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6218U - 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6218U
CN220616218U CN202321514037.7U CN202321514037U CN220616218U CN 220616218 U CN220616218 U CN 220616218U CN 202321514037 U CN202321514037 U CN 202321514037U CN 220616218 U CN220616218 U CN 220616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assembly
w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40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山
王宇翔
郑林松
马玉宽
戴敏慧
蓝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in Taiyi Er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in Taiyi Er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in Taiyi Er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in Taiyi Er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140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6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6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6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机翼领域,公开了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该实用型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包括机身,机身头部设置有观测台,机身头部且位于观测台下方设有用于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机身下方设有用于拍摄和录像的摄像头,机身下方设有用于升降的起落组件,机身尾部设置有发动机,机身两侧设有用于提供升力的机翼,机翼内部设置有用于加固机翼的机翼骨架组件,机翼上设有用于减少风阻襟翼,机翼与襟翼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连接组件包括用于控制襟翼升降的伸缩组件,机身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支撑机翼的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有机翼,位于两侧机翼上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杆,位于一组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抗风的V形尾翼。

Description

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机翼领域,具体涉及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自主飞行的飞行器,具有灵活、高效、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商业、科学等领域。在无人机的设计和制造中,机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它承担着无人机的重量和飞行时的动力传输。然而,机翼在飞行时会受到风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产生振动和颠簸,从而影响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需要制作一种能够有效地抗风载荷,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控制性能的机翼,来解决以上问题。
现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传统机翼结构:传统机翼结构采用铝合金或钢结构等制成,虽然结构牢固,但质量较高,需要增加翼展和翼面积以提高抗风载荷能力,但这样会增加飞机的重量和复杂度。
结构简单:传统无人机机身结构简单不牢固,整体抗风荷载较差,很难在大风天气或高速状态下稳定飞行。
现有技术的缺点主要包括:
传统机翼结构抗风载荷能力较差,需要增加翼展和翼面积以提高抗风载荷能力,但这样会增加飞机的重量和复杂度。
机身结构简单,抗风荷载能力较差,很难做到稳定飞行。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且具有结构强度高、重量轻和稳定性好的机翼,来满足无人机高效抗风载荷且稳定的飞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头部设置有用于观察情况的观测台,所述机身头部且位于观测台下方设有用于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所述机身下方设有用于拍摄和录像的摄像头,所述机身下方设有用于升降的起落组件,所述机身两侧设有用于提供升力的机翼,所述机翼内部设置有用于加固机翼的机翼骨架组件,所述机翼上设有用于减少风阻襟翼,所述机翼与襟翼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控制襟翼升降的伸缩组件,所述机身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支撑机翼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有机翼,位于所述两侧机翼上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杆,位于所述一组连接杆之间设有用于抗风的V形尾翼;
所述机翼骨架组件包括用于承受弯矩和剪力的纵向骨架,所述纵向骨架的一侧设有用于增加荷载的横向骨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机翼上用于连接的凸块,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襟翼上用于连接的连接片,所述凸块与连接片之间通过短杆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机身尾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发动机。
作为优选,所述起落组件包括用于升降滑行的滑轮,所述滑轮上方连接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另一端连接有机身。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机翼和襟翼下方的一组连接块,位于所述一组连接块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杆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V形尾翼包括用于抗风的尾翼A,所述尾翼A一端连接有用于抗风的尾翼B,所述尾翼A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尾翼B一端连接有连接杆。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该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主要有机身、机翼、襟翼、连接组件、伸缩组件、V形尾翼等组成,机翼内部设有机翼骨架组件,可以加固机翼,提高其抗风载荷的能力,其材质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结构具有高强度、轻质的特点,机翼与襟翼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使其可以灵活升降,伸缩组件可以控制襟翼的升降,提高无人机操纵性能的同时,又可以减少风阻,机身两侧的支撑杆,可以支撑机翼以提高其抗风载荷能力,同时V形尾翼也可以在无人机运行时提高抗风能力,以上装置可以大幅提升无人机抗风载荷的能力,结构也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翼骨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伸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身;101、发动机;2、观测台;3、信号接收器;4、摄像头;5、起落组件;501、滑轮;502、起落架;6、机翼;601、襟翼;602、连接组件;6021、凸块;6022、连接片;6023、短杆;603、伸缩组件;6031、连接块;6032、液压伸缩杆;604、机翼骨架组件;6041、纵向骨架;6042、横向骨架;7、支撑杆;8、连接杆;9、V形尾翼;901、尾翼A;902、尾翼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故选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基于本申请所记载的内容,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其他实施例,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左”、“右”、内”、“外”、“顶/底”等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故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请参阅图1-4,一般现有的无人机机翼结构装置,结构比较简单,虽然可以支撑飞行需要,但在很少对机翼进行加固和改造,简单来说,当无人机飞行时会有自己身阻力和风阻,传统机翼会大大影响飞行稳定性和飞行速度,因此就需要一个可以提升抗风荷载的无人机机翼来解决以上问题。
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包括机身1,机身1外表光滑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飞行效率,机身1头部设置有用于观察情况的观测台2,观测台2突出于机身1,视野辽阔,便于观察周围情况,机身1头部且位于观测台2下方设有用于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器3,信号接收器3用于接受各种信号指令,实现远程操控和通信,为安全飞行提供保障,机身1下方设有用于拍摄和录像的摄像头4,摄像头4可以进行检测、勘察和摄影,机身1下方设有用于升降的起落组件5,起落组件5可以保障无人机的顺利升降,机身1两侧设有用于提供升力的机翼6,机翼6通过其形状和大小产生的升力,机翼6内部设置有用于加固机翼6的机翼骨架组件604,翼骨架组件604是机翼6内部的主要结构部件之一,可为机翼6提供气动稳定性,降低气动阻力,增加载荷能力,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机翼6上设有用于减少风阻襟翼601,襟翼601可以增加机翼6迎风面积,从而增加机翼的升力和抗风能力,提高飞行性能,机翼6与襟翼60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602相连,连接组件602包括用于控制襟翼601升降的伸缩组件603,机身1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支撑机翼6的支撑杆7,支撑杆7另一端连接有机翼6,支撑杆7可以使机翼6更加具有抗风能力跟荷载能力,位于两侧机翼6上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杆8,位于一组连接杆8之间设有用于抗风的V形尾翼9,V形尾翼9不仅可以用于控制飞机飞行方向还具有抗风能力。
机身1尾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发动机101,发动机101为无人机飞行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起落组件5包括用于升降滑行的滑轮501,滑轮501上方连接有起落架502,起落架502另一端连接有机身1,其中滑轮501用于升降滑行,起落架502是连接滑轮501和机身1的部件,用于支撑无人机重量,并在飞机升降和滑行时提供支撑,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机翼骨架组件604包括用于承受弯矩和剪力的纵向骨架6041,所述纵向骨架6041的一侧设有用于增加荷载的横向骨架6042,纵向骨架6041和横向骨架6042均可采用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无人机的抗风载荷能力。
连接组件602包括设置在机翼6上用于连接的凸块6021,连接组件602包括设置在襟翼601上用于连接的连接片6022,凸块6021与连接片6022之间通过短杆6023相连,通过设置凸块6021和连接片6022,以及短杆6023的连接,机翼6和襟翼601,就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更好的承受飞行时的风力和提升荷载能力,提高无人机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了无人机的整体性能。
伸缩组件603包括分别设置在机翼6和襟翼601下方的一组连接块6031,位于一组连接块6031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杆6032相连,液压伸缩杆6032可以根据无人机飞行时的需求进行调节伸缩,以改变机翼6和襟翼601的角度,从而调整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和性能。
V形尾翼9包括用于抗风的尾翼A901,尾翼A901一端连接有用于抗风的尾翼B902,尾翼A901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8,尾翼B902一端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可以使V形尾翼9和机身1成为一个整体,从而V形尾翼9可以提升无人机的抗风能力,由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制成。
工作原理:该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无人机飞行时,机翼6内部的机翼骨架组件604,可以加固机翼6,提高其抗风载荷的能力,其材质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机翼结构具有高强度、轻质等特点,机翼6与襟翼60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602相连,使其可以灵活升降,伸缩组件603可以控制襟翼601的升降,提高无人机操纵性能的同时,又可以减少风阻,机身1两侧的支撑杆7,可以支撑机翼6以提高其抗风载荷能力,同时V形尾翼9也可以提高无人机飞行时抗风能力,以上装置可以大幅提升无人机抗风载荷的能力和结构强度以及可靠性,从而提高了无人机的整体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5)

1.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头部设置有用于观察情况的观测台(2),所述机身(1)头部且位于观测台(2)下方设有用于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器(3),所述机身(1)下方设有用于拍摄和录像的摄像头(4),所述机身(1)下方设有用于升降的起落组件(5),所述机身(1)两侧设置有用于提供升力的机翼(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6)内部设置有用于加固机翼(6)的机翼骨架组件(604),所述机翼(6)上设有用于减少风阻襟翼(601),所述机翼(6)与襟翼(60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602)相连,所述连接组件(602)包括用于控制襟翼(601)升降的伸缩组件(603),所述机身(1)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支撑机翼(6)的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另一端连接有机翼(6),位于两侧所述机翼(6)上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杆(8),位于所述一组连接杆(8)之间设有用于抗风的V形尾翼(9);
所述机翼骨架组件(604)包括用于承受弯矩和剪力的纵向骨架(6041),所述纵向骨架(6041)的一侧设有用于增加荷载的横向骨架(6042);
所述连接组件(602)包括设置在机翼(6)上用于连接的凸块(6021),所述连接组件(602)包括设置在襟翼(601)上用于连接的连接片(6022),所述凸块(6021)与连接片(6022)之间通过短杆(602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尾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发动机(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组件(5)包括用于升降滑行的滑轮(501),所述滑轮(501)上方连接有起落架(502),所述起落架(502)另一端连接有机身(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603)包括分别设置在机翼(6)和襟翼(601)下方的一组连接块(6031),位于所述一组连接块(6031)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杆(603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尾翼(9)包括用于抗风的尾翼A(901),所述尾翼A(901)一端连接有用于抗风的尾翼B(902),所述尾翼A(901)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尾翼B(902)一端连接有连接杆(8)。
CN202321514037.7U 2023-06-14 2023-06-14 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 Active CN220616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4037.7U CN220616218U (zh) 2023-06-14 2023-06-14 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4037.7U CN220616218U (zh) 2023-06-14 2023-06-14 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6218U true CN220616218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6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4037.7U Active CN220616218U (zh) 2023-06-14 2023-06-14 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6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5804B (zh) 基于变形翼实现扑旋翼和扑翼飞行模式转换的仿生飞行器
CN110498041B (zh) 一种适用于弹射起飞挂绳回收的小型舰载无人机
EP2895740A1 (de) Gefesseltes flügelsystem zur windenergienutzung
CN110143282B (zh) 一种采用大展弦比双机身飞翼布局的飞行器
CN110816806B (zh) 一种集群式仿生太阳能无人机
CN209241305U (zh) 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
CN220616218U (zh) 高效抗风载荷无人机机翼结构
CN101242991A (zh) 用于机翼的构架翼盒
CN101348168A (zh) 浮升式飞行器
CN112644686B (zh) 一种串列翼布局太阳能无人机
CN113955092B (zh) 一种模块化鸭式布局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01439383U (zh) 一种直升机吊舱支架
CN114655422A (zh) 一种内嵌可扭转骨架的柔性机翼结构和航空飞行器
CN211364907U (zh) 一种低速无人机气动布局
CN2936364Y (zh) 小型双发无人机机翼
CN208216993U (zh) 一种可伸缩的飞行器支撑梁装置
CN215884054U (zh) 高载重比短距起降飞行器
CN216660278U (zh) 一种太阳能传感器无人机
CN113148149B (zh) 一种带拉线的太阳能无人机
CN220363472U (zh) 一种环形-平直结构混合翼多功能长航时无人机
CN114408160B (zh) 尾撑管及无人机
CN215361831U (zh) 微型固定翼无人机
CN210000550U (zh) 一种飞艇
CN221024221U (zh) 一种分体式可部分替换的无人机旋翼
CN216636823U (zh) 救援无人机和救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