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1907U - 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1907U
CN220651907U CN202322365555.3U CN202322365555U CN220651907U CN 220651907 U CN220651907 U CN 220651907U CN 202322365555 U CN202322365555 U CN 202322365555U CN 220651907 U CN220651907 U CN 220651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coil
radiator fan
contactor body
ventil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55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先伟
陈仕
陈哲宇
刘月芳
陈培亮
周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Xingy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Xingy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Xingy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Xingy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55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1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1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1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former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属于接触器保护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触器本体,其内部设有线圈以及出风口朝向线圈的散热风扇,接触器本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信号连接的控制器,接触器本体相对散热风扇一侧的外壁与内壁之间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通风腔道,且接触器本体相对散热风扇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与通风腔道连通的出风孔。通过设置有散热风扇、出风孔、通风腔道,通过温度传感器给控制器发送信号并使控制器启动散热风扇,使散热风扇的风流吹向线圈并沿出风孔排至通风腔道,然后沿通风腔道排至外部,解决了现有的交流电接触器在使用过程其内部易产生大量热量,当热量过高时极易发生短路甚至发生火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保护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是接触器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力与弹簧弹力相配合,实现触头的接通和分断的,交流接触器有两种工作状态:失电状态和得电状态,然而,现有的交流接触器在使用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热量,当这些热量集中堆积在一起时极易发生交流接触器短路甚至发生火灾的现象。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现有公告号为CN214279874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阻燃式接触器,该装置通过拉动移动板,使得移动板通过限位杆进行固定,从而露出过滤网,使接触器通过过滤网进行散热,而扭转弹簧和过滤网下方的旋转板则可以防止灰尘通过下方进入到装置内部。
然而上述的一种阻燃式接触器虽然能够通过手动调节移动板使过滤网露出,从而达到对接触器内部散热的效果,但是,该阻燃式接触器通过过滤网自行散热的效率较低,且过滤网长久暴露在外界容易使外部灰尘等杂质进入至接触器内部,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以解决现有的交流电接触器在使用过程其内部易产生大量热量,当热量过高时极易发生短路甚至发生火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包括:
接触器本体,其内部设有线圈以及出风口朝向所述线圈的散热风扇,所述接触器本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信号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接触器本体相对所述散热风扇一侧的外壁与内壁之间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通风腔道,且所述接触器本体相对所述散热风扇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通风腔道连通的出风孔。
优选地,所述通风腔道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接触器本体底部,且优选地,所述通风腔道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贯穿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地,所述接触器本体上设有支撑所述线圈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贯穿设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承载部优选为陶瓷材质。
优选地,所述接触器本体优选为铝合金材质,所述接触器本体上设有触点孔和线圈接线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出风孔、通风腔道,当接触器本体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发生感应,使得温度传感器给控制器发送信号并使控制器启动散热风扇,从而使散热风扇的风流吹向线圈并沿出风孔排至通风腔道,然后沿通风腔道排至外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自动对接触器本体内部进行散热,提高了对接触器内部的防护性,解决了现有的交流电接触器在使用过程其内部易产生大量热量,当热量过高时极易发生短路甚至发生火灾的问题。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有散热翘片、隔板、通孔,散热翘片能够加快通风腔道和接触器本体底部的散热,由于散热翘片和通风腔道的出口均位于接触器本体的底部,这样的好处是,有效避免外部的雨水、杂质等进入至接触器本体内部,同时隔板和通孔的设置能够提高对通风腔道的防护性,进一步提高了对外部杂质的隔绝性。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有承载部、散热孔,承载部能够加快对线圈的散热性,并使得热量沿散热排出,从而加快对线圈和接触器本体内部的热量散发。
附图说明
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公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接触器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线圈和承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接触器本体;101、出风孔;102、通风腔道;2、触点孔;3、散热翘片;4、线圈接线孔;5、散热风扇;6、控制器;7、温度传感器;8、线圈;9、承载部;10、散热孔;11、隔板;1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包括接触器本体1,其内部设有线圈8以及出风口朝向线圈8的散热风扇5,接触器本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7以及与温度传感器7、散热风扇5信号连接的控制器6,接触器本体1相对散热风扇5一侧的外壁与内壁之间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通风腔道102,且接触器本体1相对散热风扇5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与通风腔道102连通的出风孔101。
具体的,接触器本体1上设有触点孔2和线圈接线孔4,出风孔101的数量为多个,同时在温度没有达到温度传感器7的感应值时,出风孔101也能够配合通风腔道102对接触器本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排放,当接触器本体1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7发生感应,使得温度传感器7给控制器6发送信号并使控制器6启动散热风扇5,从而使散热风扇5的风流吹向线圈8并沿出风孔101排至通风腔道102,然后沿通风腔道102排至外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自动对接触器本体1内部进行散热,提高了对接触器内部的防护性,解决了现有的交流电接触器在使用过程其内部易产生大量热量,当热量过高时极易发生短路甚至发生火灾的问题;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7还可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替代,接触器本体1上设有与温湿度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报警器,起到警示作用,以使得使用人员便于实时了解接触器本体1内部的温湿度变化。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接触器本体1的外壳优选为接触器本体1优选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较低的密度,可以快速传导内部热量,增加整体散热效果,常见的铝合金包括铝硅合金、铝镁合金等,同时接触器本体1还可以采用导热胶材质、铝氧胶片、硅胶脂等,导热胶是一种导热效果好的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它可以在接触器内部提供散热和电绝缘功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通风腔道102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位于接触器本体1底部,且通风腔道102与外部连通一端的接触器本体1上设有散热翘片3,通风腔道102内设有一隔板11,隔板11上贯穿设有多个通孔111,具体的,散热翘片3可以有效避免外部的雨水、杂质等进入至接触器本体1内部,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散热翘片3也可以设置在接触器本体1底部,以增加接触器本体1底部的散热空间,使接触器本体1内部散热加快;同时隔板11和通孔111的设置能够提高对通风腔道102的防护性,进一步提高了对外部杂质的隔绝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接触器本体1上设有支撑线圈8的承载部9,承载部9上贯穿设有多个散热孔10,具体的,承载部9优选为陶瓷材质,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以提高对线圈8的散热性,并使得热量沿散热排出,从而加快对线圈8和接触器本体1内部的热量散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控制器6、温度传感器7、散热风扇5、出风孔101、通风腔道102,当接触器本体1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7发生感应,使得温度传感器7给控制器6发送信号并使控制器6启动散热风扇5,从而使散热风扇5的风流吹向线圈8并沿出风孔101排至通风腔道102,然后沿通风腔道102排至外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自动对接触器本体1内部进行散热,提高了对接触器内部的防护性,解决了现有的交流电接触器在使用过程其内部易产生大量热量,当热量过高时极易发生短路甚至发生火灾的问题。
通过设置有散热翘片3、隔板11、通孔111,散热翘片3能够加快通风腔道102和接触器本体1底部的散热,由于散热翘片3和通风腔道102的出口均位于接触器本体1的底部,这样的好处是,有效避免外部的雨水、杂质等进入至接触器本体1内部,同时隔板11和通孔111的设置能够提高对通风腔道102的防护性,进一步提高了对外部杂质的隔绝性。
通过设置有承载部9、散热孔10,承载部9能够加快对线圈8的散热性,并使得热量沿散热排出,从而加快对线圈8和接触器本体1内部的热量散发。

Claims (6)

1.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器本体(1),其内部设有线圈(8)以及出风口朝向所述线圈(8)的散热风扇(5),所述接触器本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7)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7)、散热风扇(5)信号连接的控制器(6),所述接触器本体(1)相对所述散热风扇(5)一侧的外壁与内壁之间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通风腔道(102),且所述接触器本体(1)相对所述散热风扇(5)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通风腔道(102)连通的出风孔(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腔道(102)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接触器本体(1)底部,且所述通风腔道(102)与外部连通一端的所述接触器本体(1)上设有散热翘片(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腔道(102)内设有一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贯穿设有多个通孔(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本体(1)上设有支撑所述线圈(8)的承载部(9),所述承载部(9)上贯穿设有多个散热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9)优选为陶瓷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本体(1)优选为铝合金材质,所述接触器本体(1)上设有触点孔(2)和线圈接线孔(4)。
CN202322365555.3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 Active CN220651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5555.3U CN220651907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5555.3U CN220651907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1907U true CN220651907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4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5555.3U Active CN220651907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1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43090U (zh) 一种配电箱散热系统
CN112153873A (zh) 一种散热模块及包括其的充电枪和充电座
CN220651907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保护结构
CN107086469A (zh) 一种高压配电柜的散热装置
CN206834572U (zh) 一种散热除潮高压开关柜
JPH09120918A (ja) 変圧装置
CN217769110U (zh) 一种防尘散热电控柜
CN115331916A (zh) 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
CN211321892U (zh) 一种新型无线通信网关
CN207743613U (zh) 一种大电流金属封闭式开关柜手车室结构
CN208720368U (zh) 电器盒、室外机、光伏空调系统及电器设备
CN108278694B (zh) 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CN220606337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8125203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石墨烯散热片
CN217823835U (zh) 智能综合配电箱
CN218300694U (zh) 一种环网柜用散热装置
CN211829693U (zh) 一种耐腐蚀高压开关柜
CN217063016U (zh) 一种输变电工程用户外配电箱
CN215388471U (zh) 收集金属粉末的结构和除湿装置
CN220585766U (zh) 一种防尘电控柜
CN217957100U (zh) 一种大容量ip融合交换机
CN211240560U (zh) 一种机柜空调箱
CN218005667U (zh) 一种电器控制设备的温控结构
CN217280310U (zh) 美式箱变
CN217635785U (zh) 电火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