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1314U -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11314U
CN214411314U CN202120254054.6U CN202120254054U CN214411314U CN 214411314 U CN214411314 U CN 214411314U CN 202120254054 U CN202120254054 U CN 202120254054U CN 214411314 U CN214411314 U CN 214411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battery
case
shell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40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陈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540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11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11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11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电池包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电芯的第一安装槽,多个第一安装槽依次相连,相邻的第一安装槽的交汇处设有沿电芯竖立方向设立的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用于支撑电芯,且第一支撑柱面向电芯的一侧为与电芯外侧面相匹配的第一支撑面。其中,第一支撑柱设有沿电芯竖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热孔,第一导热孔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第一支撑柱包括用于定位对接其他壳体的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的自由端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壳体使得第一安装槽内空气流通更好,大大改善了电池包壳体的散热性能,避免发生电芯过热的现象,同时保证电池包壳体的机械强度。

Description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包一般是由多个电池组(Batteries)集合而成的,同时还加入了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等,是用户直接能够使用的产品。
电池包由于是多个电池组集合而成,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热量不及时发散则会对电池包的正常工作起到负面影响。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包的散热方式有风冷和液冷两种,其中风冷是最广为应用的散热方式。风冷要求电池包的外壳及电池组的内部结构具有让空气流通的间隙,对风扇的性能要求较高,且外壳的间隙过大会影响电池包的机械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旨在提升电池包壳体的散热性能,避免发生电芯过热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电芯的第一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依次相连,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交汇处设有沿所述电芯竖立方向设立的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电芯,且所述第一支撑柱面向所述电芯的一侧为与所述电芯外侧面相匹配的第一支撑面;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设有沿所述电芯竖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热孔,所述第一导热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
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用于定位对接其他壳体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自由端设有第一防呆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
如前述的电池包壳体;
电芯,安装在所述电池包壳体内;
电池管理系统板,所述电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其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在用于支撑电芯的第一支撑柱上沿电芯竖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热孔,且第一导热孔与安装电芯的第一安装槽连通,使得第一安装槽内空气流通更好,大大改善了电池包壳体的散热性能,避免发生电芯过热的现象,同时保证电池包壳体的机械强度;同时第一支撑柱包括用于定位对接其他壳体的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的自由端设有第一防呆结构,使得电池包壳体的组装更加方便,避免电池包壳体在组装过程中装反或对接错误,提高电池包壳体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在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池包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电池包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第一壳体在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第一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3中第一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第二壳体在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第二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3中第二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包;
100、电池包壳体;101、散热口;102、容纳腔;
110、第一壳体;111、第一底板;112、第一侧板;1121、限位件;1122、第一防呆部;1123、螺丝柱;1124、支撑板;113、第一间隔板;114、第一支撑柱;114a、第一连接柱;114b、第一固定柱;1141、第一支撑面;11411、第一导向面;1142、第一台阶位;1143、第一凹槽;115、第一安装槽;1101、第一连接孔;1102、第一导热孔;1103、第一容置槽;1104、第一引出槽;1105、第一缺口;1106、第一连接槽;
120、第二壳体;121、第二底板;122、第二侧板;1221、卡扣件;1222、第二防呆部;1223、把手;12231、预留孔;1224、紧固部;1125、安装柱;123、第二间隔板;124、第二支撑柱;124a、第二连接柱;124b、第二固定柱;1241、第二支撑面;12411、第二导向面;1242、第二凹槽;1243、第二台阶位;125、第二安装槽;1201、第二连接孔;1202、第二导热孔;1203、第二容置槽;1204、第二引出槽;1205、第二缺口;1206、第二连接槽;
130、紧固件;
200、电芯;300、金属触片;400、电池管理系统板;50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电池包一般是由多个电池组(Batteries)集合而成的,同时还加入了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等,是用户直接能够使用的产品。
电池包由于是多个电池组集合而成,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热量不及时发散则会对电池包的正常工作起到负面影响。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包的散热方式有风冷和液冷两种,其中风冷是最广为应用的散热方式。风冷要求电池包的外壳及电池组的内部结构具有让空气流通的间隙,对风扇的性能要求较高,且外壳的间隙过大会影响电池包的机械性能。
针对该发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对电池包进行了改进,以提升电池包壳体的散热性能,避免发生电芯过热的现象。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安装在电池包壳体内的电芯和与电芯电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板电池管理系统板。
电池包壳体包括第一壳体,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电芯的第一安装槽,多个第一安装槽依次相连,相邻的第一安装槽的交汇处设有沿电芯竖立方向设立的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用于支撑电芯,且第一支撑柱面向电芯的一侧为与电芯外侧面相匹配的第一支撑面。
其中,第一支撑柱设有沿电芯竖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热孔,第一导热孔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第一支撑柱包括用于对接其他壳体的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的自由端设有第一防呆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10,该电池包10包括电池包壳体100、安装在电池包壳体100内的电芯200以及与电芯200电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板400。电池包10可以作为储能装置安装在其他设备上,例如,电动自行车或新能源汽车等。
请参阅图3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壳体 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一壳体110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电芯200的第一安装槽115,多个第一安装槽115依次相连,相邻的第一安装槽115的交汇处设有沿电芯200竖立方向设立的第一支撑柱114,第一支撑柱114用于支撑电芯200,且第一支撑柱114面向电芯200的一侧为与电芯200外侧面相匹配的第一支撑面1141。
其中,第一支撑柱114设有沿电芯200竖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热孔1102,第一导热孔1102与第一安装槽115连通,用于将电芯200上的热量散出。第一支撑柱114包括用于定位对接其他壳体的第一连接柱114a,第一连接柱114a的自由端设有第一防呆结构。
具体地,第一壳体110包括第一底板111和第一侧板112,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120的一面设有多个第一间隔板113,多个第一支撑柱114、多个第一间隔板113、第一底板111和第一侧板112共同围成多个第一安装槽115。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用于支撑电芯200的第一支撑柱114上沿电芯 200竖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热孔1102,且第一导热孔1102与安装电芯200的第一安装槽115连通,使得第一安装槽115内空气流通更好,大大改善了电池包壳体100的散热性能,避免发生电芯200过热的现象,同时保证电池包壳体100 的机械强度。同时第一支撑柱114包括用于对接其他壳体的第一连接柱114a,第一连接柱114a的自由端设有第一防呆结构,使得电池包壳体100的组装更加方便,避免电池包壳体100在组装过程中装反或对接错误,提高电池包壳体100 的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5,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安装槽115阵列均布在第一壳体110上。具体地,多个第一安装槽115按照方向阵列排布。当然多个第一安装槽115的排布方式还可以为其他形式,能够保证第一支撑柱114能够对电芯 200起到支撑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5,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柱114设置在多个第一间隔板113的相交位置。具体地,第一间隔板113可以部分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14 外侧,第一间隔板113还可以部分设置在第一导热孔1102,甚至第一间隔板113 能够将单个第一支撑柱114进行分割,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能够保证第一支撑柱114与第一间隔板113连接,使得第一支撑柱114能够加强第一间隔板113 机械强度,同时第一导热孔1102能够起到导通第一安装槽115的功能即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间隔板113还可以部分设置在第一导热孔1102,甚至第一间隔板113能够将单个第一支撑柱114进行分割时,第一导热孔1102的空间会变小,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导热孔1102的散热效果,但第一间隔板113的强度会得到较大提升。
请参阅图3、图4、图9至图12,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100包括第二壳体120。第二壳体120包括第二底板121和第二侧板122,第二壳体120 朝向第一壳体110的一面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柱124和多个第二间隔板123,多个第二支撑柱124、多个第二间隔板123、第二底板121和第二侧板122共同围成多个与第一安装槽115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12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10 和第二壳体120共同组成用于容纳电芯200的容纳腔102,第一导热孔1102与容纳腔102连通,容纳腔102与第一安装槽115连通,以使得第一导热孔1102 与第一安装槽115连通。第二支撑柱124包括用于对接第一壳体110的第二连接柱124a。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相互配合组装,以共同组成用于容纳电芯200的容纳腔102,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在结构上类似,多个第二支撑柱124至少部分设有用于散热的第二导热孔1202,进一步增强电池包壳体100的散热性能。
请参阅图6和图9,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114包括用于与第二壳体110固定的第一固定柱114b,第二支撑柱114包括与第一固定柱114b相适配的第二固定柱124b,第一固定柱114b和第二固定柱124b均沿中轴线方向设有螺纹孔,使得第一固定柱114b和第二固定柱124b能够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固定。示例性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形状均呈方形,第一连接柱114a分布于第一壳体110的四个角的位置,第二连接柱124a分布于第二壳体120的四个角的位置,第一固定柱114b分布于第一壳体110上相对与第一连接柱114a靠近中心的位置,第二固定柱124b分布于第二壳体120上相对与第二连接柱124a靠近中心的位置。
具体地,第一固定柱114b的自由端和第二固定柱124b的自由端均设有防呆结构。例如,第一固定柱114b的自由端设有第一台阶位1142,第二固定柱 124b的自由端设有与第一台阶位1142相适配的第二凹槽1242。当然,第一固定柱114b的自由端和第二固定柱124b的自由端也可以不设置防呆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
具体地,请参阅图6、图7、图10和图11,第一连接柱114a和第一固定柱 114b的高度大于其他第一支撑柱114的高度,其他第一支撑柱114的高度等于第一间隔板113的高度。和/或,第二连接柱124a和第二固定柱124b的高度大于其他第二支撑柱124的高度,第二支撑柱124的高度大于第二间隔板123的高度。具体地,除去第一连接柱114a和第一固定柱114b外,其他第一支撑柱 114和第一间隔板113高度均约为电芯200的八分之一高,使其不会遮挡电芯 200散热;除去第二连接柱124a和第二固定柱124b外,其他第二支撑柱124的高度约为电芯200的三分之一高,使其可以支撑电芯200;第二间隔板123高度约为电芯200的八分之一高,使其不会遮挡电芯200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池包壳体100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10为上壳体,第二壳体120为下壳体,即第二壳体120需要在组装过程中起到支撑、固定电芯200的作用,第二支撑柱124的高度约为电芯200的三分之一高,能够有效固定支撑电芯200,便于后续组装流程。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柱114a和第二连接柱124a的高度之和不小于电池包壳体100的高度,且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组装完成之后,第一连接柱114a与第二连接柱124a抵接。
请参阅图6、图7、图10和图11,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防呆结构为环形台阶位或环形凹槽,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柱114a设有第一台阶位1142,其他第一连接柱114a设有第一凹槽1143。第二连接柱124a的自由端设有与第一防呆结构相匹配的第二防呆结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柱124a设有与第一台阶位 1142相适配的第二凹槽1242,其他第二连接柱124a设有与第一凹槽1143相适配的第二台阶位124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柱114a和第二连接柱124a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防插反凸起和孔槽,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 组装时的连接错误或左右装反。
请参阅图4、图5和图9,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2上远离第一底板11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1105,第二侧板122上远离第二底板121 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缺口1205,第一缺口1105和第二缺口1205共同组成散热口10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板112的第一缺口1105和第二侧板122的第二缺口1205共同组成散热口101,使得电池包壳体100周侧的散热性能得到提升,配合第一底板111处的第一连接孔1101和第二底板121处的第二连接孔 1201,电池包壳体100全方位均设置散热结构,电池包壳体100的散热性能得到进一步保障。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114朝向第一安装槽 115的面为第一支撑面1141,第一支撑面1141与电芯200的外轮廓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0和图11,第二支撑柱124朝向第二安装槽125的面为第二支撑面1241,第二支撑面1241与电芯200的外轮廓相适配。示例性地,电芯200的外轮廓为圆柱形,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241均为曲面。
具体地,第一支撑柱114和第二支撑柱124的结构均呈八棱柱形。当然,第一支撑柱114和第二支撑柱124的结构还可以为其它形状,能够容纳电芯200 并防止电芯200在容纳腔102内移动即可,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面1141远离第一底板 111的一端包括第一导向面11411,第一导向面11411与第一底板111呈预设夹角。具体地,第一导向面11411的结构为斜面,围成第一安装槽115的四个第一支撑柱114上的第一导向面11411围成漏斗型,便于电芯200进入方便电芯 200与第一壳体110的组装。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0和图11,第二支撑面1241远离第二底板121 的二端包括第二导向面12411,第二导向面12411与第二底板121呈预设夹角。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和图9,第一侧板112上设有第一防呆部1122,第二侧板122上设有与第一防呆部1122相适配的第二防呆部1222。具体地,第一防呆部1122的具体结构形式为防呆凸起,第二防呆部1222的具体结构形式为防呆凹槽,第一防呆部1122和第二防呆部1222能够有效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连接错误或左右装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防呆部1122和第二防呆部 12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能保证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防呆效果即可,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100包括多个金属触片300,第一底板111背离容纳腔102的一面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金属触片300的第一容置槽1103。其中,请参阅图5,第一侧板112背离容纳腔102的一面设有与第一容置槽1103连通的第一引出槽1104,金属触片300引线连接部位于第一引出槽1104中。具体地,金属触片300通常为镍片,起到将电芯200与外界的电子设备或零部件电连接的作用。通过第一引出槽1104和第一容置槽1103 的设置,能够有效固定金属触片300,同时能够引导金属触片300,便于金属触片300的引线连接部与外界的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底板121背离容纳腔102的一面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金属触片300的第二容置槽1203。其中,请参阅图9和图12,第二侧板122背离容纳腔102的一面设有与第二容置槽1203连通的第二引出槽1204,金属触片 30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引出槽1104中。第二容置槽1203和第二引出槽1204的结构、功能与第一容置槽1103和第一引出槽1104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可选的实施例,第一侧板112上设有紧固柱,金属触片300通过螺丝和紧固柱的配合固定在第一侧板112上。
请参阅图4和图8,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11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101,电芯200穿过第一连接孔1101与金属触片30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2,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底板121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201,电芯200穿过第二连接孔1201与金属触片300连接。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22背离容纳腔102 的一面设有多个卡扣件1221,多个卡扣件1221用于导向收纳约束导线,防止导线散乱。
请参阅图1、图5和图7,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2背离容纳腔 102的一面设有限位件1121,限位件1121与电池管理系统板400抵接,以定位电池管理系统板400。具体地,一个电池包壳体100上限位件1121的数量为两个,在电池管理系统板400于两个电池包壳体100进行组装时,电池包10中的限位件1121数量为四个,四个限位件1121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板400的四个角抵接,以定位电池管理系统板400。
请参阅图1和图8,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2背离容纳腔102的一面设有支撑板1124,支撑板1124用于支撑电池管理系统板400。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电池管理系统板400的厚度,电池管理系统板400较大,支撑板1124 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对电池管理系统板400的支撑性,保证电池管理系统板400 的稳固。
请参阅图1、图5和图7,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2背离容纳腔 102的一面设有螺丝柱1123,螺丝柱1123的数量及位置与限位件1121相对应,电池管理系统板400通过螺钉与螺丝柱1123的配合固定在第一侧板112上。
请参阅图2至图12,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2设有第一连接槽 1106,第二侧板122设有与第一连接槽1106相适配的第二连接槽1206和紧固部1224,第一连接槽1106和第二连接槽1206与紧固件130相适配。具体地,在电池包10进行组装的过程中,两个电池包壳体100中第二壳体120远离第一壳体110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二壳体120上的紧固部1224抵接,两个第二壳体 120上的紧固部1224通过位于第一连接槽1106和第二连接槽1206中的紧固件 130将两个电池包壳体100固定。
具体地,紧固部1224背离第二连接槽1206的一端设有防插反结构。示例性地,部分紧固部1224设有防插反凸起,其他紧固部1224设有防插反凹槽,在两个第二壳体120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紧固部1224上的防插反结构能够有效防止两个电池包壳体100左右装反或连接错误。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电池包壳体100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第二容置槽1203中的金属触片300相互朝向,为了避免第二容置槽1203中的金属触片300相互接触,第二容置槽1203中的金属触片300背离第二壳体120的一面设有绝缘片。具体地,金属触片300的厚度不小于第二容置槽1203的深度,使得绝缘片可以一整张铺设在第二容置槽1203中的金属触片300上。
具体地,第一容置槽1103和第二容置槽1203上设有定位柱,金属触片300 和绝缘片上设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方便金属触片300和绝缘片的固定,同时使得金属触片300和绝缘片安装在第一容置槽1103和第二容置槽1203后能够保持固定。
具体地,第二容置槽1203的数量为4个,第二安装槽125的数量为112个,即第二连接孔1201和电芯200的数量均为112个,电芯200通过第二连接孔1201 与金属镍片连接。请参阅图12,第二容置槽1203中的3个与32个第二连接孔 1201连通,第二容置槽1203中另外1个与剩余的16个第二连接孔1201连通。当然,第二容置槽1203的数量和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组成,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容置槽1103的数量和结构可以与第二容置槽1203相同,也可以与第二容置槽1203不同,能够保证电芯200与金属触片300的连接即可。
示例性地,电芯200以16个一组,并以方形阵列排列,相邻的两个电芯200 极性相反。金属触片300与第一容置槽1103和第二容置槽1203的形状相适配,并与相对应的电芯200连接,使得各个电芯200之间串联或并联。
请参阅图9至图12,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22上设有把手1223,把手1223所在的侧面与卡扣件1221所在的侧面相邻。可以理解的是,把手1223 的设计方便使用者运输、装配电池包壳体100及电池包10。具体地,请参阅图 11,把手1223上设有预留孔12231,预留孔12231的设置能够方便第二壳体120 制造时治具的定位,方便加工,同时也能够方便电池包壳体100和电池包10的安装定位等。
请参阅1、图10和图11,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包10包括电路板500,第二侧板122上设有安装柱1125,电路板500通过安装柱1125固定在电池包壳体100上。具体地,安装柱1125的位置与把手1223的位置相对于,电路板500 设置在两个第二壳体120的把手1223之间。示例性地,一个第二壳体120上的安装柱1125数量为两个,电池包10组装时,电路板500的四个角分别与四个安装柱1125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于电池包壳体100和电池包10各组成部分的命名仅是出于标识的目的,并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限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电芯的第一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依次相连,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交汇处设有沿所述电芯竖立方向设立的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电芯,且所述第一支撑柱面向所述电芯的一侧为与所述电芯外侧面相匹配的第一支撑面;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设有沿所述电芯竖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热孔,所述第一导热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
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用于定位对接其他壳体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自由端设有第一防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槽壁的一部分为所述第一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自由端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呈预设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为环形台阶位或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面设有用于安装金属触片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壳体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的第一引出槽,所述第一引出槽与所述金属触片的引线连接部相匹配,使所述引线连接部能布设于所述第一引出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互组装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芯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导热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使所述容纳腔中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热孔散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和设立于所述第一底板边侧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和设立于所述第二底板边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组装后相互对接形成散热口,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侧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组装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能够分别将所述电芯的两端夹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对接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自由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相匹配的第二防呆结构,且所述第二连接柱设有沿所述电芯竖立方向贯通的第二导热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组装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相互对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柱上的所述第一导热孔与所述第二导热孔相连通。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壳体;
电芯,安装在所述电池包壳体内;
电池管理系统板,所述电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板电连接。
CN202120254054.6U 2021-01-28 2021-01-28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Active CN214411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4054.6U CN214411314U (zh) 2021-01-28 2021-01-28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4054.6U CN214411314U (zh) 2021-01-28 2021-01-28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11314U true CN214411314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4054.6U Active CN214411314U (zh) 2021-01-28 2021-01-28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113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7535A (zh) * 2022-07-22 2022-09-27 宁波公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电池包、电池模组及户外电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7535A (zh) * 2022-07-22 2022-09-27 宁波公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电池包、电池模组及户外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6085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KR101287107B1 (ko) 연결부재를 가지는 전지 모듈
US7989104B2 (en) Battery module
EP1969655B1 (en) Frame member and battery pack employed with the same
KR100905393B1 (ko) 이차전지 모듈
JP2003229106A (ja) 電源装置
WO2012132135A1 (ja) 電池パック
KR102260833B1 (ko) 이차 전지 팩
KR20110044130A (ko) 버스 바 홀더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CN112005400B (zh) 电池组
JP5646386B2 (ja) 車両用電池パック
CN217158579U (zh) 一种绝缘支架及电池模组
CN211555995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组装支架
KR20140064619A (ko) 축전 장치
KR20160052018A (ko) 외부 입출력 단자 및 버스 바의 장착 수단을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N214411314U (zh)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CN216085156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1879478U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电池模组
JP2005108481A (ja) 電池パック
JP7174482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8242043U (zh) 电池包
CN214411426U (zh) 电池模组及移动电源
CN113013543A (zh) 电池包及电池包加工方法
CN210296427U (zh) 电池模组外壳及电池模组
CN221080295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2,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