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1925U - 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1925U
CN220651925U CN202322367953.9U CN202322367953U CN220651925U CN 220651925 U CN220651925 U CN 220651925U CN 202322367953 U CN202322367953 U CN 202322367953U CN 220651925 U CN220651925 U CN 220651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flat plate
static
circuit breaker
contac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79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锦丰
张洵初
孙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79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1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1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1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所述断路器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静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静导电杆、引弧板和增磁块,所述静导电杆在一端向上形成有U型折弯端,所述U型折弯端的自由端朝向静导电杆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引弧角,引弧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引弧角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静导电杆上,所述增磁块固定在引弧角的下方,所述静导电杆在对应引弧角的位置设有底孔,所述基座内在对应引弧角的位置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穿过底孔与增磁块抵靠。优点:能够防止合分闸操作过程中由于动触头对静触头组件的冲击而导致静触头组件发生变形,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动、静触头之间的可靠配合,提升断路器合分闸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低压塑壳断路器在配电线路中通过合闸或分闸操作可实现接通电路或分断故障电路,通过触头系统的动、静触头的闭合或分离,实现对线路的接通或断开来保护线路和设备,操作机构是所述低压塑壳断路器接通或分断电路的执行机构。现如今,低压塑壳断路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担负着保护和控制电路的双重任务,对整个线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断路器的产品性能受结构影响比较大,现有的大容量塑壳断路器的静触头包括由镀银铜块制成的导电杆及银触点,所述静触头采用U型折弯结构,银触点设置在U型结构的端部,经实际验证,由于操作机构的机构力的作用,采用了上述机构的断路器在合分闸过程中动触头会对静触头产生冲击,冲击力容易导致静触头变形,从而造成与动触头的配合不良,影响产品性能。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断路器的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进行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能够在断路器合分闸过程中对静触头进行支撑,防止静触头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所述断路器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静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静导电杆、引弧板和增磁块,所述静导电杆在一端向上形成有U型折弯端,所述U型折弯端的自由端朝向静导电杆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引弧角,所述引弧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引弧角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静导电杆上,所述增磁块固定在引弧角的下方,所述静导电杆在对应引弧角的位置设有底孔,特点是:所述基座内在对应引弧角的位置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穿过底孔与增磁块抵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弧角包括第一平板部,所述第一平板部通过第一倾斜部与U型折弯端连接,所述第一平板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增磁块的一端构成为与所述第一平板部贴合的第二平板部,所述第二平板部朝向第一倾斜部方向延伸有与第一倾斜部贴合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平板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引弧板在朝向所述引弧角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平板部贴合的第三平板部,所述第三平板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配合的第三连接孔,第一紧固件自上而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将引弧板和增磁块固定在引弧角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在朝向所述增磁块的第二倾斜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相配合的支撑面,所述静触头组件安装进基座后,所述第二倾斜部抵靠在支撑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静导电杆的中间段构成为载流部,所述载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U型折弯端,所述底孔设置在载流部的对应于引弧角下方的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静触头组件还包括隔弧板和定位件,所述引弧板在远离所述引弧角的一端形成有第四平板部,所述第四平板部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载流部在远离U型折弯端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引弧板的第四平板部固定配合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孔对应的台阶孔,所述隔弧板设置在所述引弧板的第四平板部和所述静导电杆的固定部之间,所述隔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件设置在静导电杆的下方,第二紧固件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定位件上的过孔、所述台阶孔、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第四连接孔,将所述引弧板、隔弧板以及定位件固定在静导电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圆柱段和圆形平面段,所述圆柱段和圆形平面段呈凸字形构造,所述过孔设置在圆柱段和圆形平面段上且与圆柱段和圆形平面段同心,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的台阶孔配合装配,所述圆形平面段不超出静导电杆的固定部的下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隔弧板和定位件为绝缘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当对断路器进行合分闸操作时,所述基部上的支撑部抵靠住静触头组件上的增磁块,由此能够防止合分闸操作过程中由于动触头对静触头组件的冲击而导致静触头组件发生变形,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动、静触头之间的可靠配合,提升断路器合分闸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静触头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11.支撑部、111.支撑面;2.静触头组件、21.静导电杆、211.载流部、212. U型折弯端、213.引弧角、2131.第一平板部、21311.第一连接孔、2132.第一倾斜部、214.底孔、215.固定部、2151.台阶孔、2152.下底面;22.引弧板、221.第三平板部、2211.第三连接孔、222.第四平板部、2221.第四连接孔、23.增磁块、231.第二平板部、2311.第二连接孔、232.第二倾斜部、24.隔弧板、241.通孔、25.定位件、251.过孔、252.圆柱段、253.圆形平面段;3.动触头组件;4.第一紧固件;5.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所述断路器包括基座1以及安装在基座1上的静触头组件2和动触头组件3,所述动触头组件3转动地与静触头组件2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合分闸操作。
请参见图2,所述静触头组件2包括静导电杆21、引弧板22和增磁块23。所述静导电杆21在一端向上形成有U型折弯端212,所述U型折弯端212的自由端朝向静导电杆2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引弧角213。所述静导电杆21的中间段构成为载流部211,所述载流部211的一端连接所述U型折弯端212,所述载流部211在对应于引弧角213下方的位置处开设有底孔214。所述引弧板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引弧角213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静导电杆21上。所述增磁块23固定在引弧角213的下方。
具体的,所述引弧角213包括第一平板部2131,所述第一平板部2131通过第一倾斜部2132与U型折弯端212连接,所述第一平板部213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311。所述增磁块23的一端构成为与所述第一平板部2131贴合的第二平板部231,所述第二平板部231朝向第一倾斜部2132方向延伸有与第一倾斜部2132贴合的第二倾斜部232,所述第二平板部23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1311对应配合的第二连接孔2311。所述引弧板22在朝向所述引弧角213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平板部2131贴合的第三平板部221,所述第三平板部2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1311对应配合的第三连接孔2211。所述第一连接孔21311、第二连接孔2311和第三连接孔2211轴向对齐,第一紧固件4自上而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2211、第一连接孔21311以及第二连接孔2311,将引弧板22和增磁块23固定在引弧角213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方式为铆接,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请参见图3并结合图2,所述基座1内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静触头组件2的腔体,在所述腔体内且对应所述引弧角213的位置设有支撑部11,所述支撑部11穿过底孔214,并在朝向所述增磁块23的第二倾斜部23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部232相配合的支撑面111,所述支撑面111为与第二倾斜部232平行的斜面。所述静触头组件2安装进基座1后,所述增磁块23的第二倾斜部232抵靠在支撑面111上。由此,当对断路器进行合分闸操作时,所述静触头组件2上的增磁块23由于受到所述支撑部11的支撑,因此能够防止合分闸操作过程中由于动触头组件3对静触头组件2的冲击而导致静触头组件2发生变形,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动、静触头之间的可靠配合,保证断路器的合分闸性能。
请继续见图1和图2,所述静触头组件2还包括隔弧板24和定位件25。所述引弧板22在远离所述引弧角213的一端形成有第四平板部222,所述第四平板部222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2221。所述载流部211在远离U型折弯端212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引弧板22的第四平板部222固定配合的固定部215,所述固定部215上开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孔2221对应的台阶孔2151。所述隔弧板24设置在所述引弧板22的第四平板部222和所述静导电杆21的固定部215之间,所述隔弧板24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241。所述定位件25设置在静导电杆21的下方,用于对隔弧板24进行定位。所述定位件25包括圆柱段252和圆形平面段253,所述圆柱段252和圆形平面段253呈“凸”字形构造,所述的过孔251沿圆柱段252和圆形平面段253轴向设置且与圆柱段252和圆形平面段253同心,所述定位件25与所述的台阶孔2151配合安装,所述圆形平面段253不超出静导电杆21的固定部215的下底面2152。所述第四连接孔2221、通孔241、台阶孔2151和过孔251轴向对齐,第二紧固件5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过孔251、所述台阶孔2151、所述通孔241以及所述第四连接孔2221,将所述引弧板22、隔弧板24以及定位件25固定在静导电杆21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方式为螺纹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弧板24和定位件25由绝缘材料制成。

Claims (7)

1.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所述断路器包括基座(1)以及设置在基座(1)上的静触头组件(2),所述静触头组件(2)包括静导电杆(21)、引弧板(22)和增磁块(23),所述静导电杆(21)在一端向上形成有U型折弯端(212),所述U型折弯端(212)的自由端朝向静导电杆(2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引弧角(213),所述引弧板(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引弧角(213)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静导电杆(21)上,所述增磁块(23)固定在引弧角(213)的下方,所述静导电杆(21)在对应引弧角(213)的位置设有底孔(21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在对应引弧角(213)的位置设有支撑部(11),所述支撑部(11)穿过底孔(214)与增磁块(23)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角(213)包括第一平板部(2131),所述第一平板部(2131)通过第一倾斜部(2132)与U型折弯端(212)连接,所述第一平板部(213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311);所述增磁块(23)的一端构成为与所述第一平板部(2131)贴合的第二平板部(231),所述第二平板部(231)朝向第一倾斜部(2132)方向延伸有与第一倾斜部(2132)贴合的第二倾斜部(232),所述第二平板部(23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1311)对应配合的第二连接孔(2311);所述引弧板(22)在朝向所述引弧角(213)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平板部(2131)贴合的第三平板部(221),所述第三平板部(2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1311)对应配合的第三连接孔(2211),第一紧固件(4)自上而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2211)、第一连接孔(21311)以及第二连接孔(2311),将引弧板(22)和增磁块(23)固定在引弧角(2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在朝向所述增磁块(23)的第二倾斜部(23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部(232)相配合的支撑面(111),所述静触头组件(2)安装进基座(1)后,所述第二倾斜部(232)抵靠在支撑面(1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导电杆(21)的中间段构成为载流部(211),所述载流部(211)的一端连接所述U型折弯端(212),所述底孔(214)设置在载流部(211)的对应于引弧角(213)下方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组件(2)还包括隔弧板(24)和定位件(25),所述引弧板(22)在远离所述引弧角(213)的一端形成有第四平板部(222),所述第四平板部(222)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2221),所述载流部(211)在远离U型折弯端(212)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引弧板(22)的第四平板部(222)固定配合的固定部(215),所述固定部(215)上开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孔(2221)对应的台阶孔(2151),所述隔弧板(24)设置在所述引弧板(22)的第四平板部(222)和所述静导电杆(21)的固定部(215)之间,所述隔弧板(24)上开设有通孔(241),所述定位件(25)设置在静导电杆(21)的下方,第二紧固件(5)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定位件(25)上的过孔(251)、所述台阶孔(2151)、所述通孔(241)以及所述第四连接孔(2221),将所述引弧板(22)、隔弧板(24)以及定位件(25)固定在静导电杆(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5)包括圆柱段(252)和圆形平面段(253),所述圆柱段(252)和圆形平面段(253)呈凸字形构造,所述过孔(251)设置在圆柱段(252)和圆形平面段(253)上且与圆柱段(252)和圆形平面段(253)同心,所述定位件(25)与所述的台阶孔(2151)配合装配,所述圆形平面段(253)不超出静导电杆(21)的固定部(215)的下底面(215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24)和定位件(25)为绝缘件。
CN202322367953.9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 Active CN220651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7953.9U CN22065192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7953.9U CN22065192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1925U true CN220651925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6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7953.9U Active CN22065192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1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96376C (en) Electric power switch
CN220651925U (zh) 一种断路器静触头组件支撑结构
US4044325A (en) Pushbutton actuated excess current switch
US6884952B2 (en) Contact finger for a high-power switchgear
CN108417432A (zh) 一种翘板装置及翘板开关
US20140175058A1 (en) Circuit-breaker pole part with a flexible conductor for connecting a movable electrical contact
CN205582801U (zh) 一种开关柜内隔离开关接地刀闸
US4158829A (en)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ed DC power contactor
CN217182110U (zh) 高分断塑壳断路器
CN113161213A (zh)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
AU2017202430B2 (en) An electrical protection device
CN207868139U (zh) 提升开关模块和底座联接强度的插拔式小型断路器
CN113823539B (zh) 一种断路器灭弧系统
CN214378305U (zh) 一种引弧片
CN2829051Y (zh) 一种安全开关插座功能件
CN210628179U (zh) 一种断路器的一次导电结构
CN111192786B (zh) 一种侧放极柱
CN216213077U (zh) 跳通连接套件
CN212033355U (zh) 用于屏蔽套管的导电连接装置及屏蔽套管
CN220065602U (zh)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
CN217822644U (zh) 一种静触头组件和断路器
CN220106418U (zh) 一种灭弧装置及断路器
CN216311700U (zh) 断路器
CN219738792U (zh) 断路器及其静触头结构
CN216902688U (zh) 一种设有单磁钢辅助灭弧的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