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3331U - 光伏总成 - Google Patents

光伏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3331U
CN220653331U CN202322284340.9U CN202322284340U CN220653331U CN 220653331 U CN220653331 U CN 220653331U CN 202322284340 U CN202322284340 U CN 202322284340U CN 220653331 U CN220653331 U CN 220653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nction box
frames
photovoltaic assembly
length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843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潘秀娟
董经兵
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Telian Precision Devices Co ltd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Telian Precision Devices Co ltd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Telian Precision Devices Co ltd,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filed Critical Jiaxing Telian Precision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843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3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3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3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总成,包括:光伏组件和第一接线盒,光伏组件上设有安装面;第一接线盒设于光伏组件背离安装面的一侧;其中,第一接线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一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和两个第二边框,第一边框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边框之间,第二边框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边框之间,第一边框的延伸长度为A,第二边框的延伸长度为B,长度A和长度B满足关系式:70mm≤A≤80mm,25.2mm≤B≤35.2mm。这样,通过将第一接线盒的第一边框的长度设置在70mm至80mm之间,以让第一接线盒具有更高的相对作用力承载效果,以使光伏总成的结构更为可靠,让光伏总成的使用具有更高的性能。

Description

光伏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总成。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在市场的竞争力正在逐渐加强。因此,如何让光伏组件具有更为可靠的结构强度以提升使用性能已经成为光伏组件的发展趋势。随组件技术的更新,不同版型随之推出,各种尺寸电池也逐渐更新如182、210等版型。目前,182++版型为大部分企业新推出的版型。相比之前的182版型,除电池片尺寸增加外,182++版型的长边边框加长,这种设计将导致在实际组件安装中,背面玻璃孔位受力增加,增加了玻璃爆裂的风险。在相关技术中,在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里,NT安装方式背面玻璃在正压过程中,中心玻璃孔位受力最大,失效率最高,难以通过高载荷的正压静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总成,所述光伏总成的中心玻璃孔的承载能力较高以提升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总成,包括:光伏组件和第一接线盒,所述光伏组件上设有安装面;所述第一接线盒设于所述安装面;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和两个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边框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边框之间,所述第二边框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边框之间,所述第一边框的延伸长度为A,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长度为B,所述长度A和所述长度B满足关系式:70mm≤A≤80mm,25.2mm≤B≤35.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总成,通过将第一接线盒的第一边框的长度设置在70mm至80mm之间,以让第一接线盒具有更高的相对作用力承载效果,从而让第一接线盒组装到安装圆管以及光伏组件之间时能够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以提升光伏总成在组装过程中第一接线盒与光伏组件之间的相对作用力影响得到降低,降低光伏组件100的背面玻璃爆裂的风险,以使光伏总成的结构更为可靠,让光伏总成的使用具有更高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长度A满足关系式:75mm≤A≤76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长度A满足关系式:A=75.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长度B满足关系式:B=30.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盒还包括:二极管,所述第一盒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二极管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盒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将所述二极管密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上还设有:引出部,所述引出部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一盒体内且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所述引出部的自由端伸出所述第一盒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盒还包括:第二接线盒,所述第二接线盒为多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接线盒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盒和相邻的所述第二接线盒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圆管,所述安装圆管设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所述安装面,且所述安装圆管与所述第一接线盒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总成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总成的应力变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光伏总成10,
光伏组件100,安装面101,
第一接线盒210,第一盒体211,第一边框212,第二边框213,二极管214,容纳空间215,密封部216,引出部217,第二接线盒220,
安装圆管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总成10,包括:光伏组件100和第一接线盒210。
具体来说,光伏组件100上设有安装面101;第一接线盒210设于安装面101;其中,第一接线盒210包括第一接线盒210,第一接线盒210包括第一盒体211,第一盒体2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212和两个第二边框213,第一边框212和第二边框213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边框212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边框213之间,第二边框213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边框212之间,第一边框212的延伸长度为A,长度A满足关系式:70mm≤A≤80mm。
需要说明的是,在光伏组件100组装到安装圆管300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多种安装方式。在NT(NEXT Tacker)安装方式中,需要将光伏组件100组装到安装圆管300上,以让光伏组件100能够跟随太阳光方向进行转动,从而让光伏组件100在进行光伏发电的过程中的使用性能得到提升。但是,在光伏组件100组装到安装圆管300上并进行使用时候时,设于光伏组件100背部的用于引出电流的第一接线盒210会与安装圆管300进行抵触,从而让第一接线盒210与光伏组件100之间的相对作用力变大,以使光伏组件100和第一接线盒210之间的相对作用力会影响光伏组件100的结构可靠性,不仅会影响光伏组件100的使用性能,而且会让光伏总成10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安全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在光伏组件加压过程中,光伏组件的背面玻璃受力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两个重点的位置,其中A点为第一接线盒210与安装圆管300接触前的临界点,该位置决定了加压过程中,第一接线盒210与安装圆管300接触前背面玻璃是否会爆裂;C点:2400Pa时背面玻璃受力点,该位置决定了最终压力时,玻璃是否可以承受。图2中A点受力为135.75MPa,C点为82.079MPa。由实际测试可知,A点受力极限为玻璃四点弯受力极限,约为140MPa,C点受力极限约为75MPa。当第一接线盒210长边为50.5mm时,此时A点接近受力极限,爆裂风险极高。而C点超过受力极限,将爆裂。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第一接线盒210长边边长,随第一接线盒210长边增加,第一接线盒210与安装圆管300接触前的临界点背面玻璃受力呈显先著降低后略微增加的趋势,背面玻璃2400Pa时受力也呈先略微降低然后增加趋势。其中在第一接线盒210长边边长为75.5mm时,背面玻璃与第一接线盒210接触前的临界点受力以及背面玻璃2400Pa时受力最低。第一接线盒210与安装圆管300接触前的临界点背面玻璃受力为83.7MPa远低于140MPa,显著降低了第一接线盒210接触安装圆管300前背面玻璃爆裂的风险。这是因为随第一接线盒210长边边长的增加,背面玻璃与安装圆管300接触前的受力最大值的受力位置由圆孔玻璃上下两端改变为第一接线盒210短边所在的玻璃位置。其中在第一接线盒210长边小于75.5mm时,接触前的背面玻璃受力最大值由背面玻璃圆孔上下两端玻璃和第一接线盒210短边处玻璃共同承担,随第一接线盒210长边长增加,第一接线盒210短边处玻璃承担的受力逐渐增大。当第一接线盒210长边长为75.5mm时,背面玻璃圆孔上下两端和第一接线盒210短边处玻璃共同承受最大值应力,使应力分散。因此,此时玻璃应力达最低。而超过75.5mm后,背面玻璃受力最大位置由玻璃孔上下两端完全转移至仅为第一接线盒210短边位置,此时受力逐渐增加。综上,我们通过改变第一接线盒210长边边长改变了第一接线盒210接触安装圆管300前的背面玻璃的受力位置以及应力的大小。综上,在182++双面玻璃版型中,使用NT400安装方式的第一接线盒210长边最优边长为75.5mm。
而在本申请中,第一接线盒210包括第一盒体211,第一盒体211适于分别于光伏组件100以及安装圆管300接触。因此,通过将第一盒体211设置成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边框212和第二边框213,通过将第一边框212的延伸长度设置在70mm至80mm之间,以让第一接线盒210在组装到光伏组件100和安装圆管300之间时,降低第一接线盒210与光伏组件100之间的相对作用力,且让第一接线盒210能够承载有更多的作用力以降低其与光伏组件100进行抵触时的应力作用效果,从而让光伏总成10的使用性能得到提升。
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边框213的延伸长度为B,长度B满足关系式:25.2mm≤B≤35.2mm。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接线盒210的结构中,第一边框212的长度关系到第一接线盒210与光伏组件100进行接触时的最大承载应力,在第二边框213的长度关系到第一接线盒210与光伏组件100的进行接触时的极限承载应力。由于光伏组件100与第一接线盒210之间需要增加最大承载应力,以提升光伏总成10的使用性能,因此第一接线盒210的第二边框213的长度不宜过长,以让第一接线盒210在与光伏组件100从而将第一接线盒210的第二边框213长度设置在25.2mm至35.2m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总成10,通过将第一接线盒210的第一边框212的长度设置在70mm至80mm之间,以让第一接线盒210具有更高的相对作用力承载效果,从而让第一接线盒210组装到安装圆管300以及光伏组件100之间时能够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以提升光伏总成10在组装过程中第一接线盒210与光伏组件100之间的相对作用力影响得到降低,降低光伏组件100的背面玻璃爆裂的风险,以使光伏总成10的结构更为可靠,让光伏总成10的使用具有更高的性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长度A满足关系式:75mm≤A≤76mm。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地提升第一接线盒210与光伏组件100之间进行抵触时的应力阈值,以让第一接线盒210与光伏组件100之间进行组装后具有更高的结构性能,适于让第一边框212的延伸长度设置在75mm至76mm之间。在一些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长度A满足关系式:A=75.5mm,从而让光伏总成10的使用性能得到提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长度B满足关系式:B=30.2mm,以让第一接线盒210与光伏组件100之间的接触承载更为可靠,从而提升光伏总成10的使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盒210还包括:二极管214,第一盒体21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215,二极管214设于容纳空间215内。如此一来,在第一接线盒210内还设有二极管214,以让经过光伏组件100光伏发电后的电量适于经过二极管214进行整流,从而让光伏总成10的输出电流能够满足需求且输出电流更为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盒210还包括:密封部216,密封部216将二极管214密封设置在容纳空间215内。这样,通过在第一接线盒210内设有密封部216,以让密封部216能够将二极管214密封设置在容纳空间215内,可以让二极管214与外界进行隔绝以提升第一接线盒210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盒体211上还设有:引出部217,引出部217的固定端适于第一盒体211内且与光伏组件100连接,引出部217的自由端伸出第一盒体211。可以理解的是,在光伏组件100进行光伏发电的电流通过二极管214进行整流后,适于让电流通过引出部217进行引出,以让光伏组件100进行光伏发电后的电流能够通过引出部217进行引出,以构成光伏总成10的使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盒210还包括:第二接线盒220,第二接线盒220为多个且间隔设置于第一接线盒210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在光伏总成10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在光伏组件100上设有第二接线盒220,第二接线盒220适于收集第一接线盒210所遗留的光伏电流并进行引出,以让光伏总成10的使用性能得到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盒210和相邻的第二接线盒220处于同一直线上。如此一来,在光伏总成10的组装过程中,将第一接线盒210和第二接线盒220设于同一直线上,能够便于后续安装圆管300与光伏组件100的组装连接,以让第一接线盒210与第二接线盒220在光伏组件100上设置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总成10包括安装圆管300,安装圆管300设于光伏组件100的安装面101,且安装圆管300与第一接线盒210间隔设置。如此一来,在光伏总成10的使用过程中,安装圆管300适于提供支撑作用,以让光伏组件10能够承载于安装圆管300上以让光伏组件100能够跟随阳光进行转动,以提升光伏组件100的光伏发电效果,从而让光伏总成10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性能得到提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总成1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上设有安装面;
第一接线盒,所述第一接线盒设于所述安装面;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和两个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边框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边框之间,所述第二边框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边框之间,所述第一边框的延伸长度为A,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长度为B,所述长度A和所述长度B满足关系式:70mm≤A≤8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A满足关系式:75mm≤A≤7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A满足关系式:A=75.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B满足关系式:B=3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盒还包括:二极管,所述第一盒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二极管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盒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将所述二极管密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上还设有:引出部,所述引出部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一盒体内且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所述引出部的自由端伸出所述第一盒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线盒,所述第二接线盒为多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接线盒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盒和相邻的所述第二接线盒处于同一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圆管,所述安装圆管设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所述安装面,且所述安装圆管与所述第一接线盒间隔设置。
CN202322284340.9U 2023-08-24 2023-08-24 光伏总成 Active CN220653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4340.9U CN220653331U (zh) 2023-08-24 2023-08-24 光伏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4340.9U CN220653331U (zh) 2023-08-24 2023-08-24 光伏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3331U true CN220653331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86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84340.9U Active CN220653331U (zh) 2023-08-24 2023-08-24 光伏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3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53331U (zh) 光伏总成
CN210400699U (zh) 一种压力变送器、压力检测装置以及工程机械
CN20156270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防爆盖板结构
CN220732715U (zh) 光伏总成
CN208637483U (zh) 一种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组组装结构
CN201549536U (zh) 改进型锂离子电池的防爆盖板结构
CN205388982U (zh) 导电接触端结构及电池模块
CN108599717B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07834415U (zh) 一种集成式电池模组支架
CN203135172U (zh) 蓄电池软连接铜排
CN220856859U (zh) 一种组合式小型锂电池
CN214706022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槽内弹片
CN220668498U (zh) 一种用于管路开启的电爆阀
CN218896756U (zh) 一种锂电池防爆壳体
CN210956797U (zh) 一种调节电芯累积公差的结构
CN209389120U (zh) 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
CN212034080U (zh) 一种耐久型太阳能接线盒
CN219696624U (zh) 电池包、充电结构和吸尘器
CN218997024U (zh) 一种新型端子结构
CN220964820U (zh) 一种耐高温光伏盒子
CN215644597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压采集装置
CN219591613U (zh) 一种二次电池极柱结构及电池包
CN21803961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电池
CN220651836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容器用橡胶塞
CN219267705U (zh) 一种带偏心式进液板结构的液流电池电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