板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防腐处理的铁皮和不锈钢板均具备防腐效果,且易于端部连接固定或压制成型,增强整体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防腐金属板为厚度为0.8-2mm厚的镀锌铁皮,盖板、连接筒、下反沿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锌铁皮具有防水、防腐等特性,且相对于不锈钢成本更低,更易压制成型,进一步,厚度控制0.8-2mm,更便于盖板、连接筒、下反沿一体定型压制成型,共同配合形成一道完整防水体系,减少渗漏点。
优选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两组固定组件,至少两组固定组件间隔设于盖板上,以将盖板固定盖设于风帽基础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两组固定组件实现盖板与风帽基础的刚性固定,具体可以是膨胀螺栓结合密封胶实现密封固定,相比于相关技术中胶结,提高盖板和风帽基础间的固定效果。
优选的,每组固定组件包括螺杆、密封盖、密封圈,螺杆固定于风帽基础上;盖板上贯穿具有使螺杆对应穿过的穿孔;密封盖包括球冠状的密封罩、同轴固接于密封罩内的螺接头,螺接头远离密封罩的一端凹陷具有螺纹槽,螺接头通过螺接槽螺接于螺杆上,以将密封盖罩设于螺杆上;密封圈密封抵接于密封盖与盖板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罩抵紧密封圈,密封圈抵紧盖板,结合密封罩与螺杆之间的螺接,实现将盖板固定于风帽基础上,同步密封,相对于膨胀螺栓固定无需填充密封胶,且密封圈易于更换。
优选的,每组固定组件还包括螺帽,螺帽与螺杆螺接,且螺帽压设于盖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帽配合密封盖、密封圈实现对盖板的双重固定,进一步,在螺帽安装处填充密封胶,使螺帽配合密封盖、密封圈实现盖板固定的双重防水密封。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能够在现场与无动力风帽间一次安装成型,有效解决冬季施工湿作业及因风帽基础找坡开裂导致渗漏的问题,为屋面局部防水施工解决了技术难点,提高了无动力风帽安装效率,加快了屋面施工进度;
2.盖板、连接筒、下反沿一体设置,形成一道完整封闭防水层,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岩石材板,简化与无动力风帽间的安装工序;
3.通过密封罩、密封圈、螺杆实现盖板与风帽基础之间的密封固接,密封圈易于更换,进一步结合螺帽的设置,实现双重防水固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将无动力风帽装配与风帽基础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将无动力风帽装配与风帽基础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固定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固定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无动力风帽;2、风帽基础;3、连接筒;31、铆钉;4、盖板;41、通风孔;42、穿孔;5、膨胀螺栓;6、下反沿;7、螺杆;8、密封盖;81、密封罩;82、螺接头;821、螺纹槽;9、密封圈;91、密封槽;10、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参照图1,包括均由防腐金属板制成的盖板4、连接筒3;防腐金属板可以为经过防腐处理的铁皮或不锈钢板中的一种,以防腐金属板为经过防腐处理的铁皮为例,其具体可以为0.8-2mm厚的镀锌铁皮,在本实施例中,防腐金属板为厚度为1mm厚的镀锌铁皮。
参照图1和图2, 盖板4固定盖设于用于安装无动力风帽1的风帽基础2上,盖板4在尺寸上设置为至少覆盖风帽基础2的外沿,形成对整个风帽基础2端面的防渗漏保护,即风帽基础2在水平面的投影落入盖板4在水平面的投影范围内,进一步,为减少风帽基础2尺寸偏差的限制,盖板4在尺寸上设置为满足覆盖风帽基础2尺寸后具有适当的盈余,该适当盈余能够解决风帽基础2尺寸偏差问题,通常可设置为凸出风帽基础2的具离为20-40mm ,本实施例中选择凸出风帽基础2的距离为30mm;当盖板4盖设于风帽基础2上后,两者之间可以通过粘贴或者通过至少两组固定组件与风帽基础2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以盖板4与风帽基础2通过至少两个固定组件连接为例,固定组件设置目的在于将盖板4稳固的固定盖设于风帽基础2上,个数可以为2-8个,在本实施例中,风帽基础2的端面为方形,设其尺寸为长宽:a×bmm,盖板4为与风帽基础2匹配的方形,尺寸为长宽:(a+30)×(b+30)mm,盖板4通过4组固定组件与风帽基础2之间形成固定连接,4组固定组件分别位于盖板4四角处,每组固定组件具体为膨胀螺栓5,盖板4与风帽基础2通过膨胀螺栓5固定后,膨胀螺栓5处填充密封胶密封,避免由于膨胀螺栓5连接导致的渗漏。
盖板4具有通风孔41,通风孔41与风帽基础2的风道相对设置,连接筒3固设于盖板4远离风帽基础2的一侧,且罩设于通风孔41外周,以使连接筒3通过通风孔41与风帽基础2的风道连通,连接筒3与盖板4之间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例如焊接的方式密封固接,本实施例中,连接筒3与盖板4之间一体成型,即盖板4的通风孔41实际由连接筒3的底端敞口构成。
连接筒3与无动力风帽1底部周相适配,连接筒3的外周形状与无动力风帽1的底部的内周形状相同,且连接筒3的外周尺寸小于无动力风帽1的外周尺寸,目的在于满足使连接筒3能够插设于无动力风帽1底部,但同步控制当连接筒3能够插设于无动力风帽1底部后,连接筒3外周与无动力风帽1底部内周间的距离不大于2mm,进一步,将连接筒3与无动力风帽1两者间进行密封固定,密封固定的方式可以为沿连接筒3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铆钉31,用于将连接筒3与无动力风帽1密封铆接,铆钉31的个数可为3-6个,本实施例中,无动力风帽1的底部为圆筒状,连接筒3为与之适配的圆筒状,铆钉31为沿连接筒3周向等间隔设置的5个,且当连接筒3插设于无动力风帽1底部后,连接筒3外周与无动力风帽1底部内周间的距离为1mm,具体的:无动力风帽1的底部内径290mm,连接筒3外径288mm。
连接筒3的高度设置为满足固定需求,且不影响风帽的内部轴转动,同时,该高度配合连接筒3与无动力风帽1底部的插接设置,能够解决雨水通过连接筒3渗漏的问题,综合以上考虑,连接筒3的高度设置为25-40mm,本实施例中连接筒3的高度为30mm。
参照图2和图3,盖板4外周周向沿远离连接筒3的方向设置下反沿6,下反沿6与盖板4之间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例如焊接的方式密封固接,下反沿6罩设于风帽基础2外周,下反沿6由防腐金属板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下反沿6的防腐金属板为厚度为1mm厚的镀锌铁皮,即与盖板4为同一材质,且盖板4、连接筒3、下反沿6一体成型。
考虑下反沿6的经济性、美观以及防渗水效果,下反沿6的高度设置为15-25mm,本实施例中,下反沿6的高度设置为20mm。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选择防腐金属板定型压制制得包括盖板4、连接筒3以及下反沿6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将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无动力风帽1均运输至现场,在现场组装一体,具体组装方式为:将连接筒3插入无动力风帽1底部,并采用5个铆钉31等间距固定组装一体;将无动力风帽1与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组装一体后,放置于风帽基础2上,并使盖板4盖设于风帽基础2上,下反沿6沿周向罩设于风帽基础2上,用膨胀螺栓5将盖板4固定于风帽基础2上;膨胀螺栓5固定处用密封胶密封。
实施例2:一种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4和图5,每组固定组件包括螺杆7、密封盖8、密封圈9,螺杆7预先固定于风帽基础2上,即螺杆7在风帽基础2浇筑成型或采用后期安装的方式,在盖设盖板4前已经固定于风帽基础2上;盖板4上贯穿具有使螺杆7对应穿过的穿孔42,以使当盖板4盖设于风帽基础2上时,螺杆7一一穿过对应的穿孔42;密封盖8包括球冠状的密封罩81、同轴固接于密封罩81内的螺接头82,螺接头82远离密封罩81的一端凹陷具有螺纹槽821,螺接头82通过螺接槽螺接于螺杆7上,以将密封盖8罩设于螺杆7上,当密封盖8罩设于螺杆7上时,密封圈9密封抵接于密封盖8与盖板4间,以通过密封罩81抵紧密封圈9,密封圈9抵紧盖板4,结合密封罩81与螺杆7之间的螺接,实现将盖板4固定于风帽基础2上,同步实现密封,相对于膨胀螺栓5固定无需填充密封胶,且密封圈9易于更换,进一步,为提高密封罩81的可操作性,密封罩81外表面设置防滑凸起(图示未示出);
参照图6,为提高密封圈9安装的便利性以及密封效果,密封圈9与密封罩81相对的一侧凹陷具有容纳密封罩81底端的密封槽91,当密封盖8罩设于螺杆7上时,密封罩81底端位于密封槽91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螺杆7一一对应固定于风帽基础2上;将连接筒3插入无动力风帽1底部,并采用5个铆钉31等间距固定组装一体;将无动力风帽1与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组装一体后,放置于风帽基础2上,并使螺杆7一一穿过对应的穿孔42,下反沿6沿周向罩设于风帽基础2上,将螺接头82通过螺接槽螺接于螺杆7上,并螺接至密封盖8底端与密封圈9密封抵接,密封圈9与盖板4抵接。
实施例3:一种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与实施例3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4和图5,每组固定组件还包括螺帽10,螺帽10与螺杆7螺接,且螺帽10压设于盖板4上,以进一步将盖板4固定于风帽基础2上,为进一步提高盖板4安装后的防水性,可在螺帽10安装处填充密封胶。
参照图5和图6,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螺杆7一一对应固定于风帽基础2上;将连接筒3插入无动力风帽1底部,并采用5个铆钉31等间距固定组装一体;将无动力风帽1与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组装一体后,放置于风帽基础2上,并使螺杆7一一穿过对应的穿孔42,将螺帽10螺接于螺杆7上,并与盖板4抵接,而后在螺帽10安装处填充密封胶,进一步,将螺接头82通过螺接槽螺接于螺杆7上,并螺接至密封盖8底端与密封圈9密封抵接,密封圈9与盖板4抵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均由防腐金属板制成的盖板(4)、连接筒(3);所述盖板(4)固定盖设于用于安装无动力风帽(1)的风帽基础(2)上,且具有通风孔(41);所述连接筒(3)固设于所述盖板(4)远离所述风帽基础(2)的一侧,且罩设于所述通风孔(41)外周,以使所述连接筒(3)通过所述通风孔(41)与所述风帽基础(2)的风道连通;所述连接筒(3)与所述无动力风帽(1)底部周相适配,所述连接筒(3)密封固定插设于所述无动力风帽(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3)的高度为25-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外周周向沿远离所述连接筒(3)的方向设置下反沿(6),所述下反沿(6)由防腐金属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反沿(6)的高度为15-25mm。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防腐金属板为经过防腐处理的铁皮或不锈钢板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防腐金属板为厚度为0.8-2mm厚的镀锌铁皮,所述盖板(4)、所述连接筒(3)、所述下反沿(6)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组固定组件,至少两组所述固定组件间隔设于所述盖板(4)上,以将所述盖板(4)固定盖设于所述风帽基础(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固定组件包括螺杆(7)、密封盖(8)、密封圈(9),所述螺杆(7)固定于所述风帽基础(2)上;所述盖板(4)上贯穿具有使螺杆(7)对应穿过的穿孔(42);所述密封盖(8)包括球冠状的密封罩(81)、同轴固接于密封罩(81)内的螺接头(82),所述螺接头(82)远离密封罩(81)的一端凹陷具有螺纹槽(821),所述螺接头(82)通过所述螺纹槽(821)螺接于所述螺杆(7)上,以将所述密封盖(8)罩设于所述螺杆(7)上;所述密封圈(9)密封抵接于所述密封盖(8)与所述盖板(4)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固定组件还包括螺帽(10),所述螺帽(10)与所述螺杆(7)螺接,且所述螺帽压设于所述盖板(4)上。
CN202321756443.4U 2023-07-05 2023-07-05 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 Active CN220666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6443.4U CN220666793U (zh) 2023-07-05 2023-07-05 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6443.4U CN220666793U (zh) 2023-07-05 2023-07-05 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6793U true CN220666793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42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6443.4U Active CN220666793U (zh) 2023-07-05 2023-07-05 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6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8419B (zh) 机载电子吊舱舱体与天线罩套接密封结构
CN109881705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稳固防水装置及方法
CN220666793U (zh) 无动力风帽安装结构
CN102425274B (zh) 大跨度半球形屋顶阳光板总体安装的连接件以及安装方法
CN111593851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面排风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05370029U (zh) 一种钢结构光伏发电厂房
CN103122679A (zh) 一种屋顶夹具
CN207700562U (zh) 光伏屋面排水系统
CN207863328U (zh) 一种用于光伏屋面系统的排水支撑结构
CN116104269A (zh) 一种建筑外墙复合板的施工方法
CN21240577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面排风构造
CN205276718U (zh) 金属屋面洞口主动式防水系统
CN201011061Y (zh) 一种屋面波形瓦防漏紧固组件
CN208474727U (zh) 风道用连接法兰
CN215635441U (zh) 一种出屋面管道泛水连接结构
CN210530173U (zh) 金属屋面内天沟节点
CN206815703U (zh) 一种金属屋面檐口的连接装置
CN218437866U (zh) 一种压型金属屋面板采光带节点结构
CN217871455U (zh) 一种压型金属屋面板通风口节点结构
CN217500836U (zh) 一种挡雨板泛水安装节点结构
CN214784878U (zh)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在墙基处的排水结构
CN210917993U (zh) 组装式防水太阳能屋顶及其温室结构
CN113622577B (zh) 一种索穹顶结构天沟的防水方法
CN219431135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屋面梁结构
CN215519566U (zh) 一种彩钢板屋面端部内天沟防水连接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