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3109B - 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3109B
CN114883109B CN202210325403.8A CN202210325403A CN114883109B CN 114883109 B CN114883109 B CN 114883109B CN 202210325403 A CN202210325403 A CN 202210325403A CN 114883109 B CN114883109 B CN 1148831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oling
pipe
communicated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54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3109A (zh
Inventor
林玉龙
陈金塔
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dalu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dalu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dalu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dalu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54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31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3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3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3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3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8Cooling arrangements; Heating arrangements;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40Thermal components
    • H02S40/42Cooling means
    • H02S40/425Cooling means using a gaseous or a liquid coolant, e.g. air flow ventilation, water circ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逆变器电路板,逆变器电路板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组电容,每组电容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一组循环散热组件,所述逆变器电路板的顶部通过多组支撑杆设置有一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一组冷却组件,冷却组件的旁侧设置有一组降温组件,本发明在在环散热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对电容进行持续的循环散热,在环散热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充分将电容上的热量导出,防止电容由于热量导出效率低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新兴产业之一,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和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是当今主流的太阳能发电方式,光伏发电不需要燃料,无气体排放,属于“绿色”产业,具有无污染、安全、长寿命、维护简单、资源永不枯竭和资源分布广泛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可广泛应用于航天、通讯、能源、农业、办公设施、交通以及民宅等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地方往往也是雷击灾害损失最惨重的地方,而光伏汇流箱正是用于连接光伏阵列及逆变器,提供防雷及过流保护,并监测光伏阵列的单串电流、电压及防雷器状态、断路器状态的一种装置,然而,光伏汇流箱逆变器中的电容温度每升高10℃,电解电容的寿命减少一半,当电解电容在105℃情况下,寿命一般在2000-3000H,寿命长的也只有5000-6000H,导致电容寿命降低,导致电容表面材质发生烧结,严重时造成电容烧坏,无法继续使用,影响逆变器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10634673B)公布了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包括箱体、电路板、电容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安装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圈处套接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内部填充有膨胀液。通过防水层与硅胶套之间的配合,使得电容上的热量及时传输至防水层,使得膨胀液根据电容的温度自适应膨胀和伸缩,从而将蓄水棒上的冷却液滴落至防水层上,再通过防水层将电容温度降低,使得冷却液快速与电容接触,消除电容上的高温,使得逆变器腔体内保持较佳的工作环境,使得电容始终保持一个适宜的状态下工作,使得电容每下降10℃寿命翻倍,从而增加电容在使用时的寿命,使得逆变器在使用中更加稳定。
上述专利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1)该发明缺少水循环装置,冷却液会聚集在防水层上,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冷却液的温度持续升高,无法持续对电容进行降温。
(2)该发明仅仅通过防水层与电容直接接触的方式导热,导热效率低,大量的热量会在电路板上,难以散发出去。
因此,现在亟需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逆变器电路板,逆变器电路板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组电容,每组电容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一组循环散热组件,所述逆变器电路板的顶部通过多组支撑杆设置有一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一组冷却组件,冷却组件的旁侧设置有一组降温组件;
其中,冷却组件包括有滑动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两组滑动杆以及多组散热片,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两组滑动杆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底部两端,且两组滑动杆相邻面上均设置有一组限位杆,所述滑动板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板通过所述滑动槽与两组滑动杆在水平方向上滑动配合,每组所述散热片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杆卡接配合的卡槽,每组散热片上均开设有一组圆形通槽,每组散热片靠近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均设置有一组环形橡胶圈。
优选的,每组所述散热片均呈矩形,且每组散热片的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第一固定板以及滑动板的四个角的对应位置上,均开设有限位孔,每组散热片均通过所述卡槽与限位杆连接,相邻的两组散热片之间均通过所述环形橡胶圈密闭连接,相邻两组散热片上的圆形通槽为错位分布,每组位于同一高度的定位孔以及限位孔内均设置有一组螺纹杆,每组螺纹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有第一循环泵、冷却进水管道、第一储液箱、软性波纹管、连接管道、入液管道以及排液管道,所述第一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旁侧,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一组出液通孔,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一组圆形进水孔,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一组圆形出水孔,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冷却进水管道与圆形进水孔连通,所述入液管道的输出端与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软性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出水孔以及出液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箱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旁侧,所述软性波纹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第一储液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液管道的输入端与第一储液箱的内部连通,所述圆形进水孔与靠近第一固定板的散热片内部连通,所述软性波纹管与靠近滑动板的散热片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循环散热组件包括有第一多通管、第二循环泵、多组导热套、多组连通管以及多组流出管,每组导热套均套设在电容的外壁上,每组导热套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旋冷却通道,每组连通管均与一组螺旋冷却通道的顶部出口连通,每组流出管均与一组螺旋冷却通道的底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多通管的多个输入端均与一组流出管对应,每个第一多通管的输入端均与对应的流出管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设置在支撑板顶部的一侧,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多通管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循环散热组件还包括有第二多通管、第二储液箱以及弯管,所述第二储液箱设置在第二循环泵的旁侧,第二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第二储液箱的内部连通,所述弯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储液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多通管的多个输出端均与一组连通管对应,每个第二多通管的输出端均与对应的连通管连通。
优选的,每组导热套与电容之间均填充有导热硅脂。
优选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有冷却箱以及循环管道,所述冷却箱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呈中空状,且冷却箱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循环管道设置在冷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管道的输入端与弯管连通,所述循环管道的输出端与第二多通管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为导热材质,冷却箱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导热片,所述排液管道的输出端与冷却箱的一侧连通,所述入液管道与冷却箱的另一侧连通。
优选的,每组电容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组夹持组件,每组夹持组件均包括有圆形固定块、流入管道、流出管道、第一圆形管、第二圆形管、多组弹力板以及多组弧形弹片,多组弧形弹片沿着所述圆形固定块的圆周方向设置在圆形固定块的外壁上,每组弧形弹片均开设有弹力槽,每组弹力板均与一组弧形弹片对应,每组弹力板均设置在对应弧形弹片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圆形管以及第二圆形管间隔设置在圆形固定块的内部,流入管道设置在圆形固定块的顶部,流出管道设置在流入管道的旁侧,流入管道的底部与第一圆形管内部连通,流出管道的底部与第二圆形管内部连通,每组弧形弹片上均设置有一组导热橡胶软垫,每组导热橡胶软垫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U形管,每组U形管的两个开口分别与第一圆形管以及第二圆形管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与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一组双头电机,双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组风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中,在环散热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对电容进行持续的循环散热,具体的,冷却液在第二循环泵的作用下,将导热套中的冷却液导入到循环管道中,在循环管道中进行降温,以达到对电容进行持续降温的目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技术缺少水循环装置,冷却液会聚集,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冷却液的温度持续升高,无法持续对电容进行降温的技术问题。
其二、本发明中,在环散热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充分将电容上的热量导出,防止电容由于热量导出效率低而损坏,具体的,低温的冷却液从螺旋冷却通道的顶部流入,并通过导热套与电容之间的导热硅脂,与电容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以降低电容的温度,之后高温的冷却液从螺旋冷却通道的底部流出,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通过防水层与电容直接接触的方式导热,导热效率低,大量的热量会在电路板上,难以散发出去的技术问题;
其三、本发明中,通过将两组相邻的散热片通过所述环形橡胶圈密闭连接,且相邻两组散热片上的圆形通槽为错位分布,使得冷却液能够在两组相邻的两组散热片之间形成一个散热通道,使得温度较高的冷却液得到充分的降温。
其四、本发明中,在第一循环泵的作用下,驱动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在多组散热片之间形成的通道中进行流动,以对冷却箱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防止冷却箱中的冷却液温度过高,影响对电容的散热效果。
其五、本发明中,两组风扇在双头电机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同时对冷却箱以及多组散热片进行降温,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其六、本发明中,多组弧形弹片能够对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电容进行夹持固定,具体的,在第二循环泵的作用下,在每组导热橡胶软垫内部均能够形成冷却液的循环,从而实现对不同形状的电容都能够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导热套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电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循环散热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冷却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中相邻两组散热片之间冷却液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降温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双头电机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支撑板;3、导热套;4、第一固定板;5、限位孔;6、支撑杆;7、逆变器电路板;9、连通管;10、流出管;11、第一多通管;12、第二多通管;13、螺纹杆;14、紧固螺栓;15、散热片;16、螺旋冷却通道;17、电容;18、第一储液箱;19、第二储液箱;20、弯管;21、排液管道;22、冷却箱;23、第二固定板;24、连接管道;25、第一循环泵;26、第二循环泵;27、软性波纹管;28、出液通孔;29、圆形进水孔;30、圆形出水孔;31、滑动板;32、滑动杆;33、滑动槽;34、冷却进水管道;35、限位杆;36、环形橡胶圈;37、圆形通槽;38、卡槽;39、循环管道;40、导热片;41、双头电机;42、风扇;43、圆形固定块;44、弧形弹片;45、弹力板;46、弹力槽;47、流出管道;48、流入管道;49、导热橡胶软垫;50、第一圆形管;51、第二圆形管;52、U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逆变器电路板7,逆变器电路板7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组电容17,每组电容17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一组循环散热组件,所述逆变器电路板7的顶部通过多组支撑杆6设置有一组支撑板2,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一组冷却组件,冷却组件的旁侧设置有一组降温组件;
其中,冷却组件包括有滑动板31、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23、两组滑动杆32以及多组散热片15,第一固定板4以及第二固定板23间隔设置在支撑板2的顶部,两组滑动杆32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固定板23的顶部与底部两端,且两组滑动杆32相邻面上均设置有一组限位杆35,所述滑动板31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动槽33,所述滑动板31通过所述滑动槽33与两组滑动杆32在水平方向上滑动配合,每组所述散热片15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杆35卡接配合的卡槽38,每组散热片15上均开设有一组圆形通槽37,每组散热片15靠近所述滑动板31的一侧均设置有一组环形橡胶圈36;两组相邻的散热片15之间通过所述环形橡胶圈36密闭连接,且相邻两组散热片15上的圆形通槽37为错位分布,使得冷却液能够在两组相邻的两组散热片15之间形成一个散热通道,使得温度较高的冷却液得到充分的降温。
具体的,每组所述散热片15均呈矩形,且每组散热片15的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第一固定板4以及滑动板31的四个角的对应位置上,均开设有限位孔5,每组散热片15均通过所述卡槽38与限位杆35连接,相邻的两组散热片15之间均通过所述环形橡胶圈36密闭连接,相邻两组散热片15上的圆形通槽37为错位分布,每组位于同一高度的定位孔以及限位孔5内均设置有一组螺纹杆13,每组螺纹杆13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紧固螺栓14;限位杆35用于对散热片15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散热片15在安装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螺纹杆13与紧固螺栓14相互配合,将多组散热片15与第一固定板4以及滑动板31进行紧密固定,以保证多组散热片15之间的气密性。
具体的,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有第一循环泵25、冷却进水管道34、第一储液箱18、软性波纹管27、连接管道24、入液管道8以及排液管道21,所述第一循环泵25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4的旁侧,所述滑动板31上开设有一组出液通孔28,第一固定板4上开设有一组圆形进水孔29,第二固定板23上开设有一组圆形出水孔30,所述第一循环泵25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冷却进水管道34与圆形进水孔29连通,所述入液管道8的输出端与第一循环泵25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软性波纹管27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出水孔30以及出液通孔28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箱18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3的旁侧,所述软性波纹管27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24与第一储液箱18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液管道21的输入端与第一储液箱18的内部连通,所述圆形进水孔29与靠近第一固定板4的散热片15内部连通,所述软性波纹管27与靠近滑动板31的散热片15内部连通;第一循环泵25用于驱动第一储液箱18中的冷却液在多组散热片15之间进行流动,以对冷却箱22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防止冷却箱22中的冷却液温度过高,影响对电容17的散热效果。
具体的,所述循环散热组件包括有第一多通管11、第二循环泵26、多组导热套3、多组连通管9以及多组流出管10,每组导热套3均套设在电容17的外壁上,每组导热套3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旋冷却通道16,每组连通管9均与一组螺旋冷却通道16的顶部出口连通,每组流出管10均与一组螺旋冷却通道16的底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多通管11的多个输入端均与一组流出管10对应,每个第一多通管11的输入端均与对应的流出管10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26设置在支撑板2顶部的一侧,第二循环泵26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多通管11的顶部连通;冷却液在第二循环泵26的作用下,低温的冷却液从螺旋冷却通道16的顶部流入,并与电容17进行热交换,以降低电容17的温度,之后,高温的冷却液从螺旋冷却通道16的底部流出。
具体的,所述循环散热组件还包括有第二多通管12、第二储液箱19以及弯管20,所述第二储液箱19设置在第二循环泵26的旁侧,第二循环泵26的输出端与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连通,所述弯管2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多通管12的多个输出端均与一组连通管9对应,每个第二多通管12的输出端均与对应的连通管9连通;第二循环泵26用于对导热套3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将其导入到循环管道39中进行降温,以达到对电容17进行持续降温的目的。
具体的,每组导热套3与电容17之间均填充有导热硅脂;在导热套3与电容17之间均填充导热硅脂,能够提高导热套3的导热效果,提高电容17的降温效率。
具体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有冷却箱22以及循环管道39,所述冷却箱22设置在支撑板2的顶部,所述冷却箱22的内部呈中空状,且冷却箱22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循环管道39设置在冷却箱22的内部,所述循环管道39的输入端与弯管20连通,所述循环管道39的输出端与第二多通管12的顶部连通;第二循环泵26用于将导热套3内部的流出的高温冷却液导入到循环管道39中后,高温的冷却液在循环管道39中流动的过程中,在冷却箱22的作用下,温度得到降低,并通过第二循环泵26将低温的冷却液继续持续不断的导入到导热套3中,对电容17进行降温。
具体的,所述冷却箱22为导热材质,冷却箱22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导热片40,所述排液管道21的输出端与冷却箱22的一侧连通,所述入液管道8与冷却箱22的另一侧连通;通过在冷却箱22的外壁上设置多组导热片40,提高冷却箱22的散热效果。
具体的,所述冷却箱22与第一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一组双头电机41,双头电机41的两个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组风扇42;两组风扇42在双头电机41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同时对冷却箱22以及多组散热片15进行降温。
实施例二:
如图13-15所示,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每组电容17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组夹持组件,每组夹持组件均包括有圆形固定块43、流入管道48、流出管道47、第一圆形管50、第二圆形管51、多组弹力板45以及多组弧形弹片44,多组弧形弹片44沿着所述圆形固定块43的圆周方向设置在圆形固定块43的外壁上,每组弧形弹片44均开设有弹力槽46,每组弹力板45均与一组弧形弹片44对应,每组弹力板45均设置在对应弧形弹片44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圆形管50以及第二圆形管51间隔设置在圆形固定块43的内部,流入管道48设置在圆形固定块43的顶部,流出管道47设置在流入管道48的旁侧,流入管道48的底部与第一圆形管50内部连通,流出管道47的底部与第二圆形管51内部连通,每组弧形弹片44上均设置有一组导热橡胶软垫49,每组导热橡胶软垫49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U形管52,每组U形管52的两个开口分别与第一圆形管50以及第二圆形管51内部连通,第一多通管11的多个输入端均与一组流出管道47对应,每个第一多通管11的输入端均与对应的流出管道47连通,第二多通管12的多个输出端均与一组流入管道48对应,每个第二多通管12的输出端均与对应的流入管道48连通;多组弧形弹片44能够对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电容17进行夹持固定,在第二循环泵26的作用下,在每组导热橡胶软垫49内部均能够形成冷却液的循环,从而实现对不同形状的电容17都能够进行散热。
工作原理:冷却液在第二循环泵26的作用下,低温的冷却液从螺旋冷却通道16的顶部流入,并与电容17进行热交换,以降低电容17的温度,之后,高温的冷却液从螺旋冷却通道16的底部流出。
第二循环泵26用于对导热套3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将其导入到循环管道39中进行降温,以达到对电容17进行持续降温的目的。
第二循环泵26在将导热套3内部的流出的高温冷却液导入到循环管道39中后,高温的冷却液在循环管道39中流动的过程中,在冷却箱22的作用下,温度得到降低,并通过第二循环泵26将低温的冷却液继续持续不断的导入到导热套3中,对电容17进行降温。
两组相邻的散热片15之间通过所述环形橡胶圈36密闭连接,且相邻两组散热片15上的圆形通槽37为错位分布,使得冷却液能够在两组相邻的两组散热片15之间形成一个散热通道,使得温度较高的冷却液得到充分的降温。
限位杆35用于对散热片15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散热片15在安装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螺纹杆13与紧固螺栓14相互配合,将多组散热片15与第一固定板4以及滑动板31进行紧密固定,以保证多组散热片15之间的气密性。
第一循环泵25用于驱动第一储液箱18中的冷却液在多组散热片15之间进行流动,以对冷却箱22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防止冷却箱22中的冷却液温度过高,影响对电容17的散热效果。
多组弧形弹片44能够对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电容17进行夹持固定,在第二循环泵26的作用下,在每组导热橡胶软垫49内部均能够形成冷却液的循环,从而实现对不同形状的电容17都能够进行散热。
两组风扇42在双头电机41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同时对冷却箱22以及多组散热片15进行降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逆变器电路板(7),逆变器电路板(7)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组电容(17),每组电容(17)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一组循环散热组件,所述逆变器电路板(7)的顶部通过多组支撑杆(6)设置有一组支撑板(2),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一组冷却组件,冷却组件的旁侧设置有一组降温组件;
其中,冷却组件包括有滑动板(31)、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23)、两组滑动杆(32)以及多组散热片(15),第一固定板(4)以及第二固定板(23)间隔设置在支撑板(2)的顶部,两组滑动杆(32)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固定板(23)的顶部与底部两端,且两组滑动杆(32)相邻面上均设置有一组限位杆(35),所述滑动板(31)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动槽(33),所述滑动板(31)通过所述滑动槽(33)与两组滑动杆(32)在水平方向上滑动配合,每组所述散热片(15)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杆(35)卡接配合的卡槽(38),每组散热片(15)上均开设有一组圆形通槽(37),每组散热片(15)靠近所述滑动板(31)的一侧均设置有一组环形橡胶圈(36);
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有第一循环泵(25)、冷却进水管道(34)、第一储液箱(18)、软性波纹管(27)、连接管道(24)、入液管道(8)以及排液管道(21),所述第一循环泵(25)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4)的旁侧,所述滑动板(31)上开设有一组出液通孔(28),第一固定板(4)上开设有一组圆形进水孔(29),第二固定板(23)上开设有一组圆形出水孔(30),所述第一循环泵(25)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冷却进水管道(34)与圆形进水孔(29)连通,所述入液管道(8)的输出端与第一循环泵(25)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软性波纹管(27)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出水孔(30)以及出液通孔(28)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箱(18)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3)的旁侧,所述软性波纹管(27)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24)与第一储液箱(18)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液管道(21)的输入端与第一储液箱(18)的内部连通,所述圆形进水孔(29)与靠近第一固定板(4)的散热片(15)内部连通,所述软性波纹管(27)与靠近滑动板(31)的散热片(15)内部连通;
所述循环散热组件包括有第一多通管(11)、第二循环泵(26)、多组导热套(3)、多组连通管(9)以及多组流出管(10),每组导热套(3)均套设在电容(17)的外壁上,每组导热套(3)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旋冷却通道(16),每组连通管(9)均与一组螺旋冷却通道(16)的顶部出口连通,每组流出管(10)均与一组螺旋冷却通道(16)的底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多通管(11)的多个输入端均与一组流出管(10)对应,每个第一多通管(11)的输入端均与对应的流出管(10)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26)设置在支撑板(2)顶部的一侧,第二循环泵(26)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多通管(11)的顶部连通;
所述循环散热组件还包括有第二多通管(12)、第二储液箱(19)以及弯管(20),所述第二储液箱(19)设置在第二循环泵(26)的旁侧,第二循环泵(26)的输出端与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连通, 所述弯管(2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多通管(12)的多个输出端均与一组连通管(9)对应,每个第二多通管(12)的输出端均与对应的连通管(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散热片(15)均呈矩形,且每组散热片(15)的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第一固定板(4)以及滑动板(31)的四个角的对应位置上,均开设有限位孔(5),每组散热片(15)均通过所述卡槽(38)与限位杆(35)连接,相邻的两组散热片(15)之间均通过所述环形橡胶圈(36)密闭连接,相邻两组散热片(15)上的圆形通槽(37)为错位分布,每组位于同一高度的定位孔以及限位孔(5)内均设置有一组螺纹杆(13),每组螺纹杆(13)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紧固螺栓(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导热套(3)与电容(17)之间均填充有导热硅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有冷却箱(22)以及循环管道(39),所述冷却箱(22)设置在支撑板(2)的顶部,所述冷却箱(22)的内部呈中空状,且冷却箱(22)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循环管道(39)设置在冷却箱(22)的内部,所述循环管道(39)的输入端与弯管(20)连通,所述循环管道(39)的输出端与第二多通管(12)的顶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2)为导热材质,冷却箱(22)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导热片(40),所述排液管道(21)的输出端与冷却箱(22)的一侧连通,所述入液管道(8)与冷却箱(22)的另一侧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电容(17)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组夹持组件,每组夹持组件均包括有圆形固定块(43)、流入管道(48)、流出管道(47)、第一圆形管(50)、第二圆形管(51)、多组弹力板(45)以及多组弧形弹片(44),多组弧形弹片(44)沿着所述圆形固定块(43)的圆周方向设置在圆形固定块(43)的外壁上,每组弧形弹片(44)均开设有弹力槽(46),每组弹力板(45)均与一组弧形弹片(44)对应,每组弹力板(45)均设置在对应弧形弹片(44)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圆形管(50)以及第二圆形管(51)间隔设置在圆形固定块(43)的内部,流入管道(48)设置在圆形固定块(43)的顶部,流出管道(47)设置在流入管道(48)的旁侧,流入管道(48)的底部与第一圆形管(50)内部连通,流出管道(47)的底部与第二圆形管(51)内部连通,每组弧形弹片(44)上均设置有一组导热橡胶软垫(49),每组导热橡胶软垫(49)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U形管(52),每组U形管(52)的两个开口分别与第一圆形管(50)以及第二圆形管(51)内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2)与第一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一组双头电机(41),双头电机(41)的两个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组风扇(42)。
CN202210325403.8A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Active CN114883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5403.8A CN114883109B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5403.8A CN114883109B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3109A CN114883109A (zh) 2022-08-09
CN114883109B true CN114883109B (zh) 2023-08-01

Family

ID=82669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5403.8A Active CN114883109B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310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57769U (zh) * 2018-06-08 2018-12-18 玉溪有容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干热地区太阳能光伏产品的控温保温装置
CN112234937A (zh) * 2020-10-10 2021-01-15 沈忠佑 一种光伏板散热循环系统
CN213426108U (zh) * 2020-11-19 2021-06-11 湖州挺创技术经纪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用散热装置
KR20210001888U (ko) * 2020-02-12 2021-08-20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냉각 구조가 구비된 인버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5311B2 (ja) * 2006-11-16 2011-04-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ハウジングの内部にモータと一体的に収容されるインバータおよびコンデンサの冷却構造、その冷却構造を備えたモータユニットならびにハウジング
WO2015156422A1 (ja) * 2015-04-28 2015-10-15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電子機器の冷却用筐体および電子機器並びに建設機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57769U (zh) * 2018-06-08 2018-12-18 玉溪有容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干热地区太阳能光伏产品的控温保温装置
KR20210001888U (ko) * 2020-02-12 2021-08-20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냉각 구조가 구비된 인버터
CN112234937A (zh) * 2020-10-10 2021-01-15 沈忠佑 一种光伏板散热循环系统
CN213426108U (zh) * 2020-11-19 2021-06-11 湖州挺创技术经纪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用散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3109A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23869A (zh) 一种具有储能及强化散热功能的水下航行器电池舱
CN110867303A (zh) 一种火力发电用高效散热型变压装置
CN114883109B (zh) 一种光伏汇流箱逆变器电容降温装置
CN109450372B (zh) 一种沙漠光伏发电散热装置
CN214543919U (zh) 一种电机辅助散热装置
CN215300074U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连接柜
CN212627813U (zh) 一种光伏电站发电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13185242U (zh) 一种电厂高压设备防水装置
CN109066007B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大规模电池模组集成箱冷却系统
CN210327501U (zh) 一种高效散热太阳能电池板
CN210319943U (zh) 一种水下led灯散热装置
CN112234938A (zh) 一种用于聚光太阳能电池的冲击射流冷却系统以及太阳能电池装置
CN112562978A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
CN114915003A (zh) 一种用于分队级多源供电的散热装置
CN220421773U (zh) 一种光伏板散热器
CN215581060U (zh) 具有换热器冷却机构的光伏板
CN220153321U (zh) 一种光伏板热回收发电系统
CN212209601U (zh) 一种用于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安装装置
CN21681979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老化散热系统
CN110708919A (zh) 冷却系统、牵引变流器及轨道车辆
CN217214701U (zh) 一种fpga散热器组件
CN213243924U (zh) 一种光伏电站用散热装置
CN20831667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座的高倍聚光太阳能模组
CN220043251U (zh) 温差发电装置
CN220511527U (zh) 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散热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