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2401U - 一种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2401U
CN220662401U CN202322250878.8U CN202322250878U CN220662401U CN 220662401 U CN220662401 U CN 220662401U CN 202322250878 U CN202322250878 U CN 202322250878U CN 220662401 U CN220662401 U CN 220662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late
plate body
tai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08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小平
周川
胡成太
雍军
张余
张�浩
张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08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2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2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2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顶盖、尾部组件和设置在车尾上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用于获取车辆后侧的图像信息,摄像装置用于与车辆的显示装置电性连接,尾部组件被配置成遮挡顶盖的后边沿下方的观察视线,观察视线包括自车辆的后侧向车辆的座舱方向上的视线,或自车辆的座舱向车辆的后侧方向上的视线。本申请通过采用在车辆上设置摄像装置,以便驾驶员可以通过摄像装置获取车辆后侧的实时状况,这样可以省去在尾部组件中安装后挡风玻璃,可以省去后挡风玻璃的组装工序,能够有效简化车辆的装配工艺,提升车辆整体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尾部组件是车辆尾部的关键部件,其一般包括作为车辆后备箱盖体的尾门,尾门可以实现后备箱的打开与关闭。目前,部分车型下的车辆的尾门通常采用钣金和后挡风玻璃组装的结构,驾驶员可以通过尾门上的后挡风玻璃对车辆的后侧状况进行查看,以便于驾驶员可以根据车辆后侧的情况随时调整对车辆的操作情况。
然而,上述的尾部组件中,钣金和后挡风玻璃之间的制作和组装工艺较为繁琐复杂,例如需要制作后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和钣金之间需要通过工装进行装配,这增加了车辆组装的复杂性,降低了车辆的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当中车辆制作、装配工艺复杂,对内饰造型造成限制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顶盖;
尾部组件,自所述顶盖的后边沿开始向后延伸;
摄像装置;
其中,所述摄像装置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后侧的图像信息,所述摄像装置用于与所述车辆的显示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尾部组件至少包括尾门,所述尾部组件被配置成遮挡所述顶盖的后边沿下方的观察视线,所述观察视线包括自所述车辆的后侧向所述车辆的座舱方向上的视线,或自所述车辆的座舱向所述车辆的后侧方向上的视线。
本申请通过采用在车辆上设置摄像装置,以便驾驶员可以通过摄像装置获取车辆后侧的实时状况,这样可以省去在尾部组件中安装后挡风玻璃,可以省去后挡风玻璃的组装工序,能够有效简化车辆的装配工艺,提升车辆整体的组装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顶盖包括天幕玻璃,所述天幕玻璃的后边沿界定出所述顶盖的后边沿。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尾部组件还包括:
功能部件;
其中,所述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尾门和所述顶盖之间;
或者,所述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尾门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制动灯、亮条、摄像头、传感器、雷达以及雨刮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尾门包括:
第一板体;
第二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板体彼此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第一板体包括:
板主体,所述板主体包括多个彼此相互连接的子板;
其中,至少存在一对所述子板彼此呈夹角连接,并且该对所述子板注塑成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多个所述子板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沿靠近所述顶盖至远离所述顶盖的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第一板体包括:
板主体,形成有避让口;
尾翼板,设置于所述避让口中;
其中,所述尾翼板被配置成能够相对所述板主体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所述尾翼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尾翼板的外表面、所述板主体的外表面齐平,或所述尾翼板相对所述板主体沿所述第一板体内侧缩入于所述避让口;
所述尾翼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尾翼板相对所述板主体沿所述第一板体外侧的伸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板主体包括多个彼此相互连接的子板;
其中,多个所述子板中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沿靠近所述顶盖至远离所述顶盖的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尾门还包括:
金属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背向于所述第一板体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板体彼此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金属加强板为钣金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金属加强板和所述第二板体卡接固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尾门还包括:
铰链,设置于所述金属加强板上,所述尾门通过所述铰链而与所述车辆的车身铰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尾门还包括:
粘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粘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中至少一个为塑料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尾门包括:
第一板体;
摄像窗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板体上并呈贯通形状;
其中,所述摄像装置朝向摄像窗口,所述摄像装置通过所述摄像窗口而使得所述摄像装置自身的光路延伸至所述车辆的后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尾门还包括:
第二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内侧;
容置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一板体之间;
其中,所述摄像装置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车辆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抬头屏、流媒体后视镜以及中控屏中的至少一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尾部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在一种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示意出了自车辆的后侧向车辆的座舱方向上的视线;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在另一种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在又一种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门的断面图;
图5为图4中区域A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尾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尾门的断面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尾门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金属加强板的尾门在第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金属加强板的尾门在第二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加强板与第二板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接件与第二板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金属加强板的尾门在第三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门与车身配合的断面图;
图16为图15中区域B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辆; 110-顶盖; 111-天幕玻璃;
120-尾部组件; 121-尾门; 1211-第一板体;
12111-板主体; 12111a-第一子板; 12111b-第二子板;
12112-尾翼板; 1212-第二板体; 12121-第一卡孔;
12122-围挡件; 12123-容纳槽; 1213-摄像窗口;
1214-容置空间; 1215-金属加强板; 12151-第二卡孔;
12152-铰链; 1216-卡接件; 12161-第一卡槽;
12162-第二卡槽; 1217-粘接件; 122-制动灯;
130-密封条; 140-摄像装置; 150-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连接固定,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现有的车辆可以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车架,在车架上可以安装有顶盖、车门、和尾部组件,其中,顶盖可以位于车辆的顶部,尾部组件可以自顶盖后边开始向后延伸,车门可以位于车辆的两侧。车架、顶盖、车门和尾部组件共同围设形成座舱,座舱内可以设置有主驾驶、副驾驶和后排座位等。驾驶员可以坐在主驾驶上对车辆进行驾驶操作。
在相关技术中,参见图1所示,图1为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尾部组件示意图。尾部组件包括用于启闭后备箱的尾门。尾门1通常采用钣金件10和后挡风玻璃20拼装结构,以便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后挡风玻璃20观察车辆后侧的行驶状况。然而,钣金件10和后挡风玻璃20之间组装工艺较为繁琐复杂,降低了车辆的装配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想到了对车辆的尾部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尾部组件能够遮挡顶盖的后边沿下方的观察视线。这里观察视线包括如图1所展示的,自车辆的后侧向车辆的座舱方向上的视线,也可以为自车辆的座舱向车辆的后侧方向上的视线。同时,在车辆上设置摄像装置,以便驾驶员可以通过摄像装置获取车辆后侧的实时状况,这样可以省去在尾门组件中安装后挡风玻璃,可以省去后挡风玻璃的组装工序,能够有效简化尾门组件的装配工艺,提升车辆整体的组装效率。
而且,上述的结构中,驾驶员无需通过车尾的后挡风玻璃直接查看车辆后侧状况,这样在后排座位上方可以随意放置物品,也不会对车辆后侧的视察产生影响,不会影响车辆的安全驾驶,可以有效提高车辆后排的置物收纳性能,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2和图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在一种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示意出了自车辆的后侧向车辆的座舱方向上的视线,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尾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请参见图2,车辆100包括位于车辆100顶部的顶盖110,以及自顶盖110的后边沿开始向后延伸的尾部组件120。尾部组件120至少包括尾门121。尾部组件120为非透明状的整体形状,也即尾部组件120为取消了后挡风玻璃的样式,从而隔断了车辆100的顶盖110的后边沿下方的观察视线。上述观察视线包括自车辆100的后侧向车辆100的座舱方向上的视线,或自车辆100的座舱向车辆100的后侧方向上的视线。尾部组件120可以是采用塑料、钢铝等材料制作而成的非透明实体状结构。如此结构的尾部组件120在预期的使用状态下,能够隔断观察视线中自车辆100的后侧向车辆100的座舱方向上的视线,也可以隔断观察视线中自车辆100的座舱向车辆100的后侧方向上的视线。
请进一步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100中,车辆100还包括摄像装置140,摄像装置140可以如本实施例所展示的位于尾部组件120上,也可以位于其他区域,摄像装置140可以用于获取车辆100后侧的图像信息,摄像装置140可以与车辆100的显示装置电性连接。例如,摄像装置140可以是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车辆100后侧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输至车辆100的显示装置,以通过显示装置显示,驾驶员可以通过显示装置随时查看车辆100后侧的状况,以便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对车辆100进行操作,以提高车辆100驾驶的安全性。
通过摄像装置140和显示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便可以实现对车辆100后侧状况的实时查看,这样可以省去在尾部组件120中安装后挡风玻璃的同时,避免取消后挡风玻璃的设计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
与相关技术中的钣金件与后挡风玻璃组装的尾部组件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非透明状的尾部组件120,并在尾部组件120上设置摄像装置140,以便驾驶员可以通过摄像装置140获取车辆100后侧的实时状况,这样可以省去在尾部组件120中安装后挡风玻璃,可以省去后挡风玻璃的组装工序,能够有效简化尾部组件120的装配工艺,提升车辆100整体的组装效率。
而且,上述的尾部组件120中,驾驶员无需通过尾部组件120的后挡风玻璃直接查看车辆100后侧状况。这样在后排座位上方可以随意放置物品,也不会对车辆100后侧的视察产生影响,不会影响车辆100的安全驾驶,可以有效提高车辆100后排的置物收纳性能,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上述摄像装置140可以是普通的摄像头,也可以是流媒体摄像头,显示装置可以是抬头屏(Head Up Display)、流媒体后视镜以及中控屏中的至少一者。摄像装置140可以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传输至上述至少一者显示装置中,以使车辆100后侧的图像信息可以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来,以便驾驶员可以通过显示装置随时查看车后状况。继续参见图1所示,车辆100的顶盖110可以包括天幕玻璃111。天幕玻璃111界定出顶盖110的后边沿。天幕玻璃111可以增加车辆100内部空间的光线,扩展驾乘人员的视野,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舒适感,从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而且,天幕玻璃111还可以装饰车辆100的外观,提升车辆100整体的美观性。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在另一种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在又一种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尾部组件120为车辆100中车尾处的附件结构体,其一般至少包括尾门。而在本实施方式当中,上述尾部组件120还进一步包括功能部件。这里功能部件设置于车辆100上,进而起到相应的自身功能。功能组件可以设置于尾门121和顶盖110之间,也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尾门121之上。请进一步参见图3a和图3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当中,功能组件具体为高位制动灯122,制动灯122可以设置于尾门121之上,能够随尾门121一并活动。当然,高位制动灯122也可以直接设置在车辆100的车身之上。可以理解地,上述功能组件还可以为装饰件、摄像头、传感器、雷达以及雨刮等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上文已对尾部组件120作出了介绍,下文将对尾部组件120中的尾门121作出进一步揭露。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门的断面图。
参见图4所示,尾部组件120可以包括尾门121,尾门121可以包括第一板体1211和摄像窗口1213,其中,第一板体1211可以位于车辆100的外侧,第一板体1211可以是尾部组件120的装饰面,以对车辆100的尾部起到装饰作用。摄像窗口1213可以形成于第一板体1211上并呈贯通形状,摄像装置140可以朝向于摄像窗口1213摄像装置140可以通过摄像窗口1213而使得摄像装置140自身的光路延伸至车辆100的后侧,摄像装置140可以透过摄像窗口1213获取车辆100后侧的图像信息。
其中,摄像装置140被配置成朝向摄像窗口1213,也即摄像装置140可以设置于第一板体1211的内侧且与第一板体1211彼此间隔,以使得摄像装置140的光路直接穿过摄像窗口1213,也可以是摄像装置140至少部分穿入在摄像窗口1213当中,以使得其光路延摄像窗口1213延伸。
继续参见图4所示,尾门121还可以包括第二板体1212,其中,第二板体1212可以设置于第一板体1211的内侧并与第一板体1211相连。例如,第一板体1211和第二板体1212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者螺栓紧固等方式进行连接。第一板体1211可以起到外部装饰作用,第二板体1212可以起到内部支撑作用,以提高尾门121整体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升尾部组件12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板体1212和第一板体1211之间可以形成有容置空间1214,摄像窗口1213可以与容置空间1214连通。摄像装置140可以容置于容置空间1214内,例如,容置空间1214除摄像窗口1213以外的部分可以呈现为大致密闭的空间。
正如前文当中所描述的,摄像装置140的摄像端可以嵌设在摄像窗口1213内并通过摄像窗口1213获取车辆100后侧的图像信息。摄像装置140的其余部分可以位于容置空间1214内,容置空间1214可以为摄像装置140提供密封保护,可以减少或避免外部的水渍、污渍等进入到摄像装置140中,有利于提高对摄像装置140的保护,提升摄像装置14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图5为图4中区域A的放大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板体1212和第一板体1211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参见图5所示,尾门121还可以包括粘接件1217,粘接件1217可以位于第一板体1211和第二板体1212之间,并且分别与第一板体1211和第二板体1212进行粘接,例如,粘接件1217的一面可以与第一板体1211进行粘接,另一面可以与第二板体1212进行粘接,以使第一板体1211的第二板体1212可以通过粘接件1217进行固定连接。
相比于螺栓紧固件等连接方式,通过粘接件1217实现第一板体1211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的连接,其操作简单,连接可靠,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板体1211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降低第一板体1211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组装的复杂性,提升第一板体1211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的组装效率。而且,相较于金属连接件,粘接件1217的质量较轻,可以有效减轻尾门121的重量,使尾门121更加轻便,有助于提升尾部组件120的轻量化设计。
继续参见图5所示,在第二板体1212朝向第一板体1211的一面上可以具有多个围挡件12122,围挡件12122可以为环状结构,围挡件12122可以围设形成有容纳槽12123,粘接件1217可以分别位于容纳槽12123内,并且粘接件1217背向第二板体1212的一侧可以凸出于围挡件12122,以便使粘接件1217背向第二板体1212的一侧与第一板体1211进行粘接。
围挡件12122可以对粘接件1217进行限位固定,能够防止粘接件1217发生错位或者偏移,避免粘接件1217错位而影响第二板体1212与第一板体1211之间的连接,从而有效提高第一板体1211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其中,第一板体1211和第二板体12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塑料件,例如,第一板体1211和第二板体12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制备而成。例如,可以仅是第一板体1211采用塑料件,或者,也可以仅是第二板体1212采用塑料件,或者,还可以是第一板体1211和第二板体1212均采用塑料件。塑料材质较轻,能够有效减轻尾门121的整体重量,有助于降低新能源车辆100的能耗,增加车辆100的续航里程。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尾门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6所示,第一板体1211还可以包括板主体12111和尾翼板12112,在板主体12111上可以开设有避让口(图中未示出),尾翼板12112可以设置于避让口中。尾翼板12112可以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板主体12111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尾翼板12112处于第一位置时,尾翼板12112的外表面和板主体12111的外表面可以相互平齐,或者,尾翼板12112处于第一位置时,尾翼板12112可以相对板主体12111沿第一板体1211内侧缩入于避让口,例如,可以理解为尾翼板12112相对于板主体12111呈内凹状。
当尾翼板12112处于第二位置时,尾翼板12112可以相对板主体12111沿第一板体1211外侧伸出。例如,尾翼板12112可以相对第一板体1211进行升降或者翻转,尾翼板12112可以减小车辆100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有助于降低车辆100的能耗,增加新能源车辆100的续航里程。
继续参见图6所示,板主体12111可以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子板(例如图6中的第一子板12111a和第二子板12111b),其中,至少存在一对子板彼此呈夹角的连接,并且,该对呈夹角连接的子板可以通过注塑成型。通过使第一板体1211中呈夹角连接的至少一对子板进行注塑成型,在具体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将两个子板通过注塑模具进行分别成型,然后再将两个子板进行连接。可以理解的,将两个呈夹角设置的子板进行一体化注塑成型,会提升模具的结构复杂程度,在部分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脱模困难等情况。本实施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板体1211的成型难度,有助于提高第一板体1211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尾门的断面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尾门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7和图8所示,多个子板可以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子板12111a和第二子板12111b,第一子板12111a和第二子板12111b可以沿着靠近顶盖110至远离顶盖110的方向依次排布。例如,第一子板12111a可以位于靠近顶盖110的一端,第二子板12111b可以位于远离顶盖110的一端,第一子板12111a和第二子板12111b可以均与第二板体1212相连。
第一子板12111a和第二子板12111b可以单独注塑成型,然后再将第一子板12111a和第二子板12111b与第二板体1212进行连接,以使第一子板12111a和第二子板12111b可以通过第二板体1212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有效简化成型模具的结构,可以便于第一子板12111a和第二子板12111b的成型,降低第一板体1211的成型难度。
其中,避让口可以形成于第一子板12111a上,尾翼板12112可以相对第一子板12111a进行移动设置,以实现位移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这样可以提高尾翼板12112设置位置的合理性,使尾翼板12112在第二位置时可以更好的起到降低阻力的作用,以降低车身所受到的阻力,降低车辆100能耗,提升车辆100的续航里程。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金属加强板的尾门在第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金属加强板的尾门在第二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9和图10所示,车辆100的尾门121还可以包括金属加强板1215,金属加强板1215可以设置于第二板体1212背向第一板体1211的一侧,并且金属加强板1215可以与第二板体1212进行彼此连接。金属加强板1215可以加强尾门121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可以有效减小或避免尾门121发生变形,有助于提高尾门121的结构稳定性。
例如,金属加强板1215可以是钣金件,金属加强板1215可以通过冲压、折弯等工艺制成所需的形状,以满足金属加强板1215在应用过程中的结构需求。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加强板与第二板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接件与第二板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金属加强板1215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例如,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该尾门121还可以包括卡接件1216,在第二板体1212上可以开设有第一卡孔12121,在金属加强板1215上可以开设有第二卡孔12151,卡接件1216的一端可以卡设在第一卡孔12121内,另一端可以卡设在第二卡孔12151内,金属加强板1215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可以通过卡接件1216进行连接。其操作简单,连接可靠,可以有效提升金属加强板1215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连接的方便性,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金属加强板1215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尾门121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例如,参见图13所示,卡接件1216上可以具有第一卡槽12161和第二卡槽12162,第二板体1212上的第一卡孔12121的内圈可以卡设在第一卡槽12161内,金属加强板1215上的第二卡孔12151的内圈可以卡设在第二卡槽12162内,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卡接件1216与金属加强板1215或第二板体1212之间发生脱落,可以有效提高卡接件1216与金属加强板1215和第二板体121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牢固性,提升金属加强板1215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或者,在一些示例中,金属加强板1215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可以通过粘接或者螺栓紧固等方式进行连接,具体的,金属加强板1215与第二板体12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设定。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金属加强板的尾门在第三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4所示,车辆100的尾门121还可以包括铰链12152,铰链12152可以设置于金属加强板1215上,尾门121可以通过铰链12152与车辆100的车身进行铰接。例如,铰链12152的一端可以与金属加强板1215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以与车身150转动连接,尾门121整体可以通过铰链12152与车身150进行转动连接,以使尾门121可以相对车身150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尾门121的打开与关闭。
金属加强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通过将铰链12152设置于金属加强板1215上,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尾门121在与车体的铰接出发生变形或断裂,有助于提高尾门121与车体之间铰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门与车身配合的断面图,图16为图15中区域B的放大图。
参见图15和图16所示,该车辆100还可以包括密封条130,密封条130可以位于车身150与尾门121相配合的部位,密封条130可以在尾门121与车身150之间起到密封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的灰尘等污渍进入到车辆100的后备箱中,有助于提高车辆100内部的清洁度。而且,密封条130还可以在尾门121与车身150之间起到缓冲作用,能够减少或避免尾门121与车身150之间的刚性冲击,防止尾门121与车身150之间因刚性冲击发产生异响和噪音。
例如,密封条130可以是环状结构,密封条130可以围设在车身150上与尾门121相配合的开口处,这样当尾门121与车身150配合时,密封条130可以完整的填充在车身150与尾门121相接触的所有部位,以提升车身150与尾门121之间的密封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前文当中所描述的车辆可以是轿车、客车、货车。例如,该车辆可以是电动车/电动车辆(Electric Vehicle;简称:EV)、纯电动车辆(Pure Electric Vehicle/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简称:PEV/BEV)、混合动力车辆(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HEV)、增程式电动车辆(Range 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简称:RE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新能源车辆(New EnergyVehicle)及燃油车中的任意一个。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顶盖;
尾部组件,自所述顶盖的后边沿开始向后延伸;
摄像装置;
其中,所述摄像装置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后侧的图像信息,所述摄像装置用于与所述车辆的显示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尾部组件至少包括尾门,所述尾部组件被配置成遮挡所述顶盖的后边沿下方的观察视线,所述观察视线包括自所述车辆的后侧向所述车辆的座舱方向上的视线,或自所述车辆的座舱向所述车辆的后侧方向上的视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天幕玻璃,所述天幕玻璃的后边沿界定出所述顶盖的后边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组件还包括:
功能部件;
其中,所述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尾门和所述顶盖之间;或者,
所述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尾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制动灯、亮条、摄像头、传感器、雷达以及雨刮中的至少一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包括:
第一板体;
第二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板体彼此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包括:
板主体,所述板主体包括多个彼此相互连接的子板;
其中,至少存在一对所述子板彼此呈夹角连接,并且该对所述子板注塑成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包括:
板主体,形成有避让口;
尾翼板,设置于所述避让口中;
其中,所述尾翼板被配置成能够相对所述板主体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所述尾翼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尾翼板的外表面、所述板主体的外表面齐平,或所述尾翼板相对所述板主体沿所述第一板体内侧缩入于所述避让口;
所述尾翼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尾翼板相对所述板主体沿所述第一板体外侧的伸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包括多个彼此相互连接的子板;
其中,多个所述子板中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沿靠近所述顶盖至远离所述顶盖的方向依次排布。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还包括:
金属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背向于所述第一板体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板体彼此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强板和所述第二板体卡接固定。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还包括:
粘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粘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连接。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中至少一个为塑料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包括:
第一板体;
摄像窗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板体上并呈贯通形状;
其中,所述摄像装置朝向摄像窗口,所述摄像装置通过所述摄像窗口而使得所述摄像装置自身的光路延伸至所述车辆的后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还包括:
第二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内侧;
容置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一板体之间;
其中,所述摄像装置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抬头屏、流媒体后视镜以及中控屏中的至少一者。
CN202322250878.8U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车辆 Active CN220662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0878.8U CN220662401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0878.8U CN220662401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2401U true CN220662401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8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0878.8U Active CN220662401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2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9030B2 (en) Automotive vehicle open air system
US6575521B2 (en) Composite removable hard top
US9623729B2 (en) Plastic stiffening panel for a door, comprising a mounting mechanism for a window lift system
US7273304B2 (en) End region of a vehicle with a lid
US20030080580A1 (en) Top for a convertible vehicle
JPH0714691B2 (ja) 自動車の後部開閉体構造
KR20100108833A (ko) 자동차 차체
US20050280293A1 (en) Automotive vehicle open air system
CN106891707B (zh) 具有天窗和全景玻璃的车辆
EP2364869B1 (en) Vehicle provided with a detachable convertible roof
CN116457228A (zh) 马达驱动式遮盖装置
US20050280290A1 (en) Automotive vehicle open air system
JP2003507245A (ja) 自動車の車室のカバーモジュールと、このような車室を備える自動車
JPS61166746A (ja) トノボ−ド取付構造
JPH10109662A (ja) 自動車用車体構造
CN220662401U (zh) 一种车辆
US20180001749A1 (en) Inner support panel with multi-sided mounting interface for hardware module of vehicle door assembly
CN114228456A (zh) 用于一体式卡车货箱的连续密封平坦件总成
US9809094B2 (en) Vehicle
US20100176622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 vehicle body with one of four different tops
CN117183700A (zh) 包括可移动面板的后厢盖
US11745567B2 (en) Vehicle door reinforcement assembly
CN211918341U (zh) 车辆后方构造
CN219749487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尾门总成和车辆
JP3108250U (ja) 自動車のボデー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