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32269U - 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 - Google Patents

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32269U
CN220632269U CN202321941992.9U CN202321941992U CN220632269U CN 220632269 U CN220632269 U CN 220632269U CN 202321941992 U CN202321941992 U CN 202321941992U CN 220632269 U CN220632269 U CN 220632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opening
holding element
hous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19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孟凡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19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32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32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32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该口腔护理器具的手柄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外壳(1),内部具有容置腔,在其第一末端设置有开口;设置在容置腔内的保持架(2),用于保持电池、主控板和/或驱动机构,保持架(2)包括与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第一保持元件,第一保持元件将保持架(2)弹性的固定在外壳(1)内;尾盖(3),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安装在容置腔内,靠近开口处,尾盖(3)包括与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第二保持元件(6),第二保持元件(6)将尾盖(3)弹性的固定在外壳(1)内。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护理器的手柄,能够具有更加稳固的连接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尾盖松脱,并能够具有更加可靠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清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护理的意识逐渐提高,市面上的口腔清洁工具也越发多样,其中,冲牙器、电动牙刷作为传统牙线的替代品成了家庭必备小家电之一。他们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利用泵体从水箱中抽水,经过喷嘴喷射出每分钟几百次乃至上千次的高压脉冲水流用以清理牙齿缝隙中的食物残渣、牙菌腔斑以及按摩牙龈等,改善口环境。
目前的口腔护理器具,一般将保持架固定在外壳上,然后将尾盖安装在保持架上,该种结构中,由于尾盖是通过保持架间接与外壳之间实现连接,因此连接结构不稳固,容易发生松脱或者防水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能够具有更加稳固的连接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尾盖松脱,并能够具有更加可靠的防水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口腔护理器具的手柄,包括:
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外壳,内部具有容置腔,在其第一末端设置有开口;
设置在容置腔内的保持架,用于保持电池、主控板和/或驱动机构,保持架包括与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第一保持元件,第一保持元件将保持架弹性的固定在外壳内;
尾盖,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安装在容置腔内,靠近开口处,尾盖包括与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第二保持元件,第二保持元件将尾盖弹性的固定在外壳内。
进一步地,第一保持元件设置于保持架靠近开口的一端,第二保持元件设置于尾盖远离开口且靠近保持架的一端。
进一步地,第一保持元件沿第一轴线向开口方向延伸,包括沿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向外展开的外张凸块,容置腔的壁上设置有与外张凸块的形状相匹配的内凹卡槽;外张凸块弹性的嵌入内凹卡槽内。
进一步地,外张凸块至少包括一个与内凹卡槽相抵接的第一侧面,内凹卡槽至少包括一个与第一侧面相抵接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为沿第一轴线的径向延伸的平面,位于第二侧面远离开口的一侧,限制和/或弹性的消减保持架沿第一轴线向开口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保持元件沿第一轴线向远离开口的方向延伸,包括沿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向外展开的侧向凸起,容置腔的壁上设置有与侧向凸起的形状相匹配的卡接凹槽;侧向凸起弹性的嵌入卡接凹槽内,限制和/或弹性的消减尾盖沿第一轴线向开口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侧向凸起至少包括一个与卡接凹槽相抵接的第三侧面,卡接凹槽至少包括一个与第三侧面相抵接的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为沿第一轴线的径向延伸的平面,且位于第四侧面远离开口的一侧,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配合,限制和/或弹性的消减尾盖沿第一轴线向开口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保持元件还包括与第一保持元件在第一轴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的头部延长段,第一保持元件还包括位于外张凸块内侧的第一抵接面,设置在头部延长段上的第二抵接面与第一抵接面相抵接,从而对外张凸块形成径向支撑。
进一步地,头部延长段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抵接面两侧且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导向肋,在第一保持元件伸入头部延长段时,导向肋用以限定第一保持元件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当第一保持元件靠近开口的端部凸起接触到头部延长段靠近开口的阻挡件时,和/或当头部延长段远离开口的端部凹槽接触到第一保持元件的阻挡面时,第一保持元件停止滑动。
进一步地,外壳由多个旋转曲面拼合而成,相接的旋转曲面在连接位置处平滑过渡,多个曲面的旋转轴与第一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保持架包括与外壳的内壁过盈配合的压贴面,压贴面沿第一轴线延伸,并与外壳的内壁面压贴配合,保持架包括有位于两个相对侧且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定位侧板,定位侧板在与外壳的内壁配合的侧壁上设置有沿第一轴线的径向凸出的弹性凸起。
进一步地,定位侧板上沿垂直于第一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通孔,定位侧板在通孔靠近外壳一侧具有与外壳的内壁弹性配合的弹性臂,弹性凸起位于弹性臂上。
进一步地,尾盖背离开口的一侧设置有防水件,防水件沿第一轴线从尾盖向保持架延伸,手柄还包括防水盖,防水盖盖设在尾盖的外侧,且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卡接固定并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防水盖朝向尾盖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压块,压块上连接有软胶条,软胶条的端部设置有沿第一轴线的径向凸出的倒扣,尾盖上对应软胶条开设有过孔,软胶条穿设在过孔内,倒扣位于尾盖的内侧,且倒扣在垂直于第一轴线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过孔在该方向上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口腔护理器具,包括冲刷头和手柄,该手柄为上述的手柄,冲刷头安装在手柄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口腔护理器具的手柄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外壳,内部具有容置腔,在其第一末端设置有开口;设置在容置腔内的保持架,用于保持电池、主控板和/或驱动机构,保持架包括与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第一保持元件,第一保持元件将保持架弹性的固定在外壳内;尾盖,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安装在容置腔内,靠近开口处,尾盖包括与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第二保持元件,第二保持元件将尾盖弹性的固定在外壳内。该手柄的保持架和尾盖均直接与手柄的外壳弹性固定,不仅能够保证保持架和尾盖与手柄的外壳的连接固定效果,使得两者在手柄的外壳内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可靠,而且可以简化保持架和尾盖各自的固定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由于尾盖与手柄的外壳直接弹性固定,因此可以保证尾盖相对于外壳的结构稳固性,进而更加有效地保证尾盖与外壳之间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口腔护理器具的手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L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口腔护理器具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口腔护理器具的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口腔护理器具的尾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口腔护理器具的外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口腔护理器具的尾盖和防水盖的分解结构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口腔护理器具的防水盖的立体结构图;以及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口腔护理器具的尾盖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外壳;2、保持架;3、尾盖;4、外张凸块;5、内凹卡槽;6、第二保持元件;7、卡接凹槽;8、侧向凸起;9、头部延长段;10、端部凸起;11、定位侧板;12、弹性凸起;13、弹性臂;14、通孔;15、防水件;16、防水盖;17、压块;18、软胶条;19、倒扣;20、过孔;21、扣手;22、尾盖配件;23、导向肋;24、阻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护理器具的手柄,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外壳1,内部具有容置腔,在其第一末端设置有开口;设置在容置腔内的保持架2,用于保持电池、主控板和/或驱动机构,保持架2包括与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第一保持元件,第一保持元件将保持架2弹性的固定在外壳1内;尾盖3,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安装在容置腔内,靠近开口处,尾盖3包括与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第二保持元件,第二保持元件将尾盖3弹性的固定在外壳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轴线与外壳1的中心轴线重合。
该手柄的保持架2和尾盖3均直接与外壳1之间通过弹性配合的方式固定,不仅能够保证保持架2和尾盖3与外壳1的安装固定效果,使得两者在外壳1内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可靠,而且可以简化保持架2和尾盖3各自在外壳1内的固定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由于尾盖3通过与外壳1的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方式实现在外壳1内的固定,因此可以保证尾盖3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固性,进而更加有效地保证尾盖3与外壳1之间的防水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架2和尾盖3分别与外壳1的容置腔的内壁弹性接触,并利用这种弹性形变所施加的作用力形成安装定位,使得保持架2和尾盖3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外壳1的容置腔内,防止保持架2和尾盖3从外壳1的容置腔内脱出,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架2和尾盖3可以通过弹性卡接的方式实现与外壳1的容置腔内壁之间的安装固定。保持架2的靠近尾盖3的尾部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卡接固定,尾盖3靠近保持架2的头部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卡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架2与外壳1的卡接位置设置在靠近尾盖3的一端,尾盖3与外壳1的卡接位置设置在靠近保持架2的一端,可以使得保持架2与外壳1的卡接结构和尾盖3与外壳1的卡接结构相互靠近,从而能够利用尾盖3与外壳1的卡接结构与保持架2与外壳1的卡接结构进行配合,实现对保持架2与外壳1的卡接结构的支撑和限位,使得保持架2与外壳1的卡接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持元件设置于保持架2靠近开口的一端,第二保持元件设置于尾盖3远离开口且靠近保持架2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元件设置在保持架2靠近尾盖3的一端,第二保持元件设置在尾盖3靠近保持架2的一端,使得第一保持元件和第二保持元件之间能够形成配合,在实现保持架2和尾盖3之间的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可以形成相互作用,促进彼此与外壳1之间的安装固定,使得三者之间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持元件沿第一轴线向开口方向延伸,包括沿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向外展开的外张凸块4,容置腔的壁上设置有与外张凸块4的形状相匹配的内凹卡槽5;外张凸块4弹性的嵌入内凹卡槽5内。
在本实施例中,外张凸块4为弹性结构,外张凸块4从保持架2的尾部朝向尾盖3延伸并形成沿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向外展开的悬臂结构,至少两个外张凸块4绕第一轴线的周向分布,外张凸块4向着外壳1的内壁扩张,形成外凸结构,第一保持元件可以通过外张凸块4的扩张弹性嵌入到内凹卡槽5内,内凹卡槽5与外张凸块4上的卡接结构形状匹配,能够保证内凹卡槽5与外张凸块4的卡接固定,弹性结构能够降低外张凸块4嵌入内凹卡槽5的难度,并且能够方便卡接结构的拆卸。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张凸块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外张凸块4位于保持架2的两侧,并且与保持架2一同关于一个平面对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张凸块4至少包括一个与内凹卡槽5相抵接的第一侧面,内凹卡槽5至少包括一个与第一侧面相抵接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为沿第一轴线的径向延伸的平面,位于第二侧面远离开口的一侧,限制和/或弹性的消减保持架2沿第一轴线向开口方向的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张凸块4的第一侧面和内凹卡槽5的第二侧面均为平面,两者之间为面接触,沿着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外张凸块4的第一侧面位于内凹卡槽5的第二侧面远离开口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当外张凸块4卡入到内凹卡槽5内之后,前端由于外壳1的结构限定作用,能够形成良好的定位效果,后端则可能由于振动作用等从内凹卡槽5内脱出,将内凹卡槽5设置为前浅后深的结构,并且在内凹卡槽5的尾部止挡面位置形成于外张凸块4的第一侧面面接触的平面结构,不仅能够避免内凹卡槽5的前端结构对外张凸块4的安装造成阻碍和干涉,降低保持架2的安装难度,而且可以利用后端抵接面与外张凸块4的抵接面之间的面配合,增强内凹卡槽5对外张凸块4的止挡限位效果,有效防止保持架2由于振动作用等从外壳1的后端脱出,提高保持架2与外壳1之间的卡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到有效的防脱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尾盖3的头部设置有第二保持元件6,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7,第二保持元件6嵌入卡接凹槽7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元件6能够与外壳1的内壁上的卡接凹槽7形成卡接,实现尾盖3与外壳1之间的卡接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保持元件沿第一轴线向远离开口的方向延伸,包括沿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向外展开的侧向凸起8,容置腔的壁上设置有与侧向凸起8的形状相匹配的卡接凹槽7;侧向凸起8弹性的嵌入卡接凹槽7内,限制和/或弹性的消减尾盖3沿第一轴线向开口方向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侧向凸起8可以卡入到卡接凹槽7内,与卡接凹槽7形成卡接配合,实现尾盖3在外壳1内的卡接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侧向凸起8至少包括一个与卡接凹槽7相抵接的第三侧面,卡接凹槽7至少包括一个与第三侧面相抵接的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为沿第一轴线的径向延伸的平面,且位于第四侧面远离开口的一侧,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配合,限制和/或弹性的消减尾盖3沿第一轴线向开口方向的移动。
由于内凹卡槽5和卡接凹槽7在外壳1的周向位置相同,因此内凹卡槽5和卡接凹槽7进行配合的外张凸块4和第二保持元件6的周向位置也相同,使得外张凸块4和第二保持元件6两者可以形成相互配合,对各自的卡接结构形成相互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尾盖3与外壳1的卡接固定效果以及保持架2与外壳1的卡接固定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保持元件还包括与第一保持元件在第一轴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的头部延长段9,第一保持元件还包括位于外张凸块4内侧的第一抵接面,设置在头部延长段9上的第二抵接面与第一抵接面相抵接,从而对外张凸块4形成径向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元件6的头部延长段9可以伸入外张凸块4的内侧,对外张凸块4形成支撑和限位,避免外张凸块4向内运动,使得外张凸块4与外壳1之间的卡接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头部延长段9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抵接面两侧且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导向肋23,在第一保持元件伸入头部延长段9时,导向肋23用以限定第一保持元件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肋23,能够对头部延长段9和外张凸块4的配合进行导向限位,方便外张凸块4与头部延长段9之间形成插接配合,同时还能够在外张凸块4与头部延长段9之间插接到位后,利用头部延长段9两侧的导向肋23对外张凸块4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第一保持元件绕第一轴线的周向转动,进一步提高尾盖3与保持架2之间的配合结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保持元件靠近开口的端部凸起10接触到头部延长段9靠近开口的阻挡件24时,和/或当头部延长段9远离开口的端部凹槽接触到第一保持元件的阻挡面时,第一保持元件停止滑动。
端部凸起10设置于外张凸块4靠近开口的一侧,且端部凸起10靠近开口的一端为与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一止挡平面,阻挡件24位于头部延长段9的第二抵接面上,并沿第一轴线的径向侧向凸起,阻挡件24为凸块,且位于第二抵接面靠近开口的一侧,用于与端部凸起10进行配合,对保持架2的位置进行限定。阻挡件24远离开口的因此而为与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二止挡平面,能够与端部凸起10的第一止挡平面形成抵接,对保持架2形成止挡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手柄的组装时,可以首先将整个机芯推入外壳1内,使得保持架2滑入到外壳1的容置腔内,使得第一保持元件的外张凸块4滑入至内凹卡槽5内,在滑入内凹卡槽5的过程中,外张凸块4在容置腔的腔壁挤压下形变收缩,进入到内凹卡槽5中后,在弹性作用下张开,并卡入到内凹卡槽5内,此时外张凸块4的第一侧面与内凹卡槽5的第二侧面相抵接,使得利用内凹卡槽5的第二侧面对外张凸块4的第一侧面形成止挡,防止保持架2从容置腔内滑出,实现保持架2在外壳1内的安装。
在保持架2安装完成后,将尾盖3装入到外壳1的容置腔内,并使得尾盖3向保持架2靠近。当尾盖3接触保持架2时,头部延长段9与外张凸块4对正,并在头部延长段9两侧的导向肋23的导向作用下继续向外张凸块4滑动,在头部延长段9的作用下,外张凸块4被向内凹卡槽5内挤压,从而更进一步保证了保持架2与外壳1之间的配合关系。当第一保持元件靠近开口的端部凸起10接触到头部延长段9靠近开口的阻挡件24时,和/或当头部延长段9远离开口的端部凹槽接触到第一保持元件的阻挡面时,在保持架2与尾盖3的相互抵接作用下,第一保持元件停止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由多个旋转曲面拼合而成,相接的旋转曲面在连接位置处平滑过渡,多个曲面的旋转轴与第一轴线重合,能够形成良好的曲面复合外表,提高人手握持的舒适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架2包括与外壳1的内壁过盈配合的压贴面,压贴面沿第一轴线延伸,并与外壳1的内壁面压贴配合,保持架2包括有位于两个相对侧且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定位侧板11,定位侧板11在与外壳1的内壁配合的侧壁上设置有沿第一轴线的径向凸出的弹性凸起12。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架2与外壳1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可以方便实现保持架2与外壳1之间的安装固定。保持架2的定位侧板11能够方便实现保持架2与外壳1之间的过盈配合,此外,还可以方便在外壳1的内壁上形成导向槽与定位侧板11进行配合,对保持架2在外壳1内的周向位置进行限定,保证保持架2在外壳1内的安装结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架2的两个相对侧的定位侧板11上分别设置有弹性凸起12,每个定位侧板11上的弹性凸起12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弹性凸起12沿着第一轴线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在定位侧板11上设置朝向外壳1的内壁凸起的弹性凸起12,在将保持架2装入到外壳1内时,可以利用弹性凸起12的弹性作用实现松紧度的自适应调节,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保持架2与外壳1之间的配合结构的稳定性。弹性凸起12可以为凸点,也可以为圆弧凸起或条形凸起,或者是其他的凸起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侧板11上沿垂直于第一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通孔14,定位侧板11在通孔14靠近外壳1一侧具有与外壳1的内壁弹性配合的弹性臂13,弹性凸起12位于弹性臂13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定位侧板11上开设通孔14,能够为弹性凸起12的形变提供形变空间,减小安装过程中弹性凸起12施加至外壳1的挤压作用力,降低保持架2在外壳1中的安装难度,同时又不会影响弹性凸起12对外壳1的内壁的弹性抵接作用,保证保持架2与外壳1的安装定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开设通孔14的方式,可以在定位侧板11的外边缘形成长度较长的弹性臂13,弹性臂13的长度越长,刚性越小,弹性性能越好,因此可以增大弹性凸起12在靠近或者远离通孔14方向上的形变量,进一步降低安装过程中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保持架2的安装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尾盖3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尾盖3能够通过密封圈实现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效果。由于尾盖3直接与外壳1之间卡接固定,因此发生相对运动的可能较小,且运动幅度也较小,使得密封圈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的可能性大减,因此可以使得尾盖3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密封效果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尾盖3背离开口的一侧设置有防水件15,防水件15沿第一轴线从尾盖3向保持架2延伸,手柄还包括防水盖16,防水盖16盖设在尾盖3的外侧,且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卡接固定并密封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尾盖3背离尾部开口的一侧设置防水件15,能够方便通过该防水件15对电池进行充电,操作更加简单,而且更加便于携带,适用性更好。在尾盖3设置防水件15的位置处对应设置有插口,方便插入防水件15进行充电等操作。在防水件15的外侧还可以设置尾盖配件22,能够方便与防水件15进行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水件15和尾盖配件22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设置在尾盖3上,且与尾盖3之间形成防水设计。防水盖16盖设在尾盖3外侧,能够进一步对尾盖3内的防水件15进行防护,有效防止进水,提高防水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水盖16朝向尾盖3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压块17,压块17上连接有软胶条18,软胶条18的端部设置有沿第一轴线的径向凸出的倒扣19,尾盖3上对应软胶条18开设有过孔20,软胶条18穿设在过孔20内,倒扣19位于尾盖3的内侧,且倒扣19在垂直于第一轴线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过孔20在该方向上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压块17压盖在尾盖3的端面上,使得尾盖3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外壳1内,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软胶条18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与压块17的端部之间实现粘接,提高了连接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连接强度。
在软胶条18的端部设置倒扣19,能够在防水盖16打开后,利用倒扣19止挡在尾盖3内,防止软胶条18在过孔20内发生脱落,使得通过软胶条18与倒扣19实现连接的压块17也能够保持在尾盖3上,进而使得防水盖16打开后,整体仍然能够与尾盖3之间实现连接,有效防止防水盖16丢失,提高了防水盖16的易用性。软胶条18可以在过孔20内上下拉动,能够方便实现开合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扣,在防水盖16的外周设置有与凹扣卡接配合的凸扣,凸扣与凹扣配合形成活扣结构,能够方便实现防水盖16在外壳1上的装拆。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防水盖16的防水效果,防水盖16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与外壳1之间过盈配合,有效防止水进入到尾盖3内,然而由于此密封性能,使得防水盖16在进行合盖时,会在防水盖16与尾盖3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合盖过程中会产生压缩空气,导致防水盖16发生反弹的风险。通过凹扣与凸扣的卡接配合,能够有效规避防水盖16在气压作用下的自动反弹,保证防水盖16在外壳1内的扣合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尾盖3上设置有Type-c端口,用于实现口腔护理器具的充电功能,该Type-c端口位于尾盖3上,并与通过尾盖3实现与保持架2上的电池的导电连接,方便对电池进行供电,由于尾盖3位于防水盖16的内侧,因此能够利用防水盖16进行防水,防止水从外壳1的开口处进入到尾盖3内,进而进入到Type-c端口,提高手柄的防水性能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进行防水盖16的拆卸,在防水盖16的侧壁上设置有扣手21,在外壳1的端部对应扣手21开设有避让槽,扣手21的操作面为斜面,使得扣手21在安装到位后,能够在外侧形成操作空间。当防水盖16盖设在外壳1上之后,扣手21与避让槽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隙,方便通过该间隙从外壳1的外侧对扣手21进行操作,将防水盖16从外壳1上拆下,保证了产品的整体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口腔护理器具包括冲刷头和手柄,该手柄为上述的手柄,所述冲刷头安装在所述手柄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口腔护理器具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第一轴线延伸的外壳(1),内部具有容置腔,在其第一末端设置有开口;
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保持架(2),用于保持电池、主控板和/或驱动机构,所述保持架(2)包括与所述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第一保持元件,所述第一保持元件将所述保持架(2)弹性的固定在所述外壳(1)内;
尾盖(3),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靠近所述开口处,所述尾盖(3)包括与所述容置腔的壁弹性接触的第二保持元件(6),所述第二保持元件(6)将所述尾盖(3)弹性的固定在所述外壳(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元件设置于所述保持架(2)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二保持元件(6)设置于所述尾盖(3)远离所述开口且靠近所述保持架(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沿所述第一轴线向所述开口方向延伸,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向外展开的外张凸块(4),所述容置腔的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张凸块(4)的形状相匹配的内凹卡槽(5);所述外张凸块(4)弹性的嵌入所述内凹卡槽(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张凸块(4)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内凹卡槽(5)相抵接的第一侧面,所述内凹卡槽(5)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相抵接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径向延伸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二侧面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限制和/或弹性的消减所述保持架(2)沿所述第一轴线向所述开口方向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元件(6)沿所述第一轴线向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向外展开的侧向凸起(8),所述容置腔的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侧向凸起(8)的形状相匹配的卡接凹槽(7);所述侧向凸起(8)弹性的嵌入所述卡接凹槽(7)内,限制和/或弹性的消减所述尾盖(3)沿所述第一轴线向所述开口方向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凸起(8)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卡接凹槽(7)相抵接的第三侧面,所述卡接凹槽(7)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三侧面相抵接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为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径向延伸的平面,且位于所述第四侧面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配合,限制和/或弹性的消减所述尾盖(3)沿所述第一轴线向所述开口方向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元件(6)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保持元件在所述第一轴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的头部延长段(9),所述第一保持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张凸块(4)内侧的第一抵接面,设置在所述头部延长段(9)上的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抵接,从而对所述外张凸块(4)形成径向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延长段(9)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抵接面两侧且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的导向肋(23),在所述第一保持元件伸入所述头部延长段(9)时,所述导向肋(23)用以限定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保持元件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部凸起(10)接触到所述头部延长段(9)靠近所述开口的阻挡件(24)时,和/或当所述头部延长段(9)远离所述开口的端部凹槽接触到所述第一保持元件的阻挡面时,所述第一保持元件停止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由多个旋转曲面拼合而成,相接的旋转曲面在连接位置处平滑过渡,所述多个曲面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2)包括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过盈配合的压贴面,所述压贴面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并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面压贴配合,所述保持架(2)包括有位于两个相对侧且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的定位侧板(11),所述定位侧板(11)在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配合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径向凸出的弹性凸起(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侧板(11)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通孔(14),所述定位侧板(11)在所述通孔(14)靠近所述外壳(1)一侧具有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弹性配合的弹性臂(13),所述弹性凸起(12)位于所述弹性臂(13)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3)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防水件(15),所述防水件(15)沿所述第一轴线从所述尾盖(3)向所述保持架(2)延伸,所述手柄还包括防水盖(16),所述防水盖(16)盖设在所述尾盖(3)的外侧,且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之间卡接固定并密封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16)朝向所述尾盖(3)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的压块(17),所述压块(17)上连接有软胶条(18),所述软胶条(18)的端部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径向凸出的倒扣(19),所述尾盖(3)上对应所述软胶条(18)开设有过孔(20),所述软胶条(18)穿设在所述过孔(20)内,所述倒扣(19)位于所述尾盖(3)的内侧,且所述倒扣(19)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过孔(20)在该方向上的尺寸。
15.一种口腔护理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刷头和手柄,所述手柄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所述冲刷头安装在所述手柄上。
CN202321941992.9U 2023-07-21 2023-07-21 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 Active CN220632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1992.9U CN220632269U (zh) 2023-07-21 2023-07-21 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1992.9U CN220632269U (zh) 2023-07-21 2023-07-21 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32269U true CN220632269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85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1992.9U Active CN220632269U (zh) 2023-07-21 2023-07-21 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32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58584B2 (ja) 口腔洗浄デバイスの口腔洗浄セクション及び口腔洗浄デバイス
KR101671273B1 (ko) 밀폐형 치아세정기구
EP0691107A1 (en) Electric toothbrush
KR20120079167A (ko) 전동 칫솔
CN210447257U (zh) 牙刷头及具有其的口腔清洁器
KR101142078B1 (ko) 화장용 퍼프 장치
KR20080005373A (ko) 전지 작동식 기구
KR20120076379A (ko) 전동 칫솔
JP2022551626A (ja) 電動歯ブラシ用交換ヘッドの取付部
US5706542A (en) Electrically driven toothbrush
CN214300787U (zh) 一种除毛球机的主机安装导向结构
CN220632269U (zh) 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手柄
JP4773345B2 (ja) 電動歯ブラシ用のブラシヘッド取付けシステム
WO2021217535A1 (en) Oral care implement and refill head thereof
CN209996515U (zh) 便携式负离子电动牙刷
CN215080073U (zh) 机身组件及个人护理设备
CN210124865U (zh) 牙刷头及电动牙刷
US3241168A (en) Electrically operated portable device
CN216289189U (zh) 手持式冲牙器的充电盖结构
CN111973307B (zh) 电动牙刷
CN217138314U (zh) 电动牙刷的刷柄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动牙刷
CN213991367U (zh) 盖体组件及个人护理设备
CN217138326U (zh) 电动牙刷及其牙刷头
CN111973308B (zh) 电动牙刷
CN110623767A (zh) 全自动牙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