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3182U -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3182U
CN220603182U CN202322223596.9U CN202322223596U CN220603182U CN 220603182 U CN220603182 U CN 220603182U CN 202322223596 U CN202322223596 U CN 202322223596U CN 220603182 U CN220603182 U CN 220603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test
internal pressure
test body
pressure hi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35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平
彭育林
马洪城
卢婷
周云罡
石钊
王敏辉
史贺飞
刘韶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35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3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3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3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若干个测试单元与加压管道组件,所述加压管道组件的输出口与测试单元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测试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的测试本体、固定设置于测试本体外侧的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内壁与测试本体外壁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测试本体上还设置有排气组件与加压管路,所述加压管路的进口与加压管道组件输出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测试系统具备对大批量筒类零件进行内压测试的优势,该测试系统一次装夹可同时对多件产品进行内压测试,且可根据生产任务需求对该测试系统进行拓展,使其一次装夹测量更多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压测试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大批量筒类零件进行内部压力测试试验。
背景技术
在一些机械结构设计中,常有薄壁筒类零件的结构设计。为保证此类零件机械性能与强度,通常要求对它进行100%的压力试验。一般的压力测试工艺装置,一次只能装夹一个产品进行试验,产品测试效率低,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很难满足有大批量进行压力试验零件的生产需求。此外,对于一次装夹测试多个零件的工艺装置设计需解决测压注液时间长,测压管路布局不合理导致密封性能差,排气方式设计不合理致使操作难度大、易渗漏等工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损耗液体加压介质少的筒类零件内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若干个测试单元与加压管道组件,所述加压管道组件的输出口与测试单元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测试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的测试本体、固定设置于测试本体外侧的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内壁与测试本体外壁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测试本体上还设置有排气组件与加压管路,所述加压管路的进口与加压管道组件输出口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所述测试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与试压工件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加压管路的输出口与仿形凹槽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加压管道的进入口设置于测试本体侧面。
优选地,所述加压管路的输出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所述密封螺栓与仿形凹槽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优选地,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输入端与所述测试本体顶端相连通并且输出端与所述测试本体侧面相连通的排气管路、通过密封管螺纹与所述排气管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快换母接头、与所述快换母接头可拆卸连接的快换公接头。
优选地,所述测试本体外侧的套设有O形密封圈,所述O形密封圈位于测试本体与内螺纹环之间。
优选地,所述测试本体通过垫块设置于支撑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加压管道组件包括若干个焊接式直通接头、焊接式三通接头、直管与弯管构成相互连通的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的输出端与加压管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管道系统的输入端与转接头相连接,所述转接头安装在设置于支撑平台上的接头座上,所述转接头另一端的凹槽内配装有通道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支撑平台下表面设置有平台支架,所述平台支架的四个支撑角上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方通过若干组螺钉与螺母固定连接有脚轮。
为了匹配上述系统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用扳手工具将密封垫圈和密封螺栓从测试本体上卸下,完成后将若干个试压工件分别采用扳手工具装于若干个内压测试单元上的内螺纹环上;
Step2、启动压力测试设备,内压测试系统进入低压注液阶段,随着加压介质从测试系统管路注入试压工件腔内,工件腔内空气通过测试本体的排气管路经快换公接头与快换母接头排出;
Step3、工件腔内空气排尽后,将各测试单元中的快换公接头从快换母接头上卸下,快速母接头会闭合,如此整套测试系统处于完全密封状态;
Step4、压力测试设备进行程序转换,内压测试系统进入加压阶段,按工件内压测试要求,压力设备升压至给定压力,达到给定压力后,试压工件进行压力保持;
Step5、达到保压时间后压力测试设备自动卸压,操作者使用扳手工具将工件从内螺纹环中旋出,如此完成一组产品的内压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测试系统具备对大批量筒类零件进行内压测试的优势,该测试系统一次装夹可同时对多件产品进行内压测试,且可根据生产任务需求对该测试系统进行拓展,使其一次装夹测量更多产品。
2、本实用新型中本体零件采用仿试压工件内形轮廓设计,减少了试压工件内腔注液的容积,可极大缩短产品打压时的注液时间,同时可降低加压介质损耗,有效提升产品内压测试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排气方法,采用耐高压的快换接头进行排气。当快换公接头与快换母公接头连接时,随着加压介质的注入,试压工件腔内气体从排气管路中排出,当快换公接头从快换母公接头中拔出时,快换母接头的排气口自动关闭,此种排气方式操作简便,无需使用额外的密封圈,节省了易损件更换时间,提升了产品做内压测试的整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压测试单元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通道密封垫;2、转接头;3、接头座;4、焊接式直通接头;5、焊接式三通接头;6、直管;7、弯管;8、支撑平台;9、密封垫圈;10、密封螺栓;11、脚轮;12、固定块;13、平台支架;14、垫块;15、快换公接头;16、快换母接头;17、内螺纹环;18、O形密封圈;19、测试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进行组合,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亦可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套该测试系统设计有5个产品的内压测试单元,一次加压可同时5件产品。通过使用6个焊接式直通接头4、4个焊接式三通接头5、3根直管6和1根弯管7完成该测试系统的加压管路连接,管路各接口间通过氩弧焊接来进行密封连接,6个焊接式直通接头4中,一个接头与转接头2通过密封管螺纹进行连接,其余5个接头分别与5个内压测试单元中的测试本体19的加压管路输入端通过密封管螺纹进行连接。接头座3穿过转接头2的尾部凹槽用螺钉固定于支撑平台8上,转接头2右端面凹槽中配装通道密封垫1。
如图1所示,使用氩弧焊接方式按附图2在支撑平台8下方焊接平台支架13,平台支架13的4个支撑角上分别焊接4个固定块12,脚轮11通过4组螺钉和螺母固定于固定块12。
如图2所示,在单个内压测试单元中,测试本体19置于垫块14上,2个螺钉穿过支撑平台8上的过孔将其固定。O形密封圈18套于测试本体19外侧的环形凹槽中,内螺纹环17通过使用8个螺钉固定于测试本体19上,并且螺纹环内壁与测试本体19外壁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测试本体19的上端设置有仿形凹槽,形凹槽与试压工件相匹配,加压管路的输出口与仿形凹槽的底部相连通,加压管道的进入口设置于测试本体19侧面,密封垫圈9用密封螺栓10固定于测试本体19底部端面的加压管路输出端。
排气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测试本体19顶端相连通,输出端与所述测试本体19侧面相连通,快换母接头16一端通过密封管螺纹与测试本体19的排气管路输出端进行连接,快换公接头15与快换母接头16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套内压测试系统使用时具体分为两个大步骤:一是测试系统管路试压;二是试压工件的加压测试。
在测试系统管路压力时:
1)首先确认密封螺栓10将密封垫圈9可靠固定,以确保整个管路的密封性;
2)试压设备上配备的注压管连接至转接头2上,配装时确认通道密封垫1已放入转接头2的端面凹槽中;
3)启动试验设备,对测试系统管路进行打压,达到给定压力后,按工艺要求进行压力保持,观察压力表数值变动情况。若数值出现急剧变动,说明管路某处存在泄漏,查找出漏点并修复后再次进行试压;若数值无明显波动,则说明测试系统管路密封性良好,可对试压工件进行加压试验。
在试压工件进行压力测试时:
1)用扳手工具将密封垫圈9和密封螺栓10从测试本体19上卸下,完成后将5个试压工件采用扳手工具分别装于5个内压测试单元上;
2)启动压力测试设备,内压测试系统进入低压注液阶段,随着加压介质从测试系统管路注入试压工件腔内,工件腔内空气通过测试本体19的排气管路经快换接头排出;
3)工件腔内空气排尽后,将各测试单元中的快换公接头15从快换母接头16上卸下,如此整套测试系统处于完全密封状态;
4)压力测试设备进行程序转换,内压测试系统进入加压阶段,按工件内压测试要求,压力设备升压至给定压力,达到给定压力后,试压工件进行压力保持;
5)达到保压时间后压力测试设备自动卸压,操作者使用扳手工具将工件从内螺纹环17中旋出,如此完成一组产品的内压测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包括支撑平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8)上设置有若干个测试单元与加压管道组件,所述加压管道组件的输出口与测试单元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测试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8)上表面的测试本体(19)、固定设置于测试本体(19)外侧的内螺纹环(17),所述内螺纹环(17)内壁与测试本体(19)外壁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测试本体(19)上还设置有排气组件与加压管路,所述加压管路的进口与加压管道组件输出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本体(19)的上端设置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与试压工件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路的输出口与仿形凹槽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加压管道的进入口设置于测试本体(19)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路的输出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10),所述密封螺栓(10)与仿形凹槽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输入端与所述测试本体(19)顶端相连通并且输出端与所述测试本体(19)侧面相连通的排气管路、通过密封管螺纹与所述排气管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快换母接头(16)、与所述快换母接头(16)可拆卸连接的快换公接头(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本体(19)外侧套设有O形密封圈(18),所述O形密封圈(18)位于测试本体(19)与内螺纹环(17)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本体(19)通过垫块(14)设置于支撑平台(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道组件包括若干个焊接式直通接头(4)、焊接式三通接头(5)、直管(6)与弯管(7)构成相互连通的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的输出端与加压管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管道系统的输入端与转接头(2)相连接,所述转接头(2)安装在设置于支撑平台(8)上的接头座(3)上,所述转接头(2)另一端的凹槽内配装有通道密封垫(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8)下表面设置有平台支架(13),所述平台支架(13)的四个支撑角上焊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下方通过若干组螺钉与螺母固定连接有脚轮(11)。
CN202322223596.9U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 Active CN220603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3596.9U CN220603182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3596.9U CN220603182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3182U true CN220603182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7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3596.9U Active CN220603182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3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3813U (zh) 刚性圆管试压连接装置
CN220603182U (zh)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
CN202884315U (zh) 建筑用法兰盘
CN117054246A (zh)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1042251A (zh) 排列式不锈钢分水器的制作方法
CN210802799U (zh) 一种油泵工件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7045198U (zh) 工字型钢管夹紧加固装置
CN205826412U (zh) 一种用于静液压试验机的管材专用夹具
CN114311011A (zh) 一种汽车焊装生产线的机器人抓具
CN215388759U (zh) 快速查找陶瓷膜系统泄漏点的装置
CN206311440U (zh) 机车焊接管件总成强度水压试验台
CN216208203U (zh) 一种管件强度试验装置
CN217878232U (zh) 一种无螺栓连接快速阀门试压装置
CN2514337Y (zh) 无缝钢管试压装置
CN212432436U (zh) 飞机发电机静态泄漏测试工具
CN220084327U (zh) 一种可移动一体式阀门试压装置
CN213040015U (zh) 一种液压流体件硬管接头
CN110806289B (zh) 一种多柱塞式管路组件的试验工装
CN217889963U (zh) 一种燃气法兰焊接装置
CN209878294U (zh) 焊接法兰压力测试装置
CN216869937U (zh) 一种集中试压装置
CN216770909U (zh) 一种自动保压测试系统
CN211615385U (zh) 一种用于汽车法兰加工的夹具装置
CN220851151U (zh) 一种法兰盘的快速连接结构
CN217441068U (zh) 气动高压自锁快速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