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9376U - 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9376U
CN220629376U CN202321814574.3U CN202321814574U CN220629376U CN 220629376 U CN220629376 U CN 220629376U CN 202321814574 U CN202321814574 U CN 202321814574U CN 220629376 U CN220629376 U CN 220629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light
light emitting
phone shell
lumi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45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炯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45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9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9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9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它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它包含手机壳,手机壳正面与手机贴合,背面设置有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PCB板、发光件及信号收发器,发光件设置有多个且均与PCB板电连接,其中一部分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手机壳背面设置,另一部分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手机壳侧面设置,信号收发器与PCB板电连接,且与手机信号连接,信号收发器用于接收手机指令信息、并将指令信息发送至PCB板,PCB板通过指令信息控制所有发光件的发光模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RGB手机壳通过在手机壳的背面与侧面均设置发光件,并通过手机控制多个发光件,从而实现联动闪烁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现有一种手机壳,其上设有RGB颜色系统,以使手机能够在不同使用情景下闪烁多色灯光。但此类手机壳往往仅在一面上设置有发光区域,如设置于侧面的发光区域无法大面积布置;设置在手机壳背面的发光区域则当手机壳正面朝上放置在平面上时,将导致使用者不易察觉到发光件散发的光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通过在手机壳背面与侧面均设置发光件,并通过手机控制多个发光件,从而实现联动闪烁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所述手机壳正面与手机贴合,背面设置有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PCB板;发光件,所述发光件设置有多个且均与所述PCB板电连接,其中一部分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所述手机壳背面设置,另一部分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所述手机壳侧面设置;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与所述PCB板电连接,且与所述手机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器用于接收所述手机指令信息、并将所述指令信息发送至所述PCB板,所述PCB板通过所述指令信息控制所有所述发光件的发光模式。
所述发光件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发光件、第二发光件及第三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所述手机壳侧面设置,所述第二发光件与所述第三发光件的发光部均朝向所述手机壳背面。
所述发光件的发光源为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LED灯,所述发光部为用于将所述LED灯散发的侧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的导光板。
所述第一发光件上的所述导光板一端设置于PCB板上,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手机壳侧表面。
所述信号收发器为蓝牙。
所述手机壳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发光组件装配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安装槽上盖设有透光盖,所述透光盖覆盖所述发光组件。
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电源件。
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磁吸区域,所述磁吸区域用于辅助外部供电设备对齐所述手机以进行无线充电。
所述磁吸区域为磁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手机壳的正面用于与手机贴合,以实现手机壳固定于手机上,手机壳背面设置有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PCB板、发光件及信号收发器,发光件设置有多个且均与PCB板电连接,其中一部分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手机壳背面设置,另一部分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手机壳侧面设置,以供套设本手机壳的手机正面朝上放置在平面上时,侧面也可进行发光提示;信号收发器与PCB板电连接,且与手机信号连接,信号收发器用于接收手机指令信息、并将指令信息发送至PCB板,PCB板通过指令信息控制所有发光件的发光模式,通过在手机壳背面与侧面均设置发光件,并通过手机控制多个发光件,从而实现联动闪烁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4是对应图3的俯视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机壳;11、摄像口;12、充电口;13、按键套;14、安装腔;141、连通槽;15、外露孔;16、安装槽;161、电源槽;162、穿透孔;2、发光组件;21、第一发光件;22、第一PCB板;221、LED灯;222、第二发光件;223、第三发光件;23、透光盖;24、安装架;241、定位槽;242、第一通孔;243、磁吸槽;244、电源腔;245、腔体;25、磁吸区域;26、电源件;27、图案层;271、定位孔;272、第二通孔;31、指示灯;32、按钮;33、充电插口;34、下盖;35、第二PCB板;36、导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1,如图1及图2所示,本装置包括一个手机壳1,手机壳1下部开设有摄像口11,摄像口11供手机摄像头外露,其大小与位置适配手机摄像头;在手机壳1底部设置有充电口12,充电口12供手机充电插槽外露,从而可供充电线对手机进行充电;手机壳1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按键套13,按键套13对应设置于手机侧面的按键上,其用于在不影响按键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保护按键;本手机壳1的正面用于与手机背面贴合,具体的,手机壳1上设置有一块面板及围设于面板边缘的侧边框,其两者构成供手机放入的套状壳体。手机壳1材质可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碳酸酯材料或玻璃材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机壳1仅设置一块面板,面板与手机背面胶合。
优选地,如图3及图4所示,在手机壳1背面设置于有发光组件2,发光组件2可与手机关联,当手机来电、通知、充电及息屏时,可闪烁灯光进行互动,发光组件2包括PCB板及发光件,PCB板设置在手机壳1背面,发光件设置有多个,且均有PCB板电连接,从而通过PCB板可控制发光件的闪烁模式、开启或关闭,一部分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手机壳1背面设置,另一部分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手机壳1侧面设置,以供套设本手机壳1的手机正面朝上放置在平面上时,侧面也可发光提示手机来电及通知。手机壳1侧面与背面均可发光时,发光区域则可具有联动性,以提高整体灯光效果的多样性。
需要补充的是,发光组件2还设置有信号收发器,信号收发器集成于PCB板上,其与PCB板电连接,信号收发器可与手机信号连接,手机可以向信号收发器发送指令信息,信号收发器随后将指令信息发送至PCB板, PCB板通过指令信息控制所有发光件的发光模式。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收发器为蓝牙,其他实施例中为WIFI或NFC。
具体的,发光模式包括,以单独发光件为单位的闪烁或熄灭模式、爆闪模式、渐变闪烁模式及彩色灯光循环闪烁模式,同样有多个发光件为单位的闪烁或熄灭模式及组合闪烁模式。
如图4及图5所示,手机壳1上设置有安装槽16,安装槽16供发光组件2嵌入,并在安装槽16的开口盖设有透光盖23,透光盖23可供设置在背面的发光件产生的光线穿透,从而在保护发光组件2的前提下不影响发光件的整体发光效果。
优选地,发光件包括发光部和发光源,发光源设置在PCB板上,发光部在发光源照射后,整块发光部将发光,以形成区块状光源,具体地发光源为集成于PCB板上的LED灯221,发光部为导光板。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件设置有三个,为第一发光件21、第二发光件222及第三发光件223,其中第一发光件21设置在手机壳1侧面的下部;第二发光件222设置在手机壳1背面中部,且靠近手机壳1背面的边缘设置;第三发光件223设置在手机壳1背面的下部,且靠近手机壳1背面的边缘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件222设置在手机壳1背面的左侧,第三发光件223设置在手机壳1背面的右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件21的导光板第一端供LED灯221照射,导光板弯曲设置,在安装槽16内设置供导光板穿设的穿透孔162,在手机壳1上设置有外露孔15,导光板先穿过穿透孔162,随后穿入外露孔15,此时导光板的第二端则可将第一端接收到的光线折射而出,以使处于外露孔15内导光板即可进行闪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件222的LED灯221设置在PCB板上,其具体设置有两组,第二发光件222的导光板呈条状设置,两组LED灯221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两侧,其发出的侧光源照射导光板的两端,以使整个导光板能够散发均匀的面光源。且在第二发光件222的导光板上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同样为导光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发光件223的LED灯221设置在PCB板上,其具体设置有两组,第三发光件223的导光板呈条状设置,两组LED灯221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两侧,其发出的侧光源照射导光板的两端,以使整个导光板能够散发均匀的面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发光件222与第三发光件223的导光板上靠近其LED灯221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LED灯221设置于安装孔内,以对导光板进行定位,防止导光板挪移影响灯光闪烁效果。
优选地,如图4及图6所示,在安装槽16内设置有一块安装架24,PCB板设置于安装架24底部与安装槽16底部之间,安装槽16与安装架24之间还设置有电源件26,电源件26与PCB板电连接,电源件26用于对整个RGB手机壳1内的电子元件进行供电;安装槽16上还设置有磁吸区域25,磁吸区域25可以供外部电子设备对齐手机上的无线充电区域,从而可以隔着手机壳1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在安装架24顶部与透光板之间设置有图案层27,图案层27用于装饰手机壳1背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槽16上开设有电池槽,并在安装架24上开设有与电池槽对应的电源腔244,电源件26被夹设于电池槽与电源腔244之间,电源件26为可充电电池,其电池容量为100mAh。
在本实施例中,磁吸区域25为磁铁,在安装架24底部开设有磁吸槽243,磁吸槽243呈弧形设置,磁铁可为多块磁铁排布于磁吸槽243内,或为一整块与磁吸槽243形状适配的磁铁。
优选地,图案层27包括多块不同形状的图案片拼接而成,其对应磁吸区域25的部分空出,以供外部磁吸设备能够更近距离贴合磁吸区域25,多块图案片上设置有定位孔271,在安装架24上对应设置有定位槽241,通过螺栓或螺钉拧入定位孔271直达定位槽241内,从而实现将图案层27定位于安装架24上。
需要补充的是,在安装架24的底部开设有腔体245,腔体245供第三发光件223的导光板嵌入,以使第三发光件223在安装架24下方发光,其发出的光线透过安装架24、图案层27与透光盖23,使其具有朦胧光效。
需要补充的是,在安装架24底部靠近第二发光件222的位置开有第一通孔242,第一通孔242供第二发光件222的导光板嵌入,并供第二发光件222的凸起部穿设,在图案层2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72,第二通孔272同样供凸起部穿设,此时凸起部顶部贴合透光盖23,因此第二发光件222散发的光线可从凸起部穿过透光盖23散发而出,而位于安装架24底部的第二发光件222的导光板同样可以发出透过安装架24、图案层27及透光盖23的光线,导光板与凸起部配合,以使第二发光件222散发的光线具有层次感。
如图3及图4所示,PCB板设置有两块,分别为第一PCB板22及第二PCB板35,当其中一块PCB板损坏时,无需更换所有PCB板,且两块PCB板可自由布局,使各功能体现最佳的效果,并节省空间。
具体的,两块PCB板通过导电片36电连接,在手机壳1正面紧邻摄像口1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腔14,安装腔14供第二PCB板35置入,第二PCB板35用于模式切换及对电源件26进行充电;第一PCB板22设置于安装槽16内,其用于灯光显示,安装槽16与安装腔14之间设置有连通槽141,以使导电片36通过连通槽141导通两块PCB板。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腔14的腔口设于手机壳1正面,安装腔14底部开设有多个孔洞,第二PCB板35上电连接有按钮32、指示灯31及充电插口33,按钮32、指示灯31及充电插口33均通过设置在安装腔14底部的孔洞外露,从而可供按钮32、指示灯31外露于手机壳1背面上,充电插口33对应的孔洞则设置在手机壳1顶部,以方便使用者进行交互;在安装腔14腔口盖设有下盖34,下盖34嵌入手机壳1后,下盖34外侧面与手机壳1正面的面板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按钮32用于供第二PCB板35发出指令控制第一PCB板22上的灯光模式,其包括:长按2S即可进入或关闭节能模式,处于节能模式下第一PCB板22上的LED灯221仅部分闪烁或闪烁频率降低,也可为降低闪烁时长、降低闪烁亮度。充电插口33为TYPE-C接口或其他电源插口,例如lightning插口,充电插口33可通过外接电源充电,或直接通过与手机插接手机取电。
需要补充的是,指示灯31靠近按钮32设置,其用于提示充电,也可用于模式指示,具体通过灯光颜色显示电源件26的电量,如红色对应电量过低、绿色对应电量充足,具体地电量低于20%时属于电量过低,也可为10%、30%等其他阈值。
优选地,第一PCB板22为柔性板,以使手机壳1为柔性材质时可弯曲,方便手机壳1套上手机或取下手机,第二PCB板35为硬板,以供按钮32按压和充电插口33插接更加稳固;位于摄像口11部分的手机壳1厚度高于面板,因此第二PCB板35高度高于第一PCB板22;第一PCB板22呈∏型设置,其中央供电源件26与磁吸区域25设置,以提高手机壳1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1)正面与手机贴合,背面设置有发光组件(2),所述发光组件(2)包括:
PCB板;
发光件,所述发光件设置有多个且均与所述PCB板电连接,其中一部分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所述手机壳(1)背面设置,另一部分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部朝向所述手机壳(1)侧面设置;
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与所述PCB板电连接,且与所述手机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器用于接收所述手机指令信息、并将所述指令信息发送至所述PCB板,所述PCB板通过所述指令信息控制所有所述发光件的发光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发光件(21)、第二发光件(222)及第三发光件(223),所述第一发光件(21)的发光部朝向所述手机壳(1)侧面设置,所述第二发光件(222)与所述第三发光件(223)的发光部均朝向所述手机壳(1)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的发光源为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LED灯(221),所述发光部为用于将所述LED灯(221)散发的侧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的导光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件(21)上的所述导光板一端设置于PCB板上,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手机壳(1)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器为蓝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1)上开设有安装槽(16),所述发光组件(2)装配于所述安装槽(16)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6)上盖设有透光盖(23),所述透光盖(23)覆盖所述发光组件(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6)内设置有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电源件(26)。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6)内设置有磁吸区域(25),所述磁吸区域(25)用于辅助外部供电设备对齐所述手机以进行无线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区域(25)为磁铁。
CN202321814574.3U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 Active CN220629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4574.3U CN220629376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4574.3U CN220629376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9376U true CN220629376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6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4574.3U Active CN220629376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9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1524B1 (ko) 휴대용 전자 장치들을 위한 케이스들
CA2809238C (en) Keypad assembly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719283B2 (ja) 表示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WO2021058040A1 (zh) 一种无线反向充电手机套
KR20010035369A (ko) 듀얼 폴더의 백라이트 장치
US20160301784A1 (en) Apparatus having interface
CN220629376U (zh) 一种带rgb灯光组件的手机壳
CN220511148U (zh) 一种具有多块pcb板的rgb手机壳
CN220511147U (zh) 一种带图案的rgb手机壳
CN109559437B (zh) 移动电源租赁设备
CN212697988U (zh) 一种可辅助照明的电子设备保护套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10602293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2377885U (zh) 一种屏幕补光灯及一种具有屏幕补光功能的电子设备
CN212132280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台灯
KR101921566B1 (ko) 적층결합이 가능한 led블록 시스템
TWM531697U (zh) 具有補光作用的手機保護殼
JP2005252871A (ja) 携帯電話機用発光装置
CN219960227U (zh) 声控发光无线充电装置
KR101814512B1 (ko) 휴대용 엘이디 랜턴
CN218720738U (zh) 一种可磁吸的手把灯
CN211574799U (zh) 自吸式可组合发光单体及其组合式单元
CN217824350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6162779U (zh) 一种手机
CN214205626U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20022869U (zh) 一种nfc取电发光手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