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2287U - 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2287U
CN220602287U CN202322282018.2U CN202322282018U CN220602287U CN 220602287 U CN220602287 U CN 220602287U CN 202322282018 U CN202322282018 U CN 202322282018U CN 220602287 U CN220602287 U CN 220602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water storage
pipe
storage componen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820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Jinsanjiao Graphite Ma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Jinsanjiao Graphite Ma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Jinsanjiao Graphite Ma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Jinsanjiao Graphite Ma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820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2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2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2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该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包括冷凝桶,所述冷凝桶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管,所述冷凝桶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管,还包括: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套接于所述冷凝桶外壁表面;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套接于所述冷凝桶外壁表面且与冷凝桶相贴合,所述储水组件内腔设置有吸热组件,并且吸热组件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储水组件顶部表面两侧,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储水组件外壁表面且与储水组件外壁相贴合,本实用新型可对石墨冷凝器的外部进行降温,提高石墨冷凝器降温效果,增加工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
背景技术
石墨冷凝器是一种传热设备,通常采用成千上万个石墨板式管组成,利用石墨材料的优异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使得其在高温环境下实现热传递过程,这种结构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拥有较大的热交换表面积,提高热传递效率,减小设备体积。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虽然能够起到热交换的功能,但是外部没有降温结构,导致石墨冷凝器外部热传递效率低,降低了石墨冷凝器工作的稳定性,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来解决石墨冷凝器外部传热效果低,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解决了石墨冷凝器外部传热效果低,进而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包括冷凝桶,所述冷凝桶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管,所述冷凝桶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管,还包括:
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套接于所述冷凝桶外壁表面;
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套接于所述冷凝桶外壁表面且与冷凝桶相贴合,所述储水组件用于储存冷却液并传导冷凝桶外壁表面的热量;
所述储水组件内腔设置有吸热组件,并且吸热组件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储水组件顶部表面两侧,所述吸热组件用于外接流通的冷水管道,以实现带走储水组件内的部分热量;
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储水组件外壁表面且与储水组件外壁相贴合,所述散热机构用于吸收并散发储水组件内的热量。
优选的,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一端开设有储水仓,所述套管顶部表面中间位置镶嵌连接有注水部;
所述套管开口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第一螺丝相连,所述第一螺丝一端且位于第二法兰盘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帽;
所述套管顶部表面且靠近第一法兰盘一侧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套管顶部表面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孔。
优选的,所述注水部包括镶嵌于所述套管顶部表面中间位置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顶部表面开设有四个螺孔,所述注水管顶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顶部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四个所述第一通孔均插接安装有固定螺钉,并且所述固定螺钉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螺孔内腔。
优选的,所述吸热组件包括缠绕在所述储水仓内腔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一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贯穿所述进液孔内腔,所述螺旋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贯穿所述出液孔内腔。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半圆导热板,所述半圆导热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半圆导热板呈对称方式设置且表面一端卡合在所述注水管(411)外壁表面;
两个所述半圆导热板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半圆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导热板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散热翅片;
两个所述半圆导热板底部表面一端通过合页铰链相连,两个所述半圆导热板顶部表面且位于半圆凹槽两侧均设置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表面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并且相贴合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通过第二螺丝插接相连,所述第二螺丝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帽。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呈矩形阵列式分布。
优选的,所述注水管的俯视形状大小与两个所述半圆凹槽组合形成的内腔俯视形状大小相适配。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当需要对冷凝桶进行外部降温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冷却液注入至储水组件内腔,然后再将吸热组件的两端分别外接相应的冷水管和排水管,由于储水组件套接在冷凝桶外壁表面且与冷凝桶相贴合,从而能够方便冷凝桶的热量传导至储水组件中,由于吸热组件浸没在储水组件内腔的冷却液中,并且外部冷水流经吸热组件中,从而能够方便吸热组件带走储水组件中热量,进而能够起到对储水组件降温的作用,以便于能够同步达到对冷凝桶外壁表面降温效果,由于散热机构设置在储水组件外壁表面且与储水组件外壁相贴合,从而能够对储水组件传导过来的热量进行快速挥发,进而能够提高冷凝桶降温效果,增加石墨冷凝器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水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吸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桶;2、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4、储水组件;41、注水部;411、注水管;412、螺孔;413、密封盖;414、第一通孔;415、固定螺钉;42、储水仓;43、第一法兰盘;44、第二法兰盘;45、第一螺丝;46、第一螺帽;47、进液孔;48、出液孔;49、套管;5、吸热组件;51、螺旋管;52、进液管;53、出液管;6、散热机构;61、半圆导热板;62、半圆凹槽;63、散热板;64、散热翅片;65、合页铰链;66、连接耳板;67、第二通孔;68、第二螺丝;69、第二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包括冷凝桶1,冷凝桶1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管2,冷凝桶1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管3,还包括: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套接于冷凝桶1外壁表面;降温机构包括储水组件4,储水组件4套接于冷凝桶1外壁表面且与冷凝桶1相贴合,储水组件4用于储存冷却液并传导冷凝桶1外壁表面的热量;储水组件4内腔设置有吸热组件5,并且吸热组件5的两端分别贯穿储水组件4顶部表面两侧,吸热组件5用于外接流通的冷水管道,以实现带走储水组件4内的部分热量;散热机构6,散热机构6设置于储水组件4外壁表面且与储水组件4外壁相贴合,散热机构6用于吸收并散发储水组件4内的热量;
当需要对冷凝桶1进行外部降温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冷却液注入至储水组件4内腔,然后再将吸热组件5的两端分别外接相应的冷水管和排水管,由于储水组件4套接在冷凝桶1外壁表面且与冷凝桶1相贴合,从而能够方便冷凝桶1的热量传导至储水组件4中,由于吸热组件5浸没在储水组件4内腔的冷却液中,并且外部冷水流经吸热组件5中,从而能够方便吸热组件5带走储水组件4中热量,进而能够起到对储水组件4降温的作用,以便于能够同步达到对冷凝桶1外壁表面降温效果,由于散热机构6设置在储水组件4外壁表面且与储水组件4外壁相贴合,从而能够对储水组件4传导过来的热量进行快速挥发,进而能够提高冷凝桶1降温效果,增加石墨冷凝器使用的稳定性。
参阅图1、图3,储水组件4包括套管49,套管49一端开设有储水仓42,套管49顶部表面中间位置镶嵌连接有注水部41;套管49开口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盘43,第一法兰盘43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法兰盘44,第一法兰盘43和第二法兰盘44通过第一螺丝45相连,第一螺丝45一端且位于第二法兰盘44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帽46;套管49顶部表面且靠近第一法兰盘43一侧开设有进液孔47,套管49顶部表面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孔48;
通过储水组件4中的套管49,既能套接于冷凝桶1的外壁表面,又能为储水仓42提供开设空间,然后通过储水仓42顶部表面中间位置镶嵌安装的注水部41,可向储水仓42内腔注入冷却液,从而实现冷却液对冷凝桶1外壁热量的吸收和传导,进而达到降低冷凝桶1外部温度的目的;由于套管49开口端焊接有第一法兰盘43,并且第一法兰盘43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法兰盘44,所以通过第一螺丝45和第一螺帽46可将第一法兰盘43和第二法兰盘44安装在一起,进而能够使得第二法兰盘44对套管49开口端进行封堵,并且通过第一螺丝45和第一螺帽46的拆卸,又能方便工作人员对冷却液更换和对储水仓42内腔进行清理;通过进液孔47和出液孔48,可方便吸热组件5的两端伸出套管49的内腔,进而能够方便吸热组件5外接相应的冷水管和排水管。
参阅图3、图4,注水部41包括镶嵌于套管49顶部表面中间位置的注水管411,注水管411顶部表面开设有四个螺孔412,注水管411顶端设置有密封盖413,密封盖413顶部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414,四个第一通孔414均插接安装有固定螺钉415,并且固定螺钉415底端转动连接在螺孔412内腔;
通过注水部41中的注水管411,既能镶嵌安装在套管49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又能为螺孔412提供开设空间,同时又能方便工作人员将冷却液注入至储水仓42,由于密封盖413顶部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414,并且四个第一通孔414内腔均插接固定螺钉415,所以密封盖413可经第一通孔414和固定螺钉415密封安装在注水管411顶部表面,从而可将注水部41的开口端进行密封,防止储水仓42内腔的冷却液泄露。
参阅图1、图3,吸热组件5包括缠绕在储水仓42内腔螺旋管51,螺旋管51一端设置有进液管52,进液管52贯穿进液孔47内腔,螺旋管51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53,出液管53贯穿出液孔48内腔;
通过吸热组件5中的进液管52和出液管53,既能分别贯穿套管49上的进液孔47和出液孔48,又能分别外接冷水管和排水管,从而能够方便冷水流经螺旋管51,由于螺旋管51缠绕在储水仓42的内腔,并且螺旋管51浸没在储水仓42内的冷却液中,从而能够在螺旋管51流经冷水时带走冷却液中的热量,进而能够对冷却液进行降温,以便于能够同步达到对冷凝桶1降温。
参阅图1、图4,图5,图6,散热机构6包括半圆导热板61,半圆导热板61设置有两个,两个半圆导热板61呈对称方式设置且表面一端卡合在注水管411外壁表面;两个半圆导热板61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半圆凹槽62,两个半圆导热板61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板63,散热板63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散热翅片64;两个半圆导热板61底部表面一端通过合页铰链65相连,两个半圆导热板61顶部表面且位于半圆凹槽62两侧均设置有连接耳板66,连接耳板66表面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67,并且相贴合的两个第二通孔67通过第二螺丝68插接相连,第二螺丝68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帽69;散热翅片64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翅片64呈矩形阵列式分布;注水管411的俯视形状大小与两个半圆凹槽62组合形成的内腔俯视形状大小相适配。
通过散热机构6中的两个半圆导热板61,既能经合页铰链65将其底端相连,方便两个半圆导热板61卡合套在套管49外壁表面,又能经第二螺丝68贯穿两个半圆导热板61上连接耳板66处的第二通孔67,进而能够第二螺帽69的配合下对相贴合的两个连接耳板66固定,以便于能够实现将两个半圆导热板61平稳的固定在套管49外壁表面,由于两个半圆导热板61内壁贴合在套管49外壁表面,并且两个半圆导热板61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板63,同时每个散热板63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呈矩形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散热翅片64,从而能够方便半圆导热板61、散热板63和散热翅片64对套管49中的热量进行快速挥发,进而能够提高冷凝桶1降温效果,由于注水部41中的注水管411的俯视形状大小与两个半圆凹槽62组合形成的内腔俯视形状大小相适配,从而能够方便两个半圆导热板61卡合在注水管411的外侧,进而不影响工作人员经注水管411对储水仓42内注入冷却液。
工作时,当需要对冷凝桶1进行外部降温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冷却液注入至储水组件4内腔,然后再将吸热组件5的两端分别外接相应的冷水管和排水管,由于储水组件4套接在冷凝桶1外壁表面且与冷凝桶1相贴合,从而能够方便冷凝桶1的热量传导至储水组件4中,由于吸热组件5浸没在储水组件4内腔的冷却液中,并且外部冷水流经吸热组件5中,从而能够方便吸热组件5带走储水组件4中热量,进而能够起到对储水组件4降温的作用,以便于能够同步达到对冷凝桶1外壁表面降温效果,由于散热机构6设置在储水组件4外壁表面且与储水组件4外壁相贴合,从而能够对储水组件4传导过来的热量进行快速挥发,进而能够提高冷凝桶1降温效果,增加石墨冷凝器使用的稳定性。
通过储水组件4中的套管49,既能套接于冷凝桶1的外壁表面,又能为储水仓42提供开设空间,然后通过储水仓42顶部表面中间位置镶嵌安装的注水部41,可向储水仓42内腔注入冷却液,从而实现冷却液对冷凝桶1外壁热量的吸收和传导,进而达到降低冷凝桶1外部温度的目的;由于套管49开口端焊接有第一法兰盘43,并且第一法兰盘43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法兰盘44,所以通过第一螺丝45和第一螺帽46可将第一法兰盘43和第二法兰盘44安装在一起,进而能够使得第二法兰盘44对套管49开口端进行封堵,并且通过第一螺丝45和第一螺帽46的拆卸,又能方便工作人员对冷却液更换和对储水仓42内腔进行清理;通过进液孔47和出液孔48,可方便吸热组件5的两端伸出套管49的内腔,进而能够方便吸热组件5外接相应的冷水管和排水管。
通过注水部41中的注水管411,既能镶嵌安装在套管49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又能为螺孔412提供开设空间,同时又能方便工作人员将冷却液注入至储水仓42,由于密封盖413顶部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414,并且四个第一通孔414内腔均插接固定螺钉415,所以密封盖413可经第一通孔414和固定螺钉415密封安装在注水管411顶部表面,从而可将注水部41的开口端进行密封,防止储水仓42内腔的冷却液泄露。
通过吸热组件5中的进液管52和出液管53,既能分别贯穿套管49上的进液孔47和出液孔48,又能分别外接冷水管和排水管,从而能够方便冷水流经螺旋管51,由于螺旋管51缠绕在储水仓42的内腔,并且螺旋管51浸没在储水仓42内的冷却液中,从而能够在螺旋管51流经冷水时带走冷却液中的热量,进而能够对冷却液进行降温,以便于能够同步达到对冷凝桶1降温。
通过散热机构6中的两个半圆导热板61,既能经合页铰链65将其底端相连,方便两个半圆导热板61卡合套在套管49外壁表面,又能经第二螺丝68贯穿两个半圆导热板61上连接耳板66处的第二通孔67,进而能够第二螺帽69的配合下对相贴合的两个连接耳板66固定,以便于能够实现将两个半圆导热板61平稳的固定在套管49外壁表面,由于两个半圆导热板61内壁贴合在套管49外壁表面,并且两个半圆导热板61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板63,同时每个散热板63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呈矩形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散热翅片64,从而能够方便半圆导热板61、散热板63和散热翅片64对套管49中的热量进行快速挥发,进而能够提高冷凝桶1降温效果,由于注水部41中的注水管411的俯视形状大小与两个半圆凹槽62组合形成的内腔俯视形状大小相适配,从而能够方便两个半圆导热板61卡合在注水管411的外侧,进而不影响工作人员经注水管411对储水仓42内注入冷却液。
综上,将冷却液注入至储水组件4内腔,方便冷却液吸收冷凝桶1的热量,然后吸热组件5带走储水组件4中热量,进而达到对冷凝桶1外壁表面降温效果,散热机构6能够对储水组件4传导过来的热量进行快速挥发,进而能够提高冷凝桶1降温效果,增加石墨冷凝器使用的稳定性。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包括冷凝桶(1),所述冷凝桶(1)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管(2),所述冷凝桶(1)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套接于所述冷凝桶(1)外壁表面;
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储水组件(4),所述储水组件(4)套接于所述冷凝桶(1)外壁表面且与冷凝桶(1)相贴合,所述储水组件(4)用于储存冷却液并传导冷凝桶(1)外壁表面的热量;
所述储水组件(4)内腔设置有吸热组件(5),并且吸热组件(5)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储水组件(4)顶部表面两侧,所述吸热组件(5)用于外接流通的冷水管道,以实现带走储水组件(4)内的部分热量;
散热机构(6),所述散热机构(6)设置于所述储水组件(4)外壁表面且与储水组件(4)外壁相贴合,所述散热机构(6)用于吸收并散发储水组件(4)内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组件(4)包括套管(49),所述套管(49)一端开设有储水仓(42),所述套管(49)顶部表面中间位置镶嵌连接有注水部(41);
所述套管(49)开口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盘(43),所述第一法兰盘(43)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法兰盘(44),所述第一法兰盘(43)和所述第二法兰盘(44)通过第一螺丝(45)相连,所述第一螺丝(45)一端且位于第二法兰盘(44)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帽(46);
所述套管(49)顶部表面且靠近第一法兰盘(43)一侧开设有进液孔(47),所述套管(49)顶部表面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孔(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部(41)包括镶嵌于所述套管(49)顶部表面中间位置的注水管(411),所述注水管(411)顶部表面开设有四个螺孔(412),所述注水管(411)顶端设置有密封盖(413),所述密封盖(413)顶部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414),四个所述第一通孔(414)均插接安装有固定螺钉(415),并且所述固定螺钉(415)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螺孔(412)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5)包括缠绕在所述储水仓(42)内腔的螺旋管(51),所述螺旋管(51)一端设置有进液管(52),所述进液管(52)贯穿所述进液孔(47)内腔,所述螺旋管(51)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53),所述出液管(53)贯穿所述出液孔(48)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半圆导热板(61),所述半圆导热板(6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半圆导热板(61)呈对称方式设置且表面一端卡合在所述注水管(411)外壁表面;
两个所述半圆导热板(61)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半圆凹槽(62),两个所述半圆导热板(61)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板(63),所述散热板(63)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散热翅片(64);
两个所述半圆导热板(61)底部表面一端通过合页铰链(65)相连,两个所述半圆导热板(61)顶部表面且位于半圆凹槽(62)两侧均设置有连接耳板(66),所述连接耳板(66)表面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67),并且相贴合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67)通过第二螺丝(68)插接相连,所述第二螺丝(68)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帽(6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6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64)呈矩形阵列式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411)的俯视形状大小与两个所述半圆凹槽(62)组合形成的内腔俯视形状大小相适配。
CN202322282018.2U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 Active CN220602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2018.2U CN220602287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2018.2U CN220602287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2287U true CN220602287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5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82018.2U Active CN220602287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2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75425U (zh) 充电桩及充电设备
CN104154787A (zh) 多级蒸发微通道热管传热散热装置
CN220602287U (zh) 一种具有外部降温结构的石墨冷凝器
CN207836048U (zh) 一种液冷型平板铝热管散热器
CN111584189B (zh)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散热装置
CN116931698B (zh)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CN116483186A (zh) 一种具有阻热结构的一体式液冷散热装置
CN215766597U (zh) 一种辅助内循环蓄能水热交换器
US20210084794A1 (en) Pcm-based heat sink structure
CN212564233U (zh) 一种具有降温散热装置的减速机
CN210892782U (zh)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
CN212164068U (zh) 一种用于机房设备的冷却组件
CN211177525U (zh) 一种散热面积大的旋翅结构
CN209327971U (zh) 一种多齿高解热的服务器散热铜管
CN109671690B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散热用多头螺旋流道液体冷却器
CN208793549U (zh) 一种工程车辆用液力变矩器
CN207765786U (zh) 一种直接通冷却液散热的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及其冷却装置
CN220083791U (zh) 一种一体化环路热管散热器
CN219269455U (zh) 一种散热结构
CN220153323U (zh) 一种水冷器
CN220083755U (zh) 一种螺旋式冷凝器
CN220250443U (zh) 空气能冷却装置
CN213501091U (zh) 一种汽车驱动盘成型模具冷却装置
CN217694122U (zh) 一种具有超大表比面积传热功能的液冷基板
CN112414186A (zh) 冷却换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