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6567U -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及耗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及耗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666567U CN220666567U CN202322195143.XU CN202322195143U CN220666567U CN 220666567 U CN220666567 U CN 220666567U CN 202322195143 U CN202322195143 U CN 202322195143U CN 220666567 U CN220666567 U CN 2206665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
- connecting rod
- friction disc
- disc spring
- connec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21715 photosynthesis, light harvest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及耗能装置,属于建筑减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建筑不能使结构体系恢复到初始的状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及耗能装置包括架体、螺栓、上摩擦盘、下摩擦盘、上碟簧以及下碟簧,其中,当地震结束且架体不再左右晃动时,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受到上碟簧与下碟簧的弹力作用,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将会自动复位,并重新的啮合,与此同时,架体通过连接件的作用,架体也会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减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及耗能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抗震建筑,主要通过调整结构体系和增大梁柱截面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增大梁柱截面会导致结构体系个别区域刚度大,反而使结构延性降低,不利于抗震,也不利于发挥结构使用功能。另外,实施这些减震措施,在震后主梁存在很大的残余位移,不能使结构体系恢复到初始的状态,很难满足震后应急运营等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及耗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包括:
螺栓,所述螺栓上安装有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所述上摩擦盘的一端面与下摩擦盘的一端面啮合;
上碟簧,套设在螺栓上,并且位于上摩擦盘与螺栓的一端;
下碟簧,套设在螺栓上,并且位于下摩擦盘与螺栓的另一端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中,所述螺栓位于上碟簧的一端上设有上挡环,所述上碟簧的一端抵住上挡环,上碟簧的另一端抵住上摩擦盘。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中,所述螺栓位于下碟簧的一端上设有下挡环,所述下碟簧的一端抵住下挡环,上碟簧的另一端抵住下摩擦盘。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中,所述上摩擦盘靠近下摩擦盘的一端面上设有上齿面,所述下摩擦盘的一端面上设有与上齿面啮合的下齿面。
一种耗能装置,包括:架体以及上述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的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所述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位于架体的内部,所述上摩擦盘以及下摩擦盘通过连接件与架体连接,其中,上摩擦盘以及下摩擦盘均与连接件铰接,连接件与架体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耗能装置中,所述架体包括左钢架以及与左钢架平行设置的右钢架,所述左钢架的顶部与右钢架的顶部之间通过顶梁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耗能装置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与左钢架固连的第一连杆与第四连杆、与右钢架固连的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位于第四连杆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杆位于第三连杆的上方。
在上述的一种耗能装置中,所述上摩擦盘的边沿处设有一对上连耳,所述下摩擦盘的边沿处设有一对下连耳,两个上连耳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下连耳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上述的一种耗能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下连耳铰接,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另一个下连耳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上连耳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上连耳铰接。
在上述的一种耗能装置中,所述左钢架上设有第一连板与第四连板,所述右钢架上设有第二连板与第三连板,所述第一连板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板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板与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板与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板与第三连板在架体内呈对角设置,所述第二连板与第四连板在架体内呈对角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发生地震且架体发生左右摇摆时,因上摩擦盘以及下摩擦盘通过连接件与架体连接,上摩擦盘以及下摩擦盘均与连接件铰接,连接件与架体固连,以使上摩擦盘相对下摩擦盘转动,如此,上碟簧与下碟簧便会吸收架体对耗能器的作用力,以减少架体的变形程度,当地震结束且架体不再左右晃动时,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受到上碟簧与下碟簧的弹力作用,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将会自动复位,并重新的啮合,与此同时,架体通过连接件的作用,架体也会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耗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的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耗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耗能器与连接件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包括螺栓100、上摩擦盘300、下摩擦盘200、上碟簧400以及下碟簧500。
螺栓100上安装有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所述上摩擦盘300的一端面与下摩擦盘200的一端面啮合;上碟簧400套设在螺栓100上,并且位于上摩擦盘300与螺栓100的一端;下碟簧500套设在螺栓100上,并且位于下摩擦盘200与螺栓100的另一端之间,当上摩擦盘300绕螺栓100相对下摩擦盘200转动时,因此时的上摩擦盘300始终与下摩擦盘200处于啮合状态,如此,上摩擦盘300只能相对下摩擦盘200沿着螺栓100的轴向方向移动,也即,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之间的间距便会增大,与此同时,上碟簧400与下碟簧500同时受力,如此,便可消耗外界给予该耗能器的作用力,且当外界的作用力撤除后,上摩擦盘300受到上碟簧400的弹力作用,下摩擦盘200受到下碟簧500的弹力作用,上摩擦盘300便会相对下摩擦盘200自动复位,也即,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便会重新啮合,而在此过程中,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的转动位置并不会超过下摩擦盘200上的半个齿位,如此,便可保证撤去作用力时,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能够自动复位至初始的啮合状态。
螺栓100位于上碟簧400的一端上设有上挡环110,所述上碟簧400的一端抵住上挡环110,上碟簧400的另一端抵住上摩擦盘300,螺栓100位于下碟簧500的一端上设有下挡环120,所述下碟簧500的一端抵住下挡环120,上碟簧400的另一端抵住下摩擦盘200,通过上挡环110的设置,便可避免上碟簧400从螺栓100的端部脱离出去,通过下挡环120的设置,便可避免下碟簧500从螺栓100的端部脱离出去。
上摩擦盘300靠近下摩擦盘200的一端面上设有上齿面310,所述下摩擦盘200的一端面上设有与上齿面310啮合的下齿面210,在正常状态下,上齿面310与下齿面210处于啮合状态,当上摩擦盘300受到迫使上摩擦盘300相对下摩擦盘200旋转的作用力或者下摩擦盘200受到迫使下摩擦盘200相对上摩擦盘300旋转的作用力时,上摩擦盘300便会相对下摩擦盘200转动,即,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之间的间距便会增加,上碟簧400与下碟簧500受力压缩,如此,便可消耗外界给予该耗能器的作用力,且当外界的作用力撤除后,受到上碟簧400与下碟簧500的弹力作用,上齿面310与下齿面210重新啮合,而在此过程中,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的转动位置并不会超过下齿面210上的半个齿位,如此,便可保证撤去作用力时,上齿面310与下齿面210能够自动复位至初始的啮合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将实施例一中的耗能器应用至耗能装置中。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一种耗能装置,包括:架体600以及上述的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所述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位于架体600的内部,所述上摩擦盘300以及下摩擦盘200通过连接件700与架体600连接,其中,上摩擦盘300以及下摩擦盘200均与连接件700铰接,连接件700与架体600固连,当发生地震且架体600发生左右摇摆时,因上摩擦盘300以及下摩擦盘200通过连接件700与架体600连接,上摩擦盘300以及下摩擦盘200均与连接件700铰接,连接件700与架体600固连,以使上摩擦盘300相对下摩擦盘200转动,如此,上碟簧400与下碟簧500便会吸收架体600对耗能器的作用力,以减少架体600的变形程度,当地震结束且架体600不再左右晃动时,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受到上碟簧400与下碟簧500的弹力作用,上摩擦盘300与下摩擦盘200将会自动复位,并重新的啮合,与此同时,架体600通过连接件700的作用,架体600也会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的,架体600包括左钢架610以及与左钢架610平行设置的右钢架620,所述左钢架610的顶部与右钢架620的顶部之间通过顶梁630连接,连接件700包括与左钢架610固连的第一连杆710与第四连杆740、与右钢架620固连的第二连杆720与第三连杆730,所述第一连杆710位于第四连杆740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杆720位于第三连杆730的上方,上摩擦盘300的边沿处设有一对上连耳320,所述下摩擦盘200的边沿处设有一对下连耳220,两个上连耳320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下连耳220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连杆71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下连耳220铰接,第三连杆730的一端与另一个下连耳220铰接,第二连杆72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上连耳320铰接,第四连杆74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上连耳320铰接,左钢架610上设有第一连板611与第四连板612,所述右钢架620上设有第二连板621与第三连板622,所述第一连板611与第一连杆7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板621与第二连杆7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板622与第三连杆73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板612与第四连杆7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板611与第三连板622在架体600内呈对角设置,所述第二连板621与第四连板612在架体600内呈对角设置,当左钢架610与右钢架620发生左右晃动时,即,架体600发生四边形变化时,因第一连杆71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下连耳220铰接,第三连杆730的一端与另一个下连耳220铰接,第二连杆72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上连耳320铰接,第四连杆74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上连耳320铰接,第一连板611与第一连杆7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板621与第二连杆7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板622与第三连杆73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板612与第四连杆740的一端连接,以使得上摩擦盘300相对下摩擦盘200转动,当地震消失后,上摩擦盘300相对下摩擦盘200反向转动,架体600便会自动复位呈矩形,如此,便可实现该耗能装置的自复位功能。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栓,所述螺栓上安装有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所述上摩擦盘的一端面与下摩擦盘的一端面啮合;
上碟簧,套设在螺栓上,并且位于上摩擦盘与螺栓的一端;
下碟簧,套设在螺栓上,并且位于下摩擦盘与螺栓的另一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位于上碟簧的一端上设有上挡环,所述上碟簧的一端抵住上挡环,上碟簧的另一端抵住上摩擦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位于下碟簧的一端上设有下挡环,所述下碟簧的一端抵住下挡环,上碟簧的另一端抵住下摩擦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摩擦盘靠近下摩擦盘的一端面上设有上齿面,所述下摩擦盘的一端面上设有与上齿面啮合的下齿面。
5.一种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以及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的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所述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位于架体的内部,所述上摩擦盘以及下摩擦盘通过连接件与架体连接,其中,上摩擦盘以及下摩擦盘均与连接件铰接,连接件与架体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左钢架以及与左钢架平行设置的右钢架,所述左钢架的顶部与右钢架的顶部之间通过顶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左钢架固连的第一连杆与第四连杆、与右钢架固连的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位于第四连杆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杆位于第三连杆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摩擦盘的边沿处设有一对上连耳,所述下摩擦盘的边沿处设有一对下连耳,两个上连耳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下连耳位于同一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下连耳铰接,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另一个下连耳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上连耳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上连耳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钢架上设有第一连板与第四连板,所述右钢架上设有第二连板与第三连板,所述第一连板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板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板与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板与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板与第三连板在架体内呈对角设置,所述第二连板与第四连板在架体内呈对角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95143.XU CN220666567U (zh) | 2023-08-14 | 2023-08-14 |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及耗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95143.XU CN220666567U (zh) | 2023-08-14 | 2023-08-14 |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及耗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66567U true CN220666567U (zh) | 2024-03-26 |
Family
ID=90326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95143.XU Active CN220666567U (zh) | 2023-08-14 | 2023-08-14 |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及耗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666567U (zh) |
-
2023
- 2023-08-14 CN CN202322195143.XU patent/CN2206665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24969B (zh) | 用于消防的防屈曲支撑及防火层的涂布方法 | |
CN108951908B (zh) | 一种带有摇摆耗能柱的框架剪力墙结构 | |
CN201835225U (zh) | 万向球型纵横向任意位移减隔震支座 | |
CN108118938A (zh) | 一种内外双屈软钢横波竖向弯折卡扣阻尼器 | |
CN112696076B (zh) | 一种sma自复位隔震支座 | |
CN213231235U (zh) | 一种稳定耐用的起重机缓冲器 | |
CN220666567U (zh) |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耗能器及耗能装置 | |
CN201395764Y (zh) | 万向球型铸件减隔震支座 | |
JP2012101650A (ja) | キャスター | |
CN109057489B (zh) | 扭转防失稳装置 | |
CN210976144U (zh) | 扇形摩擦消能器 | |
CN109445539B (zh) |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 |
CN109235248B (zh) | 一种耗能的球形钢支座 | |
CN110670935A (zh) | 一种损伤可控的耗能器 | |
CN207195515U (zh) | 钢板弹簧防错结构 | |
CN113719575A (zh) | 一种阻尼器 | |
CN212510086U (zh) | 一种可吸收偏转力矩的发动机支撑结构 | |
CN206873695U (zh) | 一种幕墙抗冲击装置 | |
CN207906338U (zh) | 一种汽车用耐疲劳高强度弹簧装置 | |
CN108316133B (zh) | 抗拔复摆摩擦摆支座及该支座的装配方法 | |
CN201703258U (zh) | 地板式电子油门踏板 | |
CN202399912U (zh) | 电子油门踏板弹簧安装工装 | |
CN211506349U (zh) | 一种计算机用减震装置 | |
CN110065459A (zh) | 一种汽车机械撞击缓冲装置 | |
CN217477023U (zh) | 一种前臂支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