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8042U - 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8042U
CN220628042U CN202322139814.0U CN202322139814U CN220628042U CN 220628042 U CN220628042 U CN 220628042U CN 202322139814 U CN202322139814 U CN 202322139814U CN 220628042 U CN220628042 U CN 220628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connecting part
heat dissipation
pol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98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梦磊
谷亮
卿小敏
罗兴怀
熊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98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8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8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8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安装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支架,以及多个分别设于两个外支架之间的内支架;外支架包括壳体和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固定于壳体上,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散热槽;内支架包括限位板和两个对称设置且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限位板设于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与第一散热槽对应的第二散热槽。电池模组包括安装支架。本申请的安装支架将多个电芯组装在一起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相邻的两个电芯紧挨,并将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的安装支架用于将多个电芯串联成组。现有的安装支架上缺少散热结构,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并且现有的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多个电芯时,相邻的两个电芯紧挨设置,从而导致电芯工作时的温度不均,影响电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多个电芯,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支架,以及多个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外支架之间的内支架;
所述外支架包括壳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散热槽;
所述内支架包括限位板和两个对称设置且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限位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槽对应的第二散热槽;
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限位板组合后内部形成第一容腔;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板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组合后内部形成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均用于容纳所述电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缘上设有第一边缘加强筋,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缘上设有第二边缘加强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外加强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加强筋上固定有把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固定座和固定件;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外加强筋上,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配合的固定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条形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支架上设置有理线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支架的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柱。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及上述安装支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上设有极柱;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极柱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极柱槽对应的第二极柱槽;所述极柱设于所述第一极柱槽和所述第二极柱槽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支架,壳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限位板组合后内部能够形成第一容腔;相邻的两个限位板和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部组合后内部能够形成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均能够容纳电芯。限位板能够分隔电芯,以防止相邻的两个电芯紧挨,进而避免电芯工作时的温度不均,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组合后,第一散热槽与第二散热槽配合形成第一散热孔;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部组合后,两个第二散热槽配合形成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均能够将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以避免电芯工作时过热。本申请的安装支架将多个电芯组装在一起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相邻的两个电芯紧挨,并将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安装支架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外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电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安装支架;110-外支架;111-第一连接部;1111-第一散热槽;1112-第一极柱槽;1113-第一防爆槽;112-第一边缘加强筋;113-外加强筋;114-把手;115-固定座;116-壳体;120-内支架;121-第二连接部;1211-第二散热槽;1212-第二极柱槽;1213-第二防爆槽;122-第二边缘加强筋;123-限位板;124-理线架;125-支撑柱;126-条形孔;200-电芯;210-第一极柱;220-第二极柱;230-防爆阀;1000-电池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安装支架100,所述安装支架100用于将多个电芯200组合在一起,以便于多个所述电芯200依次串联,以及多个所述电芯200的整体搬运。
所述安装支架10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支架110,以及多个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外支架110之间的内支架120;所述外支架110包括壳体116和第一连接部111;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固定于所述壳体116上,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开设有第一散热槽1111;所述内支架120包括限位板123和两个对称设置且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1;所述限位板123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槽1111对应的第二散热槽1211。
所述壳体116、所述第一连接部111、所述第二连接部121及所述限位板123组合后内部形成第一容腔;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板123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组合后内部形成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均用于容纳所述电芯200。所述限位板123能够分隔所述电芯200,以避免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200紧挨,并保证所述内支架120两侧的受力平衡。
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组合后,所述第一散热槽1111与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配合形成第一散热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组合后,两个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配合形成第二散热孔。
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均能够将所述电芯2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以避免所述电芯200工作时过热。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壳体116形成内凹结构,以使所述外支架110与所述内支架120组合后,所述电芯200的部分结构容纳于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槽1111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散热槽1111的开口朝向所述内支架120;所述第一散热槽1111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的开口朝向所述外支架110;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散热槽1111和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配合,以形成圆形的所述第一散热孔。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槽1111和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的形状均为半椭圆形,以形成椭圆形的所述第一散热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散热槽1111,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上开设有与之数量对应的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以使所述外支架110与所述内支架120组合后,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由于同一所述内支架120上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1对称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支架120上,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配合能够形成所述第二散热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外缘上设有第一边缘加强筋1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的外缘上设有第二边缘加强筋122。
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开设有第一散热槽1111,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上开设有第二散热槽1211,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1对应位置的防护能力下降,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对应位置的防护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6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一侧设有外加强筋113;所述外加强筋113能够有效提高所述壳体116的防护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支架110还包括把手114,所述把手114固定于所述外加强筋113远离所述壳体116的一侧。
两个所述外支架110上均设有所述把手114,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所述把手114整体搬运所述安装支架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支架110还包括固定座115和固定件(图未示);所述固定座115固定于所述外加强筋113远离所述壳体116的一侧。所述固定座115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支架100安装所述电芯200后,所述固定件能够穿过所述固定孔固定于外界的箱体上,以使所述安装支架100固定于所述箱体的配套位置。
所述固定件为螺栓。
请参阅图3,所述限位板123能够分隔所述内支架120内部的空间,以使内支架120上形成两个内凹结构,以使同一所述内支架120能够同时对应两个所述电芯200。
由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以所述限位板123为中心对称设置,从而所述限位板123能够保证所述内支架120两侧的受力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123焊接于所述内支架120内侧的底壁上。
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所述限位板123的厚度,进而调节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200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架120内侧的上壁上亦设有所述限位板123,以防止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200晃动时发生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条形孔126,所述条形孔126与两个所述电芯200之间的间隙相对应,两个所述电芯200间隙之间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条形孔126向外散发。
所述内支架120上开设有多个所述条形孔126,多条所述条形孔126分别开设于所述内支架120的侧壁和上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架120上设置有理线架124,以便于所述电芯200的走线。所述理线架12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内支架120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架120上还设置有支撑柱125;所述支撑柱125用于防止电池模组1000的盖板(图未示)压到所述电芯200。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还开设有第一极柱槽11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极柱槽1112对应的第二极柱槽1212。所述第一极柱槽1112和所述第二极柱槽1212配合,或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极柱槽1212配合均能够形成极柱孔。
当所述电芯200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0内时,所述极柱孔用于暴露所述电芯200上的极柱。
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还开设有第一防爆槽1113,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防爆槽1113对应的第二防爆槽1213,所述第一防爆槽1113和所述第二防爆槽1213配合,或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防爆槽1213配合均能够形成防爆孔。
当所述电芯200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0内时,所述防爆孔用于暴露所述电芯200上的防爆阀230。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支架100,所述壳体116、所述第一连接部111、所述第二连接部121及所述限位板123组合后内部能够形成所述第一容腔;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板123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组合后内部能够形成所述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均能够容纳所述电芯200。所述限位板123能够分隔所述电芯200,以防止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200紧挨,进而避免所述电芯200工作时的温度不均,提高所述电芯200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组合后,所述第一散热槽1111与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配合形成第一散热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组合后,两个所述第二散热槽1211配合形成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均能够将所述电芯2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以避免所述电芯200工作时过热。本申请的安装支架100将多个电芯200组装在一起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200紧挨,并将所述电芯2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1000,包括多个电芯200及上述安装支架100。
多个所述电芯200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或所述第二容腔内。
所述电芯200上设有极柱;所述极柱设于所述第一极柱槽1112和所述第二极柱槽1212之间,或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极柱槽1212之间。
所述极柱包括第一极柱210和第二极柱220,其中,所述第一极柱210为正极柱,所述第二极柱220为负极柱。
所述电芯200上还设有防爆阀230,所述防爆阀230设于所述第一防爆槽1113和所述第二防爆槽1213之间,或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防爆槽1213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1000,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支架100,因此,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安装支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多个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支架,以及多个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外支架之间的内支架;
所述外支架包括壳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散热槽;
所述内支架包括限位板和两个对称设置且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限位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槽对应的第二散热槽;
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限位板组合后内部形成第一容腔;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板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组合后内部形成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均用于容纳所述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缘上设有第一边缘加强筋,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缘上设有第二边缘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外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强筋上固定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固定座和固定件;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外加强筋上,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配合的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条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上设置有理线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的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柱。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芯及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上设有极柱;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极柱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极柱槽对应的第二极柱槽;所述极柱设于所述第一极柱槽和所述第二极柱槽之间。
CN202322139814.0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20628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9814.0U CN220628042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9814.0U CN220628042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8042U true CN220628042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6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9814.0U Active CN220628042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8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52783A1 (en) Battery pack, vehicle,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
CN108292791B (zh) 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JP4196521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構造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JP4665277B2 (ja) バッテリ装置
JP5155772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構造
KR20190064887A (ko) 방열 플레이트를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CN113937400B (zh) 架体、支架、电池模组以及储能电源
KR20100005666A (ko) 차량용 조 전지
CN216354581U (zh) 电池包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
JP2014038840A (ja)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KR20140042059A (ko) 전지 모듈용 셀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모듈
KR101465491B1 (ko) 전지 모듈용 셀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모듈
CN21309327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小型锂电池
CN220628042U (zh) 一种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CN219759856U (zh) 一种电池外壳及锂电池模组
US20110129703A1 (en) Battery pack
CN214411314U (zh)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CN220774612U (zh) 储能电源
CN220710530U (zh) 钠离子电池结构
CN215644729U (zh) 用于电池包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963628U (zh) 一种储能模组及储能系统
KR20200101094A (ko) 전력저장장치 제조 방법
CN216389622U (zh) 电池包及户外电源
CN219759844U (zh) 电池模组及储能装置
CN217691481U (zh) 电池包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