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6128U - 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 - Google Patents

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6128U
CN220616128U CN202322430168.3U CN202322430168U CN220616128U CN 220616128 U CN220616128 U CN 220616128U CN 202322430168 U CN202322430168 U CN 202322430168U CN 220616128 U CN220616128 U CN 220616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bridge
telescopic rod
underwater structur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01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荣凯
邵婷悦
巩文雪
刘钰宏
杨纪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Architectual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Architectual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Architectual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Architectual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01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6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6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6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包括:检测船本体、第一伸缩杆、固定缠绕件、第二卡合件以及水空两栖无人机,第一伸缩杆与检测船本体相连接,固定缠绕件的一端与检测船本体相连接,固定缠绕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件,第二卡合件的一端与检测船本体相连接,第二卡合件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一卡合件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空两栖无人机带动固定缠绕件绕桥墩,使得固定缠绕件绕过桥墩并固定在检测船本体上,同时,将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抵接在桥墩上,固定缠绕件的受拉和第一伸缩杆的受压,使得检测船本体能够相对桥墩形成检测平台,并始终保持稳定,能够提高检测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的精度。

Description

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
背景技术
由于风浪、腐蚀、水力冲刷、温度应力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设计或者选材不当等因素,导致桥梁水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与病害,如混凝土开裂、冲蚀、钢筋绣胀、外露、河床冲刷等,降低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耐久性,影响其使用寿命,尤其在水流湍急、河床下切块、基础埋深浅、水质腐蚀性强处的桥梁,以及所处河段采沙、位于山区季节性河流中的桥梁,应提高检测频率。桥梁水下结构检测包括:做表观缺陷检测、基础冲刷以及河床端面测量。现有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的传统方法是具有潜水资质的检测人员(潜水员)携带水下摄像机或其他检测设备潜入水下需要检测的区域,采用目测、探摸以及拍照的方式对桥梁水下构建存在的病害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时,在水流较为湍急的水域,水下暗流比较多,检测设备无法稳定的进行采集,会影响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精度并且会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检测人员需要携带多种工具,会影响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通过对桥梁水下检测结构安装方式的改进,在检测时,能够确保检测件始终保持稳定,提高桥梁水下检测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包括:检测船本体、第一伸缩杆、固定缠绕件、第二卡合件以及水空两栖无人机,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检测船本体相连接,所述固定缠绕件的一端与所述检测船本体相连接,所述固定缠绕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二卡合件的一端与所述检测船本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卡合件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卡合件配合连接,所述水空两栖无人机能够带动所述固定缠绕件绕桥墩的外周面进行运动,以将所述固定缠绕件抵接在所述桥墩的外周面上,并将所述第一卡合件插入到所述第二卡合件内。
由此,在桥梁水下检测时,通过水空两栖无人机带动固定缠绕件绕桥墩,使得固定缠绕件绕过桥墩并固定在检测船本体上,同时,将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抵接在桥墩上,固定缠绕件的受拉和第一伸缩杆的受压,使得检测船本体能够相对桥墩形成检测平台,并始终保持稳定,能够提高检测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的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船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设置有检测件。由此,通过第二伸缩杆的伸长与缩短带动检测件的上下移动,以实现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船本体靠近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水空两栖无人机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水空两栖无人机包括:壳体、两个第一推进器、两个第二推进器以及第一驱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推进器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推进器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推进器位于所述第一推进器的后侧,所述第一推进器、所述第二推进器均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由此,在水空两栖无人机的运行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对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运行进行控制,进而能够对水空两栖无人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水空两栖无人机还包括:水下摄像机、探照灯、定位器以及机械手,所述水下摄像机、所述探照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机械手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探照灯位于所述水下摄像机的两侧,所述定位器位于所述水下摄像机与所述探照灯之间,所述机械手位于所述探照灯的下方。由此,通过水下摄像机能够对桥墩的重点区域进行二次拍摄,通过探照灯提供的光照能够使得水下摄像机拍摄的更加清晰,进一步提高了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精度;通过定位器能够对水空两栖无人机的位置进行监测,进而能够对水空两栖无人机的位置进行控制;通过机械手能够夹持固定缠绕件,并通过水空两栖无人机的运行,带动固定缠绕件进行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检测船本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伸缩杆相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环绕分布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侧。由此,通过支撑杆、支撑板以及第二伸缩杆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能够提高第二伸缩杆的稳定行,从而能够提高检测件的稳定,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伸缩端设置有柔性垫片。由此,在检测时,通过柔性垫片能够确保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桥墩不会直接接触,避免因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桥墩的相接触,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桥墩之间的摩擦产生噪音,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第一伸缩杆发生损坏,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船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通讯箱,所述检测船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由此,通过通讯箱能够将整个装置的数据实时传送的远端后台,便于检测人员实时获取检测数据;通过第二驱动机构能够控制检测船本体的运行,进而能够控制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过程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检测件、所述通讯箱、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水下摄像机、所述探照灯、所述定位器以及所述机械手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由此,通过控制器能够对第一驱动机构、水下摄像机、探照灯、定位器以及机械手的运行进行控制,进而能够对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过程进行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桥梁水下检测时,通过水空两栖无人机带动固定缠绕件绕桥墩,使得固定缠绕件绕过桥墩并固定在检测船本体上,同时,将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抵接在桥墩上,固定缠绕件的受拉和第一伸缩杆的受压,使得检测船本体能够相对桥墩形成检测平台,并始终保持稳定,能够提高检测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卡合件与第二卡合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空两栖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的控制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的效果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河床断面测量测线的效果图。
图中:1、检测船本体;101、第二伸缩杆;102、检测件;103、安装槽;104、支撑板;105、支撑杆;106、通讯箱;107、第二驱动机构;2、第一伸缩杆;201、柔性垫片;3、固定缠绕件;301、第一卡合件;4、第二卡合件;5、水空两栖无人机;501、壳体;502、第一推进器;503、第二推进器;504、第一驱动机构;505、水下摄像机;506、探照灯;507、定位器;508、机械手;6、桥墩;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包括:检测船本体1、第一伸缩杆2、固定缠绕件3、第二卡合件4以及水空两栖无人机5,第一伸缩杆2与检测船本体1相连接,固定缠绕件3的一端与检测船本体1相连接,固定缠绕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件301,第二卡合件4的一端与检测船本体1相连接,第二卡合件4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一卡合件301配合连接,水空两栖无人机5能够带动固定缠绕件3绕桥墩6的外周面进行运动,以将固定缠绕件3抵接在桥墩6的外周面上,并将第一卡合件301插入到第二卡合件4内。由此,在桥梁水下检测时,通过水空两栖无人机5带动固定缠绕件3绕桥墩6,使得固定缠绕件3绕过桥墩6并固定在检测船本体1上,同时,将第一伸缩杆2的伸缩端抵接在桥墩6上,固定缠绕件3的受拉和第一伸缩杆2的受压,使得检测船本体1能够相对桥墩6形成检测平台,并始终保持稳定,能够提高检测件102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的精度。
具体的,桥梁水下结构包括:水中桥墩6、桥台、基础以及防撞设施等。
具体的,桥梁水下结构检测是为了查明桥梁水下结构缺损程度而进行的检测,桥梁水下结构检测主要包括:表观缺陷检测(包括桥梁水下结构的剥落、露筋、钢筋锈蚀、空洞、孔洞、冲蚀、腐蚀、裂缝、焊缝开裂、螺栓(铆钉)损失等)、基础冲刷(应对基础周边水深进行测量)及淘空检测以及河床断面检测;当检测件102为水下摄像机、高分辨图像声呐、水下激光扫描仪、水下定位系统、水下通信设备时,能够进行表观缺陷检测,当检测件102为测深仪时,能够进行基础冲刷和河床断面检测,当检测件102为水下测距仪时,能够进行淘空检测。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检测船还可以用于河床断面测量,河床断面测线宜与桥梁走向平行,布置在桥墩6外缘线上、下游10-20米范围内,测量点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米,河床端面测量测线如图8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缠绕件3采用钢丝绳。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船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01,第二伸缩杆101的伸缩端设置有检测件102,检测船本体1靠近第二伸缩杆101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03,水空两栖无人机5置于安装槽103内,第二伸缩杆10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104,支撑板104与检测船本体1相连接,支撑板104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杆105,支撑杆105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04、第二伸缩杆101相连接,多个支撑杆105环绕分布在第二伸缩杆101的外侧,检测船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通讯箱106,检测船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107。由此,通过第二伸缩杆101的伸长与缩短带动检测件102的上下移动,以实现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作业;通过支撑杆105、支撑板104以及第二伸缩杆101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能够提高第二伸缩杆101的稳定行,从而能够提高检测件102的稳定,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精度;通过通讯箱106能够将整个装置的数据实时传送的远端后台,便于检测人员实时获取检测数据;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07能够控制检测船本体1的运行,进而能够控制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过程进行控制。
具体的,支撑板104与检测船本体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当检测完毕后,通过螺栓的旋转拧松,将支撑板104从检测船本体1上拆卸下来,便于检测船本体1的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2伸缩端设置有柔性垫片201。由此,在检测时,通过柔性垫片201能够确保第一伸缩杆2的伸缩端与桥墩6不会直接接触,避免因第一伸缩杆2的伸缩端与桥墩6的相接触,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一伸缩杆2的伸缩端与桥墩6之间的摩擦产生噪音,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第一伸缩杆2发生损坏,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水空两栖无人机5包括:壳体501、两个第一推进器502、两个第二推进器503、第一驱动机构504、水下摄像机505、探照灯506、定位器507以及机械手508,两个第一推进器502位于壳体501的两侧并与壳体501相连接,两个第二推进器503位于壳体501的两侧并与壳体501相连接,第二推进器503位于第一推进器502的后侧,第一推进器502、第二推进器503均与第一驱动机构504相连接,水空两栖无人机5还包括:,水下摄像机505、探照灯506、第一驱动机构504以及机械手508均位于壳体501的前侧,探照灯506位于水下摄像机505的两侧,定位器507位于水下摄像机505与探照灯506之间,机械手508位于探照灯506的下方。由此,在水空两栖无人机5的运行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504对第一推进器502和第二推进器503运行进行控制,进而能够对水空两栖无人机5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通过水下摄像机505能够对桥墩6的重点区域进行二次拍摄,通过探照灯506提供的光照能够使得水下摄像机505拍摄的更加清晰,进一步提高了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精度;通过定位器507能够对水空两栖无人机5的位置进行监测,进而能够对水空两栖无人机5的位置进行控制;通过机械手508能够夹持固定缠绕件3,并通过水空两栖无人机5的运行,带动固定缠绕件3进行运动。
具体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504对第一推进器502和第二推进器503的喷射口进行调整,进而能够对水空两栖无人机5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7,第二伸缩杆101、检测件102、通讯箱106、第二驱动机构107、第一驱动机构504、水下摄像机505、探照灯506、定位器507以及机械手508均与控制器7相连接。由此,通过控制器7能够对第一驱动机构504、水下摄像机505、探照灯506、定位器507以及机械手508的运行进行控制,进而能够对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过程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过程是:在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过程中,首先,通过固定缠绕件3与第一伸缩杆2(控制第一伸缩杆2伸长,使得柔性垫片201与桥墩6相抵接)的相互配合搭建稳定的检测平台,接着通过第二伸缩杆101的伸缩带动检测件102的上下移动,以实现桥梁水下结构一侧的检测,待桥梁水下结构的一侧检测完毕后,控制第一伸缩杆2缩短,柔性垫片201脱离桥墩6,第一伸缩杆2不在对桥墩6进行受压约束,再通过检测船本体1的移动,对桥梁水下结构的另一侧进行检测,直至将整个桥梁水下结构检测完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桥梁水下检测时,通过水空两栖无人机5带动固定缠绕件3绕桥墩6,使得固定缠绕件3绕过桥墩6并固定在检测船本体1上,同时,将第一伸缩杆2的伸缩端抵接在桥墩6上,固定缠绕件3的受拉和第一伸缩杆2的受压,使得检测船本体1能够相对桥墩6形成检测平台,并始终保持稳定,能够提高检测件102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的精度。
以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如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船本体(1),以及
第一伸缩杆(2),所述第一伸缩杆(2)与所述检测船本体(1)相连接;
固定缠绕件(3),所述固定缠绕件(3)的一端与所述检测船本体(1)相连接,所述固定缠绕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件(301);
第二卡合件(4),所述第二卡合件(4)的一端与所述检测船本体(1)相连接,所述第二卡合件(4)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卡合件(301)配合连接;
水空两栖无人机(5),所述水空两栖无人机(5)能够带动所述固定缠绕件(3)绕桥墩(6)的外周面进行运动,以将所述固定缠绕件(3)抵接在所述桥墩(6)的外周面上,并将所述第一卡合件(301)插入到所述第二卡合件(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船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01),所述第二伸缩杆(101)的伸缩端设置有检测件(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船本体(1)靠近所述第二伸缩杆(101)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03),所述水空两栖无人机(5)置于所述安装槽(1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空两栖无人机(5)包括:壳体(501)、两个第一推进器(502)、两个第二推进器(503)以及第一驱动机构(504),两个所述第一推进器(502)位于所述壳体(501)的两侧并与所述壳体(501)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推进器(503)位于所述壳体(501)的两侧并与所述壳体(501)相连接,所述第二推进器(503)位于所述第一推进器(502)的后侧,所述第一推进器(502)、所述第二推进器(503)均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空两栖无人机(5)还包括:水下摄像机(505)、探照灯(506)、定位器(507)以及机械手(508),所述水下摄像机(505)、所述探照灯(506)、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4)以及所述机械手(508)均位于所述壳体(501)的前侧,所述探照灯(506)位于所述水下摄像机(505)的两侧,所述定位器(507)位于所述水下摄像机(505)与所述探照灯(506)之间,所述机械手(508)位于所述探照灯(506)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10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与所述检测船本体(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4)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杆(105),所述支撑杆(10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104)、所述第二伸缩杆(101)相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105)环绕分布在所述第二伸缩杆(101)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伸缩端设置有柔性垫片(20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船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通讯箱(106),所述检测船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10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7),所述第二伸缩杆(101)、所述检测件(102)、所述通讯箱(106)、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07)、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4)、所述水下摄像机(505)、所述探照灯(506)、所述定位器(507)以及所述机械手(508)均与所述控制器(7)相连接。
CN202322430168.3U 2023-09-07 2023-09-07 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 Active CN220616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0168.3U CN220616128U (zh) 2023-09-07 2023-09-07 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0168.3U CN220616128U (zh) 2023-09-07 2023-09-07 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6128U true CN220616128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5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0168.3U Active CN220616128U (zh) 2023-09-07 2023-09-07 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6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0644B (zh) 一种在役储罐腐蚀检测机器人
EP0733843A1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underwater pipeline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great depths and big diameters
CN106988291B (zh) 海上修复导管架的方法
WO2015030600A1 (en)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CN112407187B (zh) 多普勒换能器的更换方法
CN109959406A (zh) 轮式旋转悬臂水下桥墩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20616128U (zh) 用于检测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船
US20190137420A1 (en) Inspection of Grouting between Monopile and Transition piece on offshore wind turbines
CN211996069U (zh) 一种桥梁水下检测船
CN111216849A (zh) 一种桥梁水下检测船
CN114562608A (zh) 水下管状物工作仓和水下管状物检修方法
GB1581009A (en) Apparatus for locating inspection device in a nuclear reactor vessel
CN114962944B (zh) 一种适用于复杂海域的海底管道三维高精快速检测装置
CN110081936B (zh) 一种用于地下连续墙水下多参数自动检测的装置
Faulds Structural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in a North Sea environment
Webb Inspection and repair of oil and gas production installations in deep water
Camerini et al. A robot for offshore pipeline inspection
CN116803837B (zh) 一种单点系泊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Sletten et al. Problems in underwater inspection of north sea structures
JP4174898B2 (ja) 超音波探傷装置および超音波探傷方法
Eikås Oil Company View of Future Operations—Inspection and Repair of Deepwater Structures
CN116803837A (zh) 一种单点系泊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7571969B (zh) 一种抛石塔基座及其制作和安装工艺
JP2023183427A (ja) 水中建造物検査装置
JPH0995295A (ja) 水中構造物のアクセサリーの点検・取換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