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6112U - 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6112U
CN220646112U CN202322412010.3U CN202322412010U CN220646112U CN 220646112 U CN220646112 U CN 220646112U CN 202322412010 U CN202322412010 U CN 202322412010U CN 220646112 U CN220646112 U CN 220646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roups
heat exchange
plates
uni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20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磊
赖永林
杨志龙
唐绍华
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Qiubei Wind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Qiubei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Qiubei Wind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Qiubei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20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6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6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6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技术问题:现有的冷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液冷系统通过冷却液来吸收机组产生的热量,然后将热冷却剂传递到冷却装置,通过换热过程降低温度,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冷却液在换热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泄露,且由于风电机组内部具有电力转换组件,使得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如果发生泄漏,将会导致系统失效、风电机组损坏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包括换热组件、散热组件与壳体,机组本体的外端套设有用于分散机组本体热量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的上端设有用于将换热组件传导的热量排出的散热组件,机组本体的外侧套设有用于保护机组本体与各类组件的壳体。

Description

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机组,也称为风力发电机组,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风电机组冷却装置是一种用于控制和维持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温度的设备,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包括来自发电机、变频器、传动系统等部件的热量,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影响机组的性能、寿命甚至安全,因此,冷却装置的设计是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部分,现有的冷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液冷系统通过冷却液来吸收机组产生的热量,然后将热冷却剂传递到冷却装置,通过换热过程降低温度,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冷却液在换热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泄露,且由于风电机组内部具有电力转换组件,使得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如果发生泄漏,将会导致系统失效、风电机组损坏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冷却装置,往往采用液冷系统通过冷却液来吸收机组产生的热量,然后将热冷却剂传递到冷却装置,通过换热过程降低温度,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冷却液在换热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泄露,且由于风电机组内部具有电力转换组件,使得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如果发生泄漏,将会导致系统失效、风电机组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包括机组本体;还包括换热组件、散热组件与壳体,机组本体的外端套设有用于分散机组本体热量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的上端设有用于将换热组件传导的热量排出的散热组件,机组本体的外侧套设有用于保护机组本体与各类组件的壳体,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机组本体、换热组件与散热组件的容纳仓,机组本体、换热组件与散热组件位于容纳仓的内部。
优选的,通过连接板来连接托板与导热板,使得导热板与托板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机组本体的空间,方便对机组本体进行固定,多组导热板贴合在机组本体的上端,多组导热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串联,使得机组本体的热量可以均匀通过导热板向外界进行传导,从而降低机组本体的温度,通过多组换热铝片与多组导热铜管相互叠加交叉组合,使得导热板上的热量经过多组换热铝片与多组导热铜管被迅速分散,多组换热铝片增加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迅速与空气中的冷气进行交换,加强了对机组本体的散热冷却的作用,通过散热组件来排出壳体内的热空气,加速壳体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流通,从而带出热量。
作为优选,换热组件包括导热板与托板,导热板设有多组,多组导热板沿机组本体的上端线性设置,多组导热板之间设有连接杆,多组导热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托板位于机组本体的底部,托板设有多组,多组托板沿机组的底部间隔设置,托板与导热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托板与导热板通过连接板连接,通过连接板来连接托板与导热板,使得导热板与托板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机组本体的空间,方便对机组本体进行固定,多组导热板贴合在机组本体的上端,多组导热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串联,使得机组本体的热量可以均匀通过导热板向外界进行传导,从而降低机组本体的温度。
作为优选,导热板的上方设有换热铝片,换热铝片设有多组,多组换热铝片沿导热板的上方依次叠加设置,多组换热铝片之间设有导热铜管,导热铜管设有多组,多组导热铜管与多组换热铝片相互交叉设置,通过多组换热铝片与多组导热铜管相互叠加交叉组合,使得导热板上的热量经过多组换热铝片与多组导热铜管被迅速分散,多组换热铝片增加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迅速与空气中的冷气进行交换,加强了对机组本体的散热冷却的作用。
作为优选,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盒与扇叶,散热盒的内部开设有散热仓,散热仓的内部设有驱动器,散热仓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散热窗,散热仓的底部设有固定条,固定条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散热仓的侧壁,散热条的上端设有传动轴,通过散热组件来排出壳体内的热空气,加速壳体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流通,从而带出热量,通过散热盒内开设有的散热仓来容纳多组扇叶与转轴,通过固定条来固定传动轴。
作为优选,传动轴的上端设有转轴,多数转轴设有两组,两组转轴沿固定条的上端对称设置,转轴的外端设有扇叶,扇叶设有多组,多组扇叶沿转轴的外端环绕设置,通过驱动器驱动传动轴带动转轴外端的多组扇叶进行转动,多组扇叶转动的同时带动内部的热空气与外界冷空气进行交换,使得壳体内机组本体的热量跟随空气向外排出,以此降低壳体内的温度,使得机组本体得以冷却。
作为优选,壳体的上方设有挡雨板,挡雨板下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设有多组,多组固定块均布在挡雨板的下端转角处,挡雨板的下方对应开设有固定槽,通过壳体上方的挡雨板来防止雨雪天气的雨水进入到壳体内部,从而对机组本体产生损坏,通过将多组固定块插在固定槽的内部来固定挡雨板。
作为优选,固定槽设有两组,两组固定槽沿壳体的表面间隔设置,两组固定槽之间开设有天窗,壳体的后端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设有多组,多组散热孔均布在壳体的后端,通过天窗与散热孔相组合,使得散热组件能够通过天窗与散热孔对内外空气进行交换传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连接板来连接托板与导热板,使得导热板与托板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机组本体的空间,方便对机组本体进行固定,多组导热板贴合在机组本体的上端,多组导热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串联,使得机组本体的热量可以均匀通过导热板向外界进行传导,从而降低机组本体的温度,通过多组换热铝片与多组导热铜管相互叠加交叉组合,使得导热板上的热量经过多组换热铝片与多组导热铜管被迅速分散,多组换热铝片增加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迅速与空气中的冷气进行交换,加强了对机组本体的散热冷却的作用,通过散热组件来排出壳体内的热空气,加速壳体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流通,从而带出热量,通过散热盒内开设有的散热仓来容纳多组扇叶与转轴,通过固定条来固定传动轴,通过驱动器驱动传动轴带动转轴外端的多组扇叶进行转动,多组扇叶转动的同时带动内部的热空气与外界冷空气进行交换,使得壳体内机组本体的热量跟随空气向外排出,以此降低壳体内的温度,使得机组本体得以冷却。
2、通过壳体上方的挡雨板来防止雨雪天气的雨水进入到壳体内部,从而对机组本体产生损坏,通过将多组固定块插在固定槽的内部来固定挡雨板,通过天窗与散热孔相组合,使得散热组件能够通过天窗与散热孔对内外空气进行交换传导,解决了现有的冷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液冷系统通过冷却液来吸收机组产生的热量,然后将热冷却剂传递到冷却装置,通过换热过程降低温度,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冷却液在换热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泄露,且由于风电机组内部具有电力转换组件,使得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如果发生泄漏,将会导致系统失效、风电机组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组本体;2、换热组件;201、托板;202、连接板;203、导热板;204、换热铝片;205、导热铜管;3、散热组件;301、散热盒;302、散热仓;303、散热窗;304、固定条;305、扇叶;306、转轴;4、壳体;401、散热孔;402、挡雨板;403、固定槽;404、天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包括机组本体1;还包括换热组件2、散热组件3与壳体4,机组本体1的外端套设有用于分散机组本体1热量的换热组件2,换热组件2的上端设有用于将换热组件2传导的热量排出的散热组件3,机组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用于保护机组本体1与各类组件的壳体4,壳体4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机组本体1、换热组件2与散热组件3的容纳仓,机组本体1、换热组件2与散热组件3位于容纳仓的内部。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组件2包括导热板203与托板201,导热板203设有多组,多组导热板203沿机组本体1的上端线性设置,多组导热板203之间设有连接杆,多组导热板203通过连接杆连接,托板201位于机组本体1的底部,托板201设有多组,多组托板201沿机组的底部间隔设置,托板201与导热板203之间设有连接板202,托板201与导热板203通过连接板202连接,通过连接板202来连接托板201与导热板203,使得导热板203与托板201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机组本体1的空间,方便对机组本体1进行固定,多组导热板203贴合在机组本体1的上端,多组导热板203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串联,使得机组本体1的热量可以均匀通过导热板203向外界进行传导,从而降低机组本体1的温度,导热板203的上方设有换热铝片204,换热铝片204设有多组,多组换热铝片204沿导热板203的上方依次叠加设置,多组换热铝片204之间设有导热铜管205,导热铜管205设有多组,多组导热铜管205与多组换热铝片204相互交叉设置,通过多组换热铝片204与多组导热铜管205相互叠加交叉组合,使得导热板203上的热量经过多组换热铝片204与多组导热铜管205被迅速分散,多组换热铝片204增加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迅速与空气中的冷气进行交换,加强了对机组本体1的散热冷却的作用。
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盒301与扇叶305,散热盒301的内部开设有散热仓302,散热仓302的内部设有驱动器,散热仓302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散热窗303,散热仓302的底部设有固定条304,固定条304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散热仓302的侧壁,散热条的上端设有传动轴,通过散热组件3来排出壳体4内的热空气,加速壳体4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流通,从而带出热量,通过散热盒301内开设有的散热仓302来容纳多组扇叶305与转轴306,通过固定条304来固定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设有转轴306,多数转轴306设有两组,两组转轴306沿固定条304的上端对称设置,转轴306的外端设有扇叶305,扇叶305设有多组,多组扇叶305沿转轴306的外端环绕设置,通过驱动器驱动传动轴带动转轴306外端的多组扇叶305进行转动,多组扇叶305转动的同时带动内部的热空气与外界冷空气进行交换,使得壳体4内机组本体1的热量跟随空气向外排出,以此降低壳体4内的温度,使得机组本体1得以冷却。
请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的上方设有挡雨板402,挡雨板402下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设有多组,多组固定块均布在挡雨板402的下端转角处,挡雨板402的下方对应开设有固定槽403,通过壳体4上方的挡雨板402来防止雨雪天气的雨水进入到壳体4内部,从而对机组本体1产生损坏,通过将多组固定块插在固定槽403的内部来固定挡雨板402,固定槽403设有两组,两组固定槽403沿壳体4的表面间隔设置,两组固定槽403之间开设有天窗404,壳体4的后端开设有散热孔401,散热孔401设有多组,多组散热孔401均布在壳体4的后端,通过天窗404与散热孔401相组合,使得散热组件3能够通过天窗404与散热孔401对内外空气进行交换传导。
在进行工作时,首先将导热组件套设在机组本体1的外端,通过连接板202来连接托板201与导热板203,使得导热板203与托板201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机组本体1的空间,方便对机组本体1进行固定,多组导热板203贴合在机组本体1的上端,多组导热板203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串联,使得机组本体1的热量可以均匀通过导热板203向外界进行传导,从而降低机组本体1的温度,通过多组换热铝片204与多组导热铜管205相互叠加交叉组合,使得导热板203上的热量经过多组换热铝片204与多组导热铜管205被迅速分散,多组换热铝片204增加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迅速与空气中的冷气进行交换,加强了对机组本体1的散热冷却的作用。
通过散热组件3来排出壳体4内的热空气,加速壳体4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流通,从而带出热量,通过散热盒301内开设有的散热仓302来容纳多组扇叶305与转轴306,通过固定条304来固定传动轴,通过驱动器驱动传动轴带动转轴306外端的多组扇叶305进行转动,多组扇叶305转动的同时带动内部的热空气与外界冷空气进行交换,使得壳体4内机组本体1的热量跟随空气向外排出,通过天窗404与散热孔401相组合,使得散热组件3能够通过天窗404与散热孔401对内外空气进行交换传导。
根据以上步骤,首先将导热组件套设在机组本体1的外端,通过连接板202来连接托板201与导热板203,使得机组本体1的热量可以均匀通过导热板203向外界进行传导,通过多组换热铝片204与多组导热铜管205,使得热量迅速与空气中的冷气进行交换,通过散热组件3来排出壳体4内的热空气,通过驱动器驱动传动轴带动转轴306外端的多组扇叶305进行转动,通过天窗404与散热孔401相组合,能够通过天窗404与散热孔401对内外空气进行交换传导。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包括机组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组件(2)、散热组件(3)与壳体(4),机组本体(1)的外端套设有用于分散机组本体(1)热量的换热组件(2),换热组件(2)的上端设有用于将换热组件(2)传导的热量排出的散热组件(3),机组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用于保护机组本体(1)与各类组件的壳体(4),壳体(4)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机组本体(1)、换热组件(2)与散热组件(3)的容纳仓,机组本体(1)、换热组件(2)与散热组件(3)位于容纳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组件(2)包括导热板(203)与托板(201),导热板(203)设有多组,多组导热板(203)沿机组本体(1)的上端线性设置,多组导热板(203)之间设有连接杆,多组导热板(203)通过连接杆连接,托板(201)位于机组本体(1)的底部,托板(201)设有多组,多组托板(201)沿机组的底部间隔设置,托板(201)与导热板(203)之间设有连接板(202),托板(201)与导热板(203)通过连接板(2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板(203)的上方设有换热铝片(204),换热铝片(204)设有多组,多组换热铝片(204)沿导热板(203)的上方依次叠加设置,多组换热铝片(204)之间设有导热铜管(205),导热铜管(205)设有多组,多组导热铜管(205)与多组换热铝片(204)相互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盒(301)与扇叶(305),散热盒(301)的内部开设有散热仓(302),散热仓(302)的内部设有驱动器,散热仓(302)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散热窗(303),散热仓(302)的底部设有固定条(304),固定条(304)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散热仓(302)的侧壁,散热条的上端设有传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轴的上端设有转轴(306),多数转轴(306)设有两组,两组转轴(306)沿固定条(304)的上端对称设置,转轴(306)的外端设有扇叶(305),扇叶(305)设有多组,多组扇叶(305)沿转轴(306)的外端环绕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4)的上方设有挡雨板(402),挡雨板(402)下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设有多组,多组固定块均布在挡雨板(402)的下端转角处,挡雨板(402)的下方对应开设有固定槽(4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槽(403)设有两组,两组固定槽(403)沿壳体(4)的表面间隔设置,两组固定槽(403)之间开设有天窗(404),壳体(4)的后端开设有散热孔(401),散热孔(401)设有多组,多组散热孔(401)均布在壳体(4)的后端。
CN202322412010.3U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Active CN220646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2010.3U CN220646112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2010.3U CN220646112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6112U true CN220646112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87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2010.3U Active CN220646112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6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3638B2 (en) Wind power generator
CN219329179U (zh) 一种变压器的冷却换热机构
CN214566191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散热装置
CN220646112U (zh) 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EP2589801A1 (en) Wind-powered electricity generator
CN110707259A (zh) 一种高防护等级的空冷式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49831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无源散热装置
CN211792580U (zh) 变频器用散热装置
CN211958507U (zh) 一种地下管廊电气智能开关柜的风冷散热结构
CN214170735U (zh) —种散热效果好的风力发电塔筒结构
CN210327501U (zh) 一种高效散热太阳能电池板
CN207166952U (zh) 一种机柜
CN112449555A (zh) 一种大功率逆变器用主动热虹吸散热系统
CN110730598A (zh) 变频器用散热装置
CN220306808U (zh) 一种充气柜
CN212782994U (zh) 一种液冷散热的变压器
CN211908081U (zh) 一种变电站变电运行控制箱的散热设备
CN220604772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箱的散热结构
CN212518605U (zh) 一种异步电机的端盖结构
CN220984570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高效散热装置
CN218997511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电力供应机组
CN21999832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结构
CN219660238U (zh) 一种用于充电桩水冷、风冷散热防护装置
CN218005027U (zh) 一种储能电站冷却系统
CN220776347U (zh) 冷却系统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